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47章

唐朝好地主-第54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船其实算是大航海时代里的轻型船了,只是一帆三桅帆船,比起那些四桅五桅小的多,只是两层甲板的三桅帆船,排水量也就不到二百吨左右。

    但放在这个时代,李超拿出的这条小帆船,却显得非常的先进了。

    船首较低,船长又很长,这样能让他在海上航行时稳定性更强,而且减少了前舷的风阻,让航行速度更快,也更易于操舵。

    李超还给他加入了水密舵技术,能更安全,不会轻易漏水沉船。一个舱破了,水密舱隔离开来,也不会影响到整条船,可及时修补。

    软帆也更易于利用风力,尤其是远洋航行。

    这艘三桅船,只是李超拿出来的第一艘试验船,若是成功了,以后肯定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建造出四桅、五桅帆船来。

    “这样的船,真的能远渡重洋?”

    “等我完成了设计,到时就招募工匠,正式开工建造。这样的一艘船,起码要几十名船匠,花费几个月的时候来打造。”

    “真想到时侯建成了,可以亲自坐着他航行到南海去!”承乾望着图纸道。


第705章 李超不回来了

    鱼梁洲,行宫。

    李世民问去武当山传旨回来的内侍,“李超说他不回来?”

    “回陛下,李相国说要在武当山照顾太子,说太子伤势,暂时不宜回来。”

    听到这话,李世民眉头紧皱,这个李超,这是登鼻子上脸了啊。

    “李超在襄阳城干什么呢?”

    “李相国在襄阳城照顾太子。”

    “除此之外呢?”

    内侍不敢隐瞒,只得如实的把自己看到的说了。李相国在武当山上研究海船,正和虬髯客打制海船模型,还在研究建立南海商行等等。

    “这个李三,简直胡闹。朕这里正是用人之际,召他回朝他不来,却呆在武当山上造船,真是胡闹,在山上造船,他怎么不上天!”

    房玄龄在一边笑道,“陛下息怒,文远也是一心照料太子。至于造船,那估计也是有空的时候,陛下不是答应李超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嘛。文远做事,总是着眼于末来的。估计他造的海船,肯定是更适于大海航行的。”

    “就算要开发海上丝绸之路,那也应当是以后的事情,现在造什么船?去,再去趟武当山,跟李超说,无论如何,都马上给朕回襄阳。”

    武当山。

    李超这些天费了许多功夫,终于把一艘三桅帆船模型给弄出来了,这船的数据是李超在夜半无人之时,打开电脑,从硬盘里找到的大航海时代风帆船的资料。以前他想过写一本大航海时代的书,因此电脑里搜集过许多帆船的资料,各种资料存了许多,不但有普通的单桅小船,两桅快船,还有三桅四桅五桅的大船,甚至是四五层甲板的超级风帆战列舰的资料都有。

    很详细,图纸、模型,各种数据,许多后世人研究帆船的详细书籍,李超都下载过不少在电脑里。

    不过现在有这些资料他也没用,那得许多优秀的船匠,得有系统的造船业,才有可能建造的出那么庞大的战列舰。

    现在,李超直接上马三桅船,都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了。

    张仲坚这些天,全程参与建造模型。

    他跟太子承乾一样,对于李超拿出来的三桅船设计图纸,充满着惊讶。在这个时代,不少人航海还在利用划浆人力的时候,汉人也全靠硬帆的时候,李超弄出来这么一艘线条狭长,造型优美,拥有三根桅杆,可以悬挂着多软帆,还有水密舱,船尾舵这些新技术的船只,真是无比惊叹。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虬髯客一下子就看出这船的先进之处。

