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0章

唐朝好地主-第90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郎派人来盘炕时,到时顺便让他们帮我们寺里的火灶也都改成节柴的新灶。”

    “那是自然。”

    接连谈成了两桩生意,张超也非常高兴。他现在也接受长孙无忌等人的话,把生意都交给掌柜们去做,自己退居幕后。但有的时候,碰到合适机会的时候,他也还是会出手的。毕竟,自己现在还背着五千多贯的欠债呢。

    上次收乡亲们的那些粮食,两千来贯的粮款,说好到月底时结。结果因为张超把钱都拿去买地了,因此最后只得跟乡亲们说等到这月中结,眼看着这月都过了一旬了,张超手里还是没什么余钱。

    不能一而再的失信。

    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先把这两千来贯粮款凑出来,至于其它修窖盖作坊等的钱,倒是可以先拖一下。

    张超已经开始把面碱拿出来卖了,这个卖包子赚钱多了。卖包子还得考虑销量跟不上产能,但面碱利润却高的多。

    张超不想做负翁,何况还是欠了五千贯。

    现在什么也不说,先想办法把这五千贯解决再说。

    若是把这五千贯解决了,张超还想着等新窑洞建好后,开始开发他买下来的那近八千亩大小的洗澡沟呢。

    首先得在下游修个坝,这样可以拦截积蓄起水,可以种耦可以养鱼也可以养鸭养鹅。另一方面,有了坝,还可以建一个水力磨坊,碾米磨面,这个收益也是不小的。

    有了这个坝,张家沟和赵家庄这沟两边的地都能连起来,两边坡上修条路,坝就等于是座桥,以后就方便的多。

    当然,张超对于洗澡沟还有许多设想,比如到时蓄起水来了,那么可以在沿沟边上山坡下面开发一批梯田,弄个几百亩是没问题的,上半年有雨水可种水稻,到了缺水时还能够用水车车水浇灌,只种上半年一季水稻是没问题的。

    下半年可以改种菜,种萝卜、油菜这些都行,也可以种豆子。

    沟坡上面点可以开垦为旱地,种些粟米、高粱之类的。再往上,那就种树。种果树,猕猴桃、樱桃等,既能往长安卖新鲜水果,还能酿造果酒。

    甚至还能放养一些鸡,养点蚯蚓之类的搞养殖,卖禽蛋。

    总之,在张超看来,洗澡沟是一块风水宝地,将近八千亩的面积,尤其是那条沟的水,在灞上这块缺水的塬上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过要开发出来,投资也会相当的大,只有源源不断的往里面砸钱,才能把这片荒沟变成宝地。

    心里想着这些未来的打算,时间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午后。

    “你在想什么?”

    十三娘突然出现在张超的面前。

    张超抬头,“啊,你来了。”

    “你刚才在想什么呢,我走过来你都没有发现。”六礼已经完成了五礼,只差迎亲成婚的十三娘,现在对张超态度很亲切,特别是有前两次的见面后,十三娘完全没把他当外人了。

    说话时也不再那么客气。

    甚至还刨根问底起来,这可是带着点情人间的撒娇味道。

    “我在想等我们成婚之后的生活,那时我们一定要生一堆孩子,十三娘,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啊,你说什么呢。”

    十三娘防不胜防,被张超这话说的面红耳赤。怎么什么话都说,连孩子都说出来了。

    “你不喜欢孩子吗?”

    十三娘捂着半边脸,细声道,“当然喜欢了。”

    “那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都喜欢。”

    “那以后我们多生几个好不好,起码也得生七个。”

    “为什么是七个啊?”十三娘红通通的脸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带着些疑惑。

    张超笑道,“因为我们生四个男孩三个女孩,四个男孩长大后就会成为张氏四才子,三个女儿则是三朵金花。”

    “啊!”十三娘也不由的为这番话说的陷入憧憬之中。跟喜欢的男子结婚,然后生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是才子,女儿是金花,多美好啊。

    张超笑着给十三娘倒茶。

    “我想喝上次的蜂蜜姜茶。”

    “这就是上次的蜂蜜姜茶,加了蜂蜜、姜、还有红糖,和茶一起煮。”

    张超煮的茶也是用的茶饼,名茶蒙顶,但并没有碾碎,更没有加入盐、葱等,只是蜂蜜、红糖、姜、茶一起煮开。

    味道没有煎茶那么重,有几分后世茶的味道。

    张超很喜欢,十三娘也奶喜欢,这让张超很高兴,这说明他们又多了一项共同的喜欢。

    “三郎,舅父去过府上了,跟父亲谈过了。”

    “怎样?”

