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328章

唐朝好地主-第328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宫护卫和玄武门屯营羽林军交战,羽林军被击溃。左翊卫大将军李超带领两千余番兵随后赶到玄武门,与东宫、齐王府兵以及北门禁军展开交战,目前还在交战之中。”

    “攀世兴、杨毛等六位大将军在朱雀大街拦截到秦王府兵,以及多位将领们率领的家丁组成的队伍,约有三千余人。秦王府人自称太子叛乱,他们赶来护驾,目前樊世兴将军和秦王府两边人马,正一起赶来玄武门。。。。。。”

    读完急报,裴寂也愣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到底谁叛乱了?

    如果仅仅从这上面的几个情报来看,叛乱的应当是东宫和齐王,因为他们的宫府兵最先攻打了屯驻玄武门外的羽林军。

    可随后赶到的北门禁军,那可是天子元从,结果却反而与宫府兵联合,又与声称赶来护驾的李三率领的番军打起来了。

    另外几位禁军将领,又在朱雀大街拦截了几千秦王府的人。

    完全乱套了,可他们却还搞不清楚情况。

    “陛下,立即下令关闭宫门,落锁,严禁出入。传令十二卫,长安立即戒…严。”

    几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语的连忙商量对策,对策无疑就是先保住皇宫安全,然后慢慢来清理城中的动乱。

    李渊脸色非常难看,他心里已经有了一分明悟,他的儿子们终于杀起来了,而且还是直接冲着皇宫来的,这是要把他先收拾了的节奏啊。

    “靠岸,回太极殿!”李渊下令。

    船只缓缓靠向岸边,李渊一行刚刚上岸,李超便率着人马杀气腾腾的赶到了。

    李超直接围住了李渊一行。

    李渊心都在颤抖,可表面还得装着极镇定的样子喝问,“文远,出什么事了?”

    李超下马,上前几步,对李渊行礼。

    “禀报陛下,太子和齐王谋反做乱,率领宫府兵攻打玄武门,秦王闻讯之后,立即传令京中诸将勤王。末将护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太子和齐王谋反?”

    “正是。”

    “太子和齐王何在?秦王何在?”李渊问。

    “太子和齐王已经被秦王殿下擒下,目前秦王殿下正在镇守玄武门,防御叛乱的宫府兵以及叛乱的北门禁军的攻击。”

    李渊面白如纸,“大郎四郎他们可还活着?”

    “陛下请放心,虽然太子和齐王领兵叛乱,但秦王擒下他们之后只是暂时捆起来了,回头,会交给陛下处置。”

    李渊看着李超,再看着他身后那支人马,其中不少都是熟悉的面孔,甚至有不少本来正在当值的宫中侍卫。

    他看穿了一切。

    不是太子叛乱,而是秦王叛乱了。

    这个时候,尉迟恭直接端着马槊上前几步,来到李渊面前,浑身上下还是血浆,散发着浓重的血腥气。

    “宫府兵还在作乱,请陛下立即降下手诏,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这样叛乱很快就能平定下来了。”

    李渊不理尉迟恭。

    他目光望向他的重臣们,“事情到了这一步,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裴寂也和李渊一样,看明白了事件事情的真相,成王败寇。发起叛乱的秦王,已经成功了,他生擒了太子,还控制了皇帝,一切都晚了。

    萧瑀和陈叔达两位宰相本就是比较偏向李世民的,此时两人哪有看不明白局势的道理,顺势就道,“建成与元吉嫉妒秦王的功勋,一起策划阴谋,现在秦王已经擒住他们,如果陛下能立秦王为太子,就会没事的。”

    秦琼这时走了出来,对李渊道,“请陛下立秦王为太子,请陛下下诏令长安各军皆听候秦王节制!”

    李渊看着秦琼,还在犹豫。

    秦琼再次道,“请陛下废建成,立秦王!”

    李渊也知道现在自己成了那块砧板上的肉,当下只能识时务的道,“朕早有这样的想法的!”

    尉迟恭见李渊认怂,当下不客气的道,“请陛下立即下手诏!”

