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当权 >

第15章

锦衣当权-第15章

小说: 锦衣当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煤可以购买,其他的原料也都不难搞到,易燃助燃剂可以用别的替代,效果差一点儿也没什么。
    这要是干好了,也是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这说干就干!
    孟岩是个行动派,不过再干之前,还是要做一下调查,原料价格,市场需求,还有老百姓能够承受的价位等等,这些前期工作都是不能直接拍脑袋决定的。
    郭怒确实是个细心的人,出了必备的生活用品之外,还给他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虽说品质很一般,但这省去了他不少麻烦。
    摊开略显发黄的宣纸,跟后世的宣纸质量还是有些差距的,孟岩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归拢,写下来,然后记到脑子里。
    “咚咚……”
    “进来!”孟岩下笔如风,头也没抬一下。
    “咳咳,你就是孟岩?”一个略显的沙哑低沉的声音问道。
    “我就是,请问你是……”孟岩一抬头,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年,有些惊讶。
    为什么说是“亭亭玉立”呢,因为孟岩一眼就看出,这极有可能是个女扮男装的西贝货。
    耳洞,没有喉结,还有女性轻撩鬓发的动作,微微上翘的兰花指,浑身上下是漏洞百出。
    虽然在孟岩的毒眼里是处处破绽,可是一般人第一眼还真是认不出来的。
    尤其是这姑娘左边脸上一大块的红色的胎记,像极了一个倒挂的月牙儿,完全破坏了这一张脸的美感,以及她整个人的形象。
    从未听说大明朝锦衣卫还招收女人?
    孟岩一下子有些吃不准了,这有些人是比较特殊的,比如说自幼下狠心把自己给……
    也不对,锦衣卫也不招这一类人,东厂那边倒是很常见。
    “在下郭越,奉郭大人之命给孟兄当几天向导,领孟兄熟悉一下锦衣卫以及京城各衙门,有些禁忌孟兄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的。”郭越微微一抬头抱拳道。
    “应该的,多谢郭大人,麻烦郭兄了!”孟岩忙站起来抱拳还礼道。
    “孟兄,你在写什么?”郭越倒是自来熟,看见孟岩在写东西,上前一步问道。
    “哦,闲着无聊,练练字而已!”孟岩呵呵一笑,遮掩过去道。
    “哦,我看看郭兄写的什么?”郭越道。
    “……”
    孟岩也不是小家子气,这叫郭越的说不定是郭怒派来监视自己的,自己写的又不是什么大机密,不过用的是简体字,这个时代都是繁体字。
    “你这写的什么字,好奇怪!”
    “我读书不多,胡乱写的,让郭兄见笑了!”孟岩忙收起来道。
    郭越带着疑惑的看了孟岩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异常,便道:“孟兄今天有什么打算?”
    “十年没回来了,我想让郭兄领着我四处走走,逛逛长安大街和南市,怎么样?”孟岩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这没问题,不过,郭大人交代了,你无论做什么都得在我视线之内?”郭越道。
    “这个自然,在下现在还不是自由之身!”孟岩微微一笑,郭怒嘴上“贤侄”叫的听热情的,骨子里还是不放心自己。
    也许他心中是两手准备吧,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孟岩没有必要因此而生气愤怒,人家又不是欠自己的,自己的命运总归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力所不及的时候,借力用力,也是一种策略。
    既然要做蜂窝煤,自然要去煤炭交易市场了,京城的煤炭交易市场在阜成门一带,因为西山的煤炭都是经过阜成门运入京城,所以那里自然而然的聚集了一些煤炭商人。
    最优质的煤炭直接供应给皇城和权贵勋略,差一点的京城各级官僚以及有钱的富商。
    朝廷怕破坏北京城的风水龙脉,禁止在西山挖煤,但是京城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外地购买,运输成本就吃不消,所以盗采情况严重。
    当然了,普通老百姓盗采肯定没好果子吃,盗采的一般都有后台,在京的王公大臣们,但凡有能力的,都在西山开窑挖煤,这是无本的买卖,挖到就是钱,谁不干?
    所以挖出来煤,除了供应他们自己之外,大部分是要拿出来卖钱的,这就形成了煤市。
    郭越很奇怪,这孟岩真是怪人,京城那么多地方,他偏偏来着又脏又黑的煤市,这都是黑乎乎的煤炭,有什么好瞧的?
