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65章

唐朝好地主-第16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杯下肚,张超脸上也不由的升起一股绯红。

    程咬金也把酒杯往桌上一碰,“给我也来三个,今天我跟三郎一起喝,喝个一醉方休,以后说不定我们就没这机会再坐一起了。”

    牛进达也把酒杯重桌上重重一顿,“给我也来三个,今后三郎可就是大名士,是东宫的红人了,人家当那官叫啥,太子洗马。以后三郎就给太子洗马去了!”

    单雄信和罗士信想要劝,张超制止他们。

    “单叔罗叔不必劝,程叔牛叔有话就让他们说,咱们今天敞开了说。今天我也把这二锅头摆在这,这坛要是喝完了,我家酒窖里还有。咱们尽情的喝,要是喝完了,以后程叔牛叔不再把我张三当成自己侄子,我也无话可说。”

    罗士信捧着双手靠在墙上,冷笑道,“老程老牛你们也一大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啊。三郎是自己要去东宫当官的?况且去东宫当官又怎么的了,难道不是当的大唐的官?三郎高升,你们应当为他高兴。难道说三郎只许在秦王府做官,去别处做官就不行了?那我在李唐也几年了,除了打仗时归到秦王麾下听令外,其余时间也不是做的秦王府的官,你们就要跟我断交?”

    “叔宝做了驸马,皇上加封了叔宝的官,他是调出秦王府了,那又怎么的?难道叔宝还就不能升官了?”

    “我知道你们两个家伙心里有点妒忌,但有妒忌自家兄弟侄子的吗?好多人两亲兄弟的,还有既在秦王府当官也有在东宫做官的呢,当官是当官,咱们私下不还是兄弟朋友?”

    程咬金和牛进达被罗士信一顿喷,也有点焉头巴脑的。

    “不说那个,今天我们喝酒。”

    张超笑着提起酒坛拍了拍,“说的好,今天就喝酒,不过这小杯子喝的没意思,咱们两二两的大杯子!”

    大杯子拿上来,张超二话不说,给自己倒满一杯,先干为敬。

    程咬金和牛进达两人看着张超那猛喝的样子,倒有点怵了。刚喝了几杯,这会肚里还有点翻江倒海呢,这酒,叫什么二锅头,就应当叫烧刀子。

    喝下去跟刀子一样的烈。

    可这时两人也不好跟张超认怂,是他们叫着要喝酒的,现在总不能认怂啊。

    “来,给我也满上。”

    张超给两人倒满,酒香弥漫。

    程咬金盯着那个杯子,面色有点苦,这酒是他…娘的真好闻啊,可喝起来太烈了。一咬牙,程咬金端起酒杯也仰头喝下。

    “再来?”张超笑咪咪的问道,他这身体可算是酒精考验的,不敢跟那些什么五斤哥七斤姐比,但张超能喝一斤半红星二锅头。只是他并不太喜欢多喝,平时宁愿喝点冰啤酒,淡爽。

    可真要喝,一般人还真放不到他。拼一拼,张超是能喝上两斤的。若是能中间去个厕所,抠几下,张超一晚上能干个两斤半三斤都行。

    喝酒这东西,有时也是靠天赋的。张超总觉得是因为自己父母都是爱酿酒和喝酒的人,虽然他们喝的不多,但天天喝的估计产生了比较厉害的基因,遗传给他了。

    程咬金他们不行,他们以前喝的那酒,浊酒淡酒,喝个二十度酒都喊烈酒。对于二锅头这种清澈无比,又香浓无比的酒,他们根本还没有适应过来。

    程金、尤达叫的很响,但战斗力太渣,那杯才刚喝完,结果张超这边酒还没倒上,两人就嚷嚷着倒下了。

    张超和秦琼等一起把这两人送到客房休息。

    “三郎,我们去外面走走。”秦琼回头看了眼两个在炕上呼呼大睡的家伙,然后对张超道。

    出了院子,两人沿着村路出了村子,一直来到了洗澡沟的坡上。

    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下面沟里上千人在忙碌着。经过在官府报备之后,张家招了这么多人来做工,倒没什么关系。

    那条堤坝也在一点点的增高。

    今年就建一丈半高,等明年也许会再增高一些。

    修坝的同时,两边下面坡上的梯田也在进行着,目前已经利用修坝取土的机会,整出了大约一百来亩地。

    “想不到你还真的在这里修坝开田。”秦琼看着下面的场面,也有些惊讶。任谁初来刚看到这下面的场面,估计都会和秦琼一样的惊讶。

    “按你这个样子,这买的这十里沟坡,岂不是能开出上千亩梯田?”

