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118章

永乐大帝-第118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毅顿了顿,却口风一转。

  ”不过,如果是在皇上推行《长子继承法》之前,你多努力一下便多半能够心想事成。可如今爵位、身份、不动产什么都唯有长子方能继承,结果次子们只能想别地办法了。于是公主的陪嫁护卫也就成了香饽饽。你们想啊,只要能够当上公主地陪嫁护,便能立即变成有邑恩骑尉,这种好事谁不想?争的人多了,所以想要成功当上陪嫁护卫却也不是件容易地事情。“

  见小旗面露沮丧,吕毅却笑着安慰他。”你小子有毅力去学官话,干嘛不努把力去加入京都三大营?禁卫军的官饷可是咱们卫所军地两倍以上。“

  小旗咧咧嘴,苦笑道:”小人也知道禁卫军更好。薪水多一倍且不说,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禁卫军虽说也必须接受挑战,却只是排名最后1的人接受挑战。不象小人,每过三年都可能接受一次挑战……但小人这水平即便是拼死拼活加入了禁卫军,估计顶多也只能当上一个小兵,收入还不在呢。“

  吕毅笑骂道:”没出息的家伙。“

  这小旗和吕毅熟惯了的,想了想,反驳道:”阿牛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勇士,他也没有参加禁卫军,难道也是没出息?“

  吕毅听了这话只是哈哈大笑,却没继续就此说下去。吕毅官位高,见闻也广。此时聊起了兴头,于是东北葫芦西北瓢地乱聊一气。吕毅忽而东,忽而西,说得是满口白沫兴奋不已,思维转换稍慢的人简直听得是云里雾里。

  阿牛耳尖,听到了那小旗把他扯出来做例子的话。然而阿牛却什么话也没说。他深深的记得当初那位恩人所说的话。

  ”凭本事去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京城能有什么仗打?

  只是,当初那位恩人建议他到广西参军。可如今他都已经升为百户了,为什么还没有大的战事爆发呢?

  正这么想着,阿牛却突然听见一声炮响。

  第三卷 第六章 中伏(上)

  响之后,明军正自迟疑不定,却见安南军队伏兵四出声,震动山谷,似有千军万马,将明军全部包围。

  这时一名安南将领当先而出。此人头戴抹金凤翅盔,身穿明光铠甲,手持钢枪,肩披红色大氅,骑一匹银鬃马。他不象别的安南人那样长得黑瘦矮小,反倒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的头发颜色并非黑色,而是棕色,而且脸上也有着同色虬须。远看此人,活脱脱一副猛狮的形象。

  这名披着红色大氅的安南将领隔涧以流利的官话大呼道:”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缘天平实疏远小人,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劳师旅,死有余责!今幸而杀之,以谢天子,吾王即当上表待罪。天兵远临,小国贫乏,不足以久淹从者。“

  言罢,该将便拔马朝着陈天平的马车直冲过来。

  由于事出突然,兵力相差太过悬殊,而且那安南将领又摆明车马不欲与明军交战,因此一时之间明军并没有什么抵抗意志。见那安南将领朝着自己冲过来,大部分士兵都下意识地道路两旁闪开了。

  由于多数明军自开了,少数没退开的官兵又因为心怀怯意发挥不出平时七成的实力,因此也没能挡住那红袍将领连人带马的冲击。结果,红袍将领一路杀过来竟然如入无人之境。

  右副将军吕毅粗重地喘口,提枪欲上前与之厮杀,谁料却被左副将军黄中一把扯住。

  ”别上去,“黄中声音显得有些含糊不清,”天时地利人和全不在我们这边……既然安南军队并不打算和我军开战……那就由得他们吧。“

  吕毅愣住了,随即责备:喊了一声”老黄!“

  黄仍然牢牢地扯着吕毅,口中象是含了一颗苦橄榄似的。”我是左副将军,听我的!“

  刺眼地阳光射吕毅一动不动地脸上。他皱着眉。两只大手握得咯嘣作响。良久。吕毅终于象是泄了气地皮球似地。身上地精神气一下子全都没了。结果被黄中扯到旁边。让出了中间地道路。

  那些迟疑着并未彻底让开道路明军一直瞅着主将地位置。希望能够得到明确地命令。见主将都主动让开了道路。他们便松了一口气。急急忙忙地四散逃开。

  那安南将领冲过来时也一直警惕地望着黄中和吕毅那边地动静。这两人无论是所披地铠甲还是身后地旗帜都显示出了他们地身份。这时看到明军主让出了道路。长久以来地自卑感在这一刻突然演变成了狂妄。

