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307章

唐朝好地主-第307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既是有名的学士,现在又成了军功新贵,这样的人,未来当然前途无量,灞上李家,也必然成为一个新兴的豪门。

    虽然错过了烧冷灶的时机,但趁热过来联络联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三郎一到家,来访的宾客就络绎不绝。

    虽然长安最顶级的门阀大族,都还没有不顾身份的赶来捧场,但也都是派了管家拿了帖子过来,送上了一车车的礼物的。

    那些一般的家族,那就是派了家中嫡长子或者是亲自前来。

    更有许许多多的富商大贾,更是亲自赶来登门。

    李三郎可不仅仅是个新贵,这还是位拥有诸多赚钱产业的富豪呢,不说灞上的酒精、印刷坊、造纸、制墨这些,还有洮州那边呢。现在谁不知道,洮州那边火爆无比,跑一趟洮州,就能赚个几倍的钱。

    好些个商人,都是直接到张家的钱庄里借钱,然后在长安组织货物,雇佣车队驮队赶到洮州,在那边交易,带回许多那些的货物,快则两月就能一个来回。货物到了长安直接出手,或者一转手,马上就能套现,到张家钱庄还了贷,付了利息,扣除各项成本,还能赚上许多。

    虽然听说李三郎不再继续到洮州当官了,可洮州的那些刺史啊都督啊还是李三郎的人啊。

    洮州刺史马周,那是人家李三郎原来的账房。

    洮州都督苏定方,当年李三郎入洺州城最先策反劝降的就是他,后来去了洮州,成了李三郎的门生,跟着李三郎学兵法的,现在也是伯爵了。

    都护韦云起,听说跟李三郎搭档时间不长,但关系很好。其它的什么各衙的长史啊司马啊,也都是李三郎的旧部同僚等。

    况且走过洮州的商人都知道,洮州的那些商业,李家在里面占有很大的股份的,以后要继续在洮州赚钱,李家这个码头肯定是要来拜一拜的。

    不少官员也都赶来了。

    有陇右的官员,如今年底,陇右的大部份文武主官都在京,现在陇右大都督换人了,他们也都过来认认门。

    就算大都督不如从前的权力,可张文远在陇右,那也是绕不过去的。刺史们过来打招呼,都督们也要来送个礼。

    还有左翊卫的将领们。

    不管左翊卫是不是个空头衔门,也不管左翊卫的将军们是不是只是挂个衔,但毕竟名义上大家都是左翊卫的,当然得来拜拜上司。

    家里的一群管事帮忙拦着,一般人的管事什么的,都由管事接待。商贾们,也是见不到李超的,毕竟人太多,商贾们也都比较理解,只要名贴能够留下,他们就满足了。

    送礼也是很有学问的。

    就好比,这么多人来送礼,李家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住。但如果有哪个没来送,估计李家肯定会知道的。

    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李超很烦应付这种事情,但人情往来,他还得打起笑脸迎接。

    “三郎,平阳公主来了!”崔莺莺一脸通红,她倒是非常喜欢这种场面,有面子啊。今天连崔家都来人了,崔善福这次也升了官加了阶,还得了一个清河县男的爵位,算是让崔家上下高兴的要晕过去了。

    崔善福到陇右打了回酱油,基本上在洮州也没干过什么正事,就是买田,然后买牛买马买皮毛,在临潭和江心市买铺面,让家里组织货物到洮州。别人忙着打仗管理民政,崔善福尽忙着赚钱了。

