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378章

唐朝好地主-第378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拼了,这是六百张月票的加更,若是今天过七百票,木子拼命也会更第七章的!求订阅!)

    张超在军营里的日子突然闲了下来。

    李世民的大军还没有到,秦琼等先锋将领也只是在增援黎阳后,几次小规模出动扫荡了下外围而已,然后总管李世绩和总管秦琼等九大总管,就开始每天呆在黎阳城里练练兵,晒晒太阳,偶尔到伤兵营里来逛一圈。

    看看伤兵,顺便让张超亲自下厨房弄桌子好菜满足下他们的口腹之欲,有时还要检查下张超那个制药坊里的药,尤其是对于酒精,他们更是相当负责任的亲自品偿,每次来,都要亲自检查品偿。

    没有仗打,伤兵自然也就少。

    不少伤兵伤势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光荣的出院了。那些原本感染严重的士兵,也不少好了起来。

    只有那些倒霉的截肢的断腿断手的,还得继续住院养伤。

    抛开远在河北且天气寒冷这两点,其实在这里也挺舒服的。

    张超是参军事,管着伤兵营,但他只是制订章程条例,然后让那些大夫带着民夫们去执行就好了。

    有李世绩的全面支持,伤兵营里各种物资都很充足。

    现在张超神医之名已经在黎阳军中不径而走,但其实张超自己知道,他不过是做了最简单的护理工作而已,说起来自己最多算是个护士长。医术自己是半点不会的,就算是个脱臼他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更别说给断骨啊扭伤啊或内伤等医治了,那些还是得靠那些大夫们。

    但张超在伤兵营的那些章程条件,他的酒精、白药,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伤兵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原来有半数的伤兵会死亡,而那些一旦感染的伤兵,更是有九成会死掉。

    但是现在,在张超的章程下,士兵感染率大大降低了,就算是感染了的,也不少得到了医治。

    战阵杀敌,能获得将士们的钦佩,但如张超这样活伤兵无数的人,更受将士们的喜欢。就连那些将领们,现在见到张超,都要停下来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张超的制药坊,现在已经成了重兵把守之地,李世绩又加派了一团人马,把个小院围的水泄不通。酒精和白药,成了黎阳城最高机密。

    一个能让伤兵死亡率从原来五成以上,降到不足一成的神奇药物,再怎么郑重,也都是正常的。

    张超又结识了一个小伙伴,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十八岁的翻版黑杀神。

    他这次也是挂着亲卫的七品衔随父参战,这家伙打起仗来不要命,手上染了好几条性命的血。

    不过也是太猛了,结果受了点伤,在张超这里养了一阵子后,就舍不得走了。黑杀神尉迟恭倒也干脆,走了李世绩的后门,直接把尉迟宝琳也给调到了伤兵营。

    骑兵校尉李弼带着一团人马进驻制药坊。

    张超的队伍扩大了许多,李弼是李感的二哥,也是徐世绩的弟弟,比李感年纪大些,如今已经是校尉了。

    程处默他们原本是不愿意带着黑大个玩的,在秦王府里,尉迟恭是加入的较晚的一个,而且当年在河东,正是被秦琼程咬金他们生擒的。

    后来还有个插曲,当时他们生擒了尉迟恭后,李世民爱他勇猛,便劝降了他。可是后来,跟尉迟恭一起投降的一个刘武周旧将跑了。当时屈突通程咬金他们就把尉迟恭给抓了起来,要把他砍了。

    后来还是李世民说相信尉迟恭,一力维护,才让尉迟恭没被一群瓦岗旧将给砍了。自那以后,尉迟恭对李世民那是忠心耿耿死心踏地,荣升为一号贴身保镖。但此后,尉迟恭与秦琼等秦王府瓦岗旧将们,关系一直不太好。

    那些勋贵子弟们对这些也是相当门清的,你爹跟我爹关系好,那我就跟你一起玩。若是你爹跟我爹关系不好,那我们就不能玩一块去。

    勋贵子弟们也是有自己的圈子的,许多勋贵子弟,特别是将门子弟虽然也读书,但不会想着靠读书出仕。读书出仕,那只是山东那些士族子弟的出路。

    关陇贵族以及许多军功新贵的子弟,都记得自己是以武起家,因此他们的子弟都是学武的。到了差不多年纪,就都会以门荫入亲勋翊府当侍卫,在皇帝宫廷里站站班,反正也是轻闲混资历的。

