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见亮卸甲 >

第4章

三国之见亮卸甲-第4章

小说: 三国之见亮卸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脂虫’忙迎了过去,把他身上的担子给接了过来。

  “是的。这位是?”

  她把他的来历描述了一遍。

  “原来是恩人啊!来,请坐,喝茶!”

  她的丈夫洗完手后,忙给他沏了一壶上等的好茶。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碧螺春吧?”

  “看来恩人经常品茶吧?”

  “偶尔偶尔。”

  


第007章 隐逸之士


  第007章 隐逸之士

  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春亮得知,‘血脂虫’的丈夫姓秦,名朗,字无常,江湖名号“千刀手”。他幼时从师习武,弓马娴熟,武艺超群。尤其是他的箭法,几乎是百发百中。只要他拉开了弓,不管是天上翱翔的飞禽,还是森林中狂奔的走兽,无一能躲。同时,他恨透了那些贪官污吏,恨不得对他们千刀万剐,只恨时机未到,并且力量淡薄,恐不足以成大事。

  春亮觉得他是一个英雄好汉,倘若兴兵之时,此人当聘为先锋。因此,他又多留了一日,与他来了个不醉不休。

  第二天,他收拾好包裹,准备继续前行。

  “恩人何不留下来?将前往何处?”

  “将往镇国寺避难也。”

  “这个地方名叫十里坡,乃扬州、荆州和豫州三州交界之处。那些当官的很少到这个穷乡僻壤之地来!这里非常安全!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安心住下来!”

  “已经麻烦你们多日了!我怎么好意思呢?谢谢你们了!”

  “说什么呢!报答恩人,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实不相瞒,我准备招募义兵,树旗讨伐逆贼董卓,替天行道!”

  “贤弟有如此凌云壮志,让我这个为兄感到自豪!倘若以后有用人之处,我当效犬马之劳!”

  春亮一把握住他的手,情绪激动,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好吧,时间不早了,我该出发了!”

  “既然恩人执意要走,那我们就送你一段路程吧!”

  “不必!你们忙去吧!容他日再会!”

  春亮作揖后,便告辞而去。

  一座山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播蓝天里去,险绝异常。沿岸山色空濛,犹如笼上了轻纱一般,好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崇山峻岭围绕着一个大山坳,里面郁郁葱葱,浓荫遍地,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

  一路上,他遇到了砍柴回来的樵夫、山上采药的药农、临溪垂钓的闲者、河边吹笛的牧童、田间耕作的老农以及船中弹琴的隐者。

  待隐者奏罢,他鼓着掌,赞道:“此曲甚妙!让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隐者抬头望了一眼,问道:“你可知我弹的可是哪首曲?”

  幸亏春亮读大四的时候修的是古典音乐,别的曲子他可能记不住,但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他还是知道并听过其中的韵律的。从年代来推测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平沙落雁》。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平沙落雁》吧。”

  “正是!正是!”

  隐者捋了捋白色的长髯,点了点头,微微笑了一下。

  春亮看到他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想必并非平常之人。

  “刚才听你的琴声,时而高亢,又时而低沉!高亢之时如狂风暴袭,蛟龙出湖,波澜不惊;低沉时如雨疏风骤,细波如鳞,叶落无痕。晚辈觉得,太公欲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奈命运不济,不随人所愿吧!”

  隐者叹了一声,说道:“知我者,汝也!”

  “敢问长辈如何称呼?”

  “鄙人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是也。”

  “原来是水镜先生,久仰大名!”

  “请问如何称呼公子?”

  “晚辈姓凌,名超,字春亮!”

  “如若不弃,到鄙人舍中一饮?”

  “行。”

  春亮跟着他来到他的草堂,只见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水镜先生唤童子酌了一杯美酒,递给了他。他抿了一小口,发现此酒非常甘醇浓厚,至少是二十年陈。

  “此酒甚妙!从未尝过如此美酒!晚辈一饱口福啊!”

  “隐姓埋名几十载,能通过琴声来知老夫心情者,为数不多,而你当属其一!”

  “其他人呢?愿闻其详!”

