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456章

大宋私生子-第456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拜仪式不复杂,但必须虔诚,双方跪下向天盟誓,杨逸年纪比敌古烈大三岁多,是为兄长,敌古烈为弟;

盟誓之后还要互赠礼物,而且通常要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赠给对方。

杨逸抽出小腿上一把锋利的匕首说道:“这把匕首我随身多年,虽不是十分名贵,但多次在关键时刻助我摆脱危机,现在我就把他送给二弟,愿二弟你带着它后,也能常保平安,常胜常捷。”

敌古烈很高兴地收下了匕首,然后将一把半尺长的金刀送给杨逸,说道:“这把金刀是我父汗传下来的,是我敌烈部首领的信物,现在我把他送给兄长,愿兄长好生保管,有需要的时候,只须凭此金刀,我敌烈部将为兄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杨逸也不推辞,爽快地收下了。

结拜仪式结束之后,杨逸与敌古烈各举一坛酒,开怀痛饮。

两人聊了近一个时辰,分别前杨逸才说道:“明天安答可不要心痛,来日我定会加倍偿还安答你的。”

敌古烈恭敬地抱拳道:“请兄长放心,既已结为安答,兄长便是立即要去敌古烈这条命,我也不会有半句怨言。”

“好,那明日之后,就看安答你的了。”

敌古烈是直爽的草原汉子,在他看来,结下了安答,就可以托付生死了,在他们草原上,一向都是这样的。

而杨逸对他这番信任,不免暗暗的些惭愧,他和敌古烈结为安答,多少有些功利之心在内。

或许,人真不应该有太多的心思吧!


第638章双簧

两虎争食,必有一伤。

杨逸和敌古烈就象两头争食的老虎,八刺沙衮就是他们一同看上的那块肉,肉只有一块,谁都想独吞,所以,他们要先决出胜负,以决定这块肉的归属权。

热海以南,白骨岭下,杨逸一万人马,敌古烈四万,两军在烈日下摆开阵形,数万匹战马在草原上嘶鸣,数万把刀枪寒光闪烁,肃穆的煞气让阳光变得黯淡无光。。。

在呜呜的角号声中,敌烈大军首先发起攻击,数万铁蹄剧烈地敲打在地面上,二三里外都能感觉到地面的颤抖。

等闲人等面对一百骑兵冲锋,就能把你吓得尿裤子,几万骑兵一齐冲锋所形成的磅礴气势,能让天地为之变色,比山崩地裂更可怕。

敌烈大军从三面发起冲击,杨逸就将一千五百燧发枪兵分到三面,在将领的指挥下,面对排山倒海的骑兵,燧发枪兵冷静地装弹,shè击,再装弹,再shè击。就象一部冷漠的杀人机器,毫无感情却又精密地运转着。

一排排火光喷shè而出,一阵阵弹雨呼啸而去,鲜血很快就梁红了大地,倒地的战马撞出滚滚的烟尘,中弹的敌军成片的倒下………。

在这血腥的杀戮面前,敌烈大军毫无还手之力,很快不堪蹂躏,露出败象,宋军一万骑兵抓住战机,轰然出击,一举击溃正面之敌。其他两面的敌烈大军眼看中路溃败,很快也跟着溃逃。。。

此战,宋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大胜。歼敌近千人,俘虏近万人。

敌古烈率军退到孤狼山一带舔伤口。当夜还又对宋军发动了一轮夜袭,可惜宋军早有防备。没取得什么战果。

杨逸和敌古烈的这两场大战发生在热海南岸的冰城附近,从冰城沿热海南岸往西,百一十里便是贺猎城,从贺猎城沿山谷再西行三十里到谷口处有一座叶支城。出谷口便是碎叶川口。

此刻哈桑率大军就驻守于叶支城,宋军和敌烈大军的一举一动都是哈桑密切关注的,得知两军竟然在冰城南面先血战了起来,哈桑心中大快,恨不得这两股人马能打个两败俱伤。

见哈桑神情轻松,他手下最手下大将喀麦小心地提醒道:“大汗。从细作传回的情报,杨逸虽然只有一万人马,但有一千五百燧发枪,而且弹药充足,咱们不得不慎重应对啊;

敌古烈的大军不可谓不英勇,而且兵力是杨逸的四倍,结果在燧发枪面前,却遭遇如此惨败,一次损失了上万人马。若是敌古烈觉得获胜无望。必定会退走,以避开宋军锋芒;到时就得由咱们来面对杨逸的火器了。”