  红袍将领象是街头卖艺那样将手中地钢枪挥舞成一道密不透风地圆圈。然后狂笑着大吼:”谁敢拦我?!“

  安南将领正在得意。却突见一骑持剑杀来。被吓了一大跳地红袍将领下意识地钢枪一摆。谁料却轻轻松松将那人打下了马。安南将领定睛望去。却见那人只是文官装束。根本不是什么武将。那名文官在泥泞地地上挣扎了半天。好不容易爬起来。然而提着剑欲重新向红袍将领杀去。

  红袍将领哈哈大笑。脑袋一摇一晃。带着戏谑地神情地问道:”来者何人?“

  ”行人聂聪是也!“

  ”尔乃文官,吾不杀之,速退去。“

  ”吾食朝廷俸禄多年,报国在今日,义不芶生。“言罢,聂聪持剑向前扑去。

  见自己一片好心对方却并不领情,安南将领老羞,钢枪往前一送,顿时聂聪刺了个透心凉。

  刺死聂陪后,安南将领再次吼道:”谁敢拦我?!“

  见大理寺卿薛品仍呆呆地拦在路中间,安南将领眼睛一瞪。

  ”让开!“

  安南将领在这里说废话其实并不纯粹是因为太过狂妄。大多数明军都从道路上逃开了,可马车旁边负责保护陈天平安全地锦衣卫们并没有逃开,反而手持弓箭做出了射击的准备。他自忖如果单独一个人冲过去,难保没个闪失,因此便打算多说几句废话等身后的步兵跟上来后,再向马车发起攻击。

  薛品将视线从聂聪的身上收回,似乎身上微微颤了一下,脸上犹带惊悸之色。他抽出腰间地长剑,咧嘴喊道:”职责所在,义不偷生!“

  红袍将领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却又唧唧歪歪的文官刺死,谁料薛品却将长剑在脖子上一横,果断地自刎了。

  待薛品地尸体从马上摔落,红袍将领愈加狂妄。

  ”谁敢拦我?!……谁敢“

  ”啪!“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块鹅卵石正好击中红袍将领的面门,结果他一个倒栽葱从马上摔了下来。红袍将领又惊又怒,挣扎着准备爬起来,眼角的余光却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鬼魅似地朝自己冲过来,然后一柄硕大的铁锤直奔自己脑袋而来。

  那柄铁锤的速度如同闪电一般,即便是正常情况下红袍将领也未必躲得过。而此刻他地面门刚刚受了重击,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且不说,又躺在泥泞之中无法发力,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大铁锤越来越大,离自己的脑袋越来越近……

  ”砰“地一声巨响后,无论是明军还是安南军队都呆滞了片刻。很多人都在这一刻产生了幻觉,似乎刚那铁锤击中脑袋所发出的声音余音袅袅。也有不少人在这个时候想地都是同一件事。

  ”原来用铁锤击打脑袋竟然可以发出这么响的声音!“

  阿牛看了眼地上地无头尸体确实已经没有头了,原本应该着头的位置,如今只剩下红的、黄的、白的一堆混合物,完全看不出原来的形状。

  阿牛”呸“了一声,却不象那红袍将领那些说什么废话,提着大铁锤便朝着已经赶过来的安南士兵走过去。

  跟在红袍将领之后的安南士兵多半都是他地亲兵,也算得上是精锐。见主将被打死,而且死状还那么惨,多少有些胆寒。然而他们毕竟人多势众,因此倒也没有转身逃跑,而是鼓起勇气挥舞着兵器朝阿牛杀过来。

  阿牛夷然不惧,立即加速朝人群冲过去。没有虚招,没有试探,没有迟疑,大铁锤如同山岳一般朝着最前面的那名士兵

  压过去。”杀!“的沉吼声在同一刹那发出。

  阿牛面前的安南士兵只觉得耳朵突然嗡嗡一响,然后便失去了知觉。

  旁人只看到人影乍合,可怖的大铁锤根本都看不清其轨迹,紧接着又听得连续的”砰“、”砰“、”砰“响声,人影乍合乍分之后,唯有阿牛傲然站立,那几个安南士兵全都象刚才地红袍将领一样没了脑袋或者说是几乎没了脑袋。