    “不欢而散。”十三娘捧着瓷杯抿了两口姜茶,然后撇撇嘴,“舅父发了脾气,还拍了桌子,骂了父亲一顿,后来父亲让了步,说愿意把我母亲的陪嫁都给我。”

    “这是好事啊。”

    “什么啊,说一套做一套。父亲和王氏只是把我母亲当年带到崔家的嫁妆给我,而且不再给我置办嫁妆。”

    “这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一样了,当年我母亲嫁到崔家时带来的是五百亩地的庄子,还有东市的福满楼,以及一家粮铺还有一家绸缎庄,另外就是一些金银首饰、车马箱笼、陪嫁的奴婢仆从等。但过了二十多年了,当年的那份嫁妆早已经生利出息增加了许多倍了,我娘的嫁妆早就不止当初那些了。”

    张超道,“我觉得倒没必要争的那么清楚,怎么说他也是你爹。你娘逝世早,那些嫁妆产业也都是一直由你父亲代掌的,现在真要急起来,也是分不那么清的。不如算了,就拿你娘原来的那些就行,至于不给你置办嫁妆,我不在意。”

    “可是我在意,我父亲根本就不管生意上的事情,那些产业这些年经营的好,都是我娘当初带来的人用心经营,跟我父亲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若不是我父亲和王氏不时的从铺里庄子中拿钱,只怕规模还不止如今。让我答应他们,不可能。”

    看着这丫头犟脾气上来的样子,张超笑笑,觉得还挺可笑的。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样都喜欢。

    “如果这样,那我们就得好好合计合计了。”张超捏着下巴道。

    “三郎,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吗?”

    “有点想法。”


第123章 釜底抽薪

    (400张月票加更!求月票求订阅啊,三千二百均马上就能稳定了,大家都帮忙订阅支持下正版!)

    争家产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有,也都是非常麻烦的官司。但如果只是把这事当成一个商业的纠纷倒是要简单的多。

    十三娘如果跟崔善福打官司争她娘的嫁妆,涉及到郑氏死后这些年嫁妆的增值,肯定不是一言两语说的清的。而且女儿跟父亲打官司,官司打赢了也是输了。

    不能直接去打官司争,崔善福已经退了一步,把郑氏刚过门时带来的嫁妆愿意拿出来,这已经有些立于不败之地了。

    张超打算来个迂回。

    不管是商铺还是商队,或者是农庄,这些产业最重要的一环是什么?

    是人。

    各商铺的掌柜还有工匠以及伙计们,这些人才是商铺最重要的。后世许多商业恶性竞争,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挖人。

    把对方的人都给挖了,尤其是那些重要的管理层。管理层就是一家公司的根本,尤其是那些搞销售型的公司,他们手里无一不还带着自己的客户群和渠道,这些人一走,都是带着客户和渠道走的。

    如果是技术型公司,那就挖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这些人手里都带着关键的技术,他们一走,公司的项目也得黄,最起码也难再前进。

    崔善福想黑十三娘的产业,有金银铺、有酒楼、有商队,有绸缎庄、有布店还有田庄。除了酒楼、田庄,应当都是属于销售型,因此他们的掌柜管事伙计们是相当重要的,若张超能够一下子把这些人全挖走,那崔家就剩下一些空店了。

    这年头,想要马上重新招一批掌柜伙计,可不容易。新招来的人,能不能稳住生意,更不容易。

    至于酒楼,还可以把他们的厨子也给挖了,连管事带厨子一起挖,掌柜厨子都没了,你还开什么酒楼。

    田庄,这个麻烦点。

    “几个庄子都是奴仆耕种,不是佃租。”崔十三娘这时告诉了张超一个重要的信息。

    “那这些奴仆的契约在谁手上?”

    “都在我手上。”十三娘笑着道。

    “这样啊,那这次崔家就没什么办法了。”

    张超已经有了几分把握,这一场,崔家输了。

    “这样就行了?”

