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396章

唐朝好地主-第39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跟现在长安城里的勋贵,个个都吹嘘自己参加过玄武门一样。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人参加过玄武门,真按这些人吹的,估计玄武门当天,长安有一半以上的官吏都参加了。弄的玄武门其实是一场广场舞交谊会一样。

    没办法,谁叫玄武门名头这么响呢。玄武门功臣,那可是能吹上一辈子的。

    对于这些前来的地主、商贾们,李超倒是挺客气的,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见一见,但也会抽几个见一下,闲谈几句。李超还专门让管事弄了一个本子,记录这些人,不是记录他们送的礼物,而是记录他们的身份,以及从事的产业。

    李家产业是大,但有时候也一样需要这些地主商贾们。

    小黑狗如今也成了大黑,每条都有四五十斤,做为中华田园犬,能长成猪一样胖,李超也真是服了这三只了。

    黑家三兄弟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办酒席的场面,又有许多骨头啃了。

    相比起家里的这三只土狗,李超在洮州时养的两只獒犬可就高傲的多,两只狗一左一右的蹲坐在李超的身边,此时两只狗都已经长到了一百多斤,三只胖猪般的土狗跟它们一比,那是差远了。

    两只藏獒非常霸气,蹲坐在那跟两只狮子一样。

    除了李超这个主人,这两只獒也就只跟饲养他们的仆人阿瓜较亲,其它人根本别想摸他们一下。它们可不会像那三只黑狗,吃的跟猪一样,整天懒洋洋的,谁摸他都行。

    拿脚踢它们都不会眦一下牙。

    那已经是三只废狗了。

    三黑最喜欢啃骨头,还喜欢吃熟食。

    但两只獒犬却只吃活的,每天李超遛马的时候,它们都会跟着李超。阿瓜每天还要带两只獒到洗澡沟上游林子里去捕猎,捕兔捉野鸡,甚至还能抓到鹿和麂子等大猎物,每次抓到了都会先叨回来,等阿呆给它们去皮拔毛,然后才会享受猎物。

    抓了两只兔子扔在地上,兔子竖起两只耳朵撒腿就跑,两只獒依然蹲坐在那里,根本不为所动。

    李超知道他们在等自己的命令,有阿呆这个仆人帮着训练,这两只獒已经非常听话。

    “上!”

    李超吹声哨,两只獒猛的扑了上去,几乎如猛虎下山,跟猎豹扑食一样。两只兔子跑出好远,可依然一下子就被追上,然后被咬住了。

    叨着兔子回到李超的面前,两只狗望着李超,但没摇尾巴。

    它们不会跟黑家三兄弟一样见人就摇尾巴。

    “阿瓜!”

    “阿瓜在。”阿呆有点呆,但对于训狗熬鹰养鸟却是个高手,他甚至能听的懂鸟语。相当神奇的一个人了,听到李超叫他,他过来,拿起兔子,掏出一把小刀,熟练的割了一刀,然后三下五除五,就把兔子皮完整的扒了下来,去除内脏,兔子扔给两只藏獒。