    混个几年,碰到打仗,就跟着父兄们上阵,凭真本事杀敌立功升职。

    闲时在长安,各自都有着自己的一个圈子。

    如有些人的父亲是跟着太子混的,那他们的儿子自然也就是一块的。而有些跟秦王的,那他们的儿子也自然不跟那些太子府的子弟一起。

    而就算父亲同是在秦王手下,又还有小圈子。

    比如武将子弟跟文官子弟,老牌豪门子弟与军功新贵子弟都不同一个圈子等等。

    程处默他们在长安城的标签就是秦王府、武将、新贵,甚至能具体细分到山东旧将。这些人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小圈子,对外是很排斥的。

    张超因为是秦琼义子,跟各国公关系也好,这才能进入这个圈子里。

    黑大个老爹尉迟恭是河东刘武周旧将,归降时间短,他在整个秦王府其实都比较孤立,没有什么旧友同僚的,也正因此,估计才赢得李世民特别的信任,一直让他担任着贴身保镖这样的重任。

    张超看那黑大个也挺孤单的样子,便让他留下来了,还主动的与他亲近。

    没办法,谁叫他爹尉迟恭那般得李世民信任呢,就差出则同骑,入则同榻了。在秦王府,尉迟恭可是能与秦琼并称双雄的绝世勇将,李世民最信任的两个打手了。

    每次打仗,李世民最喜欢的安排,就是带着这两个大将。然后尉迟恭时刻伴着左右,而当对面有敌将嚣张的时候,就立即派出秦琼,千军万马之中取其首级。

    历史传说,泾河龙王命犯天条,该由魏征处斩。龙王托梦求救于李世民,李世民便留魏征下棋,不料魏征下棋时打了个盹,就已经梦斩龙王。龙王觉得很冤,就怪罪李世民,夜夜纠缠不休。

    后来秦琼和尉迟恭穿上铠甲站在床前守卫,才得以安眠。

    历史上,李世民死后,也让这两员猛将死后为自己陪葬。

    门神啊,把他儿子拉过来一起玩还是可以的。

    但有些人,张超就不带着玩,总管彭国公王君廓就几次想要在张超这里入一股,一起赚钱,他还让他儿子王永安一起跟张超玩。

    但是一想到王君廓的无赖品行,张超就不想跟他纠缠,而且他的儿子也一样是个小无赖。来伤兵营几次,就提出要跟张超贩卖私酒。居然想用军粮酿酒,然后拿出一些到外面去卖。

    这不是坑爹嘛。

    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现了,军法无情,那砍头都有可能。

    对这种只想搞歪门斜道的人,张超那是打心底里瞧不起的,再加上他还有个天生反骨的流氓爹,反正张超是不跟他搞一起。

    这家伙来了几次,见张超他们一伙对他不冷不热的,也自觉无趣,后来就不来了。

    不过张超对于其它小伙伴还是很大方的,程处默、牛见虎、秦敢、李感、崔琰、还有李弼、尉迟宝琳,再加上柯山、柯五,张超承诺给他们每人药坊的百分之一股份。

    药坊现在只有白药这一种产品,还是完全供给军方,做的只是加工生意,药材还是李世绩提供的。

    但白药是相当好的金创药,这样的药当然是很有价值的。

    依然是张超和诸勋贵们合伙再建一个药坊,张超以药方入伙占三成,其它七成由酒坊的那七位大股东入伙。

    药坊和酒坊一样,不用张超出一文钱,也不需要出人,他只要出配方就行了,然后坐等收钱。

    张超的那三成股,给了小伙伴们百分之九,自己剩下了百分之二十一。

    不过张超也没打算全留着,以后有机会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出手一些,但得看人。比如说长孙无忌伸手要,得给。若是长孙王妃伸手要,当然也得给。就算是郑家伸手要,也要给。

    如果崔家也想要,给,但肯定得让他们多出点钱。

    张家只要能保住个一成左右的份额就足够了,那么多勋贵股东,他股份占最多,并不太合适。

    “三郎,闲着也是无聊,咱们出城打猎去吧!”

