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半生逍遥 >

第48章

半生逍遥-第48章

小说: 半生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爵位长安王,也是我大晋第一个异姓王,封地为京都,将原府宅扩建,改为长安王府。赐丹书铁券,无需上朝,也无须固守封地。”
    莫青璃眉拧起来,他这是甚么意思?他明知道自己已经不想再跟皇家扯上关系了。
    “小柚子,把长安王的玉牌交给她。”子书仁对身旁站着的小太监子书幽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何非要这样做,或许给她一个王爷的名分,就能够骗骗自己她其实还是当年的汐儿,也还是自己的妹妹,是皇家的人。
    朝堂之上,莫青璃怎么说也不敢抗旨不尊,只得恨恨的望了一眼子书仁,接过递过来的玉牌,紧紧攥在手里,恨不得捏碎了它。
    “以后,见此玉牌,如朕亲临。”
    子书仁迎上莫青璃冰冷的眼神,心里有些苦涩,但面上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温和笑意。
    下朝时,子书仁又道:“长安王,随朕来御书房。”
    ……
    既然彼此都知根知底了,莫青璃也就不再顾甚么君臣礼数了,她将手里的玉牌放到龙案上,道:“请皇上收回成命。”
    “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没有收回的道理。况且朝中大臣今日都看见了,我头天封王第二天便撤了,以后还怎么指点江山。”
    莫青璃终于有些无奈的看着他:“皇上何必呢?天底下那么多人想当王爷,你非让我做这个王爷做甚么?”
    “因为你是我皇妹,我必须给你应得的。”
    莫青璃勾起唇角,牵起个凉凉的弧度:“可是,我没有兄弟姐妹,我是我父王的女儿,却不是大晋的郡主,这样说皇上可明白?”
    子书仁垂在身侧的手慢慢握成拳头,道:“朕明白,可这块长安玉是皇叔当年的那块,改封靖王以后便收了回来,如此,你也不要么?”
    听得此言,莫青璃才重新拾起那块长安玉,仔细检查,若是她父王用过的,便会留下刻记,果然在长安二字的旁边嵌了一个小小的“晏”字,不过也不能排除是后来刻上去的可能性,她抬起眸子看着子书仁。
    子书仁好似懂了她的意思,笑道:“朕有必要骗你么?对我来说有甚么好处。”
    “玉,我收下了。不过你别指望我会为皇家做甚么,还有,我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
    “你尽管说,我都答应。”
    “一个人,一把刀。你手里的一个暗卫长风,我与他有过节,还有那把‘沧月刀’,我答应过一个人要给她取来。”
    “好。”子书仁答得爽快。
    莫青璃真的有些看不懂这个皇帝了,他做这么多事情到底是为了甚么?转念一想,终于想起甚么似的,从怀里摸出那块靖王留下来的虎符,她原本就打算昭雪以后就还给子书仁,今日上朝也就带上了,想来子书仁是惦记这东西,毕竟虎符落到不轨之人手里就难办了。
    子书仁接过小巧玲珑的虎符,小心翼翼的查看了一番,才放到龙案前早已布放好的锦盒中,想说句甚么,眼里的笑意还没凝聚起来便敛了下去。
    “皇上可满意了?”
    “满意甚么?”
    莫青璃道:“你做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块虎符么?还有朝中我父王的旧部能够安心的归顺于你。两年前先皇驾崩,你初初登基朝局不稳,也就没有铤而走险提出来为靖王平反,两年后你安内攘外,朝政大定,然而父王的旧部却成为了一个不安定的棋子,你想拉拢他们,让他们完完全全的效忠皇室,而不是始终只效忠一个有靖王爷的皇室,正好我这时候回京了,你就顺水推舟的将此案沉冤昭雪,父王旧部对皇室的意见就会小很多,也就更利于你巩固皇权,不是么?”
    子书仁觉得胸口隐隐泛起疼痛,手却拍了几下掌,苦笑道:“对,对极了。汐……长安王说得对极了。”
    “既然都遂君愿,那青璃就告辞了。”莫青璃朝他微微颔首,便打算离开了。
    “等等,我有东西要给你看,关于你父王真正的死因,说起来算是宫廷丑闻,我也不知道让你知道是好是坏,但毕竟你是皇叔的女儿,有权利知道这一切。”
    说完也没看一眼莫青璃,他知道莫青璃会停下的,子书仁转动了龙案上的笔架,径自走到一旁,从墙壁的暗格里取出了几幅卷轴和一本类似手札的物事,甚至还有圣旨?
    那一堆东西看起来不少,被子书仁抱在怀里,看不太清。
    “或许你见到这些东西会愤怒,会觉得难以置信,朕第一次见到时也这样。”
    莫青璃走到龙案前,那堆物事已经整整齐齐摆放好了,是卷轴、手札和诏书,子书仁向旁挪开两步,把整张书案都让给她。
    莫青璃手搭上一卷卷轴的红色系带,手指却莫名的有些发颤,似乎下意识的有些恐惧即将到来的事情。
    然而最终还是将系带解开了,她手握着卷轴一端,慢慢,慢慢的展开来。
    美人像,宣纸泛黄。
    画像上,却是一个男人,一个莫青璃再熟悉不过的男人。
    星眉朗目,杀意凛凛,一身月白战袍,一方紫色方巾,一柄流雪红缨枪,斜跨着一匹枣红骏马,马蹄疾驰,带起阵阵飞扬的沙尘,战神临世。
    是靖王。
