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当权 >

第64章

锦衣当权-第64章

小说: 锦衣当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发生的事情,本官有权具本上奏,一切等圣上裁断!”郭怒道。
    “郭兄,这事儿关乎我们锦衣卫声誉,还是不要惊动圣驾了吧?”马顺放低姿态道,“这传出去,有损锦衣卫的威仪。”
    “马大人,今天发生在北衙的事情恐怕是捂不住的,咱们若是为了顾忌锦衣卫的声誉,万一圣上知道了,责怪我们,这个责任谁来负?”郭怒问道。
    “那也用不着据实上奏嘛!”
    “这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马大人,你难道不害怕吗?”郭怒冷笑一声道。
    “这个……”
    “马大人,既然你替卢、齐两位作保,那下官就先回衙了!”郭怒起身道。
    “郭大人,再商量一下嘛!”
    “下官南衙还有政务要处理,就不打扰了,告辞!”郭怒没时间在这里跟马顺东拉西扯的,得回去赶紧写奏折,这要是让马顺等人恶人先告状,给皇帝造成先入为主就麻烦了!
    “郭大人,郭兄……”
    郭怒带人迅速离开北衙,还将一干犯人以及人证和物证全部都带走了!
    “马大人,救我!”北衙大堂之上,马顺和齐虎噗通一声,一起跪在马顺跟前。
    “你们两个,哎……”马顺一屁股坐了下来,一筹莫展。
    没想到抓了一个小人物,惹来这么大的麻烦,早知道他们就不答应那马安干这件事了。
    现在可好,被南衙逮住机会了,弄不好北衙这一次要变天!
    “你们两个不管什么时候,一口咬定不知情,其他的本官来处理!”马顺一咬牙,卢忠是要保的,顺带着齐虎也不能扔了,否则这件案子牵连的可就广了!
    皇城司礼监。
    “混帐,这个马顺是怎么做事的,咱家不是说了吗,最近不要让他去找那个孟岩的麻烦,他怎么就不听呢?”王振听了东厂提督太监曹吉祥的报告,愤怒的将一只青花茶盏给摔了。
    “翁主,这件案子,马顺大人应该事先不知情,是下面的人恼恨那孟岩得寸进尺才做出来的!”曹吉祥道。
    “哦?”王振眉头一锁。
    “翁主,现在最要紧的是封锁消息,还有善后,好在那被陷害的妇人没有死,但是……”
    “但是什么?”
    “但她肚子里的孩子因为用刑而流产了!”
    王振表情一凝,这可是沾了血了,何况这还是被冤枉的,是一件冤案!
    “告诉马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件案子平息下去!”王振道,“现在杨阁老病重,内阁首辅的位置很快就要空出来,这个位置不成出差错,必须是咱家放心的人才行!”
    “是,翁主!”曹吉祥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从外面急急匆匆的进来:“禀告翁主,锦衣卫指挥同知郭怒进宫了!”
    “什么,郭老虎进宫了?”
    “翁主,不好,这家伙是先下手为强了!”曹吉祥惊呼一声。
    “快,备轿,去乾清宫!”王振大叫一声。

