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167章

大宋私生子-第167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军越来越频繁地冲上山头,每次杨逸都得亲自带人发起猛烈的反冲锋才行,夏军死伤无数,宋军伤亡也急剧地增加,防线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攻破……

东京城里虽然没有边境上战火纷飞的惨烈情景,但所承受的压力丝毫不比前线少。

三关告急、雁门关告急、鄜延路告急、环庆路告急,一份战报如雪片飞来,整个大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一但一点被突破,恐怕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大宋的军心民心就会形成雪崩之势。

哲宗刚刚驾崩,朝局正乱,辽夏就一同攻宋,悲伤、迷茫、恐慌的情绪弥漫在京城里;

无数的弹章堆满了尚书省,几乎把章惇给淹没了,朝堂上求和的声音大有占据上风之势。

那些一向隐伏不动的皇亲贵戚,也都行动了起来,集体向当政者发难;

进不了尚书省,进不了文德殿,他们就到赵煦灵前大哭大闹,什么新党乱国,危及大宋社稷,都毫无顾忌地骂了出来。

就连那些太学生也不逛青楼了,聚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他们当中有主张抗战的,有主张求和的,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有些甚至动起手来,当街群殴,本就零乱的民心被鼓荡得更加彷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走进了万胜门,他叫程颐,人称伊川先生,身上带着一个小小的官职,西京太学教授。

官职很小,但绝对是个大人物,他与兄长程颢一同开创了天理学说,桃李遍天下,在大宋有着崇高的地位。

后世影响整个大明朝政治生活的东林书院的创办者杨时,宁愿放弃高官厚禄,跑去拜程家兄弟为师,还因此产生一个“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程颐虽然不入朝为政,却是洛党的元老,可以说他们兄弟两就是洛党的党魁。

这样一个人物进京,立即引起了轰动。

程颐掐准了时间来到了宣德门,拦住章惇的车马。

章惇刚掀起车帘,他便轻轻一揖道:“公之新政不合时宜,不得民心。公对外咄咄逼人,与辽开战,与夏断交,交恶四邻;公岂不闻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德道多助,失道寡助,今日今日,辽夏兴师百万,夹击而来,国内怨声载道,民心涣散,大宋国势危如累卵,皆公等一手导致,公若再不醒悟,必成千古罪人!”

章惇沉冷地问道:“程公有何退敌高见?”

程颐淡然答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公为执宰,时至今日,应知何以安天下。”

这不是屁话吗?不谋其政你跑来这里放什么风?

章惇脸色越来越冷,但很显然程颐的目的达到了,只见他身后大批的学子汹涌向前,大声陈讨着新政的种种“逆天罪行”,罢新政,修好辽夏的呼声逐浪而高。

场面越来越混乱,章惇的车马想通过已经不可能。

现在不能来硬的,更不能以禁军驱散这些士子,否则很容易引发流血冲突,新党就得背负天下人的唾骂,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或许,这也是旧党乐意看到了,到时他们就有更充足的理由,将天下所有矛头都指向新党。

章惇冷冷哼了一声,吩咐随从掉头转回尚书省。

他这回可以说是被逼得有家不能回了。

强悍如章惇,被逼成这样,从中就可看出现在朝局有多艰难。

而程颐在宣德门骂退章惇之事,被大肆宣染,哄传天下,旧党之人无不拍手称快,传言越传越没谱,都说章惇被程颐驳得哑口无言,羞怯得不敢见人!

