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014章

唐朝好地主-第101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不禁金银铜入口,但让他恼怒的是,超过一定数量的金银铜入口,也要当成货物征收关税。

    关税倒不算高,百分之十。

    相比五倍的黄金差价,也有的赚。

    可后来他又发现不对劲。

    大唐的金元宝一枚重一两,含金八钱,值铜钱百贯。可是,金价却没这么高。金元宝不等于金价,这简直是开玩笑。

    他甚至想着,那我直接私铸金币。

    然后他又发现,大唐禁止直接以金银交易,只能以金银元宝才能做货币交易。

    而大唐的金银币不是纯金纯银币,是掺了铜的铸币。这种金币以称重,而是以面额计算,并且这种金币两面有浮雕的图案,边缘有齿纹,相当难以仿铸。

    据说,民间根本没有这种仿铸的能力。

    实际上的黄金价格,大唐的金价比法兰克也高不到哪去。要贵一些,但绝不可能贵五倍。

    真正贵的是金币的价格,可却不是以含金量计算,却是以金币面额计算的。就跟他们的铜钱一样,小小一枚铜钱,新铜元宝直接以一当十,甚至当二十。但也有当二当五的,四种面额的铜元宝,重量相差不大,绝没有与面额成正比。

    拜占庭、法兰克等西方国家还在使用金银计量称重的方式,可在东方的大唐,他们却已经用标定面额来做货币价值了。

    实际只值八索里达一枚的金元宝,可面值却相当于四十索里达。金币实际比本身的价值升值了五倍,靠的是大唐的铸币技术和大唐的信用,还有大唐的货币管理制度。

    他们甚至直接用纸张做货币。

    若是在法兰国,谁用一张纸来当金银用,那别人会把他当骗子抓起来。可在大唐,不论是贵族还是商人或百姓,都习惯用这些纸当钱。

    据说去年曾经发行过银行信用破产,被挤兑无法兑付的情况,可那次风波很快平息,现在银行依然得到百姓信任,纸钞还是大规模流通。

    这种货币管理制度,让他一度很迷茫不解。

    更纯的纯金纯银居然不能直接用?

    反而是掺铜的金银币还更值钱?

    不解,非常的不解。

    投机倒卖金银不可行,但能赚钱的机会还很多。

    这里有专门往地中海跑的商队商船,甚至是航运公司。克洛维王子只需要找商行替他采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然后再委托给跑地中海的航运公司,让他们把货运过去。

    他付了货款、运费,然后再给提前写封信送回去,让人到时去港口提货就好了,他若是信任航运公司,甚至都不需要亲自跟船。

    来的时候,克洛维带了不少金币,还有一些宝石前来。

    他用这些金币采买了许多东方货物。

    比如香水、玻璃镜、千里镜、骑士板甲,在他看来,东方有太多好东西了,眼睛都要挑花。

    可惜钱太少,要不然,他真恨不得把整个汉京都搬到巴黎去。

    第一批货物已经交由航运公司运往地中海,他甚至为自己的货物买了份保险。

    大唐居然还有保险公司,只付不多的钱,却能为货物买份保障。万一船只遇风浪等等原因而失事,他的货物损失,那保险公司会陪他一笔钱。

    这简直太让人喜欢了。

    办保险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保险公司的业务非常的广泛,拥有上百种保险业务。不但可以为货物办保险,也可以为财产办保险,甚至能为自己办保险。

    银行业、典当行、保险业,真让人惊叹的国度。

    “殿下,咱们来东方这么久了,是不是该回去了?”一名骑士问。

    克洛维摇头。

    他最近迷上了东方的文化和艺术,这里的诗歌,这里的音乐,这里的绘画,甚至是建筑、医学等,都让他迷恋。他现在是汉京大学的旁听书,经常去那边听课,还请了私人先生学生汉语,练习书法。

    有位时报的编辑听说他是法兰克来的贵族,还特意向他约稿,让他写些法兰克的文化艺术,风俗地理之类的。他写了一篇,反响很好。时报出版社,还专门请他写一本关于法兰克的书籍。

