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34章

唐朝好地主-第73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超的几位小舅子都劝李超强攻,在他们看来,这岛上一千多号人,就是一千多个奴隶啊。何况岛上看样子还挺有钱的,顺便抢一把多好。

    “红毒蛇海贼团没有什么太大的恶行,这种属于可安抚争取的。对敌人,我们自然要如严寒般凌厉,但对于这些当年隋乱中逃出来的汉家子民,我们得如春天般温暖。”

    李超又不缺那么千把号奴隶,况且这些又不是高句丽人,他们也是汉人百姓,没有太大恶行的情况下,何必赶尽杀绝呢。

    如今又不是隋末乱世,如今是大唐贞观啊。

    “文远,对面还算有明白人,你看,他们举着白旗乘小艇过来了。”

    来的只有一条小艇,只有两个人。

    一人摇着一条小艇。

    一人举着白旗。

    “好像还是两个女人,也许那红毒蛇就在上面。”

    小艇到灞上号边,船上抛下绳梯,把人接了上来。

    两个女人一上来,所有人就都知道了谁是红毒蛇,皆因其中一女子脸上的那条疤痕很特别,一条狰狞的疤痕,然后以这疤痕为主刺了青,使这条疤痕成了一条鲜艳的红毒蛇。

    一个漂亮的女人。

    脸上去有道狰狞的刀疤,而这疤痕还纹成了一条红毒蛇。

    “你就是红毒蛇杜红英?”李超问。

    杜红英惊讶的望着李超,这个年轻男人身上有股特别的气质,虽然随意的站在那,说话很平淡,却让她有股紧张感。

    知道她叫红毒蛇的人很多,能认出她也不奇怪,毕竟脸上的疤痕刺青在,可连蛇岛上知道她姓杜的也没几个。

    “在下杜红英,还不知道尊姓大名?”

    “李超!”

    这两个字一出,杜红英瞳孔一下子放大许多。

    李超,这个名字天下何人不知,谁人不晓。她知道李超就在登州,可没想到,李超今天亲自来拜访她这个小岛。

    “红英拜见赵国公!”红毒蛇屈身行礼。

    李超微笑着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女子,大约比他年纪可能还小点。可这个女子却绝不简单,毕竟脸上有道疤痕就不简单了,更别说把疤痕纹成一条毒蛇。

    李超知道这人的底细。

    杜伏威的义妹,当年江淮军大将西门君仪的妻子。隋末之时,杜伏威在江淮争雄,也曾多次兵败,死里逃生。有一次,杜伏威兵败重伤,关键时候,就是西门君仪的妻子背着杜伏威逃跑,杜伏威义子王雄诞和手下大将西门君仪拼死殿后才救下他。

    事后,杜伏威为感激西门君仪夫妻救命之恩,特将和自己同姓的杜红英结为兄妹。杜红英还统领了一支女兵。

    只不过后来杜伏威降唐,接诏入朝,结果却暴毙长安。辅公右起兵反唐,最后兵败,西门君仪战死,杜红英带着一些江淮军家眷逃离,最后却是来到这个小岛上。

    杜伏威当年在长安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些李超不想去重提,毕竟江淮军算是过去了。如今是大唐,是贞观三年。

    而这里是登州。

    “你可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归顺朝廷?”李超问。

    红毒蛇看着李超,他先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又说出了他是李超,她便知道,这人肯定清楚自己的底细。

    “我愿率岛上之人一起归顺朝廷,请求朝廷宽恕。”

    李超满意的点头。

    “过去之事就过去了,人不应当一直沉浸于过去,而应当展望未来。你这岛上千余人,都是隋乱流民。如今中原安定,天下太平,你们也没必要再做那流亡之民。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红英谢过赵国公!”