  “南阳伏龙诸葛孔明、襄阳凤雏庞士元和颍川贤才徐元直。”

  “这几位贤士都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尤其是诸葛孔明,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抱膝危坐;笑傲风月;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只可惜世道太黑暗,有才之士皆被埋没,阿谀奉承之徒则得势显赫!”

  “太公何不出山任官,造福一方百姓呢?”

  “吾乃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

  既然人各有志,他没有必要再去说服他了。

  “太公可知徐元直的住处否?”

  “知也。元直之才胜吾十倍,公宜访之!等下我画一张路线图于你!”

  “如此甚好!”

  春亮起身告辞,沿着路线图一路前行。此时正是三伏天气,骄阳当空,酷热难耐。他实在走不动了,便来到河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脱掉鞋子,发现脚底下全是水泡。要是有车就好了,哪怕是有辆自行车也行呐,也不至于走得那么狼狈。

  他二话不说,脱光衣服,跳入河中。游着游着,他看见清澈的河中有很多大小不一、颜色迥异的鱼儿。反正带了火镰,要不今天的晚餐就来个烤鱼宴?他的身子如泥鳅一般钻入到河底,双手如螃蟹的钳子一样四处乱抓。

  一刻钟后,便抓到了好几条大鱼。他在岸边起了个篝火,便开始烤鱼。只可惜没有油和盐,也没有像孜然粉之类的配料,所以味道只是一般。吃完后,他把全是汗酸味的衣服给洗了一下,接着又拿到篝火边晾开来。

  河边长满了芦苇,密密麻麻,一望无际。他走了过去,折了许多铺在地上。他躺了下来,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很快就闭上了眼睛。

  睡着睡着,他突然被一种相当有穿透力的声音给惊醒了。他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老虎。他看了下旁边的篝火,火已经熄灭了。那只老虎一动不动地盯着他,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嘴唇。

  


第008章 吊睛白额


  第008章 吊睛白额

  他一动也不敢动,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也许是它闻到了烤鱼的味道,威风凛凛地走了过来。要是再不开溜的话,就要成为它的盘中餐了。说时迟,那时快,他相当敏捷地窜到树顶上。可那只吊睛白额大虫也不是吃干饭的,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了过来,一下子就爬到了树腰处。它挥舞着尖爪,露出锋利的牙齿,眼神如宝剑般犀利。它想继续往上爬,可是试了几次都滑了下来。

  虽然它失败了,可是春亮却没拧?此哪歉钡鹧隙ㄊ呛眉柑烀挥锌缌恕H缃裼龅阶约赫飧鲼吟汛蟛停趺椿嵘瓢崭市菽兀抗幻徊麓恚赖搅硗庖豢么笫魃希萆硪辉荆斯础P铱魉愕每欤蝗痪捅凰读讼吕础

  “快来人呐!救命啊!”

  那叼毛逼急了,就不停地用身体撞击着那棵树木。那棵树的枝干看起来有碗口般粗大,却相当得脆,很快就断为两截。春亮重重摔倒在地上,疼得爬不起来。它冲了过来,向他扑去。他立即转个身子,接连打了几个滚,这才躲过了一劫。那叼毛喘着粗气,又扑了过来。他实在没有力气挣扎了,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正当他准备束手就擒之时,突然,一个弓箭从远处飞来,击中了它。受到伤害的它,立即转移目标,对准了另外一个人。春亮定睛一看,只见那壮汉长得虎背熊腰,手握两枝铁戟,约重八十斤。

  “嗷——”

  它叫了一声,地动山摇,企图在气势上把他给压倒。可那壮汉毫无惧色,冲了过来,一戟刺中它的脖子。鲜血如喷泉一般喷了出来。它的身子抖了几下,倒在了地上。

  “感谢壮士的救命之恩!”

  “我只是恰巧路过!不过言谢!”

  “请问壮士如何称呼?”

  “吾乃典韦是也!”

  春亮一听,竟是典韦,便以欣赏与爱慕的眼光打量着他。此人勇力过人,若能纳为己用,不愁一统大业不成。

  “久闻壮士大名,幸得邂逅!”