宋军的燧发枪有多利害,哈桑是深有体会的,或者说是心有余悸。之前若不是种建中弹药用完了,于阗城下大败的必然是他,这一点哈桑非常明白。

哈桑头上的白发更多了。显然是这阵子忧心操劳的缘故;

他抚着下颚那如钢针一般的短须说道:“喀麦将军可有什么办法能让敌古烈和杨逸耗下去,若能把宋军的子弹耗尽。那是再好不过。”

喀麦连忙摇头答道:“大汗,这恐怕很难。敌烈部与宋国有血海深仇不假,根据咱们打探到的消息,敌古烈的父亲以及两万多部众就是死中宋军手中,敌烈部才被逼得西迁的;

从杨逸两万大军一追到西州,敌古烈立即又放弃西州,率军避开宋军锋芒看来,敌古烈部确实是被宋军的打怕了;

这回大概是见杨逸兵力不多,才意欲趁机一雪前恨,现在敌烈部再次遭到大败,感觉无机可趁之后,敌烈部应该很快会退走。”

哈桑心中不满,冷声说道:“这些我不知道吗?我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留下敌古烈,让他和宋军继续缠斗。”

喀麦心中一咯噔,连忙伏身请罪,他本来就是因为没什么办法,才扯那么多废话的,现在哈桑依旧咬紧这个问题不放,把他吓得面色剧变;

哈桑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上次瓦尔特里将军攻城不利,被他当着完颜吴乞买的面,挥刀砍下了脑袋,象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有这样一位主子,稍不小心就得丢了脑袋啊。

“大汗,要想留住敌古烈的人马为咱们所用,除非………。”

“除非什么?说!”哈桑目光一片沉冷,沉声喝道。

喀麦额头隐隐见汗,伏在地上纳纳地答道:“大汗,除非大汗……………同意送一块土地给敌古烈落脚。”

喀麦说到这,小心地瞄了哈桑一眼,见他没有大怒,而上低头深思,才接着说道:“大汗请想,敌烈部被逼得一路西迁,对他们来说,最渴望的肯定是能有个落脚的地方面;

大汗若是满足了他们最大的渴求,加上敌古烈本来就和宋国有杀父之仇,想让敌古烈为大汗所用,与宋军继续作战下去,应该是有很大可能的。”

让哈桑割让土地以换取敌烈部这个盟友,说出这样的话,一个不好触怒哈桑的话,恐怕真个有性命之忧了。但喀麦一时想不到别的法子,只能这么说了。

哈桑听完,脸色更为阴沉,冷冷地望着喀麦说道:“你是说让本大汗割让土地来换取敌烈部结盟,嗯?是这样吗?”

喀麦背后都汗湿了,连忙解释道:“大汗,这只是权宜之计,咱们未必真的需要送土地给敌烈部,大汗请想,只要敌烈部愿意与咱们结盟,咱们利用他来消耗杨逸的弹药的同时,何尝不也是在利用杨逸来削弱敌烈部呢,真到击败杨逸时,想来敌烈部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就算大汗真愿送土地给敌烈部,恐怕他们也不敢要了。”

哈桑再次抚了抚他那钢针似的短须,点头说道:“这还差不多。嗯,事不宜迟,立即派人去联络敌古烈,就说只要他愿听令于本大汗,本大汗愿意将夷播海一带送给敌烈部作为放牧地………”

敌古烈本来还想发动一两回夜袭,把戏演足,再派使者去找哈桑谈合作,没想到哈桑竟然先派人来找他了。

孤狼山下,敌古烈在自己的大帐里接见了哈桑派来的使者伊尔本。

敌古烈外表粗豪,性格也向来直爽,当先开口问道:“本大汗一向不喜欢拐弯抹角,你们大汗派你来,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伊尔本抚胸一礼说道:“敌古烈大汗快人快语,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我家大汗听说敌烈部被宋军逼得万里西迁,并且与宋国有杀父之仇,而现在黑汗国与宋国也正在开战,所以派我来告诉敌古烈大汗,我们大汗愿与敌古烈大汗做朋友,一起击败咱们共同的敌人,不知敌古烈大汗意下如何?”

“做朋友?”敌古烈一脸怀疑地问道。

伊尔本恭敬地答道:“是的,敌古烈大汗请想,如今宋军势强,对于贵部与我黑汗来说,现在是合则两利,斗则两败,敌古烈大汗是明智之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我家大汗命我带来一些礼物送给敌古烈大汗,以表达我们大汗的合作诚意,还望敌古烈大汗笑纳。”

伊尔本说完让随行的手下抬进来两个箱子,箱子一把开,只见满箱珠光宝气,光彩夺目。

敌古烈望了一眼,然后对伊尔本说道:“常说道,无功不受禄,这些财宝先不说,你们大汗既然派你来找我商谈合作事宜,那你们大汗具体打算怎么跟我合作呢?”