    张超笑笑,“仅仅是这样当然还不够,我们不出手则已,要出手就得一击致命。我不但要挖走本属你的那些产业的人,还要挖崔家自己产业里的人。”

    “能行吗?”

    “我们出高薪,出比他们现在薪水更多的价,一倍两倍的出,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的。”张超也不指望能够全挖走,可只要挖走个一半以上,不管什么店铺都得瘫掉。

    到时崔家就得乖乖的回到谈判桌上来。

    “你把崔家各处产业里的管事、掌柜、伙计等情况都收集一下,然后让柱子拿来给我,具体的操作就交给我了。我来跟他们接触并说服他们。”

    崔家耍无赖,张超就耍流氓。

    他倒想看看,谁玩的过谁,谁先认输。

    有些事情,并不定得分出对错,也不需要真的对簿公堂。张超只需要刺中他们的弱点,就足够了。

    崔家不是爱财吗,那就搞他的财。

    他不是想黑十三娘的嫁妆吗,那张超就直接挖崔家产业的墙角。

    “我要回去了,天不早了。”

    十三娘有些恋恋不舍的。

    “好舍不得你走。”

    “我也是。”十三娘声音有点小,与她要跟崔家争到底时的那些彪悍样子完全不同,尽是小儿女的娇羞。

    她取出一个香囊递给张超,绣着一对鸳鸯在戏水,相比起莲娘兰娘把鸳鸯绣成了胖鸭子。十三娘绣的非常好,活灵活现,色彩丰富,用的还是绸子。

    张超接过,闻了几下,好香。

    “记得戴在身上哦。”

    “我现在就戴。”

    张超以前不喜欢喷香水,到了唐朝也不喜欢戴香囊,总觉得男人太香有些娘气。不过现在心上人给自己亲自做的香囊,当然得戴。

    为了避嫌,张超没有去送十三娘离开,两人只是在竹月轩分别。

    张超开始调查崔家的产业,清河崔郑州房的祖业大都在郑州,崔善福出自郑州的五房,五房的家业,都是由其嫡兄掌握的。崔善福在五房的公产中是有一份的,但不多。崔善福迁到长安多年,其实也算的是上已经从郑州的五房分出来了,若是崔善福在长安开枝散叶,子孙几代后,也许他就是崔氏长安房的始祖了。

    崔善福的产业倒是比较好查,主要有三大块。一块就是十三娘母亲嫁妆的那一块,包括后来扩大增值的那些。另两块,则分别是崔善福自己从五房分到的家产,以及这些年自己添置的一些。另一块,就是王氏嫁来时带来的嫁妆了。

    这三块产业里,郑娘子那块的是最大的,其次是王氏的嫁妆,反倒是崔善福自己的最少。这也是他们不肯放手,一心想要扣下郑娘子嫁妆的原因了。

    崔家产业主要集中在四个地方,长安、洛阳、郑州、荥阳。

    有田庄、有商铺,对于崔家来说,其实产业还是不少的。

    不过人心都是不足的。

    张超把这些产业做了仔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的管事掌柜,是崔、王、郑的奴仆,他们有卖身契在主子手上的,这种人很难收买挖到。当然,郑娘子的人除外,他们本就是郑娘子带来的人,卖身契约还在十三娘手里。

    张超相信,只要十三娘写封信,张超再加点条件他们肯定愿意跟着十三娘,再不济,直接拿出杀手锏,许诺给他们放免为部曲,这些人绝对什么事都愿意听张超的。

    张超将收买的对象主要放在了那些并非崔王家奴,只是雇佣关系的掌柜身上。只要挖动这些人,效果也是一样的。掌柜的跟伙计往往都是师徒关系,他们一走,伙计也是能带走的。自然,他们多年的关系、客户、渠道也是能带走的。

    张超首先约了福满楼的掌柜崔琮。

    他们就在青龙寺见面,张超让知客僧上了一桌素席,又要了一壶茶。

    东市的福满楼生意不错,原本崔善福答应把这个酒楼交给十三娘,可临时又反悔,最后拿了荥阳的一家酒楼给十三娘,长安东市的福满楼却自己留下了。

    酒楼掌柜崔琮,也算是张超的老熟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