  阿牛随随便站在那里,象是耍弄轻巧的小木棍那样耍弄着沉重的大铁,显示出一副”铁锤在手、有我无敌“的气吞山河的气概。

  看着阿牛那如同天的身影,明军官兵的士气大涨。

  相对应的,安南则士气大落。

  阿牛身高接近两米,相对平均身高不过一米六的安南士兵而言,高出了半截身子的阿牛就象一个强壮地大人,而他们则象是一名稚童。若仅仅只是身高上的差异倒也罢了,象竹杆一般高瘦的人并不会给安南士兵如此大的压迫感。然而阿牛全身肌肉盘结,每一块突出地肌肉都硬得象钢块一般,任谁看去都能猜出其中蕴含着怎样恐怖的力量。

  阿牛如今只过二十岁,却已经是满脸虬髯,叫人看不出真实地年纪。然而那又密又黑又硬的虬髯却有个好处,那便是替他这个凛凛大汉更增添了十二分的刚猛威武,令他的敌人看到后,没由来便会生出一股惧意。

  此外,阿牛所使用的武也令安南士兵心悸。俗话说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然而和阿牛所使用大铁锤相比,安南士兵倒是宁愿挨上三枪也不愿意被那大铁锤擦一下那家伙挨着就死、擦着就伤,更何况阿牛的习惯极其恶,总是朝着人家脑袋上招呼。别说是被正面击中了,哪怕只是稍稍擦上一点边,神仙也救不活啊!

  冷器时代,这样地勇士能够给同袍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勇气。更何况朱军队进行改制后,这次护送陈天平地官兵不仅军衔皆在小旗之上,而且他们大多都经历过挑战的考验,其战斗技能地信心远非普通士兵可比。

  突然遭受伏击,除了极少数非人的存在外,一时害怕或是不知所措也是一种正常地心理现象。而战士在胆气被夺的情况下,又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实力。如果那几名最先与红袍将领战斗的士兵并非犹豫不决,反而是充满了战斗的欲望,那么他们即便最终仍然无法拦住对方,但也不至于竟然没有任何一人是他的一合之敌。

  由于安南方面摆明了只打算抓个陈天平而不准备与明军为难,而且领军将领左将军黄中和右将军吕毅不但没有组织抵抗,反而用让开道路的行动暗示可以任由安南军队行事,因此下面的官兵自然也就更没了战斗意愿。

  现在眼见阿牛那威风凛凛的模样,受到感染后,一些官兵不禁地产生了战斗欲望。由于阿牛正护在马车之前,于是那些官兵便纷纷向阿牛靠拢。

  明朝的官兵总共有将近一千人,但这一刻向阿牛靠拢的却不足五十人。阿牛不怎么喜欢说话,但此时他却怒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兄弟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都能慷慨赴死,摸摸自己的良心!“

  于是又有二三十人开始移动脚步。

  其实这也怪不得官兵。战场上就是这么回事,如果领军将领自己不怕死,那么下面的官兵就没有怕死的;如果领军将领没有冲杀在前,但下达了战斗的命令,那么下面的官兵虽然未必有着强烈的战斗欲望,却总归还是会投入战斗;但如果领军将领甚至连战斗的命令都不发出,那么下面的官兵谁肯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找死啊?

  如今加起来已经有将近一百人准备参加战斗了,显然阿牛的人格魅力还是不小的。

  待自愿参加战斗明朝官兵全部聚集到阿牛身边时,安南人的士气反而增加了近千人的明军当中,仅有不到一百人准备反抗,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其比例而言,安南人的士气想不增加都难。

  一名安南将领不知道喊了些什么,结果安南士兵便如同潮水一般朝着阿牛他们涌了过去。

  阿牛持锤而立,脸上冷酷阴沉,但他身上每一条肌肉都是松驰的,似乎并不将那如同潮水般涌过来的敌人放在心上。

  待冲在最前面的敌人离自己只有十步远的距离时,阿牛突然身形倏然弹起。他挥舞着大铁锤,其破空的呼啸刺耳惊心、排山倒海地向认定的目标强压过去。那致命的攻击,凌厉的声势,仿佛要将冲在最前面的安南士兵压成肉泥似的。

  阿牛身后的大明官兵,同样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冲向对方。

  冲在最前面的安南人反应极其敏捷,刹那间便举起钢刀试图挡一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