    杜红英没料到事情如此峰回路转,一直以来最大的担忧,就这样化解了。岛上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归宿。


第966章 小娘皮

    正因为了解,所以李超才宽恕。

    红毒蛇海贼团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人,他们其实也只是那场隋末大乱中的受害者。包括杜红英在内,都曾只是江淮一带的普通百姓,因为战乱、饥荒而被迫背井离乡,最后成为了流民,又最终成为了义军的一员。

    杜红英和西门长山等人都是江淮军的老人,他们也曾杀过人,杀过隋军,杀过其它义军,甚至也杀过唐军,杀过百姓。但那都是在战乱之时,人就如同飘荡的落叶,并不能决定自己,决定他们的是风。

    如今那风已经过去。

    “我这里有两个选择给你们,你们自己选择。”

    杜红英认真的听着,如果是别人这么好说话,她会怀疑可能是假招降是诱降。但说出这话的人,是对面这个年轻的男人,他叫李超。仅仅这个名字,就值得她信任。

    李超看着杜红英,其实杜红英本来就长的挺高挑,也很健美。小麦色的皮肤,比那些常年在深闺中的大家千金们多了几分健康美丽。而她那左脸上那条红毒蛇的疤痕纹身,越发让她有种独特的魅力,这让她看起来危险,却又吸引人。

    “第一个选择,我会向登州刺史以及淮北道巡抚衙门去写,详细说明你们归顺之意。他们会派人来接洽,到时给你们登记户籍,迁上岸。”

    杜红英眉头微皱。

    他们在这蛇岛上已经生活了数年,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这里有他们的家。同时,在这个地方,生活也还不错,就算他们以后不做收过路费,不搞走私,可在这里种地打鱼同时,靠着登州港做点生意,也会比较容易的。

    “我们能留下吗,这里挺好的。”

    李超摇头。

    “你们不仅是逃出海的流民,还是海贼,还是走私犯,甚至以前还是江淮军的人。我不觉得官府会肯让你们继续留在这岛上,事实上,淮北道衙门和登州衙门,都在制订一个计划,准备扫荡群岛。”

    若没李超出面,红毒蛇就算没干过什么杀人恶事,可以海贼和走私的罪名,依然会很惨。最好的结果,就是不抵抗投降后,被流放到岭南或者河西等边地去。想留在这岛上,根本不可能。

    “另一个选择是什么?”她问。

    李超笑了笑。

    “如果你和你的人愿意相信我,那我愿意给你们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琉求岛你知道吗?”

    杜红英点头,蛇岛离登州港才三十里路,这里消息灵通。她当然知道李超被皇帝敲诈了一大笔,花了一千二百万贯买下了福州对面的琉求岛。在她看来,这生意真的是亏透了。一千二百万贯啊,就买个岛,什么样的岛也不值这个价啊。

    况且,那个岛还不是朝廷的呢,皇帝却拿它卖了一千二百万。这摆明了就是敲诈啊,可李超居然还接受了。

    “琉求岛如今是李家的封地,那里现在叫海东领,完全归李家所有。”

    杜红英有些同时的提醒李超,“可据我所知,琉求岛上还有好些山夷,那里的山夷不少,有好多个部落,当年与隋军交战的只是生活在山下平地的一些山夷,他们算是熟夷,也外面有些交易,开化些。而在山里,还有更多的山夷,他们却野蛮无比,至今保持着纹面和猎头传统。”

    李超比杜红英清楚知道琉求岛有多大,也知道有多少山夷土著。不过他没放在眼里,“不管过去如何,现在那里属于李家。李家将开始开发海东,会招募百姓过去垦荒开矿,修城建堡。”

    “我觉得对于你们来说,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去了那里,不会太严苛的对待你们,也不会有人重提过去。我会给你们分田授地,你们也可以继续打渔,也可以出海做生意,这都没限制。”

    “去海东岛,你们会有一个真正的全新开始,一个美好的开始。”李超话语平淡,可却充满诱惑。

    大唐朝廷不会忘记他们是江淮军余部,不会忘记他们曾经是海贼,不会忘记他们当过走私犯。就算招安,也极可能会被打散安置。

    “你说的这些能保证吗?”

    李超笑着道,“可以这么跟你们说吧,到了那里,田地会分的很多,不论你们做甘蔗还是种稻子,都能养活自己。而且我不会限制你们建作坊,不会限制你们去捕鱼,也不限制你们出海去做生意。”

    杜红线惊讶的望着李超,这些条件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

    “你们的条件呢?”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的方便,杜红线始终很有智慧。

    “要求也是有的,一,你们得交税。不管是种田还是打渔还是开作坊或者出海做生意,都得照章纳税,放心,都是公开的税收,很公正。”

    “还有呢?”

