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98章

唐朝好地主-第198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打听过白鹿书院,张三一手建起的这所书院,教着二百多稚子孩童呢,结果教的很好。让张三来教小学,可能还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呢。这些宗氏和功臣子弟们,年纪虽小,却最是难教的,一般人还真镇不住他们。李纲虽是名儒,但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而且也没有张三那么多手段,很难真正镇的住这些小子。用张三,倒是用的好。”李世民看待事情的方式跟长孙氏还是有些区别的,何况他很清楚张三去东宫并不是背叛,那是去做间的。

    他其实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张三,派人收集着张三的信息。白鹿书院,也是他重点观注的,看了手下的禀报后,他对张三在白鹿书院的办学模式很是赞赏。封闭式的教学,甚至还是多门课程教导,都很好。

    李世民把四个儿子叫到跟前,“你们到了崇文馆小学之后,记得要认真听课,尊敬老师。张文远是你们的副馆主,他虽然年轻,但很有本事,得听他的话。”

    酒坊还没有完全建好,也才刚进行了几次试生产。

    可灞上酒坊的名头却已经名满长安了。

    西市,一家新的酒楼上市,醉仙楼。

    这家酒楼一开业,就打出了张氏炒菜和灞上白酒的两个招牌,吸引了许多顾客。一打听,居然是跟东市的福满楼同属灞上张家的,哇,原来是张学士家的,以后又多了一个去处了。

    东市的福满楼生意太好,想去吃顿饭太难,如今好了,以后可以来醉仙楼。

    不过今天许多来醉仙楼吃饭的人却发现,醉仙楼打出了不对外营业的牌子。

    “伙计,这是怎么了,醉仙楼才刚营业没多少天,生意火爆着呢,怎么今天歇业了?”一个西市的商人正领着几个客商前来吃饭呢,发现不对外营业了。

    “对不住了这位客官,今天我们醉仙楼承办了灞上酒业的经销商招标大会,因此暂时停止对外营业。只有持招标大会请柬的,才能进去,实在对不住您了,这次招标大会有三天,三天之后,我们照常对外营业。”

    “这招标大会是什么?”那个商人的客商是洛阳来的,有些不解的问道。

    醉仙楼的跑堂伙计,那都是专门培训过的,全是些能说会道的,一个报菜名,能一口气背出上百道醉仙楼的菜品。

    “这招标大会啊,说来可有点话长了。灞上酒业你们应当知道,就是我们东家张学士和两个郑家还有秦罗李几家的产业,目前主要是酿制白酒,大唐独此一家,可是得到太子亲发教令许可的。。。。。。”

    “那啥叫招标?啥叫经销商啊?”

    “经销商就是灞上酒业把大唐各地划成了许多个销售区,然后酿了酒出来,再分片交给各区销售。每区会招募一个经销商,获得资格,那么那块区域就只有他能卖我们的酒了,其它人不能跨界去卖。。。。。”

    那几个商人听的大为惊讶,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经营方式。强行规定了区域,不得跨区和串货,甚至连销售价格都是酒坊这边定好的,还得交保证金。

    好霸王条款啊。

    “这样会有人愿意做这经销商?”

    “那当然有啊,想做经销商还得排队呢,每区我们只选一家最有实力的。”

    几个商人也马上明白过来了,谁叫如今只有灞上酒业一家有白酒呢,这酒名头又这么响,其它人想要卖这酒,也只能答应酒坊的条款了。

    “这白酒好喝吗?”旁边一个本来也是来吃饭的商人凑过来问,他是个扬州商人,还没喝过这白酒呢。

    “张家沟二锅头,斗酒三千,你说不好喝能卖这个价吗?”伙计有些得意的道,这会他正好有空,闲着也是闲着,“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就在昨天,宫里头都特意给酒坊下了道旨,让酒坊专门建一个单独的作坊,酿造的白酒专供大内,特贡御酒。想想,宫里头都特旨采购,还是长期采购,由此可知这白酒的厉害了吧?”