    两只獒犬开始享受起这个零食。

    一只兔子,对于这两只狗来说,还真是零食。一百多斤的大狗,一天的食量可不小,还得是新鲜血食。

    一般人可真养不起这种獒狗。

    李家去年开始养起了兔子。

    兔子几乎什么都吃,繁殖能力更是惊人,个把月就能下一窝,最多能下十五六只。李家养的兔子,一年加以控制,也要产六窝,一只母兔子一年能下近百多只小兔子。

    而一只小兔子只要半年时间就定型了,能长到十斤左右。

    养兔子比养鸡养鸭,收获更快。

    李家的兔子是半散养,有兔舍,喂饲料和青菜青草,也让它们自己活动吃点草。养兔子唯一不好的就是能吃又能拉,特别能吃,特别脏。

    得精心饲养,打扫,要不然就容易得病。

    李家现在每个月都能出笼数万只肉兔子,这么多的兔子,长安都消化不了。李家的兔子现在除了向长安各酒楼饭店供应活兔外,也还在西市的菜场出售。

    另外李家还建有熏兔作坊,把兔子肉做成熏肉,另外熟食店里也会有兔头兔丁这些熟食。

    当然养兔子不仅可以吃肉,兔皮加工后也还是有不错价值的,总体而言,有洗澡沟这么大的地方,养兔子也挺赚钱。甚至兔子毛,现在也成了一样不错的商品。

    兔子养的多,李家的下人们都能经常吃到兔肉,不过吃的更多的还是鱼肉。

    李家的洗澡沟蓄水这么久,里面本来就有鱼,又下了鱼苗,因此现在鱼也很可观。

    李家大力投入开发的洗澡沟,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开始良性循环。

    当天,宫里来人,送来了一封文书。

    李世民把李超的那九万八千亩地的文书送来了,地就在洮州。九万八千亩地,在羌水源头,那里靠近党项拓跋部的地盘,一片还不错的地方,九万八千亩,一整条羌水支流河谷,谷地连山坡,全划给了李超。

    其实这也是李世民给李超的特别恩赏,因为李超记得自己明明抽到的签是在河西,那里靠近西域,但可不是什么绿洲好地,算是比较差的土地了。

    李世民现在送来的文书,上面的地却是洮州的,这十万亩地可比他抽到的那块好太多了,唯一缺点是靠近拓跋部,但现在那里朝廷势力很强,尤其还有一个如此火爆的洮州江心市,地分在这里,当然是相当的好。

    不管是开垦种粮,还是直接用来养殖放牧,都是前景极大。

    十万亩地,相当于五个洗澡沟那么大了。

    有山有水有河谷有滩地,既能耕种粮食又能放牧养殖,还靠近着江心市,好地方啊。

    李超看着那份文书满意的笑着,李世民人来不错,起码现在人还不错。知道李超帮他不少,也是投桃报李。

    把文书交给崔莺莺收藏。

    “洮州啊,好地方。”崔莺莺也知道李超原来抽签是在河西的,现在却是在陇右甘南,这里面的事情,精明的她不用细问也明白。

    “这么大一片地方,咱们没这么多人手啊。”

    “先安排些人,在那里建个庄园,然后放牧吧,养些牛羊,多养奶牛奶羊,我们可以加工奶粉酥油等,这些东西运回中原来,其实是不用愁销处的。等以后我们有了足够的人手,再耕种些粮食,以后甘南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粮食也会很划算。”

    “那里靠近拓跋部,会不会不安全?”崔莺莺在洮州也呆了半年,对于洮州那边的形势还是很清楚的。

    拓跋部的实力可是非常强悍的,占据着羌水河谷那么大片地方,拥有两万骑呢。在紧挨着他们地盘的地方建庄园,弄牧场,万一被他们抢劫,那可是会损失很大的。

    “有这个可能,但既然我们的封地在那里,总不能因为害怕拓跋部,就任他荒着吧?党项拓跋真要敢抢我的地,那他是找死。”

    现在的吐谷浑跟个死狗似的,党项羌更是几乎被分割包围。李超在洮州的时候,可是拉拢了不少盟友,现在白兰、白狼、多弥、东女更是直接举国内附,名义上是大唐的了。

    李超现在是没时间,大唐也没这个余力,要不然,吐谷浑都是大唐的收拾目标,更别提党项羌了。

    “先安排点人过去吧,反正一天两天也弄不起来。”

    李超其实有个想法,就是现在不管灞上这边也好,洮州那边也罢,等到以后收复了丰州之后,他肯定要把李家的人手往丰州转移,他要在丰州建立自己的领地。

    李秀宁又来了。

    “你家总有那么多新鲜事,二郎赏你三百宫女,你居然全都给家里仆役配婚,还给他们办婚礼,三百人的仆佣婚礼,还真是别开生面。”

    李超正拿着个兔头啃着过瘾。

    因为养的兔子多,不少兔子取肉做兔肉丁,熏兔腿等,兔头骨头多肉少,正常吃法做着并不好吃。

    就跟鸭头一样,李超变废为本,弄出了麻辣和五香两种口味的鸭头和兔头。用特殊的烹饪之法秘制之后,却也成了非常不错的熟食美味。

    骨头多,肉少,可啃着吃却越吃越香,特别是香辣味的,真是辣的过瘾。

    “你这啃的是什么,啃的这么香的样子?”

    “你要不也来一个。”

    李秀宁接过一个,却皱起了眉头。

    “这是什么脑壳?”

    “兔子!”

