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火中原 >

第151章

水火中原-第151章

小说: 水火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李黑娃报告,请指示!”
  这小子,竟然也穿着单衣。我在车上站起来说道:“稍息,李黑娃,配发给连长一级的棉大衣没有发到你们团吗?”
  “报告首长,发到了,现在它是我连哨位专用的装备。”于那里如此。
  “好了,你上来,边走边报告情况,”
  “是!”李黑娃很兴奋,麻利地爬了上来。跟随他的那个战士一脸羡慕的表情。
  看到他身上背的三八大盖步枪,我问:“黑娃,你的步枪怎么像是刘奋战的那一支?”
  李黑娃道:“首长,就是刘师长送给俺用的。他现在有了总部配发的新的光复枪,可好了。”
  这三八大盖原来在徐旅应该不少,但是当初和徐亮一起失踪的只是旅部和直属的侦察部队,装备这种枪支的并不多。现在王平那里也不生产这种六五子弹,所以这种枪在中华军中只用军直属队还有一部分主要依靠的是原来存有的子弹。我和陈浩曾经私下议论,这种枪不妨封存,如果有一天我们足够强大要东收扶桑的时候,让装备这种枪的部队第一批登岛,或者第一批进入“掏可由”也是很有趣的事情。虽然那里的人偷窃了汉字“东京”标注在那个城市,但是它依然是“掏可由”而已。世界上只有开封和洛阳才可以当得上“东京”二字。
  “你这枪还有几发子弹呀?”我笑着问。
  “报告首长,还有28发,白天攻击夕阳镇的时候消耗了两发。”
  寒冻镇多是些低矮的茅草屋,青砖瓦房很少见。街上没有老百姓,李黑娃的部下穿的五花八门地站在街上警戒着。有的把毯子改成了披风,有的把棉絮捆在身上,还有的居然穿着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长袍……只有军帽还是统一的。
  我问李黑娃:“你的部队服装哪来的?”
  “首长,我们因为有任务,又接到总部命令可以没收敌人财产,今天下午过河迂回包抄击溃了对面的敌人民团,占领了夕阳镇,这些都是从敌人团总和一些财主家缴获的。严部长教育过我们说是岳元帅当初的军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我都记得呢,在寒冻镇从来没有违反过纪律。可是刘师长也教过我们战术,要善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增强自己的力量……”
  我摆摆手让他不要说了。心想这次战役结束后,如果李黑娃这里发生了什么违反我们既定'政策的事情,我是不是也要做做一番,给自己来个记过处分之类的……但是,不知道他们做到什么程度了,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我决定立刻渡过汝河,不在寒冻镇停留。
  李黑娃已经在寒冻镇为我们找好了向导。崔明贵在我耳边嘀咕:“政委,要什么向导,尽是累赘,我们有地图和指南针……”
  我挥手止住他:“明贵,你就是太过份相信工具,那些当然有用,有大用,但是它却不能完全代替向导的作用,即使向导和我们地图、指南针的作用一致,我们也总是多了一份保障。为将者,必须要利用好一些可以利用的条件,大意自满的结果我不多说,你应该了解许多战例的。”
  “是!首长,明贵受教了。”