    宫里采买,其实许多商人都怕。因为宫里头都是采用和买制度,所谓和买,可不是按市价来的,而是给的价普遍很低,能够让你保本都是不错了,有时甚至会拿一些物资来付账,什么粮啊布啊等等,反正就是以物易物,还不是什么紧俏物资。

    因此一般的小本买卖,若是让官府或宫里盯上了,一个和买,或者让人上了贡物名单,那就惨了。

    但如张超这样的产业,尤其是有这么多勋贵重臣合伙的,还有太子罩着,宫里负责采购的人也不敢太乱来。

    和买的价格还是不错的,用的是粮和布交易,粮布折价也较公平。虽说终究还是比较酒坊对外销售的价格低了许多,但张超却觉得无所谓。

    白酒利润本来就高,通过宫里和买交易高粱,原材料也有了保障。

    再一个,品牌效应啊。

    白酒毕竟是新的酒类,虽在喝过的人中还挺受欢迎的,但还需要推广。如今成了贡品御酒,这就是最好的广告啊。

    张超都已经让酒坊新开发了几个品牌,白鹿特贡,灞上御酒,贡品二锅头等。这些酒虽然是专供给皇宫和官府的,并不能卖到市场上,但不卖御酒贡酒,只要推广销售的时候打上特贡御酒等这些广告,肯定能大大提升白酒的逼格和知名度的。

    运作的好,每年进贡和买损失的那点钱,完全能够值回的。想想后世那些酒厂,为了打广告,花几亿去争标王,一但拿下来了,酒厂的获利是相当巨大的。

    广告只要打的好,以后大家一喝白酒,就想到了灞上酒业。喝灞上酒业的酒,就会想到御酒,特贡,想到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因此,张超是很痛快的接下了进行的和买要求,甚至主动的把和买的数量提高了不少。在张超的授意下,长安城里最近御酒的话题可是很火的,也正因此,这次的经销商招标大会,吸引了许多有实力的人。


第264章 暗箭

    马车在务本坊内停下。

    赵四娘从马车上下来,抬头看着张家那气派的大宅门。白墙朱门,门侧还有两只大石狮子。

    “学士第”

    张家大门上的牌匾是刚换的,原来是张府,现在换成了学士第。虽然张超还有武安县子,太子洗马,崇文馆副馆主,太原王傅等各种官职在身,但张超却特意选了这个学士第挂在大门上。

    用张超的话说,长安城里光是各种国公郡公县公都估计有好几百,其它侯伯子男加起来起码得有几千,反正大唐的爵位真不值钱。哪怕张超这个爵位是有五十户食封,算是含金量比较高的。

    但含金量再高,也只是一个子爵啊,在灞上这乡下还能显摆一下。到了长安城,实在是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太子洗马,嗯,不好听,张超总觉得这是个洗马的官。

    还是学士好啊,多有逼格的官名,可惜少了个大字。要不然,挂个大学士第,那才牛逼闪亮。

    “四娘,张府好气派啊,比张家沟的宅子还要漂亮十倍。”赵四娘的丫环抬头打量着张家的大门,一脸羡慕的道。

    “张三郎如今都成张学士了,这宅子自然气派。”

    丫头抬脚就要去敲门,赵四娘一把拉住她。

    “这是张家大门,咱们去侧门。”

    丫头不解,“咱们干嘛不走大门,要走侧门啊,咱们不是来找张三郎谈事的吗,又不是来做贼的。”

    “死丫头,今日张三郎已经不是昔日张三郎了,你也看到张家豪宅大院,白墙朱门的,这大门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走的。我们,只能走这侧门,要不然你冒然去闯人家大门,当心让人护院给乱棍打出来。”

    赵四娘让马夫到车开到一边等候,然后她和丫环两人走到侧门去叫门。

    报了姓名和来意,守门的让她们稍等,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张超亲自过来了。

    “我说今天早上喜鹊一直叫呢,原来是你们今天会来。快快屋里请!”张超笑着道。

    赵四娘笑着先对张超行了礼,然后道,“昨天收到三郎的信,说让我来谈事,我今天就赶来了。”

    “走,屋里谈。”

