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85章

唐朝好地主-第88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陛下下一道旨意,着秦王立即原路返回藩国,某等自然立即离开。”

    “这事····秦王千里迢迢回来,不如让秦王先入城,让他入宫拜见下陛下,让他们父子相见一下。”

    长孙无忌没说话,如果只是见一面,倒也是常情。

    魏征却一下子站了出来。

    “不可能,这事情没有半点通融的余地。秦王绝不能踏入京城半步,他必须立即回藩。这是朝廷的制度法令,不容践踏!”

    王承恩无奈的回宫。

    李世民听了宰相们的回话之后,气的都从架上拿出了宝剑拔出了鞘。

    “陛下,臣回来前,房相单独与臣说了几句话,让臣转告陛下。”

    “说。”

    “房相说,这次的事情太敏感了,百官不可能退让。现在事情僵挂着,也不好看。他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请陛下传旨,让太子出城与秦王相见。然后让秦王随太子前往拜见皇后的山陵,拜完之后,着秦王立即原路返回秦藩。”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不让皇帝和秦王相见,而让太子来见这个弟弟,自然又不同。

    “眼下都八月了,就让秦王留下,待明年再离京不行吗?”

    王承恩不说话。

    该说的他都说了。

    李世民犹豫着。

    拎着宝剑在殿内踱步,转了一圈又一圈。

    许久后,他无奈的丢下宝剑,回到案前坐下。

    “想不到,承乾倒有这么多人支持他。”说出这话时,皇帝的语气里有些酸,十分妒忌。

    这么多大臣力保承乾,哪怕是在他自认已经清洗掉了朝中的太子集团之后。

    “王承恩,你先去趟东宫,然后再陪太子去南门,跟宰相们说明白,再陪太子去见秦王吧。”

    南城门外。

    长孙无忌等拜见了太子承乾,听完王承恩的话,魏征又站了出来。

    “让秦王来这里拜见太子殿下!”

    “断无让太子殿下去见秦王之理。”

    王承恩无奈的苦笑,“好,咱家再跑一趟就是了。”




第1200章 孤家寡人

    南郊。

    肥胖的李泰坐立不安,他在期盼着父皇的旨意,希望父皇派人带他入宫。这一路上,身边的人都跟他说,皇帝要立他为太子。

    他自己也认为,承乾要被废了。

    马周等一大群重臣被贬,这不就是太子要废的征兆吗?

    父皇已经把支持太子的那群人贬出朝堂,已经为废太子扫清了障碍,现在,就等他入京,然后正式册立他为太子了。

    一想到自己马上要成为太子,他就不由的激动万分。

    可惜,那群百官,居然还看不清形势,居然要阻拦他入京。

    真是岂有此理,一群蠢货。

    等我成了太子,我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这些人做下的这些事。

    不过若是自己当上太子,也还不能动这些人,得慢慢来。得先对他们礼遇,要先拉拢他们,让他们支持自己。甚至就连李超,也得好好拉拢他。

    等到自己真正大权得握了,再说吧。

    一队人马靠近。

    “京里来人了。”公孙武达告诉他。

    李泰激动的整理衣襟,然后跑到前面迎接。

    一看到来人是王承恩的时候,李泰更是激动的面色通红。王承恩啊,内侍省太监,这可是宫里最得宠的宦官。

    “王公公,没想到劳烦你亲自跑一趟。”李泰迎接了上去。

    王承恩矫健的跳下马。

    “臣拜见秦王殿下。”他先恭敬的行了一礼。

    大唐亲王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仅在三师三公和宰辅之下,位在尚书等官员之上。

    李泰此时全无了刚才那些咬牙切齿的模样,满脸的笑意,肥胖的脸上,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王公公无需多礼。”李泰有些迫不急待的问,“请问陛下是让王公公来接我入京的吗?”

    王承恩却摇了摇头。

    “殿下,太子殿下现正在南门外,与宰相大臣们一起。陛下让我来通知殿下,让殿下去南门外拜见太子殿下。然后随太子殿下一起去先皇后的山陵拜祭。”

    李泰脸上的笑容有些凝住。

    太子也来了?

