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00章

大明1629-第100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潇在长宁镇干了多年老三,对管队官的位子自是眼馋不已,这次终于是得偿所愿对于萧亦自然是感恩戴德。

    刘世仁署总旗,正好可以外放做官屯官,刘世仁这个人萧亦也观察了很久,粗中带细且作战勇猛,身为自己第一批的辽东老兵在军中威信也足,此次让其为永安堡管屯官,掌永安堡屯田练兵之事。

    刘世仁接到萧亦的任命文书后并没什么大的反应,反而是目光坚定起来,萧亦将永安堡交给自己那正说明了萧亦对自己极大的信任,感动的同时更加下定决心为萧亦守好永安堡。

    写完停笔,萧亦觉得差不多了,一次性调动过多反而不好,自己吃肉也得让别人喝汤不是,不然他们现在闹起来自己对桃花堡还不是很熟,自己还真没法处理。

 第一百六十六章:天雄军

    崇祯三年六月一日,前几日黄阳几人已经都到了桃花堡,对于他们的任命众人都毫无异议。

    这几人都是萧亦的心腹,又都是百户任职管队当然没有问题。

    这一天萧亦让镇抚董英华,令吏郑中,副千户陈浩三人和一些小吏跟着自己去巡视下属各堡各庄,而王大勇就带着夜不收小队的十几个人身旁护卫。

    萧亦下辖两处大堡为长宁镇和烟台堡,而长宁镇下辖又有永安堡、胡庄、花头堡、李庄,烟台堡下辖河头堡、黑堡和茂德堡。

    除了这两个大堡外桃花堡下辖又有土堡、茶庄、裕庄等十处庄堡。

    其中这烟台堡和裕庄、茶庄为紧要之地,烟台堡下辖三堡皆为桑干河沿线,若是可能的话,将来倒是抵御后金入口的防线。

    而茶庄位于鸳鸯水和桑干河交汇处,是桃花堡境内最西,地处要道;裕庄在桃花堡东北方向,是除鸳鸯水外进入桃花堡境内的要道,这几个地点也是萧亦此行的主要巡视地。

    首先两日时间萧亦在境内来回巡视了几个小屯堡和村庄,不提各军官们的极力奉承巴结,就说萧亦亲眼看到的情况就足以让他烦躁不已。

    各屯堡情况非常糟糕,耕地荒芜,耕牛少且瘦弱,各堡各庄军户百姓都大量逃亡。

    六月二日,萧亦一行人来到了这烟台堡。

    烟台堡地点重要,为沿河四堡之首也不是没有道理。此堡位于桃花堡正北,裕庄西北与桃花堡和裕庄正为三角之势。

    堡周长一里零百步,不包砖,烟台堡境内除黑堡、茂德堡、河头堡外又有墩台四座,烟台堡设百户管队官董泽领军一百零二人防戍,其余三堡设一总旗领军五十防戍。

    堡内也就只有一条主干大街和几条小巷,低矮破败的土房,堡内有军户几十户,这里的人都非常贫穷,或许是由于偏北的原因,比萧亦初到长宁镇时的军户还要穷。

    一条主干大街,说是大街其实就是一条铺着少许石板的泥土路罢了,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一下起雨来到处都是泥泞不堪积水严重。

    路上经过的也多是一些衣衫褴褛满面麻木的男人女人,堡内店铺只有一家,也只是卖一些粮米杂货而已,这一路所见种种就连同行的董英华和陈浩都在不断皱眉。

    董泽没想到萧亦居然能亲自来这里巡察,堡内最好的建筑就是这百户官厅了,而董泽也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就只得动员全堡找寻了一头干瘦干瘦的羊羔宰了招呼萧亦他们。

    董泽倒是没有和其余屯堡的那些军官一样极力奉承,只是恭敬的立在一旁等着萧亦发话。

    对于其他小军官的马屁萧亦也没心思多听,一边往官厅内走一边询问:“董大人,这附近可有什么煤矿铁矿之处?”

