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939章

唐砖-第939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你这么喜欢自作主张,那就自己去解决所有事情,少找我帮忙!”
  
  这就不是一个皇后训斥大臣的话,听起来更像是一位母亲,在责备自己不听话的儿子的时候说的一些气话。
  
  李泰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云烨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长孙发了一通莫名其妙的火气之后,也不听云烨解释,就气哼哼的回了自己的两仪殿。
  
  云烨重新把地上的折子捡起来,赶紧跟在后面进了两仪殿,知道皇后在生什么气,自己这顿骂挨得很冤枉,皇帝临老入花丛关自己什么事,李家人就是这样,当初李渊在这个年级上还在给李二生弟弟妹妹,这是传统,谁能钣得过来?
  
  吐蕃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放在长孙的心上,如果大唐真的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强攻吐蕃,以现有的力量不是办不到,只要不计生死,不计代价的强攻,大军进入逻些不是难题,问题是逻些那样一座破落的小城,值不值得大唐如此的大动干戈?
  
  吐蕃本来就是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丢弃逻些,带着唐军在雪域高原上打转转,绝对会让大唐军队陷入一个巨冇大的泥沼,到时候进退两难之下,才是这个帝国的耻辱。
  
  长孙一生气,就会不断地喝茶,眼看着她喝光了一壶茶,云烨才小声的说:“娘娘,微臣也不知道啊,到了岳州才知道庞匙儿从逻些出来,已经到了松州,微臣收到军中急报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所以就在摩天岭等候。
  
  微臣的家臣说这兄妹俩已经疯了,做出来的事情早就超越了常人的预料,您也听到那个天空之城了,那是在生生的拿人命往起来堆。自己痛苦,所以就更加的向往快乐,庞匙儿的教义已经有了一丝邪教的意思,虽说所有的宗教都是要赋予信徒大自在,大幸福,但是像他们这样浮于表面的教义,微臣还是闻所未闻啊。
  
  吐蕃高原易守难攻,我大唐虽然兵强马壮,却也不能轻易地进攻吐蕃,一来得不偿失,二来穷兵黩武之下,会放松对这个世界的监管,到时候会给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以可乘之机。
  
  所以啊,娘娘,能打败吐蕃人的只有他们自己,吐蕃人地处苦寒之地,人丁不旺,再加上那里宗教矛盾冲突极大,部落之间征战不休,只要让他们自己乱起来,会慢慢地杀光自己人的,想三国年间,汉人的人口一度不足三百万,这就是内战的可怕之处,因为不管谁输谁赢,被砍倒在地上死去的都是自己的族人。”
  
  长孙听了云烨的这番话,火气似乎慢慢的平息了,对云烨说:“这些军国大事毕竟是要陛下回来决断的,我们在陛下不在长安的这段时间里,只要守好长安不出乱子就好,九成宫距离长安不远,就算事事向陛下禀报,由他决断之后再把旨意传回来,让我们处理,时间上也完全来的急,但是,这个女人不能被陛下看见。”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长孙有些不好意思,假意拿起云烨送来的奏章翻阅起来。只看了两本就皱着眉头问:“怎么全是承乾的意思?”
  
  云烨耸耸肩膀道:“这都是中书省拿来要我签押的文书,一些我同意了,一些被我拒绝了,要不然您看到的会更多。”
  
  长孙看着奏章慢慢说:“契苾也就罢了,冇这个黑齿常之何德何能进入千牛卫充当中郎将?承乾还真是思虑的周到,这恰好是我最大的批阅权利,从五品!这是要我徇私不成?”
  
  “黑齿常之是宫中箭术教头黑齿长的儿子,您看看后面附录的家世就明白了,不过此人倒是算得上是一员良将,充任千牛中郎将绰绰有余,所以微臣就批阅了。”
  
  长孙噗嗤一笑道:“你还真是外举不避仇啊,一个射雕手被你生生的折腾成一把弓箭,虽说他如今已是苟延残喘之年,你很希望我把他送出皇宫吗?不怕挨了暗箭?”
  
  云烨嘿嘿的笑了一下说:“云家把自家的弓箭借给他使用了这么些年,到了该收回来的时间了,没了那把弓,黑齿长恐怕没办法射箭吧?”
  