  第四卷 洪炉精钢 310 北进(20)。

  汝河在这一段的河道大约有50米宽,现在是枯水期,水位低,实际的水面更窄一些。河面上一流并排的木船当桥墩,上面铺上了宽宽的木板。木板都用大铁钉钉在了船上。两边的桥头,都有两根木柱,好像是桥的大门。两端桥头侧面,离开桥头一距离的地方搭了席棚,下面燃烧着熊熊的篝火,篝火旁站着哨兵。河里,浮桥两边,都有一些人划着小船在警戒。这个李黑娃还真是有些板眼。难怪在这一批兵里最早一批当上连长。刘奋战对他如此看重,连三八大盖步枪都给了他。上次去总部,见他不扛步枪,还以为他上交军直属队了呢。
  我让骑兵立刻过河。对崔明贵开玩笑:“不能让你的部队先过,我怕你的车太重把桥压断,到时候你可以让车游过去,那些骑兵在这样冷的天气涉水过河就太苦了,再往前就没有这样深水的河流了,20厘米左右的水深骑兵当然没有问题……”
  崔明贵慌忙接口:“我们也没有问题。”他生怕我让他在汝河南岸就此止步。
  河里小船上的步兵看见骑兵从浮桥上通过,相当羡慕,一个说道:“哥们,你看看人家骑兵,上马团,下马连。真是,上次……唉。”此时,步兵团只有团级干部才有马骑,连级以上才配发棉大衣。而这些骑兵人人都有马和棉大衣的。另一个安慰他:“兄弟,不用眼馋,他们平时也就是个喂马的饲养员吧了,哎,哎,兄弟,你看人家的枪!”
  渡过汝河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过河后我交待李黑娃保护好浮桥迎接四团的后续部队。
  雪落到地上,地面开始有些变白了。气温应该在零度左右了吧。
  队伍悄无声息地沿着大致在平舆、汝南交界的地带向北行进。凌晨两点,到达了小洪河的岸边。叫过向导询问,又核对了一下地图。现在距离寒冻镇直线距离有40 多公里了。已经在平舆和汝南两个县城的北侧、在上蔡县城东南方三县交界处了。下一步只要沿着小洪河的右岸向上游进发就可以直接到达西平县城了。河岸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一两里。风雪之夜,应该空无一人的。虽然河水没有封冻,但是河岸、河滩上已经结冰了。倒也好,可以让骑兵沿着河堤内侧的河滩奔驰了。崔明贵的两栖车则是沿着河堤行进,仍然采用马拉的行进方式。
  前进的速度比到达河岸以前加快了一些。天亮前一定可以到达西平。我命令把两辆两栖车的尾部的马灯点亮,这样可以为自己的部队提供一个标识,免得在暗夜中有人掉队。而远处的村镇在熟睡中是不会有人看见的。即使偶尔有人看见,大约也会认为是鬼火之类的吓得不轻吧。就是对岸边有敌人的自卫队之类发现了我们,在上蔡县境内,他们连报告位于小洪河南岸的上蔡县城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报告西平县了,最多加强戒备,哆哆嗦嗦地担心我们去攻击他们的村镇。目前我们是想西平行进的最快的力量。


  第四卷 洪炉精钢 311 北进(21)。

  我和花小莉从寒冻镇一直坐在崔明贵的车上。现在花小莉身上裹着车上携带的军毯。小脸冻得通红。崔明贵好像随时向我展示他的车辆的好处。确实,就携带作战物资而言,两栖车比轻骑兵的优势是大多了。
  “太冷了。你,要不要喝点酒?”花小莉问我。
  什么?我说道:“行军作战,你带着酒干什么?”
  崔明贵急忙为她辩解:“毕竟在河流较多的区域作战,我担心可能会有不得不下水的情况,所以就带了酒,不过不多,只有两瓶。”
  花小莉笑道:“到底喝不喝?我这里还有烤兔子肉呢?”
  我板着脸道:“这个又如何解释?”
  崔明贵:“这是部队行军作战必备的干粮。”
  “必备的?你是说这些骑兵,对了,你的装甲大队的人员全都有了?”
  “干粮是都有的,至少我的部队有三天的口粮。至于兔子恐怕没有那么多的。不过,首长讲过,指挥员本身就是一项重要战斗力,所以给首长准备些补充体力的食品也是保持战斗力的需要。”崔明贵还是有词。
  看着花小莉有些得意的笑容,算了,这大冷天,风雪夜,跟着我受苦,还笑得如此灿烂了。还是别多说了吧。
  “很快就要战斗了,酒我就不喝了。”我难道给他们的印象是很爱喝酒的吗?难道不是吗?“那兔子肉,如果你们饿了,就先吃吧。在到达西平以前,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一次,吃点东西。”
  凌晨四点半,侦察员回来报告:距离西平县城只有不到2公里了。我命令部队停下休息吃饭。两栖车的灯火也熄灭了。
  目前西平城毫无戒备。是立刻发起攻击,还是等到天亮,城门开启后突然袭击冲进城内?
  崔明贵建议休息后立即攻击,我们在城外停留的越久,被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西平察觉不开城门,那样我们在敌人有戒备的情况下攻城,还不如现在就攻城。他还提出了攻城的具体方案。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好,就立刻攻击。只有200多个毫无戒备的团练。突然强攻也是有很大胜算把握的。大不了炸开城门冲进去就是。
  西平县城东。骑兵埋伏在距离城墙数百米远的地方。其他三个方向也派了少部分骑兵执行破城堵门的任务。如果崔明贵的第一方案不成功,其他三个方向还可以佯攻,不让敌人把兵力集中到东面。两栖车被马匹牵引到了护城河边。这西平县的城墙不高,比淮滨差远了。但是由于背面紧靠小洪河,这护城河倒是挺宽,有十几米吧。两栖车被人力推下了护城河,虽然很小心,但是还是激起了水声。城墙上静悄悄,不见一个人影。装甲大队的人登上水中的两栖车,用浆向对岸划去。十几米,很快靠上了对岸。没有发动机器上岸。大约原来崔明贵考虑的要下水推车的情形就是现在的情况了。我已经告诉他不必推车。人员上岸就可以了。如果改为强攻,两栖车可以返回来接应后续的人员。现在,大部分骑兵都下马准备以步兵方式作战了。他们本来就是步兵。马匹仅仅是行军机动的工具。