    董泽沉吟半晌,说道:“这,还真没有。”

    萧亦哦了一声,本来他是想看看这附近有没有什么矿脉,他心里十分关注的还是盔甲器械的问题。

    他又说:“董大人,明日陪同本官巡视沿边三堡。”董泽连连点头。

    六月三日到五日,萧亦这两日来来回回的在沿边三堡巡查,发现这沿河边四个堡虽地理位置都很好,但是都特别贫穷。

    加在一起的军户没有两百户,官兵人数也只有百人左右,耕牛不到三十头田地没有两千亩,这百多人的官兵要管这么大一块地界,也是难为董泽和其余的三个总旗了。

    六月五日,萧亦离开了烟台堡巡查了下辖的裕庄和茶庄,这两个地点和其余的几个屯堡一样不容乐观,军户大量逃亡,官兵稀少缺乏器械操练,若是在后金入口时几乎是形同不设。

    这一次倒也不是白来一趟,至少萧亦对于境内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计划,据他初步预估,虽然境内现有耕地较少,但是可以开荒和复耕的土地起码也有六七万亩,这可是一块完全由自己做主的地界,自己完全可以放开手脚。

    萧亦策马位于裕庄南边的一座小山上,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倍感豪情满身,觉得若是使用得当这里日后绝对是一处养马和采药的好地点。

    这座小山当地人称其为怪岩山,山上怪石嶙峋树木郁郁葱葱,且往南又有一片长达一里多的树林。

    这里就和一处野生动物园一样,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生活于此,风景秀美,各式水草和草药十分充足,这里倒也是一次意外发现。

    王大勇也是策马于此,他叹息道:“大好河山啊!”

    萧亦点头:“是啊。”他心中更加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如此大好河山不能就此荒废,华夏瑰宝绝不容许被荒僻蛮夷窃取。

    ……

    六月六日,萧亦一改往日的一脸愁云,带着满脸的豪气回到了桃花堡。

    当夜司吏何大鹏府上,这时典吏刘文昌也在,这两人在对饮谈笑,说着说着便说道萧亦身上。

    只听刘文昌说道:“据说着萧亦是笑着回来的?”

    说着有些纳闷的道:“这萧亦在堡内逛了一圈愁眉苦脸的,但是出去巡视了几天却变得一脸开心?”

    “难道是外面有什么好东西?”

    何大鹏一提起萧亦顿时变得一脸的不爽:“管他作甚,他能奈何你我?你我也不是那齐海可比,这里是桃花堡,也不是小小的长宁镇。”

    刘文昌也是点点头,这萧亦说到底还是个武官,武官对于文官一向都是矮了一截,即便是前任防守刘一鸣对于他们都是安抚为主,萧亦初上任应该是以安定为主。

    ……

    时任右参政负责整训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的卢象升。

    这半年以来卢象升在这里也没闲着,刚到任就同各地豪强和大商处处周旋,同时铁腕手段惩办贪官污吏,斩杀畏敌不战之将官十数人,虽迅速使得境内政令一清,但却得罪了数多权贵。

    随后他雷厉风行,整改兵备,分派田地耕牛,招募新军各处剿匪,他和他的军队让三府贼寇闻之一惊,号‘天雄军’。

    这时他正在自己的府上看着各地的公文邸报,卢象升自到任以来一直都是眉头紧锁从不放松,同萧亦一样,他也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各地的邸报和公文。

    卢象升的桌案上放着一盏清茶,散发出幽幽的茶香,两名仆人恭敬的在一旁立着。

    卢象升左手拿起茶杯,右手翻开下一道公文正欲张口,然他忽的面目一凝,赶紧放下茶杯拿起公文细细的看了起来。

    随后他脸上终于出了一丝笑意,喃喃道:“永安军,萧亦,我果然没看错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重甲骑兵

    回到桃花堡的第二日,萧亦便叫来所有的将官商议事务。

    经过了前几日的巡查,自己昨夜已经理出了一个头绪,堡内诸事是时候开始一一处理了。

    萧亦首先看向板着脸立在一旁的镇抚董英华,说道:“董大人,前些日子你也同本官一起巡视下属各堡,对于军户兵丁方面,你可有话说?”

    诸人都不明白,萧亦怎么就最先询问的是这呆板迂腐的董英华呢,董英华看了一眼萧亦,看到萧亦眼中闪现若隐若现的光芒。

    当下恍然一悟,老实的说道:“器械不足,操练不佳,多是老弱!”

    董英华的话一出,得到了绝大多数将官的反对。

    一个管队官叫叫嚷嚷道:“大人,这老家伙说话不经脑子,我们的部下都是多年的精锐怎么能说老弱呢?”

    “就是啊,大人不能轻信这家伙的话!”

    萧亦看着这几人好似没听到一般,只是看着董英华,微笑说道:“董大人所言于本官所见相同,那裁退老弱之事便交给董镇抚你了!”

