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230章

水火中原-第230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追剿屠杀了。还有,我担心黑龙江北岸的海兰泡的俄军也像伯力的敌军一样渡江攻击黑河与瑷珲。命令骑兵师驻瑷珲的少数留守部队一定加强戒备,不要轻易出击。那里现在有我军一个加强营的骑兵。
  两天,董天赐前进了200公里多一点,沿途的居民点悉数被占领。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居民点没有居民——我国的人民都被杀害或者逃走了,俄国移民要么还没有到这里,要么跟随俄军逃走了。前出200余公里后在一处较大的村落屯驻下来。
  终于,海上补给船队到达了海参威。武器弹药和燃料都来了。出发时间晚,距离也远的多的海峡号和四艘“河”字炮舰居然比补给船队早了一步到达。两条俄制军舰 “北塘”号和“新塘”号原本是充当补给船队护航舰的,它们到来并不意外,但是“淮——001”到“淮——020”号悉数与补给船队同时到达就让我喜出望外了。它们也是沿运河拖带油箱船北上天津的,这与海峡号走长江出海的路线不同,到天津后立刻出发追赶已经出发了好几日的帆船队。直到过了对马海峡才追上船队。要不是拖带了油船,他们应该会更早一些赶上的。而且这些快艇比起“海”字艇来,本来就慢了许多的。5月下旬,北方海域还不是风暴的季节。海上航行补给的大好时机。
  我们现有的海军实力大部分集中在了这里。图瓦和尼瓦正在天津修理,我打算把它们改造成运输舰。现在天津的船厂已经有点模样了,基本是英国进口的设备。技术人员暂时也大都请的英国人。只是暂时还没有造出产品。


  第五卷 韬光养晦 107乱与定(47)

  张玉祥立即上报了一个沿黑龙江溯江而上攻击的计划。用舰船编队搭载步兵沿海岸线北上,穿过鞑坦海峡到海峡北端的黑龙江口攻占庙街,然后继续溯江而上直取伯力。甚至继续沿江而上攻取海兰泡。这样俄军侵占我国领土的主力大致就可以肃清了。这个张玉祥,倒是很有些近现代战争的头脑。去了趟欧洲,和英国人学的?不过,这些步兵可不是好挑选的,要知道海军陆战队可不是一两天能训练出来的。再说,他的舰队可以运载的步兵数量也是很有限的。不过这个计划我还是很欣赏的。挑选一番之后,从第三师选出了600人曾经有乘船而且不晕船经验的官兵,权充张玉祥的“海军陆战队了”这些人大多数是有内河的乘船经验而以,有些甚至是曾经渡过黄河或者淮河之类的,至于海上晕不晕船就难说了。不过沿途全是近岸航行,而且进入黑龙江后还是内河航行的。
  只留下“北塘”和“新塘”仍然担任帆船队的护航任务。这两条船都已经加装了重机枪。但是航速却是舰队中最慢的。担任帆船队护航比较合适。不过帆船队下一次从朝鲜东海岸出发了,已经让朝鲜负责补充粮食之类的物资了。路途近了许多。其他的大小船只都让张玉祥带走。火力和航速都很强大。张玉祥报告说准备在奔袭的路上进行战术演练。随时用电台报告位置,听候我的指示。
  攻占庙街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我对这个张玉祥好像特别放心。根据在海参威缴获的俄军文件和审问包括叶林琴在内的许多俄军俘虏得到的情报。庙街仅仅驻有 800俄军步兵,还有俄军阿穆尔河舰队的一些炮艇,吨位很小,航速和火力都比“北塘”这样的舰只小的多。哪里是张玉祥的对手?而且由于庙街的位置及其遥远,而且位置要比伯力靠北许多,在那里俄军最大的敌人似乎是抵御寒冷,,至于城墙防御工事之类的倒是相当简陋。黑龙江的出海口,位置重要,但是对于俄国的心脏来说实在太遥远了。当然距离中国的心脏也不近,但是怎么也比俄国近得多。
  第三师和骑兵师主力开始大举北进了。6月上旬,抵达伯力城外。开始构筑阵地。当日,传来张玉祥舰队攻占庙街的消息。这小子确实跑得快。打得也快。
  仔细看了战报:击毙敌军713名,击沉敌船3艘,缴获步枪700余只,火炮5门,粮食、皮货等物资一批。少数敌军向北面山林逃散。我军无伤亡。
  零伤亡?我军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了。连我和陈浩似乎都要淡忘这个概念了。等等,怎么也没有俘虏?至少会有受伤的俄军俘虏啊。
  回电问一下顺便告诉他我军已兵临伯力城下,叫他赶紧带舰队赶路过来,这样建在两江汇合出的城池还真的是需要水军协助攻城的,何况这里还有一支讨厌的敌军内河舰队时时威胁我军后方和侧翼,后勤补给也受它的威胁,这些家伙如果溯乌苏里江而上也真是麻烦。处处要设防?现在已经分出一部分炮兵在乌苏里江东岸专门封锁航道了。但是这些家伙如果从黑瞎子岛抚远三角洲西面绕过去呢,或者让一支步兵西岸向上游进发一段再用什么轻便的渡河工具渡到东岸袭击我军后勤线呢。我们现在是很依赖后勤的,而处处分兵保护后勤也是不可能得,不可取得。最好的办法是消灭掉这支敌军舰队,控制伯力附近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航道。