    有了水密舱,那么航行的时候,也就不那么怕撞礁触底了,因为下面有许多个单独封闭的小舱,船底破了,也只破一个小舱进水,其它舱是隔离安全的。

    张三惯行海上,对于船很了解,李超的模型,李超负责设计,张三倒是主要负责制造。建个小模型简单,但要建成船只,却难。因为真正的船不是只要建成就好,还得能适应风浪等。

    有些设计不合理的船,建的无比华丽,结果首航当天就沉到港口的不少。

    模型建好,李超、张三、太子都高兴无比。

    坐在屋里的暖炕上,李超直接弄了一个火锅。

    紫铜火锅,下面烧着竹炭,烟不大。

    张三不吃辣,李超还特意弄了鸳鸯火锅,一边是有茱萸花椒等麻辣火锅底料,一边则是不辣的。

    新鲜的羊肉,鸭鱼、牛百叶、油豆腐、豆芽、萝卜、冬笋

    还放了一个胖头鱼的鱼头。

    鱼头和老鸭骨架早炖了许久,使得汤味浓、鲜。

    李超拿出一瓶酒,给张仲坚倒了一杯。

    “偿偿我李家的酒,白鹿贡酒,给宫里特贡的就是这个。这酒已经三年了,味道很正。这酒现在是喝一瓶就少一瓶,时间越久,味道会越好。”李超指着那瓶子上贴的封条。

    “看到没,每一瓶酒的封条上,都有酿造的年月日,还有酿造的酿酒师的名字,几号窖都有记录,还有品检等好些人的名字。这每一坛酒,可都是独眼一份。”

    张仲坚不吃辣,但好酒。

    酒一开封,那股子好闻的味道已经让他不停的吸鼻子了。

    酒倒好,他迫不及待的就端起来。

    “喝一口试试。”李超笑道。

    结果张仲坚端起酒杯,一口一口又一口,直接把一杯给干完了。

    “哎呦,你这喝的也太急了,好酒得慢慢品,这又不是啤酒,也不是那种酸酸没劲的水酒,这可是特贡的御酒,上等的白酒啊。”

    一股火辣涌上来,但回味绵长,口感醇厚。

    “好酒!”

    张仲坚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可嘴里却大喊好酒,“再来点。”

    “再来点没事,但得慢慢品了,这酒劲大,你这样猛喝,三杯就得倒。”

    “从没喝过这么好的酒。”

    李超很满意,这灞上酒坊一开业,天下的酒鬼们又多了一样好酒。

    “老师,给我也倒杯。”

    承乾也自己拿了个酒杯。

    “你不能喝这个,我给你点甜糟吧,那个甜甜的好喝还不醉。”

    “我想喝点白酒。”承乾端着杯子坚持。

    “你不怕醉?”

    “不怕,男人就要喝酒。”

    “小兔崽子,你哪学的这些歪理邪说啊。不过今天大家高兴,那就喝点吧。”

    李超给太子倒了小杯,估计半两不到。

    “慢点喝啊,一点点品,若是喝不惯就别喝了。”

    太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无色透明的酒液入喉,立即好像着了火一样,那劲很冲很大,太子脸都红了,却还眼睛放光,“好酒。”

    李超摇了摇头,这太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什么都想尝试,是个爱冒险的人啊。

    “张老哥,你看我们现在模型也制出来了,我们接下来是不是应当招募船匠,并招批水手过来。一边造船一边慢慢适应!”

    “在这里造船?”

    张三有些意外,在内陆的武当山上造海船,好新鲜的感觉。

    “这山下有河,咱们这船可以在河边陆上造,造好了划下水,到时可以直接顺河到汉江,然后再到长江,接着出海嘛。真要是造成了,从这里到长江海口,跑上一趟,也算是试航,有没有问题,一下子就能发现了。”

    张仲坚想了想,“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好,我这就派人去找船匠来。张家在扬州那边还有些人,也有不少的朋友,找些船匠水手,倒是不成问题。”

    他对于李超的这艘充满新技术的船,也很期待。如果这船真如李超所说的那样好,那么到时真的可以完全取代木兰舟了。

    有了如此好的船,甚至可以从广州直航珍珠岛,甚至是直航波斯湾。


第706章 相爷大气

    暖炕上,三个人一边吃着火锅喝着小酒,一边很热烈的讨论着造船大计。

    张三本就是大海商,对于造海船非常有兴趣,尤其是这种新颖独特一看就高大上的三桅海船。而承乾也一直就对于大海有种独特的向往,现在凡是跟海啊船啊搭边的东西,他都感兴趣。

