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5章

唐朝好地主-第4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皇亲国戚身份,这也不足以打动张超。

    齐大非偶啊。

    原本张超知道崔十三娘论辈份是李渊的表妹,是李世民的表姑的时候,就觉得身份悬殊太大。可现在才知道,崔十三娘堂舅之女还是太子妃。

    清河崔、荥阳郑,加上皇族李,哎哟,张超感觉这样的女子自己就算娶进门来,恐怕也管不住啊。

    为什么唐朝的公主这么不受那些世家的欢迎,就因为这些公主齐大非偶,尤其是李家的公主向来比较奔放和跋扈的。张超估计这些五姓女也一样的难相处。

    “文远。”郑善果目光转向张超,“听说你新制出让众公侯们追捧的香皂,如此好东西,可也得给我留点啊。”

    “我觉得三郎应当给十三娘送几块。”

    郑元璹在一边笑着插嘴。

    妈蛋,这两家伙倒真不客气啊,这是直接就把张超当成外甥女婿啊。

    看的出来,这两郑都挺看好张超的,或者说他们可能更看好视张超如亲子的秦王府当红打手秦琼和程咬金等人,有意想借这桩婚姻,与朝中军功新贵们结亲,以重壮下他们山东士族豪门的名声。

    这是政治联姻啊,妈蛋,老子可不想成为政治联姻的棋子,我只想做个灞上的悠闲地主,什么门阀、世家、勋贵、政治,这些我通通都不想沾。

    可秦琼不等张超开口,就已经笑着道,“三郎能得崔郑两家青睐,那是他三生得幸,前世修来的福份。”

    张超忍不住了,“张超区区一介乡下小民,何德何能,敢高攀山东名门领袖崔郑两家。几位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不敢痴心妄想。”

    “哈哈,文远真是个妙人,如你这等老实人现在可是不少了。就凭你这番话,老夫绝不会反对你和十三娘婚事。”郑元璹抚须道。

    “可见人品,至诚至善,难得,难得。”郑善果也道。

    连崔善福都道,“三郎切莫妄自菲薄,你还年轻,将来有我们几家支持,定能封侯拜将,高居庙堂之上。”

    看着这群人,张超真想说城里套路深,我只想回乡下。

    崔郑秦根本不理会张超这个当事人,秦琼直接拉着崔郑过去找到老爹,开始公然谈婚论嫁。程咬金、牛进达、罗士信这几个家伙也都以张超长辈自居,掺乎进去。

    张超反倒被扔到了一边。

    这叫个什么事啊。

    张超只能继续收集统计各位公侯们的香皂订单,好在今天香皂的广告效应不错,不但厅里试用过的公侯们都争着下单,而且就连外面厅的一些其它级别低些的文武官吏商贾等宾客们,在张超的主动推销之下,也都非常感兴趣。

    听说有许多公侯争订张家香皂,于是也都下单。

    转了一圈回来,张超把秦敢和程处默叫过来一起收集统计,预订数惊人。

    程处默是程咬金的长子,今年四十多岁的程咬金儿女好几个,光儿子就六个,三嫡三庶。不过六人中只有嫡长程处默今年十六,其余五个都还年幼。

    程处默跟他爹一样是个开朗性子,他跟秦敢也熟,张超头次来程府,他也是自来熟。

    “三千多块香皂!”

    看到这个数字,张超也是直吸气,果然贵族们才是购买力啊。今天程家来的客人也就几百人,不少还是级别不高的官将,可就算如此,他们三个只转了一圈,打了打广告,立马就收到了三千多块香皂的订单。

    多的一次就订百块,少的也订十块二十块的。

    这可是六千钱一块啊,可这些人就跟在路边买了几斤水果一样。

    程家的烧尾宴结束,张超还沉浸在今天收获的三千多块香皂的巨额订单喜欢之中。以今天香皂的受欢迎程度,只要适当的炒作宣扬一下,张家香皂立马就能扬名长安城。

    虽然香皂只有富贵人家才消费的起,可长安最不缺的就是富贵之人,哪怕只做到其中小部份富贵人的生意,这也是个能大发一笔的买卖啊。

    尤其是六贯钱一块的高价,充满着暴利啊。

    他已经打定主意,回张家沟后立即就把香皂作坊建起来,早日让香皂批量生产。

    老爹今天也很高兴,满脸通红。

    “娃,事情成咧!”