    尉迟宝琳刚加入了这个小圈子,总想要表现一二。

    张超头摇的跟个拔浪鼓似的,“不去,外面风大天冷,还是在城里好,咱这营里头都已经盘上火炕了,多暖和,不去受那个罪。”

    其实张超是担心在外面遇到叛军。

    到了河北,他才知道唐军是多么不得人心,才知道原来窦建德在河北那么有名望。河北可不仅仅有刘黑闼的叛军,甚至许多河北百姓,都在暗地里通敌,甚至拥敌。

    唐军的斥候就经常在外面失踪,许多就是被那些地方的百姓给伏击了。

    就连许多大户,都在跟刘黑闼眉来眼去。刘黑闼能这么快的横扫河北,势如破竹,有好多州县城池,都是那些地方上的夏军旧部以及一些大户杀官夺城造反,迎接叛军的。

    自己才不去冒那个险呢,呆这里多好。再过几天,李世民就要到黎阳了,等那时唐军大军北上,扫平了叛军,自己也就能早点回家了。


第139章 随军(第八更)

    七百张月票加更,八更了,兄弟们,没订阅的都来订阅一下吧!

    李世民终于到了。

    十一月的寒风中,号角悠扬,鼓声喧天。

    如日中天的李唐,却在河北连折了几场,这引得满朝上下都对河北叛军高度重视。李杀神终于出场了,众望所归的带着关中精锐一路杀到了河北。

    黎阳城中,李世绩已经在擂鼓聚将。

    “随本将出城二十里迎接秦王殿下!”李世绩披挂齐整,山文明光铠,凤翅兜鍪。麒麟吞肩狮蛮腰带,背披猩红披风,手按腰间佩剑,声如洪钟。

    张超也披上了自己的披挂,本来他想穿那套绢甲的,可秦琼非要他穿上明光铠。几十斤的重量压在身上,张超还得杵着那杆十五斤的亮银枪,只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官卑位低,大帐里没他的份,只站到距大距很远的外面,隐约能听到帐中的话。北风呼呼的吹着,张超觉得自己非常冷。冻脚,冻手,脸更冻。他后悔自己来的时候没带点自制的面霜和润唇膏。

    李世民的排场很大,气势更足。

    这一次,他带来的大部队足有好几万。

    李世民带来了三个军团,每个军团战兵一万四千,另还有后勤辅兵六千。每军团分为中军,左虞侯军,右虞侯军,左前军,左后军,右前军,右后军七军。

    其中中军4000人,左右虞候军各2人,左右前后四军各2600人。

    这支由关中精锐府兵们抽调组成的大军,在长安重新整编。

    三人一个小队,三个小队一个中队,五个中队加队长一名加队副一名再加负责军法兼书记的军官一名,再加两名旗手,组成一个五十人的大队。

    中军四千人,有五十六个大队。分为弩手、弓手、马军、跳荡、奇兵五个营。

    弩手营四百人,弓手营四百人,跳荡营五百、奇兵营五百,马军营一千。每营下分为两到四团。

    张超这几天恶补了一下唐军的作战编制。

    府兵们平时分散在各个骠骑府、车骑府里,但上番和出征都是抽调部份,很少会直接把整个军府的人一起调动。

    这些府兵抽调出征,在指定地点集结后,还会重新编组。

    如李世民这次统兵出征,就是大军团编制,每个军团都有两万人马,战兵一万四辅兵六千,每军团下编七个军。每军下还编成数个营和团,下面有队。

    这种军团编制,不是简单的把府兵按人数划分,而还有各种职业搭配。弓手、弩手、马军等。

    其中跳荡兵,就是唐军的前锋突击队,一般是刀牌手配制。

    弩手队算是多用途步兵,弓手队属于前置轻步兵,跳荡队属于第一线列重步兵,而奇兵队属于第二线列预备重步兵。

    唐军正是凭借着他们这种分工明确,以及比较先进的装备,加上兵农合一的制度,屡战屡胜。

    若是加上秦琼等八总管的先锋军团,和李世绩的黎阳守备军团,唐军出动了五个军团。

    仅李世民带来的三大军团,就有整整四万两千精锐战兵。还有一万八千人的辅兵民夫队伍,数万人马到来,确实有种铺天盖地的感觉。

    张超跟着李世绩等出城迎接,骑马半天才见到李世民的大军。

    放眼望去,遍地人马。

    李世民的三个军团二十一个军,依次开到。这些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