    至于李超,他现在也有点不太想去管朝堂上的事情,有些累了厌了。只想在这武当山上多呆些时日,反正有空,那就造船吧。

    “不过要造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把匠人招到这边来造船,我们还缺木材。”

    造船的木材,需要一些特别的树木,船的不同部分需要不同的木材。整条船最重要的部位,龙骨,就对木材要求极高。哪怕可以使用龙骨拼接技术,可龙骨需要的木材也一样得是很大的树,还得专有的极坚固耐腐蚀的橡木、柚木这些为上。

    其它的甲板、桅杆等木料,也一样都极有讲究。

    山南倒是不缺木料,进山找,总能找到合适的,哪怕是龙骨所需要的大树,也能找到。但木材找到了,得砍伐、运输回来,这还只是最简单的。

    比较麻烦的是,树木运回来,并不是能直接就造船的,还得阴干。一颗大树,尤其是龙骨那样的大树,可能需要很多年的阴干。

    “其实也用不了那么久阴干,我们可以加快速度。”

    张三夹了一块鸭血放进嘴里,听了李超的话,连忙摇头。

    “船对木材要求最高,尤其是海船,木材不阴干就造船,那以后船就会变形,那是不行的,必须得阴干。”

    李超笑笑,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常识,但木材干燥也并不是只有阴干这么一种。在大航海时代,为了加快造船速度,会有专门的木材厂,他们负责伐木以及加工。加工不仅是把树木砍伐下来后,再锯成各种各样的板材,而且也包括干燥。

    木材厂会修建专门的干燥窖,把砍下来的树木,按照使用需要,直接锯成各种规模的板条,然后把相同湿度一样规模的木材,堆架在干燥窖里干燥。

    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的加快干燥的速度。

    干燥窖里干燥木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干燥的窖里通过水蒸汽来加快木材的解吸过程。

    木材里的水分两种,一种是细胞壁里的吸着水,一种是自然水。而干燥,主要目的就是去除吸着水,这个过程称为解吸,自由水的影响则不大。

    窖中干燥时,木材堆码很重要,还要把木材两端截面涂上腊封住,以防开裂。

    张三听的大为惊叹。

    想不到木材居然还有这样加快干燥的办法,普通的船厂,都是最简单的办法,每年购买木材,然后先把树锯开,按要求锯成板材,然后拿腊或漆封住截面,然后架在棚里自然阴干。有的甚至更简单点,山里选中树木,不砍,而是把底部的皮剥开一圈,让树自然死亡。

    等树干枯之后,再砍伐运回。

    越简单的办法,树木越易开裂。

    所以一般都是砍伐湿木,然后运回去就要锯开,然后再保存阴干。这样,是因为越完整的树木越容易开裂。

    但那些方法,无疑都远不如李超的这种用窖来干燥,快速省时间。

    “没想到,连干燥,李相都有这么先进的办法。”

    “建干燥窖可不简单,操作起来也很复杂,不同的木料干燥的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甚至不同的木材规格,干燥起来也不一样,此外夏季和冬季,也不一样。这个也得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极好的把握。”

    李超笑着道,“要造船,看来我们还得先建一个伐木场和一个木材加工厂。伐木厂,专门负责寻找造船所要的各种合格木材,然后砍伐、运输回加工厂。加工厂再按造船所需,把树木锯成各种板材,再干燥。”

    造船是个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就如加工好的木材,等到要造船之时,有的木材甚至还得通过蒸,然后去定型,弄出弧度来。

    龙骨、桅杆,一般还得要拼接。拼接涉及很高的技术,不是简单拼接就行的。

    在大航海的时代,造船业极为发达,已经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专门伐木的,专门加工船材的,有专门制造船帆的,还有专门制造船锚的,有专门制造缆绳的,连船钉都有专门的作坊。

    此外火炮等等,基本上都是外包的。

    造船厂只负责设计、建造而已,更像是个大型组装工厂。

    但眼下,想造条船,却从头到尾,差不多都得是船厂自己做,一切全包。这样的模式,跟许多作坊一样。

    缺点就是时间长。

    他们跟传统的手艺人一样,师傅带几个徒弟,从头到尾慢慢作。

    而李超向来喜欢工业化,就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