    萧亦是有考量的,裁退老弱只是自己弱化当地军官力量的第一步,经过这些时日细细的观察,董英华倒还真是这等工作的绝佳人选。

    董英华一板一眼的走上前,对着萧亦恭敬的做了一揖,道:“下官领命。”

    萧亦既然决定,这便已是事实。

    其余的军官面面相抵,防守大人怎么会忽然想起要裁退老弱?

    最主要的是这事居然交给了‘铁公鸡’!看来大伙有麻烦了,这‘铁公鸡’办事向来是一板一眼从不含糊,心中都开始打着小九九。

    萧亦看向陈浩,说道:“陈大人,这堡内营操及屯田事务便交由你打理!”

    陈浩看向萧亦呆了呆,主管营操和屯田这是莫大的信任,其中油水自然大得很,这也显示了萧亦对于自己的信任。

    自己虽然没进入州城,但是跟着一路升迁的萧亦总比跟着那万年防守官刘一鸣要强,萧亦对自己如此信任自己也是前途无量。

    看着萧亦真诚的眼神,陈浩整个人都有些哽咽:“下官定然兢兢业业,忠心值守,办的明明白白,决不让大人失望!”

    萧亦对着陈浩笑道:“老哥说这些见外的话做什么,论及辈分你是我兄长,在这桃花堡你又颇有经验,此事当你莫属!”

    陈浩听到萧亦的话,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当下只是连连点头。

    “郑大人,你带一班小吏今日起便要开始核查堡内军户、官兵人数,将堡内所有的军户和百姓重新入籍,这可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希望郑大人能办好!”

    郑中一直坐在萧亦右手边上,身着长袍,一柳胡须显得温文尔雅,此时他含笑起身,说道:“大人将此事交由下官处理是我的荣幸,下官回去便开始统计。”

    萧亦起身说道:“此外,镇抚董大人仍是主管内外律法军纪,即日起桃花堡内外便要组织裁撤下来的军士归家开垦荒地,其余军士的操练也不能断了,余者各人各司其职!”

    司吏何大鹏和典吏刘文昌两人坐等右等也听不到萧亦提及他们两人,下面两人商议了一声。

    仍是由刘文昌挥袖起身,大声道:“大人为何不安排我等办事?是看不起在下?”随后冷哼一声。

    下面坐着的何大鹏也是一脸的冷笑不止。

    陈浩听到刘文昌的话,眉头一皱不知在想着什么,郑中听到刘文昌的话后也是暗自摇头。

    只见萧亦盯着刘文昌,看了刘文昌一会直看的刘文昌浑身起满鸡皮疙瘩,这才忽然哈哈一笑:“倒将二位大人忘记了,刘大人和何大人的办事效率本官是知道的,这样吧,就将耕地事宜交给二位大人,想必两位大人定然能犁出好田地来。”

    “什么?!”刘文昌指着萧亦说不出话来,萧亦居然让自己二人去耕地?这是何道理!

    厅内诸将看到刘文昌猪肝似的脸色哄然大笑,让文官去耕地,多年来还是头一遭。萧亦也是有心教训教训这两人,免得这两人总是无理取闹,自己没那么多闲心和他们扯皮。

    萧亦又是迟疑,这大明卫所军士的粮饷,马军每月米二石,步军小旗月给米一石二斗,总旗一石五斗。

    若是屯田者得到的便是半数,戍守军士如数发给,军士发盐,有家室者每月两斤,没有则是一斤。

    月粮又可以折欢声银两,但是现在米面紧缺倒是无人换成银两,每每都是领取米面。

    现今账册上的粮饷拖欠已有时日,幸好这官兵留下不多,即便是那些被裁撤的军士,萧亦也准备如数发下,这些日先发给半数,年后两堡收成后再发下另一半。

    但仍不是个小数目,仅凭桃花堡这点存粮是难以办到的,又要从永安堡与长宁镇运粮。于是萧亦写下了一道公文,让刘世仁和杨潇明日各自运来些粮食应急。

    这次会议结束后外面对于萧亦无所事事的传言便不攻自破,萧亦花了半月时间熟悉桃花堡内外和境内诸堡,一回来便雷厉风行的下达各种命令,直让人叹为观止。

    萧亦让董英华负责裁撤老军的事倒是引起了堡内的一阵鸡飞狗跳,这两日到萧亦这边哭哭啼啼的人是络绎不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