    张超笑笑,手指着北面,“那边下游我又买了十里,挺便宜的,才一千贯钱而已。那边我暂时没精力开发,但就这边的十里,能开出起码两千亩梯田,等水坝修好,水蓄起来,上半年都能种上水稻。再往上面点,以后还能种菜种果树种桑树。”

    “两千亩水稻田?”秦琼没种过地,但知道京畿两千亩水稻田是个什么价值。渭水河边有水稻田,一亩能值十几二十贯。这可是京畿啊,哪怕是现在开国之初,也依然极贵。虽然张超这里是灞上,交通什么的都不如渭水方便,地价肯定有所不如,而且这地还是梯田,灌溉得用水车,种水稻成本会增加,但只要能种水稻,这田就不会便宜,哪怕一亩只算个五贯,两千亩也都值一万贯了。

    何况,除了这两千亩水田,张超买下的这洗澡沟可是足有八千多亩,除了水面和梯田,还有好几千亩,那些又能种菜种果树,也能值不少钱。

    而这一切,张超只花了一千贯钱。

    真是十倍不止的收益。

    “其实开发的本钱也得不少,一千贯只是买下来,但要打造成我计划中的那样,得很长时间,也得很多钱。一年我顶多也就能开垦出三五百亩吧,起码得三年才能把下面这圈的梯田开好,然后还得把田熟好,整平、施肥改善土质肥力等等,又要修水车挖水塘,真正等这里稻香十里的时候,估计得好几年后了。”

    “几年算什么,就算是十年后,也值得。钱帛再多,也不如土地。”秦琼的观念其实和许多唐朝人一样,都觉得土地才是传家根本。

    “义父若有心,可以把我上游的那段勾坡买下来啊,花不了多少钱,慢慢的开发着。”张超上游的那段也还挺长的,不过不如张超买下的这两段,因为上面水少,两边的坡面也更陡,修坝蓄水和开垦梯田的效果都会不如张超买下的下游这两段。

    但用张超的这种方法,有个三五年,也还是能把荒沟开发出来的,绝对还是有赚的。

    秦琼笑笑,“我只懂打仗,什么修坝开梯田,种水稻种菜养鱼养鸡鸭那些,我可不懂。你要是愿意帮我管管,我倒是可以买下来。”

    “这没什么问题啊,反正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拿钱买地,然后拿钱招人来开发,照着我这边的样子,慢慢弄就是,一点点弄。我这边也是这样打算的,不打算一次弄好,一点点开发,开一点,就种一点。”

    “嗯,到时我叫上你程叔牛叔还有你单叔罗叔李叔他们一起来,一人买个两三千亩,一人一段,到时派管事来跟你学。就当是随便玩玩,到时还能在这里建个庄子,盖两院子,得闲时就骑马来这里放松游玩一下。”

    风吹一吹,张超倒越精神了。

    “三郎啊,你真打算去东宫?其实你可以称病不去。”

    “义父,除非我能在家里躺上五年,否则,装病是躲不过去的,而且,我也不想躲。”

    秦琼皱眉,左右看了看,四野空旷,并无他人。他小声的道,“为何是五年?”

    “我师父曾经告诉过我,说唐公当有天下,李唐有二百八十九年江山,还曾说过秦王是太平天子。武德九年,秦王当为天子。”

    张超已经当过神棍了,因此他此时也就继续神棍。要不然,有些事情他还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

    好在,唐人似乎对这些什么谶语啊预言之类的都挺信的,比如隋末之时流传的那些什么十八子啊,李氏当王刘氏将兴之类,就非常有市场。

    “武德九年。”秦琼长叹一声,“三郎,你师父可还说过什么,比如具体一些的?”

    张超当然是知道的,可他不可能再细说了。

    他摇了摇头,“以师父之能,也仅推算到知道武德九年,秦王会做天子,至于具体的,就无法预测得知了。”

    这周裸奔没推荐,全靠兄弟们的支持了!


第222章 秦琼与魏征(第三更,2300月票加更)

    第三更送上,2300月票加更,今天才五点,兄弟们还能不能再凑个一百票?月底了,手里的票都投一下吧!