    大家都知道他是崔善福的老丈人,倒让他在洮州有点飘飘然,钱没少赚。然后这次一回京,受了点惊吓,结果一回头就封了爵,还一来就是个子爵。

    崔善福倒也知道,这一切都是这个好女婿带来的。

    王氏也是个精明的,过去嫌弃张家。现在却千万百计的想巴结着张家了,早早就派了几个儿子和女儿一起来大学士第,来看望姐姐姐夫,还送了不少的礼。

    礼单长长的一张,后面甚至还写了个总价值,八百贯。还真是舍得花钱,对于崔家这种趋炎附势的行为,张超如今都懒得理会。

    对于他来说,曾经可能需要高高仰望的崔家,现在不过是他脚底边上的一只蛤蟆而已。看在妻子的份上,他懒得计较过去的那些。

    崔家的那些小舅子,李超都没见,崔莺莺倒是见了。过去关系并不好的妹妹弟弟们,今天崔莺莺对他们很客气,不过李超知道崔莺莺是在享受这种变化。女人,有时也挺有趣的。

    管家来禀报平阳公主来了的时候,李超正跟崔琰聊天呢。

    崔琰这位大舅子,跟着李超在洮州呆了小半年,也算是有些功劳的。这次皇帝也给他封了个爵,清水县男,真封五十户。

    一个崔家奴婢生的奸生子,凭着自己的努力,投身军旅,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成为了一位骠骑将军,还封了开国男爵位,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崔琰刚刚跟张超谈话的时候,说到动情之处,甚至都还流了眼泪。

    他最遗憾的是母亲早死,若是母亲还活着,他一定要拿自己的爵位求皇帝给他母亲换一个诰命!

    “好好干,如今你也有爵位了,今后也算是正式的成家立户了。”

    “三郎,平阳公主来了。”

    李超听了崔莺莺的告诉,有点意外。

    没有想到平阳公主也来了。

    李超亲自到了花厅见面。

    “三郎,快到姑姑这里来!”

    平阳公主依然是那副样子,高髻、长裙,头上插着金步摇,一副贵妇人的装束。每欠张超看到平阳公主那装束,总有些违和感。

    这可是位女将军啊。

    听到平阳公主笑着向他招手,还自称姑姑,李超都忍不住轻笑。不过李渊自称是李超爷辈的,那平阳还真能自称姑姑。

    想及此,李超也就笑着上前,拱手做揖,“侄儿三郎,拜见姑姑!”

    平阳受了这礼,呵呵而笑。

    “有你这么厉害的一个侄儿,还真是让人高兴呢。三郎,真想不到,你不但文才了得,还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军神呢。”

    “公主也来取笑我,也不知道是长安城的哪位闲汉,编出那样的话来。一般人都是当成笑话说的,公主你也打笑我啊。”

    “我可没打笑你,我也是带过兵的,自然知道统兵之难,更别说将将之帅了。可你,初次统兵,半年时间,却比许多带兵一辈子的人都厉害的多啊。拯救陇右危局,救了二郎,又拓边八百里,把吐谷浑都给打怕了,说真的,我是真服了你。要不,你要教教我兵法?”

    “我可没这能耐敢教公主,公主你虽一女流,可却巾帼不让须眉,你的娘子军,也是我大唐一支神兵啊!”

    “我是真想跟你学兵法,我这人,现在对什么女工厨艺统统不感兴趣,倒对兵法很有兴趣。你是我最佩服的将军了,我知道你收了苏定方做兵法门生,再收我一个也不多的。”

    “公主,其实真要论用兵,我可以向你推荐三位大家。一是秦王殿下,大局观超强。二是李药师,时机把握最好。第三是茂公,非常有统帅魅力。”

    “呵呵,我知道他们很厉害,但世民有时太严肃了,而药师将军和茂公将军,我跟他们不熟啊。你是我侄子,我还是跟你学好了,你允文允武,我说不定还能顺便学点文才,说不定将来也能写几首诗呢。”

    张超头疼,他怎么觉得今天平阳公主有点撒娇的感觉。

    不对啊,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平阳公主就算撒娇,也不应当找自己撒啊。他可不会自恋到认为有那样的魅力。

    难道公主感情出现了危机,所以想要转移到学习兵法上来?

    “公主上次被突厥人袭击,受了箭伤,如今恢复的如何?”李超赶紧转移话题。

    “只是一点小伤,用过你发明的酒精和白药处理伤口,很快就好了。”

    “那就好。”李超讪讪道。

    “三郎,你年后就要去陇右上任了,不如我也随你去陇右,给你做个副手,当个将军也成。”

    李超一脸黑线,公主,你今天是不是出门忘记吃药了,这是闹哪样啊!


第398章 宫变

    第四更送上!