  长孙沉下脸来说:“休要大意,这个世间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很多,斩草莫过于除根,也罢,既然你保举了黑齿常之,那么,这几天就让黑齿长病故吧!人死了,和人活着是两种概念。”
  
  李泰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笑嘻嘻的走进母亲身边,嘴里咬着一个硕大的梨子,凑到边上看母亲批阅奏章,时不时的还帮着出一点主意。
  
  等到所有奏章批完,长孙拍着最后一个本章说:“看起来你更加的在意大海啊,这一次两只舰队背道而驰,也不知道能不能达成最初的意愿。如果能够将这个世界彻底的探索清楚,本宫认为,我大唐就有划分世界的权利,这其实也是天权,或许,在某些方面,我们比寒辙,庞匙儿更加的疯狂,且不知是福是祸啊。”
  
  云峥看着两仪殿里的那几张巨冇大的屏风说:”如果上苍有说过不许大唐划分世界的话,微臣倒是很想拜读一下。” 

第二十三卷红日升 第四十一节严防死守

两仪殿的屏风总是在更换,因为皇帝陛下的玉宇一览图需要不断的更新,今天发现北面多了一座城池,明天在海上发现了一座小岛,再过了两天,在南方的某个地方居然发现一群黑乎乎的人自称是唐人,并且有了官府在治理,可是大唐的兵部户部从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一群属下。
  
  这就造成了地图总是在换,书院里学习地理的学生根本就等不到毕业,就会被兵部,户部搜罗一空,一部分去勘测绘制军用地图,一部分去绘制民用地图,如今的大唐地图,早就不是以前那种画条线就是河,画一个圈圈就是城池的时代了,各种各样的正规标示已经让大唐的地图变得非常精确。
  
  本初子午线的恰好从万民宫的那个皇座下穿过,那里将是原点,整个世界的原点,所有的地图标示的起点,就坐在皇帝的屁股底下,为此,工部的人专门奏请皇帝陛下将那张龙椅生生的固安在大地上,作为世界的原点,他不能总是跑来跑去的。
  
  最让工部头疼的就是长江口的那座岛,现在他依然在日夜不停地向大海滑动”当初那座只有一点点面积的沙丘,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不小的岛屿,方圆足有一里,满是细沙的岛屿上长满了芦苇,所有经过这里的船只,都会绕着这座岛转一圈,做梦都想找到岛上的息壤,不过,这么多年来,不管是飞沙走石的神巫,还是法力高强的道长,亦或是道德圆满的高僧都没有缘分得见这个绝世的宝贝李二都狐疑的问过云烨不下三次,他很想知道到底有没有息壤这样的东西。
  
  怎么解释都没有用,清凌凌的长江水会携带泥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口只有发大水的黄河才会裹挟着黄泥汤子怒吼着往下游跑。
  
  远古的风从遥远的内陆将尘土搬运到关中平原创造了黄土地上最丰硕的文明,但是这种最容易流失的黄土,被黄河不断地搬运到山东平原以至于那里的海面在逐渐的消失,先是变成滩涂,紧接着就会变成坚实的土壤。
  
  李二对于国土面积不断增加乐见其成,可是黄河总是胡摇乱晃的尾巴让那里的土地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二十年的时间里,黄河的出海口,已经改变了四次为此,皇帝特意下了诏令,不许百姓在那里开垦土地,大唐其他可以开垦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
  
  本初子午线在不断地延伸,她两侧的线段也在不断地向外扩展等到横线确定之后,它就会把大唐的每一寸国土都变成一个点,不管是泰山之巅,还是幽深的峡谷,总会有两条横竖线段在那里交汇。
  
  长孙在皇宫里就是霸王,狠多时候这座巨大的皇城其实她才是主人李二除了管理一下万民宫,对其余的地方都是从不过问的,所以云烨跟着长孙漫步在皇宫里实在是有些狐假虎冇威的味道。
  
  后宫云烨是不去的,也没有必要去,再说长孙把那里看得很严,不要说云烨进不去,李泰也进不去,杨妃搬去了太液池对面新修的春华宫,领着上百名宫女太监种温室大棚,阴妃搬去了太液池左面的夏花宫,也带着百十个太监宫女在那里专门织锦。
  
  所以现在皇宫里,李二吃的菜,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老婆亲手种出来,织出来的,以至于早年间从不断绝的蜀锦进贡都已经停了足足六年了。
  