    连汉京大学的教授,都过来向他请教关于欧洲的风土人情,国家局势等。

    据说大唐的人对于外面的世界都很好奇。

    他现在时报上有一个自己的专栏,每天写篇稿子,就有不少稿费进账。

    “这里多好啊,我不想回去。”

    回去有什么好呢,又冷又差。巴黎还不如这里的一个京郊小镇,那些可怕的食物,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国王陛下身体不太好,殿下不能久待在大唐啊。”

    骑士提醒这位王子,若是国王一命呜呼,你呆在大唐不回家,那这王位可能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法兰克立国到如今,可是经历了好几次分裂的。几次都是老国王死了,然后王国就被几个儿子瓜分,各自为王。每次统一,也都是相互攻伐,最后武力一统。

    最近一次统一,也是在克洛维王子的爷爷手里,到现在也才两代而已。

    “在这汉京呆着,可比在巴黎当国王舒服。”

    骑士无语。

    ········

    张北。

    薛仁贵和高侃这对师兄弟,一左一右,各率两万骑兵,猛然杀向了夷男中军。

    这进攻,让夷男都怔住了。

    不应当去打战场上陷入疲惫的那些骑兵吗?

    他一直捏着十几万人不动,就是在等着这支唐骑。

    等唐骑投入战场,那么他就可以跟着派兵压上。

    到时,一举击溃唐军。

    “四万人就敢冲我十多万大军,真是不自量力。传令,迎战!”

    数万胡骑接上,两军厮杀在一起。

    苏定方举着望远镜,远望。

    眉头紧锁。

    “大帅,杀不过去,被拦下来了。是否派出贵族骑兵?”

    “再等等。”

    贵族虽有数万兵,但骑兵数量却不多。

    那支骑兵相当宝贵,不能轻易的投入战场。

    打仗必须留预备队,这是张超教导他的。当预备队投出去了,就再无力调整战场了。

    “当你出动预备队的时候,要么是你要胜了,要么就是你要完了。”这是张超跟他说过的话。

    现在,还早。

    他既没到胜的时候,也没到完的时候。

    “回纥和契苾人背叛了我们。”一名参谋见两冲胡族久不见动静,恨恨的骂。

    “现在说这些为时还早!”

    想了想,苏定方下令,“调动诸侯步兵,让他们增援我们的步兵,先击溃这边的胡虏再说。”

    必须再给加纥一些压力。

    想了想,他沉声下令。

    “调一万骑兵分为两部,向回纥、契苾两部发起攻击。”

    参谋大惊。

    “大帅,回纥和契苾有可能会是我们的盟友,我们还需要他们的支持啊。这时向他们发动进攻,他们就与我们为敌了。”

    苏定方冷笑。

    “这些王八蛋想要骑墙观望,迟迟不动,估计等我们杀到两败俱伤的时候才会出手。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让他们现在就表态。”

    “可我们进攻他们,那不是把他们往夷男那边推了吗?”

    “这可未必。”苏定方却是摇头。

    他不想再等,不愿意再让他们骑墙观望。这个进攻,就是逼他们立即做选择,他们当然可以投到夷男那边。

    但这后果,他们必须得考虑。

    又或者,在苏定方的压力下,他们会被迫立即向夷男反戈一击。

    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心理战术,一般人是不会懂的。

    苏定方的依仗,在于他坚信吐迷度和哥愣只要不傻,他们就不会真正与大唐为敌。现在倒戈,可是他们取薛延陀而代之,瓜分漠北的好时机。

    而跟大唐为敌,绝不会有好处。

    两支骑兵猛的接令杀出,直取两翼的回纥和契苾两部铁勒阵地。

    苏定方紧握着千里镜,死死的盯着两族的阵地。

    骑兵越冲越近,他的心也越提越紧。

    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终于,两部动了。

    他看到两部铁勒人终于动了。

    他们,向前。

    苏定方脸色惨白。

    既而,眼中露出惊喜。

    两部铁勒人先是向前冲了一段,然后突然调转方向,向中间的夷男所部杀了过去。

    “他娘的!”苏定方骂了一句,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这两个王八蛋,可把他吓的不轻。好在这两人总算没蠢到家,关键时候做了正确的选择。

    赢了!