    “其二,东海岛属于边疆,按朝廷给出的拓荒规定,我可以授权你们拥有自保和打猎的武器,但仅限于拥有刀、剑、猎弓,禁止你们拥有铠甲、长矛、弩。”

    “你们需要的武器,必须在官府购买并登记,并且每人有限定数量。而凡在官府登记购买武器和持有者,都将自动成为官府登记的民兵,在剿匪、捕盗、辑私以及平叛和抵御敌人入侵时,需接受官府征召并协从作战。”

    “所购武器,不得私自转让、出售。”

    杜红英点头。

    这个条款出乎她的意料,但是好条款。在岛上还能持有武器,哪怕是简单的刀剑也是极难得了。能持有这些武器,哪怕当民兵也没关系,毕竟岛上会有猎头的山夷。

    “还有,如果你们想要捕鱼或者出海贸易,都在允许之内。但需要登记,并且禁止私造船只,需到官府那里购买。同时,船上拥有武器也需要在官府申请、登记,并成为官府的海上民兵。”

    “这些我能理解,也都同意。”

    “很好,那我就没有其它要说的了。你们要是愿意去海东,李家会派人负责运送你们过去,也可以免息借给你们一批钱粮工具等,并且前三年的土地免田赋。”

    “对了,十八岁以上到六十岁,不论男女,都可以授田一百亩土地。”

    杜红英张了张嘴,“赵公,我,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你说你答应就好。”

    “我,我能先回去跟他们一起商量一下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愿意去的,只是我们习惯有事大家商议。”

    “这是当然,不管如何,我尊重你们的选择,不过我还是想多说一句,灞上李家,童叟无欺,共赢一直是我们灞上李家的家族口号。”

    杜红英点头,“灞上李家和赵国公之名,天下皆知,我相信。”

    怀着激动的心情,杜红英下船划着小艇又回去了。

    小舅子卢安不解,“为什么要跟他们这么客气,给他们这么优惠的条件,直接冲上岛,虽会有些伤亡,但这上千号人差不多都能拿下,到时就全是姐夫你的奴隶了,直接往海东岛上一运,就成了种植园里勉强的奴隶劳工,何必还要这么麻烦呢?一人一百亩土地,就算海东岛地多,也不能这么便宜给他们。”

    李超只是笑笑。

    “灞上李家行事向来如此。”

    李超不是那种圣母,他只是从经营管理层面上,更信奉那种后世的管理方式而已。这就好比是月薪和计件工资的区别,看似计件工资会付出更多的工资,但这个多付出的工资,是在产能更高的情况下。

    工人每比月薪多赚一分钱,那他们则比过去给工厂多赚了更多的钱。

    奴隶有好处,但另一种方式也一样不错。

    一千自愿前往宝岛拓荒的百姓,他们会让宝岛更添活力,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李超可不是在宝岛上建一个甘蔗种植园,那是他李家的领地啊。而且还是一个他打算长久经营,使之成为李家大本营的地方,那他除了考虑金钱效益外,也还得考虑民心、忠诚等这些问题。

    说到底,还是小舅子卢安他们层次太低,看的方向和李超不一样。

    程咬金坐在一边嚼着牛肉干,架着二郎腿,只是笑不说话。刚才李超给红毒蛇的条件确实太好了,好的惊人,简直就是收买人心。

    一开始他还怀疑李超看上了这个女海贼。

    可等李超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件好的时候,程咬金明白了,李超真的是在收买人心。他在为李家的封地招募人手,同时也在收买人心。

    “红毒蛇她们会去海东岛吗?”

    “他们为何不去?两个选择,哪个好哪个坏不是明摆着呢?除非她们脑子进水了,否则就都知道选哪一个。”程咬金笑着道,“我在想,那个小娘皮刚才没有直接答应,怕是心里还存了一点点疑惑。”

    “什么疑惑?”崔瑾问。

    “我觉得这小娘皮肯定以为文远瞧上她的姿色,想收了她。这小娘皮是个比较厉害,又比较传统的女人,所以心里还有些犹豫不决,虽然他刚才总觉得这个小娘皮瞧文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