    第二幅,相同的面貌,只不过换了一套月白色的锦袍,眼眸微阖,手里提着一壶已经拍开封泥的酒,半醉半醒的倚在桃树下,恍如谪仙。
    是靖王。
    第三幅,则有两个人,相对弈棋。
    是靖王和先帝。
    左下角还有落款——天启。
    是先帝的表字。
    莫青璃终于猜到了甚么似的,不受控制的打开了所有的卷轴,凌乱而又直观的铺在了书案上,每幅卷轴上都有一个相同的人——靖王子书晏。
    或坐,或站,或笑,眉目神态,无不传神,可想象得出作画的人耗费了多大的精力,又是怎样的深情。
    莫青璃近乎麻木的拿过桌上的诏书,翻开,发现是一封“罪己诏”:“朕深感己过,为一己私欲而犯下弥天大错,听信谗言而残害忠良,对亲弟产生不伦之念,并因妒生恨,有伤国体、家体、人伦,罪甚,罪甚!”
    对亲弟产生不伦之念,因妒生恨。
    这就是父王娘亲及王府所有人惨死的真正原因么?就因为这个狗皇帝的一己私欲。
    甚么罪己诏,说得冠冕堂皇,这份罪己诏有碍国体,是皇室的丑闻,根本就不会真正发出去,只能够永远埋在深宫之中,若是真的深感己过,他就不会这么写。
    莫青璃低着头,白皙手背青筋爆出,猛地将那张“罪己诏”撕得粉碎,也顾不得这里是御书房,几近暴怒的将龙案上所有东西都掀翻到地上。
    始终还未打开的那本手札滚落到了莫青璃的靴边,现出里面一页密麻墨迹,几年过去了,墨迹有些斑驳,但还是可以清晰辨认。
    她蹲□,一行一行的扫过,瞳孔蓦地缩紧,捂住自己的胸口。
    和甫二十五年,太后大寿,朕在永和殿见到了他的女儿,已经十岁了,他很喜欢她,朕好恨,这么多年的嫉妒和愤怒齐齐涌上来,冲昏了朕的头脑,朕要报复他,朕要下旨杀了他。
    后来,朕下旨了,他就死了,可是朕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御书房内静得掉根针的动静都能听见,窸窸窣窣的,是手札一页又一页翻过的声音。
    ……
    和甫十五年,他的女儿出生了,朕阻止不了他娶妻生子,她生得很像他的妻子,朕一看见那个孩子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朕想,朕要远离他,免得自己会杀了他。
    ……
    左手似乎承受不住一本手札的重量,莫青璃再也握不住,有些破旧的手札掉落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莫青璃右手捂着开始剧烈疼痛的胸口,喉头一甜,吐出一口鲜血,红的血溅在那纸黄色薄页上,渐渐妖异成一只独眼怪人的红眼睛,怪状诡谲,直直勾着莫青璃。
    它笑道:瞧,若是没有你,兴许你父王就不会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靖王到底为什么会死,不是先帝和靖王抢郡主她娘,而是先帝和她娘抢靖王,不过靖王不喜欢先帝罢了,至于杀了他,莫青璃的确是导火索,不过罪过肯定不在她身上,先帝是个疯子,世界上这样的疯子也不止他一个,得不到就要毁了他的人还少么?
    既然京城卷快完结了,我就给你们梳理一下线索【因为我知道大家都懒,所以不要怪我这章小绿字很多_(:з」∠)_
    二十五岁子书和登基,子书晏十一岁,此时为和甫元年。先帝以前封号是齐王,只留下了子书晏一个兄弟,其他的就跟九龙夺嫡一样,都被他害死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先帝也只有子书仁和子书幽两个孩子。
    三十岁子书和,子书晏十六岁,开始征战,此时为和甫五年。
    子书晏征战五年,和甫十年,二十一岁回京,后来遇上了莫青璃她娘。
    和甫十一年,第一次纠葛。
    中间两年还有好多次。
    和甫十三年,靖王大婚。
    和甫十五年,子书汐出生。
    和甫二十五年,靖王府灭门。此时子书晏三十六岁,子书和五十岁。
    和甫二十九年,子书和驾崩,享年五十四岁。
    后来的事就是子书仁在位了,纪年是仁昭。
    为什么靖王想归隐先帝不让,因为他要的不是兵权,是靖王这个人,这也是靖王虽然在京,虎符还在手里的原因。【各种疑问基本在31章了,有些京城卷暂时解释不了的问题在后两卷。
    这些都是我个人想法形成的系统,出现bug的话,欢迎指正。
    莫青璃说先帝没有悔过之心,这是以她的想法说的,作者君没有说哦,没有说有也没有说没有,以后就知道了= =。
    至今,楔子里面提到的事情出现了一大半,后面的就是江湖上蹦跶的事了,包括讲故事的主人公,都会相继登场,敬请期待_(:з」∠)_
    PS:明天中午13点若是没有更新的话就后天更新,因为新章我还没写,我觉得自己负担不了日更了,一个原因是写太快让我有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我很不喜欢;另一个是我身体受不了,天天熬夜到两三点,早上又起得早,我狂拽酷炫的老爸昨天冷脸对着我一天,因为前天他两点多进我房里我还对着电脑,他不知道我天天熬夜,外带爸妈一天的唠叨,我自己也觉得我会把身体拖垮了,见谅_(:з」∠)_
    最后,章名是有原因的,其实我觉得先帝的爱已经变态了,真正的君王之爱我指的是子书仁很爱这个妹妹,不过因为老爹的原因莫青璃不把他当仇人已经不错了,虽然皇上在尽力挽回了,但也只是一声叹息罢了,别想多,世界上又不止有爱情_(:з」∠)_