   




第1368章 凭你也配称天皇

    开元二年秋,八月。

    倭国,难波津。

    倭国舒明天皇遣大伴鸟养以船三十二艘,及鼓吹、旗帜隆重迎接唐使于江口。

    难波吉士小槻、大河内直矢伏为唐使开路,至特意为大唐使者修建的宾馆。伊岐史乙等、难波吉士八牛为唐使敬上神酒。

    “天使,这是我日本天皇赐下神酒。”

    中原古代一直称日本为倭,而日本则在大约两百年前,统一后定国名大和。国为日本崇尚太阳,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图腾。

    隋时,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后来日本派遣入隋的遣唐史觉得倭国之名不好听,便更号日本,因近日出,以为名。

    日本国王自称天王。

    现在又对唐使称赐酒。

    远渡而来的大唐使者是高表仁,他是宰相高士廉的儿子,还是太上皇的女婿,名门出身,家族地位又尊崇。亲自来到这倭国,倭人居然还拿捏起来了。

    高表仁拒不接酒。

    而是对坐在馆内大厅的舒明天皇道,“某乃大唐帝国皇帝陛下特使,有圣旨宣读。日本国王应当面朝北跪拜接受大唐皇帝陛下旨意!”

    高表仁如此不客气的话,让倭国君臣都愣住了。

    他们确实曾对大唐皇帝称臣纳贡,大唐皇帝也曾赐他们东瀛国王封号。可这是日本,入乡随俗,唐使应当尊重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怎么能够面朝北跪拜接旨呢?

    已经当了十年天皇,年过四十五的舒明天皇满脸不快。

    身为日本第三十四代天皇,他是敏达天皇的孙子,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儿子,血统尊贵。

    虽说朝中由苏我氏家族掌权,是外戚专政。可再怎么说他也是天皇,怎么能向唐使下跪呢。

    气氛突然变的异常。

    大臣苏我虾夷,也就是如今苏我氏的族长,他上前几步。

    “天皇可以站接大唐圣旨。”

    苏我虾夷做为倭国朝政的实际掌握者,对于大唐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知,知道大唐的厉害。之前灭高句丽,倭国出兵就是他的决策。他让地方豪族们派出士兵前往朝鲜半岛,协助大唐灭高句丽。

    大唐仅用几年时间就灭了强大的高句丽,这让他对大唐很是敬畏。

    这次新罗和百济交战,苏我虾夷也一直在中调解。眼看着两家越打越厉害,苏我虾夷希望能与大唐对话,平息半岛南部的战火。

    他是担心两国交战,让大唐趁机南下。

    可好不容易请来了个唐使,却不料,一来就弄出这样的事来。

    高表仁身着紫袍玉带,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倭人。服饰古怪,长相丑陋,尤其是那个天皇,牙齿居然染黑了,眉毛给剃了,戴个帽子也奇奇怪怪,人不人鬼不鬼的,居然还自称天皇?

    你就一倭国国王,有何资格自称皇?

    当今天下,只有三皇。

    大唐帝国皇帝陛下,罗马帝国皇帝陛下,波斯帝国皇帝陛下,这是三家共同承认的。至于其它,都没资格称皇。

    一个小小倭国,那是大唐的藩属,他有何资格称皇,还天皇?你怎么不叫昊天上帝呢?

    “礼不可乱,仪不可废。倭国做为大唐藩属国,其国主为大唐册封之国王,可尔小小国主却敢自称天皇,岂欲选择耶?”

    高仁表坚持两项原则。

    一,倭国国主必须去天皇之名,以大唐册封的东瀛国王之名为号。

    其二,倭国国主必须面朝北,跪接大唐圣旨。

    苏我虾夷眉头紧皱,他的汉话学的还算可以,天使的意思差不多都明白了。可越是如此,他越为难。

    天皇这个称号,倭国可是已经沿用了一千余年,从最早的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到如今的舒明天皇,已经传了三十四代,天皇这个称号,也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唐使一句话就要废掉天皇之名号,这怎么能行。

    可不同意,则使者不高兴。

    气氛很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