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217章

水火中原-第217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尔沁亲王的部下们,勇敢地骑士们:你们都是草原上的勇士,你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忠于朝廷,忠于国家的,你们中的许多人曾经为了抵抗英法联军的侵略英勇战斗过。可是你们的王爷却为了自己的私利参与了后宫的叛乱,支持后宫垂帘听政,听任女人主政,陷国家与危亡的险境。蒙古的勇士们,你们内心一定不会容忍由女人掌握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吧。”这些蒙古人男尊女卑的思想更加严重,这一点毋庸置疑的,这些并无道理的宣传对于他们而言是绝对有道理的,“摄政王徐大人定乱之后已经奏明朝廷不再追究科尔沁亲王一时的过错,可是科尔沁亲王却不奉朝廷诏命,私自叛逃,致使朝廷为了维护纲纪不得不派我等追讨,现在,你们的后卫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对抗朝廷对你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你们的妻儿老小,家中亲朋在等你们回家,你们现在出城投降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决不再追究你们以往的过错。科尔沁亲王现在奉诏进京,朝廷保证你亲王的一切优荣待遇。所有官兵一律优待!如果你们不愿归顺朝廷,想再打一仗,那也由你们。蒙古骑兵们,我们不希望你们在对抗天兵的无谓的战斗中做无谓的牺牲。有携科尔沁亲王来降者有重赏!个人出城来降,或留或走全凭自愿。你们已经被包围,无路可逃了,打下去只会增加你们无谓的死伤。曾格林沁,你也要为这些跟随你的战士们还有他们的家人想一想了。中华军征西兵团总指挥崔明贵。”这个广播稿是崔明贵在刚才炮击的十分钟急忙写成的,如此反复广播到了第三遍,城内出现了骚动,曾格林沁在200亲信卫队的簇拥下开西门率先奔逃了。这也是他的风格,当初张家湾之战,他也是在战斗进行到最紧张敌人炮火最猛烈的时候,率先临阵脱逃的。
  不久,城内竖起了白旗。投降朝廷底下的军官并不觉得丢人,他们本来就是朝廷的军队。出城的军官联络之后,议定了具体的细节不提。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55章 … 新局(6)←

  曾格林沁出了宣化城向西奔出7、8里,天已经黑了。忽然隐隐约约发现前面停着7、8辆黑乎乎的怪物,不等他们反应,前面忽然亮起十几道耀眼的光柱,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那些战马一起嘶鸣起来,接着机枪射击的吼叫声完全遮盖了战马的嘶鸣声。几分钟后一切又归于寂静。不可一世的科尔沁亲王和他的卫队连人带马葬身在宣化城西的荒野中。本来他还可以在活些时候,再威风几年,直到被捻军击毙在山东境内。可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当晚,西征部队驻扎在宣化。如崔明贵实现预计,给养的问题确实不是问题。
  崔明贵命令所有运输车卸下车上全部物资,每车连同驾驶员供给两人返回接运第一师的跟进的步兵。此时崔明贵身边的运输车还有28辆,有一辆在苍狼山口战斗中出了故障,好在是一边倒的战斗,车上的人员、物资没有遭到损失。
  当夜连续往返了三趟,掉队的车辆大部分陆续也赶到了宣化。此时随车到达宣化的第10团的步兵也有近两千人了,带队步兵的第一师副参谋长耿仲民也到了宣化。这个耿仲民本是姚大喜的副手,也是他的军师,加入我军后在军政大学培训了一段日子派到第一师从营教导员干起,表现突出,很快提拔了师副参谋长,此时第一师参谋长位置空缺,他其实是事实上的参谋长,这一点与秋永年的第二军副参谋长的情形类似。
  天刚放亮,崔明贵又集合他的快速部队继续西进。现在掉队的车辆只有两辆履带式装甲车故没有排除尚未跟上。耿仲民摇头苦笑:他两个团近万名第一师精锐步兵现在成了跟在后面接受地方收容俘虏清点缴获物资的收容队了。马匹和俘虏现在成了最大的任务。天亮,立即派出500人向后方押送俘虏,当然全部是步行,让这些俘虏上了战马天知道会出什么问题。再说那些缴获的马匹留着实在有用的。他可不想就地释放俘虏。送回北京再说吧,说不定有愿意到矿山和铁路建设工地干活的呢。现在很需要壮劳力的。步兵主力第一天前进了60公里。估计今天下午才能到达宣化。耿仲民已经盘算到时候,从步兵中选一些人骑马跟进崔明贵的部队,在马上作战有困难,仅仅是把马当作交通工具很多战士应该没有问题的,何况最多是“快步”甚至多数时候仅仅是“慢步”,决不会有“冲刺”这样奔驰的时候,这样行军速度至少也会加快1倍的,对于骑兵,耿仲民也不陌生的。
  不到两小时,崔明贵的部队到了张家口城外。让昨晚俘虏的蒙古骑兵军官进城报告曾格林沁的死讯,劝降城内的守军。这里除了原来的部分绿营兵外,还有先期到达的曾格林沁部的先头部队。很快,守军投降了。和昨天商定的方法一样,守军步行列队出城,在城门边放下武器出城到指定的位置列队。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56章 … 新局(7)←