    “什么成咧,爹?”张超一脑子全想着香皂作坊的事情,下意识的****。

    “你和崔家女子的婚事咧,已经定哈咧。”老爹喜上眉梢,眉飞色舞。能够跟崔郑两家早点敲定此事,让老爹一颗心放了下来。虽然这娃这次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肯去河北,错失了一次赚取功勋的好机会,但只要娶了崔家女,张超的前途就不用担心咧。

    就是崔家要的陪门财有点多,一开口就是整整一千两黄金。

   


第六十四章 陪门财

    张超脸色一变,“什么,已经谈好了?”

    “嗯,谈好咧。”

    这个结果让张超很是惊讶,本以为,这事情应当不会有这么顺利的。

    “崔家就没提什么要求么?”

    “崔家很有诚意的,郑家对这桩好事也很支持的,我和你义父也比较中意这桩好事,两边自然是一拍即和。”老爹很高兴的道,不过想了想,还是没把崔家要的一千两黄金的陪门财要求说出来。

    陪门财并不是普通的娉礼。

    如山东五姓七宗这样的千年士族豪门,他们以往都是实行门第婚,就是各大豪门之间相互联姻。

    但到了如今,北方经历连续的改朝换代,自西魏到周隋唐,都是关陇集团得势,旧北方豪门士族山东士族反而成了站队失败者,政治上一次次受到打击,尤其是经历一次次的战争,山东饱受战乱,许多本来高高在上的高门士族都家道中落了,甚至变的穷困潦倒。

    因时势所迫,这些名门也不得不纾尊降贵,通过与那些出身小地主或者寒门的军功新贵或者是富户通婚,来重新提升家族的名望地位以及获取经济支持。

    陪门财,就是那些庶族卑姓想要与这些高门望族结亲,需要为他们身份地位的悬殊而支付的经济补偿。

    这种情况,在如今十分流行。

    那些山东士族纷纷与皇家以及皇亲国戚以及关陇贵族乃至朝中军功新贵,甚至是富商大贾们结亲联姻。

    而被他们视为暴发户的关陇贵族们,许多都门第底蕴不深,有意借与山东士族名门联姻,来增添他们家族的名望。

    双方各取所需,这种联姻便盛行起来。

    这种婚姻也便被时人称为卖婚。

    卖婚收的陪门财一般都很高,非百万不可。

    崔家跟张家联姻,那是真正的门不当户不对,可崔福善看上的是张超是秦琼义子,与程咬金罗士信李世绩等一票山东地主阶层出身的大唐军功新贵们的良好关系。这些新贵在李唐朝中是股子很强大的力量。

    而且张超没什么功勋在身,却又善于经营,这又让崔善福觉得如果把女儿嫁给张超,以后还能给崔家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崔善福的妻子王氏给他算过一笔帐,若是把十三娘配个门第婚,嫁给王李郑卢等大姓,那么崔家不但收不到一分陪门财,而且还得给一大笔钱财做嫁妆,特别是崔善福前妻郑氏当年带来的那些嫁妆,肯定得由十三娘再一点不剩的带去夫家,完了,崔家还得陪上一笔嫁妆。

    可如果把十三娘嫁给张超,那么崔家不用出陪嫁,还能得笔陪门财。说不定,还能把十三娘母亲郑氏留下的嫁妆都给留在崔家。

    崔十三年今年十八岁,还没有嫁人,有很大部份原因就是后娘王氏不肯给她配门第姻。王氏不肯拿出大笔钱来做陪嫁,而且也一直惦记着想吞掉郑氏留下的嫁妆,她还想得一大笔陪门财。

    没有大笔钱财陪嫁,王氏坚决不肯与一般家族通婚,而她又死活不肯给十三娘配门第婚,因此崔十三娘这个家中嫡女一直到了十八岁了,也还待字闺中,成了大龄剩女。

    这次秦家愿意为张超向崔家求亲,王氏立即狮子大开口,一开口就要黄金一千两。那可是整整八百万钱,比现下山东各大豪门索取的陪门财可高的多,甚至是几倍之数。

    王氏之意是先多喊点,反正漫天要价嘛。

    但让崔家没料到的是,秦琼居然为了一个义子,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就应承了下来。