第九十章:舆论攻势(求收藏,推荐!)
    天桥,大兴茶楼(杜撰)。
    “老杨头,今天还说西门庆吧?”
    “嗯。”
    “齐掌柜来了?”茶博士热情的迎了上来。
    “来了,给我沏一壶香片儿,再来一碟瓜子儿!”
    “好咧,您稍候!”茶博士叫了一声一声,转身过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老杨来了,快开说了吧?”
    “就好,就好……”
    很快,这茶楼之上就坐满了客人,说书的老杨头也很快摆好了阵势,准备开说了。
    “杨师父,您的茶!”
    老杨头点了点头,抓起茶盏喝了一口,然后吐掉,这是从事这门手艺的规矩:净口!
    当然,有些说书的艺人没有这么多讲究,这是在茶楼,与大街上说的那些个说书的有些不同。
    这人越是有名,规矩也就越大了!
    “话说这王婆领着西门庆去见潘金莲,来到这绣楼窗下……”老杨头一拍这醒木,一扯嗓子这就要开说了。
    众茶客真聚精会神,听老杨头如何往下说。
    “卑鄙,无耻……”就在这时,楼下大街上传来一阵愤怒的骂声,将茶楼上原本静下来准备听老杨头说书的人的吸引力都拉过去了!
    “打得好……”
    “揍死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孙子!”
    “对,打得好!”
    “该,这些人渣早就该下地狱了……”
    一下子,茶客们的注意力全部瞄向窗外的天桥下。
    “小李子,怎么回事,这楼下大街上怎么这么吵?”齐掌柜叫住了茶博士小李。
    “齐掌柜,您不知道?”
    “我哪儿知道?”
    “老齐,我告诉你……”
    “啊,有这样的事情?”齐掌柜一听,眼珠子都惊的快要掉下来了。
    “真的,现在外面都传遍了,不光咱们这里,其他地方都在疯传这件事呢!”刘掌柜道。
    “小李,这是茶钱,我得下去听听!”齐掌柜一起身,放下茶钱,直接就噔噔下楼了。
    “老齐,你这是干什么去?”认识齐掌柜的熟客们纷纷叫唤,惊诧万分。
    “下去,天桥下,听戏!”
    “等一下,我也去!”
    “……”
    不消片刻,这茶楼之上,原本是宾客满座,而现在一下子都走了一个精光。
    好不容易开说的老杨头一睁眼,准备了不少精彩的好段子,本以为可以博得一个满堂喝彩,赚上一笔,现在,可好,什么都没用上,傻了,没人了!
    这每一次说道这西门庆跟潘金莲私会,茶楼之上都是人满为患的,可现在,居然没有一个人,就连伺候茶客的茶博士也都一个都不见了。
    “童儿,童儿……”
    老杨头一扭头,简直气的快晕过去了,自己那说书的学徒童儿居然也撇下他,跑去天桥下了。。
    老杨头走到窗边,朝天桥下望去。
    一名跟他一样以说书为业的街头说书人被一大群人包围在正中,周围还不断的有人涌过来!
    那架势,简直比庙会人还多三分。
    “这孟岩孟大人今天才十八岁,生的是面若冠玉……”风中隐隐约约的传来。
    天桥下,说书人说的就是“张苞案”,作为一个后世来的灵魂,他自然之道舆论的力量!
    可这是在大明朝,没有后世那种发达的资讯传播工具,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说书人!
    孟岩让沈聪将张苞案的过程写下来,再让人润色,交给说书人,让他们广为传播!
    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北京城的老百姓很快就会知道,张苞夫妇被锦衣卫北衙涉及诬陷,并且在大堂之上屈打成招,致使怀孕四个月胎儿流产的事情!
    舆论一旦形成,势必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
    人心背向,这就是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裂痕一旦存在,就会慢慢的扩大,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要是得知这件事,肯定就跟鲨鱼闻到了血腥味,这锦衣卫可是文官们死敌,多少人死在诏狱之中。
    不管是冤死的还是真的犯了罪的,死在锦衣卫手中的文官绝对是最多的。
    他们不能找皇帝麻烦,对锦衣卫可不会有半分仁慈!
    明太祖开国以来,多少大案要案,都是锦衣卫牵头办的,锦衣卫身为皇帝的爪牙,多少人头是断送在他们的手中?
    这一次锦衣卫自己爆出这么大丑闻来,正是一个打击报复的好机会。
    未几,都察院内的御史们已经开始串联了,他们准备联名上奏,将锦衣卫近年来横行不法的恶迹上达天听!
    “李大人,真要这么干?”虽然大部分御史都是精力旺盛,还尚存一丝正义感,但也有些饱食朝廷俸禄,却不愿意干事的家伙不太愿意跟锦衣卫对上!
    明哲保身。
    “伍大人害怕了,可以不具名,没人逼你!”
    “李铎,别以为你前一阵子参了那锦衣卫百户蓝斗,很是风光,那是人家还没来得及找你的麻烦,锦衣卫是什么机构,敢得罪他们的,有一个好下场的?”
    “要是人人都惧怕锦衣卫,他们岂不更加横行不法,日益嚣张跋扈,朝廷设都察院,设御史言官,查察不法,我们却畏恶不行,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圣上吗?”李铎厉声喝问道。
    “我,我不跟你说,总之,这份奏折,你们爱怎么样,与我无关!”那伍御史恼羞之下,拂袖而去!