    “哦,那本王这就去拜见太子哥哥,然后一起去祭拜先母。等祭拜完,再入宫拜见陛下。”

    王承恩返身上马。

    李泰因为太胖,自己上不去,公孙武达在后面推着他上马,费了好大劲,才骑上了马。也幸好那是匹大宛良驹,要不然,那么胖的李泰,一般马估计不载不到。

    汉京南门外。

    李泰一路很受颠簸的总算骑完了这段十里路,赶到了城门外。

    下马的时候,因太过疲惫一不小心,给摔了一个狗啃屎,弄的浑身是灰,十分狼狈。

    太子承乾笑着走了过来,向他伸出了手。

    李泰咬咬牙,还是露出笑容,握住了那只手爬起来。

    “谢谢大哥。”

    “叫我太子殿下,秦王。”承乾带着笑容,说出的话却很冰冷。

    他很清楚秦王今天突然出现在南郊的原因,因此对于这个胖胖的弟弟,并没有半点好感。天家无情,涉及权力斗争,亲情也变的很淡薄了。

    “其实你不应当回来的,你看看现在这场面,多难堪。”承乾叹了一口气,对自己的兄弟道,“等拜祭完母亲,你就马上回伊丽吧。”

    李泰心里动怒。

    “把事情搞砸了的是你,你有那么好的条件,可却没有抓住。现在,父皇召我回来了,大哥,是你自己没抓住机会。”

    “是吗?”承乾不屑的轻笑。

    “父皇确实召你回来了,但父皇也已经下了旨,今天你就要滚回西域去。”他微微动怒。

    “你说什么?”

    “难道王公公刚才没告诉你?父皇已经下了旨,今天你就必须离开这里,返回西域。对了,陛下不会见你的,你也别想踏入京城一步。若是你敢逗留不走,后果你自己考虑。”

    李泰一脸懵住。

    什么意思?

    “王承恩!”李泰压抑着怒火向王承恩招手。

    “殿下叫咱家?”

    “王承恩,太子说你刚才没把话说完,还有陛下给本王的旨意?”

    王承恩哎呀一声,“实在抱歉,看咱家这记性,刚才确实忘了一件事情。陛下有口谕给殿下,殿下今日随太子祭拜过先皇后,立即原路返回秦藩,不得逗留。”

    “不,这绝不会是陛下的旨意。孤要见父皇,要当面向父皇求证!”

    “殿下,老臣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假传圣旨啊!”王承恩叫屈。

    李泰那张胖脸已经狰狞无比。

    他气的嘴唇颤抖,都要控制不住寄已了。

    李承乾在一边笑看着李泰。

    李泰越愤怒,越委屈,他越高兴。

    他相信自己的这个兄弟,这一路上来的时候,肯定充满幻想。他一心想取代自己成为太子,那自己又何必跟他讲兄弟之情呢。

    他倒想看李泰能怎么闹腾,闹的越大越好,到时当着这百官的面,和京城百姓的面,让大家看看这位秦王泰是什么个德性。

    李泰最后忍住了。

    小胖也明白了形势,自己被坑了。还是被那个爹坑了,他被千里迢迢召回来,结果就是受了这么一通侮辱。

    小胖气的想吐血,可眼下他已经没有闹腾的资格。

    “走吧,殿下,去祭拜母亲。”

    ······

    “嗯,这就样?”

    “不应当有更精彩的吗?”

    “秦王真怂啊!”

    “太子殿下好大方啊。”

    “要是我,肯定先扇他几耳光再说,还想争。”

    旁观的人七嘴八舌,但事情确实就到此为止。

    宰相大臣们今天团结一致,成功的把秦王拦下了,没让他进京城。

    这是一场胜利,是朝廷百官们意志的胜利,他们成功的阻止了皇帝的又一次肆意任为。

    秦王李泰随太子去祭拜先皇后,百官们也就散去了。

    ·······

    薛礼把今天发生的这些,如实的禀告柯庆。

    这次汉京之行,柯庆是团队的指挥。

    “一切如赵王所预料的一样,皇帝就算再如何专制,但也不是无法遏制。宰相百官的大义,能让皇帝也无可奈何。”

    薛礼惊叹,“老师真是厉害。”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小子,够你学的了。”

    “教头,咱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柯庆喝着茶水,起身。

    “汉京之事已了,我们也该离开了。”

    ······

    日暮黄昏。

    京郊。

    李泰有些失魂落魄,他站在那里,向太子苦求。

    “殿下,让我入宫见父皇一面可好?”

