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7章

唐朝好地主-第7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没飞机,也没有火车,连高速路客车也没,这季节的路肯定是泥泞的烂路,就算有马骑,也会很难受,何况后勤保障这些基本只有最低配置,张超实在不想掺和去受那个苦。

    秦琼有点失望。

    “其实三郎若是愿意去,可以做我的帐内,跟在我身边,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算了,这娃就没有那功名之心。”

    “三郎确实够聪明,可惜就是没啥血性,战场都不敢上,怂。”程咬金毫不客气的给了张超一个怂的评价。“我这次一说要带处默去河北,那娃就很高兴。别看平时处默书读的多有点傻,可这方面随我,够种。”

    “处默要去河北?”

    张超有点意外。

    程咬金自豪的道,“那当然,将门子弟,遇到打仗,不上战场,难道还躲家里蒸馒头做包子?不管哪家勋贵将门,有这样的机会都不会错过的。我家小子,还有你牛叔家的见虎,你李叔的兄弟李感他们,这回都要去河北。”

    这话说的张超有点小惭愧,隋唐时的勋贵子弟确实厉害,虽说人家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平时在长安城里也经常胡闹,但遇到这样的时候,却没几个怂的,都是争着上战场的。不管爹是宰相也好尚书也罢,或者是大将军,这时都是争着上战场的,没有谁怕死的。

    不像到了明清时期,很多勋贵子弟只会遛狗斗鸡,争风吃醋,平时口头喊的叫天响,但一遇真格的全怂了,全是些草鸡。

    不过这时代的勋贵子弟,特别是关陇军事贵族们的子弟,打小受到的熏淘和训练,都是与武有关的。打小骑射训练,学习兵法战阵,这些人确实不怕打仗,甚至向往打仗。

    张超就不同了,后世来的写手,虽说见多识广,可这方面真远不如程处默他们彪悍。程处默平时就是个有点呆的勋贵公子,书读的多,武艺也一般,可人家这个胆就是天生的大。一说打仗,血液里遗传的勇武基因就激活了。

    “怎么,跟处默、见虎他们去做个伴呗。”

    张超低头考虑,不过只考虑了一秒钟,然后就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算了,战场太凶险,行军太辛苦,我还是不去找那个罪受,安心呆家里当我的小地主好了。

    “嘿,你这小子还真是怂到家了,我就不知道你怕个什么。刘黑闼别看现在跳的欢,等我们兵马一出,还不是立即手到擒来,到时轻轻松松就能赚个功勋,多简单划算的事情。”

    连罗士信都看不下去了。

    他当年可是十四岁就上阵杀敌,那时他还只是个给张须陀做些端茶倒水的白衣中男而已。可那时他就已经想着法子上阵了,第一次上阵的机会,还是他好不容易主动得来的。

    而如张超这样的,有这么多人提携他,他却还百般推辞的,真是少见。

    张超听了罗士信的话不乐意了,你可以小瞧我的胆量,但你不能侮辱我的智商啊。刘黑闼可不简单,说手到擒来你也太小瞧他了。

    历史上,你可是死在刘黑闼手下的。

    连李世民都吃了不少亏。

    “罗叔,可莫小瞧了刘黑闼,虽然刘黑闼在瓦岗时不过是一副将,在窦建德手下时,也只是一员大将,在窦军中排不到前列。但只观此人举兵反叛以来,短短时间,先以百余人就能攻夺县城,此后如星火燎原之势,攻城破池,屡破州县,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就知道绝非等闲之辈。”

    “淮安王、燕郡王、义安王等先后败北,大将定州总管李玄通、以及李叔也都兵败,完全就是打遍河北无敌手,且每次几乎都是以少胜多,这还能说他是跳梁小丑吗?更何况,如今的刘黑闼可不是孤军作战,他北有高开道南有徐圆朗,两翼无忧,更是让他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秦叔宝皱了皱眉头。

    一个小子也敢大谈形势,可是他想起此前张超留给李世绩那封信。

    当时李世绩前往河北时,谁也料不到李神通会兵败,更料不到连骠悍无比的幽州李艺也会大败。

    河北局势一步步糜烂,却正证实了张超此前的预料。

    想到这里,秦琼不由问道,“那你觉得河北局势还会更坏?”