    “郭兄,咱们锦衣卫在西山有没有煤窑?”孟岩问道,挖煤这么赚钱的行当,像锦衣卫这样的暴力执法机构,没道理不掺合一脚的。
    “有,不过大都在北衙的手中,我们南衙只有三个!”郭越点了点头。
    “哦,产量如何?”
    “平均的话每天有一万斤吧!”郭越道。
    孟岩心里默默算计了一下,大明朝京城人口至少有五六十万人,得有十万户人家,没加每户每天烧菜做饭至少也要两斤煤,到了冬天还需要生火取暖,用量翻倍,这么算来,光生活用煤,至少也要二十万斤以上!
    实际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如果按照三倍计算的话,偌大的北京城一天用煤也得六十万斤,平均下来一人一斤左右,冬季还的百分之五十的增加!
    一百万斤!
    换算成吨的话,约十八万吨,孟岩并不太清楚明朝的斤跟后世的斤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按照后世的度量衡实际计算,这个数字是超过十八万吨的。
    实际上,整个西山煤矿一年所产的煤炭总数也就十五万吨左右,煤炭市场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市场上优质煤炭的价格跟大米的价格几乎是相当的,可见煤炭这看上去不起眼的黑疙瘩被权贵们盯上就不奇怪了。
    不能大规模的开采,产量自然上不去,又是生活必需品,价钱自然贵了,别的替代燃料更贵,大规模的建设和砍伐,京城周围的树木都被砍的差不多了,剩下都是不能砍的。
    所以剩下的可供选择的没有多少了。
    煤炭已经成为京城百姓的生活必须物资之一,就跟人每天都要吃咸盐一样。

第二十一章:买炭!
    锦衣卫南衙家大业大,就算每日产煤一达万斤,自身消耗一部分外,剩下的能拿出来出售的也不会很多。
    “咱们南衙在编的有多少人?”
    “这个我可不知道,孟兄可以去问郭大人,或者去经历司查一下花名册!”
    “我就是随口一问,咱们南衙的煤窑产出的煤炭除了自己用之外,能有多少可以拿出来出售?”
    “孟兄,我们可是锦衣卫,不是煤市上的商人,你怎么对这个如此关心?”郭越好奇道。
    大明一朝,重农轻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即便到了明末,一些禁令形同虚设,商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还是不如一般的平民。
    这个原因有多种,制度原因占了大多数。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哪一样不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大事,何况我们锦衣卫出了查察妖逆之外,对民情、民生也是需要了解的!”孟岩道。
    “你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走,我们去打听一下,这煤炭的行市如何!”
    “掌柜的,你这煤炭是怎么卖的?”来到一家煤炭行,孟岩直接走了进去,对正在忙碌的掌柜的问了一句。
    “四文钱一斤,一百斤起卖!”掌柜的正在跟伙计一起搬运煤炭,可能是人手不足,自己亲力亲为,听到声音,站起身来,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伸出四根手指头道。
    “四文,太贵了,我们刚从别家过来,人家虽然也是百斤起售,却只要三文!”孟岩道。
    郭越瞪大眼睛,他们什么时候问过价了,这人怎么睁眼说吓话呢?
    “三文,小哥,你说的是前天的价吧?”掌柜的精明的一笑,做生意遇到杀价,这很正常。
    “怎么可能,就街东头那一家,李掌柜的,我们经常在他那儿买炭的!”孟岩道。
    “呵呵,小哥既然都在老李他那儿卖炭,今儿个为何到我这儿来了?”那掌柜的可不吃这一套,买卖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需求的量比较大,一次十万斤,老李他那边现在只能给我一万斤,所以,这才一路过来,看能不能一次性采购完!”孟岩解释道。
    “一次十万斤,敢问小哥是哪个府的?”掌柜的吓了一跳,一次性购买十万斤炭的,那可是一笔大生意,一般也就是一些有钱的商户或者是王公贵族才吃得下。
    普通老百姓一次买上一百斤就顶天了。
    孟岩嘿嘿一笑,没有回答。
    “小人孟浪了,两位小哥里面请,喝杯热茶,我们慢慢谈!”掌柜的热情的招呼道。
    “不了,我们还得继续采购,三文钱一斤,掌柜的要是能做,咱们就签购买合同,如果做不了,那咱们就另找别家。”孟岩婉拒道。
    那掌柜的微微皱眉,这是单大生意,若是做成的话,说不定还能搭上某个权贵,虽然他店里的煤炭并不愁销售,可是这卖的越多,赚的也多呀!