    这封手诏不管李渊想不想写,都只能写了。

    匆忙间让人取来笔墨,匆匆手书诏令一封。

    李超接过圣旨,对秦琼和尉迟恭道,“如今外面动荡未安,还请陛下暂时委屈一下回到龙舟之上,在那里静候佳音。请两位将军护卫陛下安全!”

    秦琼和尉迟恭一头。

    李超又把兵马留下,然后带着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和罗士信、苏定方五将,领了李渊的手诏,又把萧瑀和宇文士及两个带上,先赶往玄武门。

    李超赶到玄武门,李世民立即迎了上来。

    “如何?”

    “陛下已经写下诏令,长安一切兵马皆听从秦王号令!”

    有了这道诏书,李世民知道大事已成,高兴的拍着李超的肩膀。

    右仆射萧瑀登上玄武门,手持皇帝诏令,亲自宣读诏书。

    玄武门外。

    几支兵马都停了下来。

    冯立、谢叔方等人不敢相信,这时宇文士及又把李建成推到城楼上。

    最先停下武器的是北门禁军。

    他们之前确信是秦王叛乱,可现在宰相带着皇帝诏令,说是太子叛乱,他们自然是听从皇帝诏令。

    “你们别信他们的,陛下已经被秦王控制了,大家跟我们一起,杀进宫去,救出陛下!”

    奈何,此时士兵们已经不愿意再打下去了。

    就算秦王叛乱,可秦王都控制了陛下了,这还打什么?

    李世民趁机在城门楼上高喊,“罪只及建成和元吉,其余人等只要放下武器,一律既往不咎!若有继续负隅顽抗做乱者,杀无赦,全族流放!”

    “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负隅顽抗,立斩不赦!”

    


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六更!)

    第六更送上,求月票、订阅、打赏!

    皇帝有诏,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

    萧瑀宣诏,北门禁军最先休兵,然后马上就把矛头对准了宫府兵。本来勉强支撑的刘弘基殷开山率领的番兵们,立即翻了身。

    两面夹击,尤其是北门禁军的突然倒戈相向,让宫府兵腹背受敌。加之建成被押上玄武门露面,宫府兵纷纷弃械。

    冯立、谢叔方还依然在拼杀,不肯放弃。但无力回天!

    此时,樊世兴、杨毛六将率领的禁军主力,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带领的秦王府护卫,以及诸文武及他们府上的家丁也到了。

    玄武门重新打开,樊世兴和杨毛等接下了诏令,将兵权交了出来。

    李世民当场下令,让李文远程咬金单雄信等诸将,接过了长安禁军的大权。李超又受命与裴世矩、郑善果一起,前往东宫和齐王府宣诏。

    秦王府护卫,以及秦王府一众旧部们的家丁、亲卫组成的兵马,迅速的接管了太极宫八门的防卫。

    当天,李世民就重回到了承乾殿中。

    局势进展非常的好,一切如李超曾经对李世民说过的那样,只要握住了关键的一张牌,那么他们就能赢得全局。

    李世民让诸将分掌长安军队之后,又特别下令,让李超带八百洮州牙兵以及两千番兵,驻守玄武门外,接替原来屯营两千羽林军的位置。

    是夜,承乾宫中灯火通明。

    李世民在此与一众文武部下们议事。

    长孙无忌建议,“赐死建成和齐王,将他们的党羽一网打尽!”

    李世民沉默着,虽然已经掌握了局势,但并不稳固,现在的局势是脆弱的,平静之下是暗流涌动,李世民不敢大意。

    但杀建成和元吉,他犹豫了。

    “文远,你有什么看法?”李世民直接问李超。

    李超坐在一侧角落里,很低调。玄武门之变,这场大戏里他登场的次数太多了,李超也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主,玄武门不出力不行。但现在既然赢了,那他就可以低调一些了。

    只是有的时候,想低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世民就没有忘记李超,这个总是能在关键时候给他希望的人,他永远不可能忘记了。

    “如果殿下想要江山安稳,那么就杀了建成和元吉。”

    李超的话让李世民一阵意外,事前,李超一再交待他,能不杀二人就不要杀,活的比死的重要。可现在他又说杀。

    “你似乎话中有话?”