    “听说李叔退回黎阳之后,刘黑闼便进了洺州城,而且还是当地大族开门迎接入城的。洺州是原窦建德的夏都,对打着为窦复仇的刘黑闼十分重要。现在洺州大族接应刘黑闼入城,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叛军在河北比我大唐更得人心。”

    这个事实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窦建德也许在军事上能力有所不足,但在隋末的各路反王中,尤其是那些草莽出身的反王中,却是唯一一个非常仁厚的反王,对待地方百姓也好,就是原来的大族也罢,甚至是原隋朝的官员,他都能接纳。

    如楚帝朱粲大搞恐怖统治,推三光政策,靠裹挟百姓四处劫掠不同,窦建德占据河北,却在恢复生产,百姓还能过的较安稳。

    和窦建德占据河北时的政策相比,唐朝占据河北后,许多派驻的官员,都在实行着高压政策,搞清洗,甚至趁机对那些大族地主们敲诈勒索,这弄的河北人都怀念着窦建德,而痛恨李唐。

    从刘黑闼一起兵,河北就应者云集就可以看出来。特别是那些响应的并不仅仅是原窦建德的旧部,甚至有许多百姓大族也跟着响应,他们杀死唐朝派驻的州县官员,夺取城池献给叛军。

    这哪里是平叛战争,简单就是整个河北人都在保卫家乡,唐军反而成了侵略军了。

    既不占地利,也不占人和,唐军又过于低估了河北军,接连失败也不奇怪了。

    “刘黑闼进入洺州,如今正是其声势最为鼎盛之时,此时又是冬季,现在进军,我唐军训既不占天时,又不占地利,连人和都不占,因此眼下这一战并不占优。”

    “这怎么可能?”程咬金惊道。

    “当然,刘黑闼虽能气焰嚣张一时,但当大唐全力而出,特别是由秦王亲自统兵打这一战,肯定是能获胜的。但我以为,能胜却不能速胜,至少得半年时间,才有可能击败叛军,恢复河北。”

    “要半年之久?你不要危言耸听,我们打刘武周、打王世充、打窦建德这些枭雄,也没用太长时间。”

    “硬碰硬,如今的刘黑闼有天时地和人和之优势,并不惧我唐军。要胜刘黑闼,只有先磨掉其锐气,然后主力牵制,再分兵断其粮草,等到两军主力对峙一久,河北军锐气不再,而粮草不继之时,这才是我唐军破叛军之日。”张超面对着秦琼几人,倒也不拘束,把想说的都给说了出来。

    每日推书:推荐苍山月的《调教大宋》


第108章 女当家

    (第四更送到,这是二百张月票的加更,兄弟们继续加油啊,若明天能到两千八百均,或者上了三百张月票,依然还是会有加更的!)

    …

    张超不是不想拿功勋,可打仗太危险,自己没那个金钢钻也就不揽那个瓷器活。

    至于程咬金他们说他整天只想着赚钱之类的,张超也选择性的无视。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那是寸步难行的。来自后世的张超,对于金钱的观念可是与唐人大不相同的。

    尤其是刚来的时候,老爹家里什么情况现在还是记的清楚的。没房没车,厚的暖和被子都没一床。

    张超也知道这个时代商人是贱业,经商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虽说唐朝的商人专指那些市籍里世代从世商贩的人,地主经商并不算商人。但他也知道,这年头虽然豪门士族也一样经商,但都是会比较低调,会找人负责经营,他们高高在上就行。

    可张超不行,刚开始张家一穷二白,不靠做点生意,怎么建房子怎么改善生活。就算家里有点地,那也得有钱,才能经营好这些田地。种地也不是光有死力气就行的,有了钱就能更好的种地,比如可以打制铁的农具,可以打水井、修水渠、架水车,这些都是要钱的。