  第四卷 洪炉精钢 312 北进(22)。

  登上对岸的装甲大队的人两个人从带着从车上搬去的炸药包潜入了城门洞。另外两个把枪斜背在身上攀上吊桥,然后顺着吊桥的铁链子向城楼上攀去。还有两个在渡河处的正面用绳抓搭在城墙上直接向城墙上攀登。留在两辆车上的四个人把枪口指向城头,随时准备掩护。东门外50多米,骑兵连的30支光复枪全部伏在暗夜的雪地上随时准备向城头开火。
  这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果被发现,装甲大队的勇士难免会有损失,虽然现在装甲大队已经有了三十多个人,但是这次来的10个可都是骨干中的骨干啊。
  吊桥和城墙两处几乎同时爬上了城墙。忽然城墙上有人惊叫:“啊,是谁?”
  回答的是枪声!又有两人跳下两栖车,顺着绳抓向上面爬去。城墙上忽然有了火光,是驻守城楼的敌人点亮的松树明子。惊慌的喊叫声。枪声下一声声的惨叫。火光中可以见到衣衫不整的人影向城墙南北两侧没命地奔逃。城上已经有我们6个人6条枪了。其他三面也想起了枪声和吵嚷声。吊桥被缓缓地放了下来。埋伏在前面的 30个骨干立即起身冲了上去。过了吊桥,城门也缓缓地打开了。崔明贵的这些部下煞气很重,城门楼上下的敌兵如果没有来得及跑掉的话恐怕都见不到今天早上的阳光了。没有办法,现在我已经对这种杀戮慢慢习惯了。这些敌兵应该不算是无辜的吧。就算是,那又如何。剧烈碰撞的目标之间,总会有牺牲者的。
  前面30人已经进了城门,后面埋伏的人员见状上马冲锋,这次用的是冲刺速度,不再是行军路上的那种“快步”或者“慢步”。一夜行军,当初在正阳包住马蹄的麻布、棉花多已被踏烂,此时马队冲锋,蹄声敲打着冰冻的地面,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很快进了城门。一部分下马登城,另外一部分分别奔向其他三处城门。
  半小时后,西平县城为我军完全控制。
  在俘虏带路下,县衙、军营、府库以及县令和团总的私宅都被我军包围、占领。
  天还没有亮,占领西平县城的电报已经从西平县的官衙发出。
  崔明贵和骑兵连的连长陆续来报告战斗和缴获的情况。我军无一伤亡。击毙敌军33名,俘虏178名团练和包括县令在内的西平县全部官员。公库中没有多少银两,倒是县令和团总的私宅有不少的浮财。这些浮财还是在其他三门被俘或地团练士兵悄悄告诉我军后,被我军搜获的。击毙的敌兵几乎都是东门和东城墙的守军,有几个是在城门楼里的睡床上被打死的,大约是这些守门团练的小头目。
  西平县令被带到了我面前,衣冠不整,一脸惊恐。问了他几句,他哆哆嗦嗦什么也答不上来,鼻涕、眼泪直流,可能是大烟瘾犯了。我厌恶地挥了挥手让把他带下去。他挣扎地跪下来磕头,连连呼喊饶命,看来他是以为要把他拖出去杀头。我说了句:“押下去,单独看管好。”


  第四卷 洪炉精钢 313 北进(23)

  又把那团练头带来,这家伙比县令的胆子要大一些。我问了问周围的敌情,就让人把他也带下去了。
  天亮了,我命令照常开城门,每个城门口找两个经过教育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团练士兵应景地站在门洞下,任由城外进城的人自由进入,但是一旦进了城之后,任何人不得出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