    “如果殿下只是想做一个普通的太子,将来做一个普通的帝王,那么我劝殿下杀了二人。”

    李世民盯着李超,“把话说完。”

    “如果殿下想做个英明君主,甚至为万世称载,那么陛下就不能杀他们。”

    长孙无忌反驳,“为什么不能杀,斩草不除根,必后患无穷!”

    “有什么后患?殿下把他们软禁京中,他们能有什么后患?若是觉得殿下连这样的两个囚犯都怕,那我只能说你对殿下也太没有信心了。连这样的两个人都收拾不了,那将来如何收拾整个天下,如何收拾突厥,收拾高句丽,收拾吐谷浑?”

    “殿下,杀人容易,但杀了之后可就不能再海回来了。不要为一时痛快,到时遗恨终身啊。难道殿下想被世人称为是杀兄杀弟之人?难道殿下不想让陛下册封你为太子之时,建成元吉在一边向你跪拜?难道你不想将来登基继位之时,太子和元吉向你跪拜?”

    建成向李世民跪拜,那么就是臣服,虽然这依然掩饰不了他宫变夺位的真相,但却可以给天下人看到另一个情况。让天下人看到,建成是被废掉在先,李世民改立在后,看到李建成向李世民臣服。

    何况,若建成都没杀,那其它原建成等旧部自然更不用担心。就算是太子旧部,只要不是无路可走,也不见得有几个会真的要造反的。斩草除根无路可走,才会狗急跳墙造反。

    这话让李世民赞同。

    兵变玄武门,那是已经没有办法了,可既然都已经赢了,已经掌控局势了,那他还为什么要怕太子和齐王?他们都已经成了自己的囚犯,还有何道理怕他们?

    难道他们成了囚犯,还能号令天下?

    不杀,确实比杀了好。

    杀了,表现上看是斩草除根了,但如李三说的一样,他杀兄宰弟的名声也就改不掉了,也会让那些太子旧部们人人自危,提心吊胆,搞不好还会逼反那些人。

    既然连建成和元吉都不打算杀了,那么他们的部下,当然也都赦免。前提是他们能够效忠李世民,肯交出权力。

    有自信控的住局面,就不要大开杀戒,如果没把握,那就杀了吧。但杀人一时爽快,后患却是无穷的。本来得位就不正,若是再大开杀戒,那支持的人更少了。

    清洗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虽然能清洗反对势力,但也会让所有的建成和元吉的党羽旧部人人自危,到时就会造反以图自保。

    如果李世民不杀建成元吉,也让皇帝下诏既往不咎,那么结果会大不一样。虽然这样做也很危险,毕竟反对者还在,可只要能力控局,那么大势之下,这些人最终还是会转投到新太子门下的。

    毕竟,真正肯不顾一切,不顾自己不顾家族也要为了太子齐王复仇造反的人,很少很少。

    造反的人,更多的情况下是没有了选择。

    房玄龄也向李世民建议宽仁,他们刚夺位成功,此时需要的不是杀人,而是宽免仁厚。但同时也得加强警惕。

    “请殿下择一上将镇守洛阳,以备万全。”

    李世民目光直接望向了李超,在他此时的心中,既有能力同时又忠心可靠的,非李超莫属了。

    不过李超根本不想去洛阳。

    他盯头一声不吭。

    李世民咳嗽了两声,李超终于抬头了。

    “文远。。。”

    李超不等李世民把话说完,立即道,“末将推举蒋国公出镇洛阳!”

    李世民顿了一下,目光望向屈突通。

    屈突通也是一员老将了,早年是隋朝大将,就已经相当有威名。后来李渊南下关中的时候,屈突通还跟李家打了好几仗,弄的李渊进退不得,最后好不容易才迫降了屈突通。此后屈突通一直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劳苦功高,也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大将。

    屈突老将军年纪虽大,但却不含糊,也没有李超那么多花花肠子。

    一听李超推荐,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

    “末将愿往洛阳!”

    李世民大为欣慰,屈突老将军自己人啊。

    “好,我明日即向陛下奏请,任屈突老将军为都畿道大都督,镇守洛阳!”

    委任了一个都畿道大都督,镇守洛阳,但关中也还需要一个得力可靠的大将统领,李世民目光又再次望向李超。

    “文远,关中未定,孤请你来担任关内道大都督一职。”

    “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