  第五卷 韬光养晦 108乱与定(48)

  很快张玉祥回电:“已经在赶往伯力的途中。计划在离开庙街三百公里之后,把9艘“海”字号快艇加满燃料全速前进先行到达参战。”至于俘虏问题,回答倒干脆:“由于携带俘虏不便,把俘获的俄军俘虏交由庙街附近尚未被俄军杀绝的残余中国百姓处理,公审后就地处决,统计在击毙敌军人数中。把缴获的部分俄军武器分发这些边民百姓防备逃散的残余俄军返回骚扰报复。”
  我感觉,自从与俄军交战以来,我的部队各部好像都变得暴戾起来,个个杀气很重。似乎连我自己也受到了传染。这事情也不太追究了,当初双城子刘根的辩解明显就是狡辩嘛,还是个师政委!这个张玉祥更直接,干脆来个携带不便处理了。理直气壮!算了,先不说这些了。
  俄军舰队没有进入乌苏里江,倒是大部分沿黑龙江顺流而下了。黑龙江航道我们暂时还没有去封锁,因为对我们的威胁不大,何况那边还有一个溯江而上的张玉祥舰队?大约庙街与伯力之间俄军铺设了水底电报电缆,庙街被攻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伯力,安东诺夫派他的舰队去增援了。送死!他根本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就是俄军的远东远洋舰队尚且不是张玉祥9艘快艇的对手,何况现在又大大加强之后的主力舰队?我立刻命令把这个情况通知张玉祥。
  和伯力城的俄军开始了零星的炮战。我军开始构筑的阵地距城有一段距离。我们的炮兵已经测定了在海参威和双城子缴获的俄军各种火炮的射程。估计这里没有海参威的那种海防要塞炮,只有这种炮的射程可以从伯力射到我军现在的前沿阵地。而我军的山炮和加农炮可以轻易地打到伯力城,更不要说那些外围的工事了。炮战,我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俄军完全出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整整一天一夜,我们用炮火不断消耗俄军的兵力和兵器。特别是清除那些还击得俄军火炮。俄军炮火沉寂了,不知道是被完全摧毁了,还是暂时隐藏实力等待我军发起冲击时再使用?
  又有5艘俄军炮舰从上游驶来,没有在伯力水面停留,直接驶往下游,大约还是增援庙街的意思?这5艘大约是驻防上游海兰泡的敌舰吧?这一次,我军的炮火对敌舰进行了拦截射击,现在包围圈已经比一天前缩小了。其中一艘敌舰被击中起火,我军炮火毫不留情继续轰击,直到它沉入江水。跳江逃生的俄军水兵遭到我军毫不留情的枪炮射击。当初他们把海兰泡的中国百姓男女老少绑成一串串用船强行拖入黑龙江淹死的时候可是一点也不留情的。
  我立刻让发报告诉张玉祥关于4艘敌船增援的情况。电报员先送来了张玉祥的战报:“我军于今晨6时至7时,在黑龙江下游距伯利约160公里处击沉俄小艇11艘。毙敌人数不详,敌船人员无人漏网。我军轮机兵一人受伤。”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109章 … 乱与定(49)←