  骑兵先进城一部,随后少量装甲车和部分车载部队进城控制要点。张家口落入我军控制中。
  崔明贵命令耿仲民催促步兵加快前进速度。
  下午,东面传来马蹄声和战马嘶鸣声。崔明贵登上城头,用望远镜张望。田野中来了大群的“骑兵”数百骑术较好的战士在两翼警戒,中间每百骑一队拉开间距来了数千骑马的步兵,中间还夹在着许多的马车。这些“马队乱糟糟的,完全没有队形,还可以见到一些骑术较好的在照顾那些骑术差的一起并行。崔明贵乐了:这个老耿,想出这个主意。其实当初耿仲民在捻军就是“易步为骑”的极力倡导者,姚大喜部的骑兵当初也就是这样从步兵变来的,不过当时可没地方找这么多的好马,很多捻军战士能骑上骡子或者叫驴之类的牲畜就算不错了,反正主要的目的是当行军的脚力,战斗的时候还是步兵。
  就这样第一师跟随耿仲民西进的两个步兵团全部改成了“慢速骑兵”,那也比步兵的行军速度快多了。很多战士还是平生第一骑马,从宣化到张家口一路上就有 100多人摔伤,其中十几人骨折,属于伤势较重的。非战斗伤亡比战斗伤亡可大的多。不过耿仲民觉得这也值得。他的头脑里可没有零伤亡的概念。那些实在对骑马恐惧的战士他准备让他们到了张家口就执行押送俘虏运送缴获物资之类的任务,或者让他们就地担任守备任务,在宣化已经留下了数百这样的步兵了。
  崔明贵见状急忙叫跟随自己进城的骑兵出城接应,另外找人准备给这些人看守战马,估计他们多数不在行。看一部战士骑在马上的战战兢兢的样子!当然也有很多似乎是天生的骑士。骑上马满脸兴奋。跃跃欲试想放马奔驰。可是耿仲民有命令:谁也不许放开跑,否则军法从事,至少,要送回后方不准再骑马随队前进。
  进城之后,一些新骑手们还缠着骑兵大队或者本部队的老骑手们讨教、联系。毕竟谁也不想被西进部队留下来。
  第三天黄昏的时候,西征兵团抵达大同城下。崔明贵照顾耿仲民的“骑兵”有意把快速部队的前进速度放慢了一些,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的部队减少掉队现象,毕竟现在的任务已经不再是追击曾格林沁了。虽然如此那些骑马的大队步兵仍然无法跟上装甲旅所属骑兵的行军速度,但是相比较第一天步行行军的速度那是快了许多,拉开的差距不是那么悬殊了。
  当崔明贵、马宇文他们带着朝廷正式的旨意在大同城交涉进城接防的时候,第三步兵团的前锋部队已经在城头上可以望见了。
  大同知府和守军没有犹豫太长时间,验明了官方文件,很快就开城请这支部队进城。现在和这支部队做对那可是反叛朝廷的罪名,再说就凭大同府的千把绿营兵怎么可能是这些“天兵”的对手。不管知府心中怎样想,还是吹吹打打亲自到城外欢迎这支部队。为了方便起见,崔明贵临行时我们给他加了一个清廷总兵的职位,部队里其他人员副将、参将、游击等加封一大群。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57章 … 新局(8)←

