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66章

大明1629-第66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大昌和安柯平两人也在萧亦后面站着,元大昌感觉这些人就是给自己不一样的感觉,和以往长宁镇那些兵油子不一样,看着新兵们好奇的目光,元大昌心中也颇是满足。

    新兵们都是经过了最初的测试,肩膀上都有着一块缝制上去的布,布上几条竖,这便是他们的气力记录,日后也好分配相应职位。

    新兵们此时还都穿着自己的衣物,要么是好一点的是打着若干补丁的粗布常服,坏点的破衣烂衫的就站在那。

    萧亦在台子上看着下面,暗暗点头,虽然都是破衣烂衫的,但这批新兵相较于以往在永安堡招募的精气神又是不同。这些人都是刚刚分得土地,帮着家里刚刚农闲下来,活力十足,对于萧亦感激至深且十分渴望训练和战斗。

    “分发器械!”

    萧亦的声音传出,每个人都将视线集中在前面,不断有战士抬来一个个大木箱,放到最前面。

    不止新兵,就连老兵都十分好奇箱子中装的是什么,逐个打开,居然是一面面不同以往的盾牌,只见这些盾牌上都装有铁钉,外包裹铜皮,有半人大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先是各哨刀牌手一一领取自己的盾牌,拿到新盾牌的老兵们掂了掂盾牌的重量,这盾牌重量并不似看上去那么沉重,又轻轻抚摸盾牌上的铁钉,试着往身前顶了顶。萧亦看到也是露出了微笑,看来相较原来的盾牌这新式盾牌大家都是十分满意。

    又一排箱子被抬上来,这些箱子里摆放的全是新式三眼火铳和一色的精钢小挑刀。

    被选为火铳手的新兵们皆是振奋不已,这便是自己将要使用的器械吗。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起码对使用火器有些尝试性知识的人,将小挑刀别再腰间,拿起三眼铳均是摆弄起来。

    随后便是新制作的大明制式长枪、精钢腰刀、新制作的鸳鸯战袄、皮甲等一一下发到每个人的手中。

    当新兵老兵们摸着手中制作精良的武器,换上崭新的衣甲后,都向迫不及待的想上阵杀敌一试犀利,心中激动的同时也充满了信心。

    …………

    桃花堡千户官厅内,刘一鸣正和众人议事。前些时间刘一鸣已经知晓萧亦在长宁堡的动作,居然是到任当日就处理了大部分的原来长宁镇各总旗、小旗。

    刘一鸣惊讶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因为萧亦这件事做的是毫不违和,杀的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足够的罪证,此时这些罪证就摆在桌上。

    这半月以来大家也都听闻萧亦在长宁镇的动作,皆是议论纷纷。但是经过细细调查,这件事是由于姜鹰、齐海二人背叛所致,所以最后的结果便是上头来人将二人的家人全部压往卫城斩首。

    半月过去,大家也都是对此事不再在意,毕竟相较于整个东卫,长宁镇的姜鹰等人也只能算作是微不足道,只是在闲谈饭后议论而已。

 第一百零七章:战阵

    分发完所有器械,就是新阵型的编练,现在时间充裕且新兵占据了绝大?32??数,所以训练就仍然是要从最基本的开始练。

    那便是队形,军队行走在外,首当其冲便是队形,从队形是否严整便可以分辨出强军弱旅。

    按照大明营兵编制,一甲十一人,萧亦只是沿用了这一名称制度,内中却是和营兵不尽相同。

    营兵编制一甲十一人,甲长一人,两伍分别为长枪手和火铳手,萧亦则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每甲刀牌手两人,长枪手足七人,火铳手两人,又是将每一甲多加了一个夜不收。