  轮机兵一人受伤?不是在甲板上的枪炮手之类的?嗯,大约是在激烈战斗中撞到了机舱里的什么地方了吧?可以说又算是领伤亡的战斗。也难怪,火力比对方强大得多,远程火炮射程大大高于对方,航速对于地方来说是极其恐怖的近程的掷弹筒、重机枪肯定打得对方枪炮手之类的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再近一点这些人还会往对方船上投手榴弹。而且又是预先知道对方的情报,而对方对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
  这又勾起了我对零伤亡完胜的渴望。俄军的援兵远在天边。我们的火力和兵力占据了完全的优势,而且完全集中于城南和城东。两条江成了阻止敌人逃跑的天然屏障。
  立即命令前沿加强工事,阻止好火力防止敌人狗急跳墙进行自杀式反冲击。俄军对于这一套也是有传统的。炮兵利用射程优势连续对城内进行炮击。反正敌人都集中在城内,让他们感受一下这样挨打的恐怖与无奈也好。这个时候如果涉水突围,大约骑兵还能跑掉一些的,但是俄军似乎没有撤退的传统,尤其在他们极为看不起的清国军队面前。我们的炮火并不猛烈,只是不紧不慢地不停轰击。
  俄军炮火还击了,炮弹落在了我们最前沿的步兵阵地上。立刻,开火的俄军大炮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覆盖,甚至没有来得及校准第二次射击的位置。
  5小时后,收到张玉祥来电:“一小时前击沉俄军小艇四艘。现在我军已经全部到达距离伯力20公里处。计划将20艘无火炮快艇留在此处戒备,其余大小舰只开赴伯力参与炮击、攻城。
  这小子,连具体战果也不说了。人家的就是小艇?个头似乎不比他的“海”字号小啊。
  我立即回电:“同意。”
  暂停炮击。让前沿继续加强工事。纵向的战壕在向城墙延伸。
  忽然残余的全部俄军炮火一齐开火了。前沿阵地烟火弥漫。几乎同时,俄军骑兵从城门中冲了出来。俄军想出其不意地冲过我军步兵防线,占领我军炮兵阵地。此后很多年的苏联红军似乎也继承了这种传统。
  我军的远程炮火根本不理会冲出的俄军骑兵,只管齐射压制俄军的炮火。前沿阵地,数十门迫击炮一齐发言,呼啸的炮弹划出极为弯曲的弹道落在了俄军冲击的道路上。人仰马翻。爆炸声中机枪。步枪一齐开火了。只几分钟,参与冲锋的骑兵减员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
  阵地两翼,第一骑兵师的部队发起了反冲击,一阵步枪齐射,剩余的大部分俄军落马。
  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俄军终于回退了。我军骑兵紧追不舍,步枪的枪口不断喷吐烟火。俄军纷纷落马。城内敌军步枪齐射掩护俄军骑兵回撤,我命令吹号,让骑兵师停止追击。虽然此时他们距离敌人尚远,但是还是有人负伤。这个距离应该不是敌人步枪的有效杀伤距离的。骑兵们又向逃敌和城上的敌人齐射两次才撤了回来。此时俄军的炮火完全沉寂了。而我军的炮火开始轰击刚才阻击我军追击时射击的那些暴露出来的俄军工事。砖石伴着俄军的肢体在空中不断飞舞着。听不到俄军的惨叫声。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110章 … 乱与定(50)←

  城东黑龙江边的观察哨报告:发现了我军舰队。
  一会儿,步话机中传来张玉祥的声音:“1号首长,我是张玉祥,我现在带领5艘蒸汽舰艇和9条内燃快艇已经接近伯力东侧黑龙江水面,请指示!”
  “张玉祥,命令你部从北面和西面的江面对伯力进行炮击,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停止!”
  “明白!”
  我立刻命令陆上的大小炮一齐开火轰击伯力,爆破组准备,步兵随时准备发起冲锋,骑兵准备追缴逃散的敌人,攻克伯力就在今日!野炮、山炮和迫击炮一齐轰鸣起来,大地在振颤。海峡号上的各种口径大炮也加入了炮击得合唱,那八英寸主炮的射击声分外响亮,即使在这样的轰鸣中仍然清晰可闻。
  伯力城成了火光和硝烟遮蔽下的人间地狱。俄军几乎没有任何回击。即使在欧洲战场也没有见过如此猛烈的炮击。炮击持续了40分钟。陆地的炮火向城内目标延伸,此时轰然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开。第三师一团一营的步兵从前沿阵地跃出冲了上去。此时北面也是一声巨响,接着响起了冲锋号。张玉祥报告:“我军已经炸开北面城门发起了冲锋。”
  炮击停止了,此时听见快艇上的重机枪掩护冲锋的吼叫声。张玉祥的“陆战队”装备的光复枪都是弹匣供弹的真正的半自动步枪。几乎把第三师全部的这种连发的半自动步枪都挑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