    这年头多一条路,多一个活头,这上门的买卖总不能往外推吧?
    “两位要的数量可能多了点儿,小店一时间没有那么多?”
    “你这儿有多少?”孟岩问道。
    “我这里有两万斤,五天之后会有三万斤!”掌柜的说道。
    “三文钱一斤,我全要了,但是你们的负责送货!”孟岩霸气的一挥手道。
    “行,这笔生意我做了!”掌柜的点头答应下来。
    “掌柜的爽快,我们也爽快,现在就签购买合同!”孟岩点了点头,三文钱一斤炭虽然不是最低价格,但利润已经很薄了。
    签了买卖合同,约定了时间送货,地点,商定了违约需要追究的责任,孟岩掏钱付了三分之一的定金,与郭越从“柳记”煤炭行出来。
    “孟兄,你要买煤炭何不直接从我们南衙的炭行?”郭越很是奇怪,孟岩一口气买下五万斤煤炭,他一个人用的了那么多吗?
    “南衙可以讨教还价吗?”孟岩反问道。
    “这个好像不可以!”
    “天越来越冷,如果再来一场大雪,西山的煤炭进京必定更加困难,到时候京城的煤炭价格必定会再一次上涨,这个时候,商人必定囤积煤炭,等待涨价!”孟岩道,“到时候,想要以这个价格拿到这么多煤炭,恐怕很难了。”
    “那刚才那个掌柜的为什么肯卖给你?”郭越问道。
    “因为我们是大客户,做的好的话,以后可以成为稳定的客户,这样他这个店就有保障了!”孟岩道,另外一层意思,他没说,可意会不可言传。
    “京城煤炭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怎么会愁没有生意?”郭越不解道。
    “谷贱还伤农呢,做生意是有风险的。”
    “噢,是这样。”郭越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肚子饿了吧,我们去吃饭吧,你熟悉环境,这儿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孟岩一看天时,再摸了一下肚皮,觉得有些饿了,问道。
    “要不我们去吃唰锅吧?”
    “唰锅?”孟岩一愣,这是什么锅,记忆中好像没有这么一个东西?
    “你一定没吃过吧,这是这几年京城流行的一种吃法,只有等到了冬天才有!”郭越得意的道。
    “原来是这样,那倒要好好尝一尝!”
    “走吧,这里没有,得去宣武门,那儿有一家店,味道不错的,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位置了!”
    “要不租量马车过去?”孟岩道。
    “也好!”郭越点了点头。
    租车可不便宜,从阜成门到宣武门,花了三十文呢。
    这让孟岩想起了后世的出租车来,随叫随停,十分方便,价钱也不贵。
    而现在租车,有些麻烦,先要去大车行,如果附近没有,那就悲剧了,你的走很远的路,还要看有没有车,如果没车就悲剧了,租到车,谈好价格,上车出发,这就过去一半儿的时间了。
    虽然麻烦,但比自己走路要舒服快捷多了。
    看起来,京城的公共服务业还是大有可为的,孟岩想到了出租车的概念。
    这个时代,怕也只有北京城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才有搞一搞的可能,其他的都没有那个基础。
    公共服务投入那是需要相当大的资金,个人即便是有财力,也未必能搞得起来,官府可是一道跨不去的门槛儿。
    车厢虽不大,不过两人挨着一起坐还略显宽松,一缕如兰似麝的味道随着马车的晃荡钻入孟岩的鼻孔!
    这绝对是女人身上的味道,如果是太监的话,近距离的话,那股子尿骚味绝对能把你熏晕。
    这个郭怒,派一个女孩子跟着自己,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美人计,好像没必要在自己身上下这么大本钱吧?
    孟岩也不点破,闭着眼睛,靠着窗沿,脑子里里思考着,就算要美色**,也得派一个漂亮一点儿的。
    不是说这个郭越不漂亮,只是他左边脸上的红色的胎记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