    “不行。”承乾冷冷的拒绝。

    “就一面!”

    “你敢回头踏进汉京的城门,我就敢打断你的狗腿。”承乾毫不客气的对自己的兄弟道,“青雀,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的那句话吗?我给你的,你才能拿。我不给你的,你别想着从我这偷或抢。”

    李泰咬着牙。

    承乾站在兄弟面前,他比李泰要高一些,但李泰起码是他两个的重量。

    他拍了拍李泰的肩膀,“孤知道你书读的多,学问也不错。但孤虽书读的没你多,可你别忘记了,孤可是跟随赵王读的书,赵王是天下文坛领袖,你的那点花花肠子就别想用在孤身上。以后有空,记得多运动运动减减肥,瞧你这样子,长的跟头猪一样。就你这个样子,也想当太子?”

    他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根本不再管那个已经脸皮都胀紫了的兄弟,那番话很恶毒,可说出来后却很舒畅。这段时间以来,压抑在心头的那股着气,也散了不少。

    夕阳下。

    胖胖的李泰坐到了地上,他抱着自己的肩膀哭了。

    他来的时候无比的激动、兴奋,以为自己将要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太子。可现在,梦破裂了,还被兄长如此无情的嘲讽。

    其实他也才十六岁。

    十四岁就被大哥赶去了西域,那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封地。他甚至都没来的及见上母亲去死前的最后一面,他妒忌承乾,就因为是嫡长子,于是打小就比他强。他出生没多久,甚至被父母过继到了叔父的名下。

    而承乾却是世子。

    再后来,五岁的承乾就当了大唐太子。

    他妒忌承乾有李超这样的老师和丈人,他也曾拜李超为老师,可就因为自己不是太子,所以李超不把女儿嫁给他,也不曾真正的帮助教导他。

    他甚至羡慕李恪和李佑,起码他们还有母亲。

    他恨自己的父亲,也恨自己的大哥,也恨李超,恨朝中百官。

    哭了许久,擦干净泪水,胖胖的李泰走向路边的车队。

    他黑着脸上了马车,然后冷冰冰的出声,“走,回伊丽!”

    中原虽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汉京虽好,却不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遥远的西域,在天山北的伊丽河谷,伊丽城,才是他的家。

    车马辚辚,一路向西。

    汉京,皇宫。

    承乾接召来拜见皇帝,向皇帝奏禀了今天他与秦王见面,以及祭拜先皇后的情况。

    父子俩坐在那进而,却很生份。

    李世民叹声气,“承乾,朕接青雀回来,并没有说要废你立他之意。”

    “儿臣明白。”承乾很生硬的回答。

    李世民还想再说点什么,可却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最后只是化为一声长叹,“唉,你今天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儿臣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告退!”

    空荡荡的殿里,李世民心中郁结无比。

    “朕是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第1201章 广积粮

    秋高气爽,黄叶纷飞。

    柿子红了,大豆也熟了,灞上李家的农奴和长工们把田里的大豆收割回家,一把把的晒起。

    到处都是丰收后的喜悦。

    老爹手抓起一把打落的豆子,满意的道,“这黄豆好,大颗、饱满。”

    李超和几个把头在估计今年的大豆收成,这些都是夏天收获水稻后的稻田种下的大豆,眼下收获,产量喜人。还是靠水好,下半年鲸鱼沟水库水量减少,但有水车还是给大豆在关键时候浇了水,因此大豆颗颗饱满大粒。

    “估计得有两石呢。”一位把头笑道,种了一辈子庄稼,估算起来眼光较准。“以往我们自己家大豆,一亩只有几斗。能出一石的,都是不得了,还是休养过肥力的土地。而我们这地,上半年还种了水稻。”

    “我们的地一来肥力足,每年施那么多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