    “李大人,我签名!”
    “李大人,我也签名!”
    “我也……”
    “……”
    都察院在京将近半数以上的御史都在这本参奏锦衣卫横行不法,肆意欺凌百姓的奏章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奏折最后转到了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的手中。
    “请都御史大人与下官等一同具名上奏,锦衣卫多有不法之举,如果再不惩治,京城内的百姓恐将怨声载道,到时候朝廷必然会失了民心,民心若失,大明江山社稷就不稳了!”
    “李铎,这奏折上写的事情,你从何得知?”
    “陈大人,您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已经传遍整个京城了,老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那张苞所在的金城坊胡同的老百姓都把锦衣卫北衙大门给堵住了,要锦衣卫给那张苞被屈打的妻子胡玉英一个交代!”李铎道。
    “老百姓堵了锦衣卫北衙的大门,这不是火上浇油吗?”陈镒大吃一惊。
    “老百姓只是要锦衣卫给个交代说法,并没有过激的行为,而且,这件案子中,锦衣卫南衙是跟北衙站在对立面上的,郭老虎派人将百姓们保护起来了!”李铎道。
    “锦衣卫这是要变天了!”陈镒仰天长叹一声。
    “大人,大人……”
    “慌什么,李书吏,什么事?”
    “宫里来人了,就在门外!”李书吏急忙禀告道。
    “哦,快请进来!”陈溢忙吩咐道。
    “陈大人,圣上有旨,让你马上入宫觐见!”一名黄门传旨小太监飞奔而入。
    “微臣领旨!”陈镒心中一突,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陈大人,赶快进宫吧,咱家还要通知其他几位大人!”传旨太监提醒一声,直接就转身去了,可见这事儿有多急!
    “王大人,你也来了?”
    “徐大人,你也到了……”
    “……”
    午门外一片热闹,平时这个时间,午门外除了巡逻的兵丁,很是冷清,今天倒好,朝中掌握实权的大臣都来了!
    “诸位大人都来了,圣上都等不及了,快,进来吧!”朱祁镇身边的太监金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招呼一声。
    “金公公,圣上急着召见我们,到底所为何事呀?”有的人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不免出声打听一下。
    “出大事儿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诸位大人见了圣上就明白了!”金英道。
    “那圣上在哪儿呢?”
    “瞧我,都急糊涂了,圣上在文渊阁!”
    午门右侧,文华殿下面,文渊阁!
    “人都到齐了吗?”朱祁镇端坐龙椅之上,手中把玩这一块玉如意,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眼看自己的生日就到了,朝中是接连出事,这让他感到异常的心烦和不满!
    “圣上,人齐了!”
    随侍太监看到外面走进来的一众大臣,忙嘘了一口气,微微弯腰道。
    大殿之上已经有不少大臣先到了,只不过皇帝在,一个个都不敢大声说话,只是三两个的在一边小声交流。
    看到马顺、郭怒都在,陈镒暗道一声不好,这一次召见果然跟锦衣卫有关。
    李铎他们联名写的弹劾奏折就在他的袖子里,待会儿可就要见机行事了。
    这一次锦衣卫怕是要伤筋动骨了!

第九十一章:三司会审(求收藏,推荐!)
    “先生,把案子对大伙儿说说!”朱祁镇坐直了,吩咐王振一声道。
    “老奴遵旨!”王振微微一欠身。
    “诸位,就在今天,锦衣卫北镇抚司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案子,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王振才把“张苞案”的发生、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先到的已经知道一些,后到的此时此刻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锦衣卫横行不法,多行不义,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一向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算有御史参奏,那奏折能到皇帝的案头,就已经很难得了。
    多数情况,最红还不是发给锦衣卫自己处理?
    当然,如今锦衣卫的权势还不如永朝,但毕竟是天子倚重的皇家保卫力量,特权十分强大,没有那个轻易敢得罪。
    锦衣卫自己也自我约束,什么人能动,什么人不能动,他们还是有分寸的。
    所以说文官集团跟锦衣卫保持着一种对抗和摩擦,但斗而不破的局面。
    但是这一次不同,是锦衣卫自己内讧,自己人搞自己人,还弄出这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