    因为张家每天都要杀几头猪,因此每天张家都给沟里做工的人炖大骨头汤,炖汤的时候再往里面放点肥肉片,出锅的时候扔一把子菘菜叶子。

    也不需要什么调料,每个做工的人就都能吃上一碗热乎且香味扑鼻,汤上还漂着油花的好汤。

    干了半天活,喝上一口这样的汤,那真是美味无比。

    张超和秦琼两个在坡上转了半天,到了午饭时,也懒得回家,干脆就下到沟底,也打了碗汤,领了几个豆渣窝窝。豆渣窝窝虽是粗粮,但张家管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只要你不往家里拿就行。

    秦琼也是堂堂的国公,还是三品的新任刺史、羽林军将,马上还就要成为驸马了。但他也没有丝毫架子,端着大碗汤,跟张超一起就蹲在地上。

    “豆渣窝头就着肉汤,挺好吃的。”秦琼胃口挺好,一个窝头几口就吃完了。

    张超把汤碗放在脚边,然后把窝头掐成小块扔进碗里,汤泡窝头。可惜没有馍,要是来碗羊肉汤,再来个馍,那才叫真正的美味。

    “以前南征北战,东征西讨,能有口热饭吃都能笑裂嘴。现在你这里做工的百姓,居然都还有馍吃有肉汤喝了。日子真的不一样了。”秦琼感叹着,他想起早年曾经征辽东的经历,后来又随张须陀在中原四处征剿流贼,可是越剿贼越多,扑灭一处,又起数处。

    那个时候的流匪贼寇,其实都是些吃不上饭的饥民。可是有官员把这些报告给杨广,他却不相信,反而责斥说大隋不可能有这么多反民。

    “当年我曾随炀帝东征,攻到辽东城下,奋勇登上城头,可高句丽狡诈称降,炀帝轻信,鸣金退兵劝降,结果错失大好机会,如是再三。后来我又随来公浮海东渡,自海上进攻高句丽,一度曾杀进了平壤城,奈何孤军做战,终还是功败垂成。我两次随军东征,海陆皆战,却只徒留下十余处伤痕,甚至两次都差点没能回来。”

    那个时候的秦琼还只是个小小的武官。

    “三郎,你知道我在辽东城下撤退时,在平壤城下败逃时,回望着城池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吗?”

    张超想了想,“也许是天下太平吧。”

    “你猜对了,那时我就在想,我为何要千里迢迢的来到这异国他乡,跟一群根本不认识的人,甚至互相连话都听不懂的人打生打死?那时我想,如果能够回到家乡,做一个太平盛世下的普通小民,种几十亩地,娶房妻子,生两三个孩子,耕种之余,读读书,赶赶集,这生活该多好。”

    “隋乱十几年,如今天下终要太平了。”张超笑着道,虽说如今北方还有高开道,还有朔方的梁师都,还有代北的苑君璋等这群反叛势力依靠着突厥,不时的侵犯边境,但大体上天下还是终究要一统,要太平了。

    “是啊,要太平了,可我却没法当那个普通的乡民。”秦琼叹气道。他望向下面那些劳作的乡民的眼神,竟然真的有几分羡慕。

    打了十几年仗,留下一身伤疤,流过的血都不知道有多少斗。妻子儿女,在洛阳城尽没。如今虽然封了国公,当上了三品高官,甚至主掌一方的军政大权,可秦琼并不快乐。

    “义父不喜欢长广公主?”张超试探着问。

    “谈不上喜不喜欢,我也只见过公主一面。公主人很漂亮,举止大方得体,应当是个很不错的女子,可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没有那种心跳感觉?还是说依然在怀念贾氏?”

    秦琼摇摇头,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些。

    他也跟了李世民两年了,这期间也是深得李世民信任和赏识的。如今他要娶长广公主,以后也成了皇家人,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他大舅子。他并不想看到秦王和太子的争斗,可他也知道,这争斗不可避免。

    特别是听张超说秦王最后会得天下,这不免让他想到隋朝。一母同胞的杨广五兄弟,最后杨勇被废了,杨广夺了太子之位,等他一当皇帝,杨谅又起兵造反,蜀王更是早早被幽禁,秦王被自己的王妃毒死。

    最是无情帝王家,最后也不知道秦王是要如何当上皇帝。武德九年,现在是武德四年底,只有四年时间了。

    如果是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