    花厅里,两人分主客坐下,有丫环过来上茶和点心。

    赵四娘暗暗的打量了这屋里,发现张家这长安城的宅子真是又大又豪华,花厅里的装饰也非常的漂亮。

    心中不免感叹,张三郎和她是越离越远了,不知道怎么的,她心里突然就有些失落起来。

    “今天请你来呢,其实是有正事的。你也知道我的酒坊已经建起来了,马上就要开始酿酒了,我们主要还是用高粱酿酒,也会用其它的粮食酿酒。米麦粟这些都会用,这些主要是用来酿酒特贡的御酒。”张超一直都觉得对赵家有点亏欠,张家从赵家手里先后买和置换了一千多调地。

    虽然是你情我愿的买卖,但毕竟是邻居,尤其是赵家现在的境况也不怎么好,张超也想着拉他们一把。

    “你家还有多少粮食?”张超问。

    赵四娘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虽然经历上次崔莺莺的纳妾之议后,她就不太愿意到张家走动,连着与张超之间也疏远了许多。她也是个骄傲的女人,面对崔莺莺的那种目光的时候,让她十分恨自己。

    崔莺莺虽然嘴上从没说过什么难听的话,可她却能感受到她的意思,自己在崔莺莺的眼里很低贱,是个不要脸的女人。

    “谢谢三郎,还一直记着赵家的困难,想着帮我们。”

    “不要说这些话,都是邻里乡亲的,守望相助本就是应当的。如果你愿意,我现在可以把你家的粮食都吃下来,价格就按市价来,你觉得如何?”

    赵家的存粮,早已经拖累的赵家快要崩塌了。一直期望着能价格回升,可却一跌再跌,一直在跌,期间有过小小的回升,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到现在,赵家的粮食也没卖掉多少,主要是价格太低,很不甘心。

    但如今都过了年了,眼看着借款的最后期限都要到了,赵家急的团团转,可想清仓也难。现在张超提出收购他们的粮食,还是市价,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可以说,以张超的精明,完全可以找其它粮商买粮,能用比较市价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很多粮食。但现在张超却主动来找她,还提出市价买下她家的存粮。

    “家里还有一千来石高粱,三千多石的粟,两千多平的麦,还有千多石的稻谷,以及三千余石的豆等。”

    “我都收了。”张超很大气的道。

    “酿酒用不到这些粮吧?”赵四娘抬起头,“我知道三郎想帮我,但能买下我家的高粱我就很满足了。”

    “你放心,我也不可能用不着还买回来家里藏着。你家这些粮呢,我确实可以都吃下。高粱可以酿造白酒,米麦粟也能酿酒,至于豆子等,既做豆腐,还能榨油呢,豆饼豆渣这些既能吃,也能给我家的牛马做饲料。而且,你别忘记了,如今张家沟那边的人可是很多的,酒坊和印书坊还有其它作坊,学校等,都有两千多人了,加上工地上的,三四千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少。”

    “那我给你个折扣吧。”

    “不用了,说实话,这酒坊也不是我一人的,六家合伙呢。我们之间的交情归交情,没必要给酒坊打折扣,哈哈哈。”

    赵四娘也不由的笑了,这么多天来,她还是头一次笑出声。

    “三郎,谢谢你。”

    “以后不要再说谢了,你谢来谢去的,让我觉得十分生分。”

    赵四娘坐在那里,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厅里沉默,气氛有些沉重。张超感觉的到,赵四娘没有以前那么洒脱了,似乎刻意的在保持着距离。

    这种发现,让他有些无奈。

    “十三娘呢,我想去拜见下她。”

    “不巧,她今天出府去了,现在还没回。”

    “哦,这样啊。”赵四娘听到崔十三娘不在家时,心里反而有股轻松,她心里并不想见到她,“既然这样,那我先回了,替我向十三娘问好。”

    “我让人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坐家里马车来的,车就在外面。”

    “那路上慢走。”

    张超把人送到了门口,看着赵四娘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回到厅里,张超觉得挺没劲的。

    “三郎,我给你按按吧。”杜采薇悄然出现,这个女人总跟猫一样的,走路悄无声息的,而且总能抓住每一个崔莺莺不在家的机会来亲近他。

    这点比那两个胡姬可聪明多了,两胡姬就是那种只知道被动的等张超去找她们的。

    “好,帮我揉揉肩吧。”

    醉仙楼。

    灞上酒业经销商招标酒会已经开始,但张超这个东家并没有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