    一千两黄金,对于崔家这样的破落户来说也是一大笔钱了,可对秦琼这样的新贵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他没有跟崔家讨价还价,一千两就一千两。

    为了给张超娶个五姓女,秦琼非常大方豪爽。

    秦琼给张家出了一千两陪门财,这桩婚事立即就没有了半点阻碍了。

    不过秦琼跟张铁枪说了,陪门财之事暂且不要跟张超说,这笔钱他出了,也就当是给张超的成亲礼物了。

    这事让老爹非常感激,若不是秦琼,张超肯定攀不上崔家这样的名门,若不是秦琼,张家也拿不出八百万的陪门财来。老爹倒不是攀龙附凤之人,若是他自己,他是绝不会去攀附名门的,只是张超是自己的儿子,为了儿子,做父亲的总愿意去做许多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过这些事情没必要告诉张超。

    “崔家没啥条件咧,他们看好你这个人,觉得你很不错,将来肯定有出息。”老爹笑道。

    “不过,崔家说了,到时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嫁妆,但也不会太亏待你们。崔将军说了,到时会把东市的福满楼还有一家粮铺已经一家布庄还有京郊一个五百亩地的庄子做为嫁妆陪嫁。”

    一栋酒楼两家商铺,加一个庄子,这些加一起能估个几十万吧,若是估高点,可能估个百万钱。

    听起来已经很不少了。

    这让张超更加疑惑了,崔家居然给这么多陪嫁?这听起来跟山西媒老板嫁女一样啊,动不动陪嫁上亿。

    只是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自己头上?

    崔家就算想要巴结秦琼,也没必要这么跪舔吧。百万嫁妆,对如今的崔家来说也是很大一笔负担啊。

    “崔家没要彩礼?”

    “彩礼肯定得给的,但他们没多求,没提条件,我们自己看着给就行,我跟你义父商量好了,给一百两黄金。”

    “崔家答应了?”

    “答应咧,我早就了,他们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又不是钱。”

    张超真的不太相信,彩礼只收八十万钱,陪嫁却陪百万?若是一般人家,还正常,可崔家那是五姓七宗啊。

    “老爹,我问你个事,那崔家娘子真的不是斜眼歪嘴,或者瘸子,要不就是麻子?”

    “当然不是,你义父上次已经请人过去见过崔家小娘子了,虽然年纪稍大些,今年已经二九,可是人长的还是很清秀的,还能识文断字,更通算术,女工厨艺都会。”

    张超越听越不对劲了,年芳二九,那就是才十八岁。没残疾,长的还好,还多才多艺?这么好的姑娘,又出身名门,还是崔家嫡女,应当是各方踏破门槛追求的吧,怎么会落到他手里来?

    “你别想那么多,我还是那句话,崔着两家看中的是你这人。”

    “一百两黄金,我们也拿不出来啊,我看还是算了吧,高攀不起。”张超借机道。

    “你义父已经替你出了,你就安心吧,娶五姓女,别人求还求不来呢,你看不但皇家娶五姓女,就连关陇豪右,和许多军功新贵都争着与山东士族联姻呢。山东士族的女子门风好,家世好,一家有女百家求,你也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连太子妃都是五姓七宗的荥阳郑氏女,其它那些朝中勋贵不也纷纷与他们结亲。

    “我们已经跟崔家约好了,改天定个日子,到时崔家请我们过去坐坐。到时他们安排个机会,让你们可以相互见一眼。”

    这也算是大唐版的相亲了,不过见一面是真的只见一面而已,没有交流的。找个机会,远远的让两人相互看一眼,隔着老远看一眼,反正就是婚前有个印象,不至于完全的盲人摸象。

    见此状,张超也只能暂时答应下来。

    其实他更想娶个小家碧玉,若是哪个小地主家的女儿就更好了。

    他很为自己的一百两黄金而心疼,上次从崔家坑了一百两黄金,这转眼又要全吐回去了。若是自己找个门当户对的地主小姐,结婚还有赚呢。

    这年头,如果是门当户对的婚事,那么一般男方虽也要给娉礼,但往往女方要给双倍的陪嫁,甚至更多。

    因此民间有句俗话,就是盗贼不进五女之门。如果一户人家生了五个女儿,那盗贼都不会光顾他家。这样的人家,肯定嫁女儿都嫁穷了。

    王老伯家有九个女儿,不就穷的很,家里三个女儿已经适婚,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