  ☆、第62章 君王之爱(下)

这些所谓的“皇室丑闻”既然是子书仁拿出来的;他自然是都看过了,只不过他不是当事人,也就没有顾及里面这部分的内容;但是莫青璃原本对此事执念颇深,如今看见有关于自己的内容,便将它无限的放大;将自己困在死局里面。
    靖王的死,本不是她的过错。
    或许是抱着挽回两人关系的心思;子书仁自己虽然不耻他父皇曾经的行为,先帝谥号武帝,也曾带兵打过仗;身子骨是不必说的了,但是靖王死后那几年,先帝是一天一天的虚弱下去,几月之内发至全白,而后便驾崩西去,是自己看在眼里的。
    于是子书仁递给莫青璃一块干净的手绢,安慰道:“汐儿,这些已经都是往事了,不要再想了。来,把嘴边的血擦一擦。”
    蹲立的女子却丝毫没有接过去的意思,只是静默了半晌,自己站起身道:“皇上,臣想回府了,府宅不必扩建了,臣也没打算在京都久待。”
    声音却比方才更为疏离。
    子书仁的手僵在半空,慢慢垂下来,道:“……好。”
    “谢皇上。这些东西,臣可以带走么?”
    “朕真的很想答应你,可是这件事不行,这些东西关乎国体,不能流出宫外。你有没有别的事,只要你说得出,朕一定帮你做到。”
    莫青璃微微躬身,道:“如此,臣告退。”
    子书仁望着莫青璃渐渐逼近门口的背影,终于忍不住出声道:“汐儿。”
    “……”没有人回应,也没有人停下。
    “莫青璃!”
    “皇上还有何吩咐?”莫青璃背对着他道。
    “你能不能……能不能再叫我一声‘太子哥哥’。”
    “当年的汐儿和太子哥哥在六年前就已经死了,请皇上忘了罢。”
    御书房的门被轻轻带上,却好像重重砸在了子书仁的心上,他四下环顾着这个空荡荡的御书房,偌大的空间,高大的檀色书架,雕花金漆龙案后是绘着晴云秋月的六扇翠玉屏风,云雾间隐着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傲视天下,睥睨苍生。
    他慢慢走到龙椅面前,久久凝视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