    “啊,兔子那么可爱,你居然吃兔子头?”李秀宁做出夸张的表情。

    李超却是依然啃的过瘾,“兔子头配啤酒,绝配,我告诉你,这兔头还有特别的吃法,你得先掰开,先吃舌头后吃腮,然后再吃黑眼圈,最后兔脑挖出来,一边吃一边喝啤酒,那简直就是无比的享受!”

    李超吃干净一个,还不忘记吮净十根沾满香辣味道的手指。

    “嗯,你吃不吃,不吃我吃了!”

    李秀宁摇了摇头,把那个兔子递给了李超。堂堂长公主殿下,啃兔子头吃,也太难看了点。

    “你说你怎么净弄出一些这样的食物,什么鸭头、兔子头,还有什么炸蝗虫、炸蝎子,烤蚕蛹、蒸螃蟹、炸蜘蛛、松花蛋、毛鸡蛋、烤鸡屁股、烤脑花、烤猪皮、臭豆腐、炒田螺、臭桂鱼、烤田鼠。。。。我说不下去了,想想就感觉汗毛倒竖,你家的李记熟食,却有上百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李超笑笑,“你别说,我家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还非常受欢迎呢。”

    “给我来点啤酒吧,我还是喜欢你家的酒,这啤酒初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现在我还挺喜欢喝的。”


第458章 封朔方节度使

    早朝结束。

    宰相们照例留在宫内都省理政,而其它官员各自回衙。

    朝会时,皇帝下诏,李超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同时还加了一堆的什么招讨安抚使,采访处置使、盐铁转运使、屯田监牧使等使职。

    官员们下朝时,三三两两的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没想到李平章居然出镇地方了。”

    “是啊,可又还依然担任着平章事、兵部尚书、京兆尹、太子少詹事呢。”

    “还挂着崇文馆大学士、翰林院承旨学士呢。”

    “以宰相之职出镇地方,这究竟算不算贬?”

    “平章事那是能入政事堂议政的,京兆尹更是二品实职,兵部尚书也是三品高官,少詹事倒是可以忽略。就那几个职,赵国公已经是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了,现在出镇地方,怎么看也应当是贬职了。”

    “这怎么能算是贬呢,不说还依然挂着那几个职务,一个未去。而且你看他担的这个可是节度使,不是都督也不是都护,赐旌节,有赏罚生杀大权啊。九州民政军事一起管,财税人事也都管了,这样的节度使,比大都督的权力还大多了,大都督也只管几州之地的军事,对本道其它三都督有监督之权而已,他们可既不能管民,也不能管财税,更不能管人事的。”

    许多官员,都有些看不懂皇帝对李超的最新任命。

    “嘿,你知道陛下为什么任命赵国公为节度使吗?”

    “这有为什么,赵国公本就要出征灵武啊。”

    “那不一样,本来陛下就任命赵国公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让他统领九总管出征梁师都。既然有了大总管之职,其实并不需要再加节度使职。加节度使职,可不仅仅是为了打仗方便,而明显是要常镇灵武的意思啊。”

    一个官员低声对着几个相熟的官员们道,“你们再想想,原定是九位总管随军出战,可今天早上公布的名单中却只剩下了八位总管,少了谁?”

    “平阳长公主。”

    “没错,平阳长公主不去了,我再告诉你们,听说平阳长公主要跟柴嗣昌和离呢。”

    这个消息够劲爆,几个官员也都来了兴趣。

    “真有此事?”

    “何止啊,听说长公主还入宫请太上皇和陛下逼赵国公休妻,赵国公不肯,于是陛下才有调李超为节度使的。”

    “哦,原来如此,想不到长公主居然如此了得,竟然要甩了柴绍,跟赵国公在一起啊,厉害。”

    “厉害个什么啊,不守礼法啊。”

    大家都摇头笑笑。

    若是一般的女子敢如此,早被夫家打死了。哪怕是名门出身的女子,有家族背后撑腰,也得被天下唾弃。

    可平阳却是长公主,皇帝的嫡亲姐姐,兼之她原本名声也还不错,特别是在半月谈的那期访谈后,平阳长公主可是巾帼英雄啊。

    对于这个独特的女人,大家的包容心是要多一些的。

    既然以前她和李超传绯闻,大家也没有太多批判。

    可现在这种要跟丈夫离婚,还要迫情人休妻的传闻,却让大家对她很不喜。这大大触及了人们的底线。

    “赵国公还挺有骨气的。”

    “看来其实还是贬官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