    李超不知道平阳公主的闺名,只知道她小名三娘子,那还是因为她是姐妹里排行第三。她是建成的妹妹,世民的姐姐,才二十多岁,有一双儿子。

    以前李超看过的一些小说、影视里,三娘子名字叫秀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大唐双龙里面是这个名。李超以前很喜欢大唐双龙,也喜欢李秀宁。

    这个时代的女人,名字是不会告诉外人的。名字就如身体一样,相当的隐私。

    “现在整天呆在家,带那两个顽皮的小子,头都痛了。这两小子之前送到你那里管教,真的教的挺好的,可现在扔家半年,又变回原样了。三郎,你说我这当娘的是不是很不称职?”李秀宁笑着对李超说,似乎还真把李超当成了自家人。

    “子不教,父之过。女人教孩子,总是舍不得严厉。”

    “他啊,他更是常年不着家的。”说起丈夫柴嗣昌,李秀宁脸上很平静。

    自从上次代州受伤后,李渊就把这个三女儿召回了京,现在李秀宁每天呆在家城,带两个顽皮的孩子。有时候,也到京郊跟自己带回来的那八百女兵操练操练。

    “可惜三郎年后就要去陇右了,要不然我到时还能把两小子继续扔你这里管束。说实在的,那两小子就服你管,我们这当爹做娘的都不行,管不住。”

    李秀宁跟李超聊了好一会,才告辞。走的时候,还是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李超在京这段时间,她把孩子送来府上读书上课。二,她每天送孩子来,顺便也跟李超学学兵法。

    完全不容李超拒绝。

    李秀宁走了,崔莺莺出现,在他身边悄声道,“那位可是平阳公主,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两个娃的娘。现在你也列入属籍了,论辈份她还是你姑,你可别乱来啊。”

    李三无奈的笑。

    “我怎么可能敢乱来啊,你太多疑了。”

    “不是我多疑,我也是为了你好,为了咱们这个家好。你在外面有点应酬,甚至拈点花惹点草,都算不得什么,不往家带不在外弄外室就行。可平阳公主不是能惹的,惹上了,可不是小事。我知道男人有时图个一时爽快,可你多替我们想想,替我们肚里孩子想想。”

    崔莺莺其实挺烦平阳公主的,觉得公主有些过了。但人家身份摆那里,她不能去说公主,也只能跟李三敲敲警钟了。

    “这样,下次公主来时,你也过来做陪,实在不行,你派两丫环来伺候站岗。”

    “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而已。”

    李秀宁走了,魏征又来了。

    夹着他刚写的那副侠客行,张超和魏征坐在花厅里品鉴着这幅字,狂草,非常有气势。张超很喜欢,称赞不已。而魏征也不停的夸赞张超的这首诗写的好,两人你拍我多拍你,互吹了好一会。

    最后都有点尴尬了。

    “玄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我们之间也不是陌生人,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

    魏征叹息一声。

    “就是在东宫呆的憋屈,有时我真羡慕你,潇洒。”他望着李超道,“三郎啊,你选了一个好主上啊。”

    李超也不知道他这话是啥用意,只是笑着打哈哈。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喝几句真心话,反正这里也没有其它人。纯就事论事,你也在东宫呆过,相信你也应当深有体会,太子这人,表面光,甚至可以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李超闻到了股酒味。

    估计魏征喝了几杯,有些醉了,要不然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这话他挺赞成,太子能力还是有的,只是跟秦王一比,就显得不足了。

    是人都会犯错,可太子犯的有些错,太低级,还老犯同样的错。

    “三郎,你知道做一个谋臣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

    “主上不能纳谏!”李超从旁边桌上拿起一壶白鹿特曲,给魏征倒了一杯。

    魏征端起酒杯就一饮而尽,一巴掌拍在桌上,“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若主上能纳谏,最苦最累也能甘之若饴啊。可遇上根本不听谏的,真的苦闷。三郎,你年后去陇右接任,能不能带上我,哪怕是个州长史或者录事参军都没问题。这东宫,实在呆不下去了。”

    李超望着魏征,端起酒杯也小抿了一口,他慢慢的琢磨着他这话。魏征这个耿直,不像是喜欢玩阴的人。虽然说话向来直白,不留余地,但事情都是明着来的。

    现在他找到自己,也许是因为有了些酒意,说的话有些醉话,但却可能是本心。魏征前后也跟过好几个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