“很简单,只要大汗愿意与我们一同全力打败杨逸,将来我们大汗便将夷播海一带送给敌古烈大汗,作为敌烈部的放牧地。”伊尔本说完悄悄瞄了敌古烈一眼,细心地观察着他的反应。

敌古烈听了伊尔本这番话,眉头不由得扬了扬,面露欣然之色,他很快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伊尔本连忙信誓旦旦地保证道:“还请敌古烈大汗放心,我家大汗一片诚意,绝无半句虚言。”

敌古烈点点头,垂目想了想对伊尔本说道:“不瞒伊尔本使者,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和族中长者商议一下,才能答复你,伊尔本使者远来,一路辛苦了,请就先在我大营之中休息一下。”

伊尔本感觉敌古烈心动了,连忙答应下来。

敌古烈很快把赤贴儿和折里哥找来,作出共商大事的样子。说来哈桑开出的条件也是很诱人的,但敌古烈他们很清楚,哈桑不会这么好说话,更不可能会白白把夷播海一带送给敌烈部,要想得到这片地方,敌烈部恐怕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行。

当然,敌古烈他们更清楚一点,就算和哈桑合作,击败杨逸的机会也不大,而一但失败,对敌烈部来说,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三人装模作样地商议了一番后,敌古烈再次把伊尔本请来,表达了自己愿与哈桑合作的态度,并议定了一些具体的合作细节。

伊尔本可谓是满载而归,兴冲冲地跑回叶支城向哈桑回报去了。

而这时,杨逸挟大胜之威,步步向敌古烈逼来,敌古烈不敢与之硬碰,只能不断的向西退避。

两军每天小战不断,杀声阵阵,基本都是宋军获胜。

就这样,双方一追一逃,两天之后,离叶支城已经不到二十里。

第638章愿者上钩

玄奘西天取经时曾经过热海,也就是大清池,并且留下了有关大清池最早的记载:湖中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杨逸到大清池后,也听说附近百姓以及过往商旅对此湖极为敬畏,经过时往往要跪而祈祷,更别提敢下湖捕鱼了。

今日大军驻扎在大清池边,杨逸偏偏就自己弯了个鱼钩,做了一个钓竿,带着小白到湖边钓鱼去了,他在湖边选了一块光滑的大石头,安坐其上,怡然垂钓。。。

光去垂钓还不行,还要宣传一下,不然谁知道啊?

于是杨逸干脆戏作歪诗一首,让人刻在大石上:

朝游北海暮西天,

新月为钩虹为线。

钓起鱼龙烹金鼎,

醉看嫦娥舞翩跹。

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神仙的味道,狂放而飘忽,李一忠见了不由得再次“文采斐然”起来:“大人之气魄,果非凡夫俗子所能比拟,此诗气势磅礴,而又飘逸若仙,而且还很应景。”

杨逸一边垂钓,一边嘿嘿笑道:“一忠啊,你说说,这诗如何便应景了?”。。

“大人,咱们纵横漠北,兵锋直指北海,接着马踏西域,这不正是朝游北海暮西天吗?”

现在人们习惯上把贝加尔湖称之为北海,杨逸有意思地说道:“好吧,这句算是让你说对了,下面的呢?”

李一忠接着说道:“第二句不必说。大人豪情满怀,新月为钩彩虹为线。要钓那鱼龙,末将细想来。这湖中的鱼龙还是其次,大人真正在钓的仍是黑汗国君,把哈桑比作鱼龙再适合不过,最后一句嘛,嘿嘿,把阿黛拉公主比作嫦娥未尝不可啊。”

经李一忠这么一解释,倒是有些意思了,杨逸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他这就是一首打油诗,之所以让人刻到这石上。一是为后人留点遗迹,证明这片地儿是咱们的。

二来嘛,人们敬畏神怪,不敢来捕鱼,好,我来了,而且还钓的就是鱼龙这些神怪,这说明什么,说明我比神怪更利害。今后在西域我杨逸也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说白了,杨逸就这是在造神,这对打破西域单一的信仰很有好处。

就现在而言,若只是军事上占领西域。已经不是很难,关键还是如何改变西域百姓的信仰。

杨逸来挑战神鬼,这事迟早要在西域传开。别小看这些事,这样的举动放在后世。不会有什么效果,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