  “月黑风高,你为何一人在林中行走?”

  春亮便又把那事重头到尾地讲了一遍。

  “哎——”他叹了一口气,一拳锤在了树上,树叶为之晃动,“世道太险恶!此地非说话之地,不如到我舍中一叙!”

  “如此也好!”

  沿着河岸走了近十里路,露出一个天然的岩洞。洞里乌七八黑,伸手不见五指。典韦找来一根木棍,沾了下松树上的松脂,点燃后带他进了洞。洞里能听到滴水的声音以及蝙蝠拍着翅膀的声音,相当得恐怖。他借着火光看了下两边,全是钟乳,看来这就是所为的喀斯特地貌。

  “快到了吗?”

  “快了!就在前面不远!”

  走出山洞,视野渐渐地开阔了起来。

  可惜天空一片漆黑,除了能看见一排的茅屋,什么都看不见。

  “这里还住着其他人吗?”

  “是的。都是我的族人!”

  “你们怎么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先进里屋喝杯茶吧。”

  春亮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相当得简陋。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便是弓啊、刀啊之类的东西。典韦倒了一杯茶,递给了他。他也不知道这茶到底干不干净,“咕噜”几声,一下就全喝光了。

  “壮士武艺超群,为何不除暴安良,却选择在荒山野岭之中狩猎为生呢?”

  “其实我也不想!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主而已!”

  “你认为怎么样的主才是合适的?”

  “心系天下黎民百姓,大公无私!”

  “只可惜天下的诸侯私心太重,不足以成大事!先说济北相鲍信,担心孙坚为前部而夺了头功,派其弟鲍忠领三千马步军径抄小路,结果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再说说孙坚向袁术催粮,而袁术听信谗言不发粮草,致使孙坚军中缺粮而自乱;再说孙坚意外获得传国玉玺拒不上交,反而借口有病欲归长沙,致使他与荆州刺史刘表结怨;袁绍乃狼心狗行之徒,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先暗中勾结公孙瓒进兵冀州共分其地,继而言而无信,与公孙瓒厮杀于磐河桥畔,哀鸿遍野;再说那曹孟德,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肯负天下人……”

  “你刚才问我,为何我们会居住在如此简陋的地方,其实我也是颇为无奈!我曾是张邈的部下,与帐下人不和,杀了数十人才逃窜至山中!”

  “为何要杀那么多人?”

  “我实在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烧杀抢掠,强抢良家妇女,无恶不作,跟败类无异!我屡次向张邈进谏,务必整顿军纪,可是张邈偏偏听不进去!那伙人不但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视我眼中钉、肉中刺,处处为难我!”

  “杀得好!”他情不自禁地拍了几下掌,“杀得妙!来,壮士,我敬你一杯!”

  “喝茶喝得不起劲!要不我整点夜宵,喝几杯酒行不?”

  “今晚我的心情很好!咱们来个不醉不休!”

  典韦笑了一下,跑到厨房整了几个下酒的菜。

  春亮用舌头舔了下酒,发现非常得烈,读书至少在六十度以上。

  “来,壮士,我敬你!”

  典韦头一仰,一杯酒下肚。春亮才喝到一半,就发现有点难以咽下去了。他在想,典韦这厮可真是海量啊!居然把酒当成茶来喝!眼睛都不眨,一杯酒就没了!这样喝下去的话,那肯定得醉死啊!为了结交他,看来这回得豁出去了!谁叫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呢!

  “我发现你眉宇之间有英气,想必你心中必有鸿鹄之志哉!”

  “我欲兴兵讨伐董卓逆贼,”他一把握住他的手,满怀期待地望着他,“壮士你肯助我一臂之力否?”

  “你要是愿意匡扶汉室,铲除奸贼,我甘当你的先锋!”

  “好!好!好!”

  他倒满酒,连敬了三杯。

  “如若不弃,我们结为兄弟如何?”

  “好!我也敬你是条汉子,真是相见恨晚啊!论年纪,你比我长,我称呼为你为兄长,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