    有钱了还能买马骡挽犁、拉井车。

    有钱了还能买豆饼等做肥料,给田加肥。

    总之,就算是种地,也得要有本钱才行。

    而且张超并不只想当个小地主,他还想当个大地主,想买更多的田地,这就需要更多的钱。

    其实其它的地主们也照样做生意赚钱,光靠收租了是发不了大财的。地主们大多还开粮店,把收来的租子放到城里的铺子里卖,特别是在丰收低价收粮,然后在歉收的时候再高价出。

    地主们往往都还做放贷生意,这也是笔极赚钱的买卖,利息都是极高的。特别是在灾年的时候,他们会大肆放贷,等借贷者还不起贷后,到时就可以低价把别人的田地收走。

    一些世家大族则会开商铺,甚至建立自己的商队,搞长途的货运和贸易,一样利润可观。

    张超并不觉得自己做餐饮做工程就哪里不对了,反正自己能弄,又能赚钱,那就弄就是了。他也正是靠黄馍馍赚了第一桶金,才有了起步资金,有了如今的千亩田地。

    打仗自己不行,还是让别人去吧。自己还是赚钱买地买牛,当一个悠闲的地主。

    牛不喝水强摁头也没用,秦琼等人也无法勉强张超。

    当天,在张家吃了顿饭,秦琼等人便又回了长安,走时,还给张超留了个任务,让张超给他们多准备点炒米。

    要的数量还很多,每人要了五十石。

    这这几位都是国公,又都是秦王钦点的先锋总管,做为高级武将,特别还都是国公,秦琼等人都有自己的侍卫,还有家将家丁会跟随上阵。

    出征打仗,秦琼他们的帐内亲事、家将部曲等起码也会带上一队五十人。因此他们也是按府兵出征自备的干粮数字来要的,五十石,每个正好是一石,十斗。

    “你给多弄点,干脆给弄个五百石,我们几个剩下的,可以拿去送人。”单雄信笑着对张超道,“粟米现在是七十五一斗,我给你五百贯钱。”

    “都自家人怎么能收钱呢。”张超道。

    “一码归一码,粮食也要本钱,何况又要浸又是蒸又是炒又是碾的,还得烧柴又得人工,不都得是钱。”

    “单叔,其实炒米又没什么难的,我把做法跟你一说就会,回头你让家里人自己做就是。”

    “我懒得那么麻烦,何况我觉得你家做的吃食更有味道,你不会是嫌钱少不愿意做吧?”

    张超连忙摇手,五百石炒米五百贯钱,相当于一斗一百钱。而如今未去壳的粟才每斗七十五钱,单雄信等于给了张超每斗二十五钱的加工费。

    柴、水、人工,算起来,张超一斗收二十五钱的加工费还是很赚的。毕竟人工、柴水这些并不值钱。

    单雄信也不亏是大富豪,对于利润把握的很好,开的这个价格,既不高也不低。价太高,张超肯定不会接受,开低了那张超得亏本,现在刚好,他呢也确实少点事,而且还让张超也小赚了一点。

    最后张超还是接了下来,送走几人,张超便马上开始安排人开始炒米。

    想之前自己买五百来石粟米就花了差不多两千贯,而现在卖五百石炒米也才五百贯,哎,这粮价啊,跌的没边啊。

    不过张超觉得自己现在一下子增加五百石炒米的生意,可以找赵家再要点折扣,毕竟他从赵家拿粮,多拿五百石粮,赵家也能多出手点积存的存粮,回笼点资金嘛。

    “栓子,备马,跟我去南塬赵庄。”

    赵家庄,赵家变卖了八百亩地和两百亩林子,还有一些其它产业,总算筹集了五千多贯钱把那笔驴打滚给还清了。

    不过虽然勒在脖子上的那根绳子已经松开了,可赵家也还是不轻松。粮铺仓库里还积压着差不多万石各种粮食,价格还在走低,卖是亏,不卖更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止跌回扬,只能苦苦撑着。

    但留给赵家的时间也不多,到明年夏收之前,若是不能回笼资金把借其它人的钱还了,那到时赵家拿去抵押的那些田产商铺可就得易主了。

    为了这事,赵员外也不得不四处奔走。

    张超到了赵家庄的时候,赵员外不在家。

    “那赵员外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小的不知,不知公子有何要事,不如留下话小的到时替公子转达。”

    张超皱了皱眉头,他跑来赵家可是想要来拿点优惠买粮的,哪还能等啊。

    “府上不知道有谁能主事,我想要从赵家买五百石粟米,想和主人细谈。”

    那门子一听要买五百石粮,也来了精神,赵家如今可是天天愁着粮食怎么卖呢。

    “公子请稍等,我去通报一下。”

    门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