别小看这些传言,他对章惇,乃至整新党的威信都是严重的打击。

第220章一段罗曼史引发的战争

第220章一段罗曼史引发的战争

米脂城扼守无定河这条战略通道,对西夏来说很重要,对大宋来说更为重要。自前翻夺回米脂城后,鄜延路就花费了大量心思,肃整城中居民,加强城防,诸备军械粮草。

鄜延路共有四万多兵力,其中就有一万由鄜延路第二将张诚统辖入驻米脂,路治延州都没驻守这么多兵力,由此可见米脂的受重视程度。

米脂的婆娘太迷人!刚被宋军夺回不久,城墙上血迹尚且清晰可见,仁多保忠又带着十万大军来夺了。

十万大军,如黑云压城,冒着宋军的土炸弹、箭矢、滚石、擂木、石油狂攻不止,十天了,夏军在城下抛下数千尸体,仁多保忠连眉头也不皱一下,日日强攻不息。

张诚一万人马也伤亡了近两千人,好在城中粮草军械储备充分,特别是石油帮了大忙,守城时比手雷还管用。

延州盛产石油,有些地方就象泉眼一样直接冒出地表来,前些年沈括在延州为官时,就发现了石油易燃的特点,将其利用到了军事上,对此他在《梦溪笔谈》上作了明确记载。

张诚先是把油温烧高,淋到攻城的夏军身上,石油本身有粘性,滚烫的石油淋上去后会附着在人身上,让人痛不欲生。

而夏军攻城急时,还可以将石油泼到城下,然后仍些干柴引燃大火,这种火水泼难灭,可以有效地阻止夏军攻城。

靠着种种完备的措施,张诚硬是顶住了夏军近十天的强攻,但形势也不容乐观,宋军不是铁打的,纵使城防器械够用,那也得在力气拿得动才行。

这么多天下来,连张诚自己也感觉精疲力竭了,夏军攻上城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张诚带着预备队四处扑救,情势已岌岌可危。

仁多保忠的帅帐前,传令兵、斥侯兵来来往往,奔驰不停,南面一名信使飞驰而来,冲到仁多保忠跟前报道:“报!仁多将军,嵬名咩布大头领攻破开光堡,宋将刘安两万人马败退绥德城,嵬名咩布大头领请求允许绕过绥德,奔袭延州。”

仁多保忠自然知道嵬名咩布的意图,鄜延路也就四万多兵力,一万在米脂,两万败退绥德,加上散防各地的一些兵力,延州必定空虚,嵬名咩布突然奔袭延州,很可能会让整个鄜延路顾此失彼,军心溃散。

仁多保忠也不禁有些心动了。

这时又有斥侯兵飞马而来:“报,仁多将军,环州种朴率领一万环州军,又有保安军金汤城守将蒙毅率两千人马与种朴汇合,一同支援米脂,如何沿着大里河东来,已过威戎寨!”

仁多保忠拿过地图看了看,很快下令道:“贺浪罗,你立即带两万人马,前往克戎寨附近设伏,来人,传令嵬名咩布,让他放弃南下,率军向西与贺流罗将军一起,合击种朴,务必要全歼这路人马。”

这回仁多保忠倒真是下了血本,贺浪罗两万、加上嵬名咩布三万,共计五万人马去夹击种朴,克戎寨一带临近西夏横山,没有大城可退守,不出意外的话,种朴这一万多人马怕是插翅难飞了。

这一刻,骑兵优越的机动力体现了出来,仁多保忠下令不久,贺浪罗带着两万人马就绝尘而去。

克戎寨到米脂的距离与到威戎寨的距离基本相同,贺浪罗全是骑兵,必定能提前到达克戎寨设好口袋让种朴钻。

随着刘安败退缓德,若是种朴再败的话,整个鄜延路士气必定受到致命的打击,到时恐怕会出现全路沦陷的惨局。

行至威戎寨附近的种朴真可谓是忧心忡忡,刘安两万人马败退缓德的消息他也接到了。

更要命的是,他带一万人马还没赶到米脂,环州那边就传来了梁太后十大万大军入寇环州的消息。

这个消息被他严密封锁起来,不敢让手下的一万环州军知道,否则后果如何很难说,估计大半人会要求立即回去保卫环州。

前思后想之后,种朴找来蒙毅说道:“蒙将军,仁多保忠十万人马围攻米脂城已经多天,之前吕经略使已下令坚壁清野,仁多保忠如今粮草一定剩余不多,势必需要从银州进行补给。”

蒙毅眼前一亮道:“种将军的意思是咱们去劫夏军的粮草?”

“不是咱们,是你,若是咱们一起前去,行军缓慢,必定瞒不过仁多保忠,现在我就凑齐两千骑兵给你,这些骑兵虽然训练不久,与夏军骑兵正面作战怕是不行,但用来劫粮草不成问题。你现在就带两千人马向北去,抄小路直插永乐城,之前我让人去查探过了,永乐城被仁多保忠暂时用作粮草转运地,你不必与敌硬拼,尽量以偷袭为主。”

永乐城在米脂与银州之间,当年神宗下令修建永乐城,就是要一步步向北蚕食无定河这条战略通道,把剑指到西夏咽喉上。

可惜在三十万夏军围攻之下,大宋在永乐城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惨败,二十万军民葬身其间,夏军随即将永乐城毁了;

后来司马光把米脂割给西夏后,永乐城作为米脂的一个防御补充,西夏又小小的修葺了一下,虽然不能与当初城高墙厚相比,但作为一个粮草转运点,还是合适的。

种朴也正是看到了永乐城现在的防御能力跟普通寨堡差不多,才决定让蒙毅前去偷袭的。

蒙毅得了吩咐,带着两千“骑步兵”迅速出发了!