  云烨进宫,如果不是去见皇帝,就是给长孙,杨妃,阴妃这三位长辈请安,他不觉得自己有去见李二其他嫔妃的必要,这样的爱好,只有李治那个小王八蛋有。
  
  杨妃和阴妃都有自己的活计要干,长孙也有,有一个地方,只有帝后才能踏进去,所以那里的卫生从来都是长孙亲自擦拭。
  
  这个地方就是皇宇殿,只要打开窗户,就能看见整个大唐的地理山川,虽说都是微缩的沙盘,李二对这里却喜欢到骨子里去了,每天如果不在皇宇殿待上一柱香的时间,他就会全身都不舒服。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最直观的看到自己到底统御着一个怎样的国度。
  
  沙盘将虚无的概念变成了现实呈现在了皇帝的眼前,以至于李二只要看到沙盘,就会从骨子里感到舒坦,这是他毕生功业的见证。
  
  云烨和李泰站在门外,透过窗户看长孙一点点的擦拭蒙在沙盘上的玻璃,那上面已经干净的一尘不染,长孙依然擦拭的很仔细这就是在做样子,云烨认为站立在柱子后面的四个老太监,每天敢不擦拭灰尘?以李二的阎王性子,见到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肮脏不堪,不砍下来几个人头才怪,长孙如果想要彻底的将这座宫殿收拾干净,那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她不过是依靠这样的行为,来向自己的丈夫表示最大的尊敬,果然,一柱香的时间长孙,就已经搞定了,回头瞅着皇宇殿,脸上全是满足的的表情。
  
  长孙今天没打算放云烨和李泰离开,从皇宇殿出来,就直接去了杨妃的春华宫,这也是长孙每日里的功课之一。
  
  杨妃如今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带着一副丝绢制作的白手套,正在给一株茄子培土,巨大的温室大棚里面春意盎然,各种各样的蔬菜长势喜人,云烨摘了一根黄瓜在水缸里涮一下,就开始大嚼,李泰却跑去摘了一个红彤彤的狼桃,这东西就是西红柿,是长孙从感业寺老尼姑那里弄来的,云家的大棚里也种了几颗,想要大规模种植,需要等到来年。
  
  “这孩子,这些狼桃都是要留给明年做种子的,怎么就给摘下来了。”杨妃佯怒一下,李泰嘿嘿的笑着走开。
  
  杨妃找了一个小板凳递给了长孙,自己也坐在边上,提过茶壶给长孙倒了一杯茶说:“您尝尝,这是花茶,就是用棚子里种的花配置的,凝神安气,咱们喝再好不过了。”
  
  云峥看着用青布帕包着头发的杨妃,一时间没有办法把这个天下第二尊贵的女人和农妇联系在一起,她和长孙不同,自从有了自己的温室大棚之后,她似乎就变得非常满足,除了向皇帝要些奇花异草的种子,就没有别的要求,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吴地,一个在蜀中,都过得很不错,虽说不在自己身边,杨妃却非常的欢喜,只有远离朝堂,这两个带着杨广血统的王子才能平安无事,尤其是现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卷入到皇权的争夺中,这尤其让她感到满足。
  
  “姐姐整天为忙碌,也当主意一下身子才好,小妹这些年劳作。虽说没有了养尊处优的闲暇,却落得个无病无灾,以前身上的那些小毛病也都不药而愈,陛下回来之后,您也过来,我们姐妹好好地享受一下田园之乐。”
  
  长孙握着杨妃的手说:“我可没有你那样的福气,雒奴的事情差点把我逼得发疯,要不是这两个孩子宽宏大量,我早就被活活的气死了。再熬几年,等到我实在没有力气管了,也就自然放手了,长江的狼总是一浪盖过一浪的。”
  
  杨妃笑了一下说:“这座皇宫除了姐姐能够将它官吏的风平浪静之外,别人可没有这个能力把它治理好,这是要看能力的,姐姐其实上马官军都冇不成问题,小小的皇宫还不给姐姐造成多大的困扰,尽管安心就是。”
  
  长孙似乎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笑了笑,就端起茶杯喝茶。
  
  云烨暗地里精测,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每日都要进行一次,长孙恐怕也是因为想要看看杨妃的反应,才这么勤勉的往这里跑吧。
  
  想到这里,云烨很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不该将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