  开始向西追击后的第七天,崔明贵率领装甲旅和第一步兵师千余人到达归绥城宣诏。绥远的清军和当地蒙古王公表示了臣服。崔明贵继续率部分部队西进,在后世的包头、乌海以及白云鄂博铁矿一带实地勘测。这个崔明贵,进展速度比我们预计的快多了。
  清廷的宁夏将军和当地上层赶到乌海面见崔明贵,送了不少的礼物,上表章表示服从新的中央政权。不久,库仑的蒙古王公和清廷的乌里雅苏台将军也派出代表经归绥到北京表示服从中央政权。我们随即派出军情处的一个高级特工组进驻库仑。
  清廷的其他地方势力相继上表承认了我们对清廷中央政府的控制。
  崔明贵在归绥留下了罗新锁的骑兵大队,带着车辆和第一师的步兵返回了大同。此时第二军第四师在齐岳率领下从陕州渡河进入山西。资源丰富的山西必须由我们直接控制。
  耿仲民也带领第一师的两个团从大同南下,强大的武力加上以清廷中央名义的进驻命令使得山西各地的清廷驻军和官员完全无法抵御这种进军。在1861年的最后一个月的寒风中我军接管了太原和山西全境,立即按照老根据地的办法建立我们的政权。原有的清军一部分被遣散,一部分被派到秦晋交界的黄河边去防备陕西的回民造反者进入山西。
  在这之前王平已经指示洛阳的军政府工业部筹划有选择开发山西资源的事宜。这里将是我们近期重点建设的另一个重工业基地。
  河南老根据地的建设仍然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煤炭、钢铁、石油的产量在迅速增长,制造业进展迅速,不断有新产品问世。旧有工厂规模在扩大,新的工厂不断建设。
  洛阳到郑州、漯河到郑州的铁路已经在郑州接轨。两台蒸汽机车和15辆货车已经在洛阳机车车辆工厂完工,已经从洛阳到舞阳间试运行。第二批地货车和第一客车车辆正在制造中。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200多公里的铁道线,火车的最高时速已经达到了20公里,虽然实际运行中一般要略低于这个速度,但这也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列强对我们的新政府没有表示反对,除了俄国。我们的新政权实在是给了他们不少的通商方面的利益,事实上通商不见得对我们就是不利,利用的好,甚至我们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比如何舟组织进口的大批橡胶还有新的一批机器设备。英法美等国开始着手在北京建立大使馆,我们也在积极选派自己的驻外外交人员,第一批留学生也在积极选拔中。
  7月份的时候,武胜大学军事、民用各学院进行了公开的招生考试,本来是准备在我们控制区招生,结果有一些别的地方的青年也辗转前来报考,当然这些人报考军校的为多。工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等等对于没有经过初、中等科学教育的人来讲确实困难了一些,外语学院则是被一些人的偏见所拒绝。这也算是我们军政府组织的第一次“高考”吧。有些聪明刻苦的有志青年被我们收到了武胜大学的预科班,经过基础科学速成教育后再转入相关的专业学习。当然,我们的政治教育是免不了的。洗脑当然是必要的。


  第五卷 韬光养晦 
→第58章 … 新局(9)←

  我们废除了叩拜的礼节,不仅是在对外交往中,而且在清廷朝廷内部。反对的声音当然很多。我们对此全然不予理睬。仍然用清廷的名义昭告全国。地方督抚当然也有抵制的,我们也不特别强迫。但是在我们的控制区和清廷中央这个决定被坚决贯彻了,至于私人之间是否还是如此行礼不在我们干涉之列。官员上下之间交往跪拜、叩头的陋习终于要被我们终结了。心中畅快,充满了成就感。
  列强在天津谈判我们答应的地区开始建立租界。传教活动也积极进行。其实这个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佛教、伊斯兰教当初不都是在我国自由传播的吗?只是洋人的传教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民间的不少非议。好在我们控制区基层政权组织还是很严密的,出不了大问题。至于我们实际控制区以外暂且由他好了。
  法国人不仅对租界重视,对铁路权益似乎更重视。这个本土面积相当于我们一两个省的国家现在本土已经拥有了2万多公里的铁路了,而我们现在才有200多公里,而且在我们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动作很快,津浦铁路全线勘测工作已经完成。其间遭到了漕帮和铁路沿线一些百姓的强烈反对,勘测人员还曾经遭到袭击。这些技术人员不仅有法国人、还有英国人和美国人,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