辱骂梁太后的结果,虽然让她放弃了烟熏之策,却换来了六万大军一刻不停的猛攻,六万人啊!是杨逸一方的十倍还多,这山头又不是城头,夏军是不用借助器械也能爬上来的。

战斗打得极为惨烈,在梁太后暴怒之下,夏军完全是不顾性命的往上冲,尸体铺了一层又一层,鲜血流成了小溪。

而杨逸这边也不好受,随着夏军越来越多的攻上山头,他们也是全军投入,不断发起反冲锋,那些受伤的士卒,甚至自发的抱着土炸弹往人多的地方冲,与夏军同归于尽。

两个时辰下来,宋军伤亡了近两千人,伤亡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冷兵器作战时代,通常伤亡率超过二成,士气就会大损,超过三成多数就会溃不成军。

这场大战,若不是杨逸身先士卒,一直带头冲杀,在夏军如此疯狂的攻击下,山上的宋军是绝对崩溃了。

同袍一个个的倒下,人人身上带着伤,鲜血浸湿了征袍,已经没多少人能大声喊杀了,大家只知道拼命地喘着气,机械是挥着刀。

杨逸事前准备算是很充足,但谁也没想到夏军会如此疯狂,夏军伤亡了多少早已难估其数,整个山坡已经铺满一层层的尸体。

石头砸完了,箭矢shè光了,手雷炸尽了,现在只能用刀枪与夏军来回拼杀!

杨逸不是没想过撤退,但是撤不了,这个时候全凭一股劲撑着,一但下令撤退,夏军从后面一追,立即就会溃不成军,而且自己多是步兵,而夏军多是骑兵,跑不过人家啊!

整整拼了三个时辰,终于等到如血的残阳沉下山去,在巨大的伤亡面前,夏军才不得不放弃夜攻。

杨逸趁着夜色掩护,带人退到后山的断崖,断岸的石头上、树木上赫然绑着上百根绳子,顾不得疲惫,杨逸下令众人沿着绳子一批批的滑下,花了半个时辰,三千人终于逃下了山头。别想着休息,趁夏军没发前,还得赶紧逃啊!

杨逸从没有一次这么狼狈过,哪怕被仁多保忠十万人逼入毛乌素沙漠时,也没这么狼狈过,看来女人是不能得罪的!

她娘的,太疯狂了!不就是把你的罗曼史演绎了一下吗?至于这么拼命吗?这个疯狂的女人,简直不把夏军当人看啊!

杨逸心里一边哀叹,一边拖着沉重的脚步狂奔,为了逃命,大家可谓是使出了吃nǎi的劲,跑出了十来里,才到藏马的树林;

几十个负责看管战马的士卒见大伙家逃难似的奔来,都惊心不已,整整一天了,小山头那边的喊杀声就没停过!也难怪啊!

水,干粮,大家匆匆进完食,略略休息之后,又继续奔逃,直至半夜撤回到兴平城,才得以安顿下来。

“来人,立即传我命令。”

随着杨逸一声大喝,几个传令兵列于帐前听令。

“将令,让谢敬亭连夜撤回归德保,不得有误。”

“将令,环州城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四门关闭,城中乡兵丁壮全部上城,各种城防军械加倍准备。不得有误。”

“将令,沿途村寨全部再搜查一遍,以确保没有遗漏的百姓。”

……

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去,最后杨逸又让人去查看泾原、秦风两路援军何时能到达。

要命啊!环州这回可是够呛的,鉴于梁太后的疯狂劲,环州城的城防器械如滚石擂木,驽箭热油等等,不得不让人加倍准备。

否则一但泾原、秦凤两路驰援不力,环州十万百姓可就危险了。


第221章各有妙招

杨逸在清平关大捷,极大地鼓舞了环州军心,之后的阻击战,却打得惊心动魄,据说宋军虽然伤亡很大,却歼敌无数,梁太后十五万大军被硬生生地拖住一天一夜。

出于对杨逸极大的信任,环州城里的百姓虽然很紧张,但却没有过于恐慌。

除了那些保甲壮丁之外,城中老少几乎都自发行动了起来,帮着挖壕沟、垒城墙,搬石块、运器械等等,忙得热火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