    这些夜不收统属于王大勇统领,训练时也单独训练,但是平日都和甲内在一起,只有外出的时候才会和其余夜不收一起。

    这时训练便是按照每甲一起训练,甲长为刀牌手站在最左侧,两个伍长分别为长枪手和火铳手,站在中间和后面。

    两侧刀牌手护卫侧翼,七个长枪手可以按照战场形势分为两排或者一排,火铳手位于最后,作战时一甲最主要的战斗力也便是这些长枪手。

    编练阵型时火铳手随甲内编练,待阵型可以熟练转换之后,火铳手离甲由刘通独自训练。

    说道刘通,刘通上次听了萧亦的话之后可谓是在三眼铳的使用上下足了功夫,这些日子一有闲暇时间就在练习使用,也经常往仲阳那里跑,询问三眼铳构造,已经小有成效。

    这时每甲就按照萧亦的指示站好了队列,七名长枪手呈一长排,侧翼两刀牌手,后方两火铳手,这是第一个阵型。

    随着萧亦一声令下,长枪手其余人不动,只是长枪手变为两排,横纵缩短,这是一总组成大阵的变化前奏。

    这些日子主要也是编练几个主要阵型用以作战时随机应变,萧亦再次下令,阵型忽的再次变化,由于是第一次编练,新兵们有些慌乱,不过好在都有伍长甲长的领队,也只是多花了一些时间。

    新兵们一边变阵,萧亦一边在台子上说着:

    “兵者,伍也,当堂堂正正列阵而战。往日官兵对战倭寇为何屡战屡败?后戚帅编练雄军,每战斩首上千,自己只损一二,就是讲究个战阵二字!我军严谨列阵,又有火铳在后,可攻可守,当可大败贼寇!”

    众人听得皆是热血沸腾,随后萧亦指挥战阵变换,诸人谨奉其令。

    这个阵型也是最难的,所有人聚成大阵。各甲聚在一起所有的长枪手呈两排,刀牌手都跑到最前面和侧面,半身立盾,挺身支盾,这样来自前面和上方的弓箭就都能抵挡下来,侧面也有刀牌手防御,减少伤亡。

    石刚沉声大吼,“立盾!”

    所有人神情一秉,大喝一声,盾牌撞击在一起发出哐当的声音。

    所有新兵都在老兵的带领下左手握刀,右手将盾牌支在长枪手的头上保护,前面的刀牌手就将盾牌直立,自己低身将身子挡在盾牌里。

    萧亦暗暗点头,虽然速度和整齐度几乎是没有,但是这已经很不错了。石刚见萧亦看了一眼自己,再一声大吼:

    “挺枪!”

    中间第一排的长枪手将枪尖顺着盾牌缝隙最大化挺出,这次萧亦几人远远看去,只见这盾阵就像是个带着刺的乌龟一般,若是骑兵冲来定然是无从下手。

    只是现在还只是个雏形,因为第一日训练,盾阵都是参差不齐的,很多地方都有缝隙,新兵们反应相较于老兵也是很慢,但萧亦相信,只要时间充足,训练得当,这长枪盾阵就将成为骑兵的梦魇。

    史路上前大喝,

    “分!”

    阵内所有人皆是迅速离开位置,随着自己的甲长伍长分成若干至,依然是那个队形,每甲侧翼刀牌手,一排长枪手,后方火铳手。

    一整天就在训练这个阵型的来回转换,小阵型还是成型挺快,也看得出来在速度和整齐度都在一点点提升,但是大阵练了一天是没有丝毫起色。

    这一天萧亦就发现,这盾阵练成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些新兵,甚至老兵有时都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胡乱站,每一次的位置也是不一样,每一次举盾的高度也不尽相同。

    新兵很多人虽然都是想训练,但是明显对这种训练不理解。有人心不在焉的样子,变阵的时候新兵也有人开始松松垮垮起来。

    这样练一天下来,只练阵型反倒是人人都是腰酸背痛,十分劳累的样子。

    萧亦在军营和大家一起吃晚饭,战士们都是十分高兴,连连道像萧亦这样的上官可真是少,大家伙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着大锅饭,这对新兵和老兵间的磨合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伙食还是不错的,无论何时萧亦对于军营的伙食都是最为关注,不仅要让他们吃饱,而且还要让他们每隔几天便要吃些油荤,不然便是有人会排泄出血块来。

    一个壮汉新兵每日可吃二斗米,这些新兵下来一天便是几石米的消耗。即便是现在萧亦也不能给他们每日都供给米饭,只能是粥食、米饭、白面馒头等换着花样的隔几日一换,不过新兵们对于伙食还是十分满意的。

    “大人,俺们这么练到底是练个啥子?咋不去杀贼寇?”

    终于,有一个新兵被众人推出来询问。萧亦顺着声音看过去,见到这新兵面向颇为老实。挺着个大光头,身上穿着下发的皮甲,一脸胡子拉碴。

    萧亦颇有兴趣的问,“你叫什么,是哪一甲的?”

    那人听到萧亦询问,赶紧放下手中物事,伏跪在地上。

    “大人,小。。小的姓胡,村里人都叫俺胡光头。是一哨三队四甲的刀牌手!”

    萧亦笑了一声,扶起胡光头,看着周围新兵们聚拢过来的目光。

    “胡兄弟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去问问你们的甲长、伍长,他们都问过。石刚、史路还有大山兄弟、大河兄弟也都是知道的。”

    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石刚和史路,慢慢走出了军营,萧亦走的时候一直就是听着后面的声音。走到军营门口,见到正拿着火把一丝不苟站岗的几个兵士,那几个兵士见到萧亦来了纷纷行礼。

    萧亦点点头,拿起一个兵士的腰牌冲着火把看了看,“二哨一队一甲驰浚,你们都很好。都去和他们一起听吧,这我来看着。”

    驰浚还要说些什么,萧亦却是直接拍了拍驰浚的肩膀,摆了摆手。驰浚几人看了一眼萧亦,小心的退下进去了军营。

    史路和石刚早便是明白萧亦的用意,等到萧亦离开后,石刚和刘胜又是一唱一和、唾沫横飞的为新兵们开始讲述起他们的那些‘传奇’经历来,新兵们早便是听闻这些老兵都杀过鞑子,早便是好奇他们的事迹,这次都是十分专注的听着。

    有些萧亦在永安堡招募的老兵早便是听过一次这些事,直到现在他们还记得自己刚听这些事情的感觉。当时就想听故事一样,听到某些处甚至自己听的是热血沸腾,将自己完全代入到故事中,这次仍是跟着一起听着。

 第一百零八章:三段击

    这种不符合当时的训练方法难免会让人难以接受,这也实属正常,对付?32??种情况萧亦还是老方法。

    让老兵们为新兵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尤其是经历过小五台山之战和从辽东过来的老兵们,他们讲的更是绘声绘色,听过的士兵往往都没了原来的想法,也都知道自己这么做的目的。

    但是今后不能一直这样,萧亦决意这两日新招募一些人作为军中游说官,专门负责这些新兵的讲说,内容自然是由自己提供。

    但是萧亦还是要加一把火,让他们彻底振奋起来。第二日一早,萧亦站在军营里的台子上,身前则是刚刚要开始一天训练的兵士们。

    军营内旌旗飘扬,永安军将士们的头发随着微风飘扬,萧亦忽然注意到少了些什么,器械甲胄都很齐全,但是头盔都还没有,是时候让匠户们制作头盔了。

    “戚爷曾言,开大阵,对大敌,你们真的以为你们的大敌就是眼前的这些马贼土匪吗?”萧亦目光环视诸人,语气深沉。

    诸人不明所以,萧亦怎么忽然说这些。

    萧亦忽的抽出戚家刀,指向东面

    “错!你们真正的敌人,在辽东!辽东的鞑子,每个人力大如牛,你们三个甚至四个才能和他们一个打个平手。”

    “为了什么而战,为了亲人而战,问问你们的队长吧,我们中有多少人战死在辽东,死在那些鞑子的刀上!他们中有很多人家曾经在辽东,鞑子也不会给你家留活口的,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

    军营内除了旌旗飘扬的声音就是萧亦的皮靴在台子上来回走动的声音,萧亦声音充满了仇恨“永安军,百姓们为什么叫我们永安军?那便是他们相信我们会给他们带去安宁,若是连土匪都打不赢,还怎么和鞑子斗?不经过训练,你们怎么跟我上阵杀敌!”

    台下鸦雀无声,人人都是紧握着拳头,萧亦一番凌厉的话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若是想真正的保卫家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刻苦训练,近期有些松懈的新兵被说的是羞愧不已,看着身姿挺拔的老兵们,都是暗暗的将身子站直些。

    尤其是那些老兵,更是将拳头握的咯咯作响,可见被勾起了痛苦的回忆,他们想到了那些顶着丑陋的金钱辫的鞑子的丑恶嘴脸,和他们在辽东的所作所为。

    萧亦在台上不断的走动,仔细观察每个新兵老兵的表情,暗暗点头。

    这一番话起码是达到了目的,让他们真正知道了自己为何而战,不是明朝,甚至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是为家人、为百姓、为了将安宁带的更远而战。

    萧亦沉声道,“各甲火铳手出列!”

    每个甲的队列后方的两名火铳手赶紧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