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319章

唐砖-第319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户乐不可支的指着那一大片子玉米地笑,玉米好吃,这是侯爷说的,连侯爷这样的精贵的人都说好吃,能差到哪去,明年有了种子一定多种一些,皇家只说不让卖土豆,可没说不让卖玉米。

    老仆摇摇头,感谢过庄户,回到牛车旁,小声的给车里的人说着什么,不时地指指远处忙碌的县令,又指指玉米地,似乎很激动。

    听完老仆的汇报,车帘子掀开,一个带着高帽的葛衣老者从马车上爬了下来,光光的脑袋上只有稀疏的几根头,眉毛一根都没有,狮子嘴,蒜头鼻,下巴上几根白胡子还左右不均,模样滑稽,却道貌岸然,让人肃然起敬。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颜之推老夫子,下了马车,瞅瞅天上的太阳,就起步往县令那里走去,来到田地里,看到已经浑身都是的泥土的胖县令正在往筐子里捡拾土豆,满意的点点头,拱了一下手问:“县尊浑身泥土所为何来?”




    *第二十六节 两个老贼

    华县令抬起汗津津的脑袋,看到田埂之上站着一位面相奇古的老者,看不来年岁,说八十也对,说百岁也差不离,这样的寿星必须以礼相待,更何况老人家气度不凡,如此年纪却不柱黎杖,如果说是平民小户出身,他都不相信。

    来不及放下手里的土豆,弯着腰回答:“在老丈面前实在当不得县尊的称谓,您唤我表字成多就好,这里太过炽热,晚生扶您去棚子下面避避日头,喝口水,您要说什么,晚生洗耳恭听。”

    颜之推笑着点头,任由华县令扶着自己来到凉棚底下安坐,云家没派人到地里,只是给他们准备了几大桶凉茶供他们解渴,华县令挑了一个干净碗,用茶水涮涮,再倒了大半碗茶水,才给颜之推双手奉上。

    颜之推也不推辞,接过来品了一口,只觉得稍微有些苦涩,后味却又甘甜润泽,笑着对华县令说:“好东西啊,看你满头大汗的,也饮上一碗,解解暑气,老夫已经有十年未出家门一步,子孙们都担心我死在外面不让出门,老夫看他们一片孝心,也就绝了出门的心思,如今看来亏大了,一出门就遇到收获千百年不遇的祥瑞,这是福分,听说一亩地的产出足足有二十担之多,成多你是亲民官,告诉老夫,老夫没听错。”

    刚刚灌下一大碗凉茶的华县令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把刚刚收获的土豆用清水洗了洗,拿给颜之推说:“老丈切莫笑话晚生,晚生适才亲自收获了一亩地,是书吏们用测绳重新丈量过的,不会有错,足足收获了三千一百六十二斤又四两,为了担心是土地肥瘦的缘故,这不是又测量了一亩吗,准备做个比较,从现在收获的情况看,相差不会太远,这土豆,的确是我大唐第一祥瑞。”

    颜之推闻言,也咧开嘴笑了起来,只要这东西在大唐铺开来种,必然不会再有饥馑之忧,拿着手里的土豆翻来覆去的看,越看越喜欢,又问华县令:“成多,这土豆做粮食可能填得饱肚皮?”

    “能,能,土豆亦菜亦粮,做菜味道鲜美,蒸熟之后绵糯可人,正是老先生这样的寿星理想的餐食。”

    颜之推抚掌大笑,对华县令说:“老夫能否买几斤回去尝尝,感受一下祥瑞带来的好福气,说不定还能多活几日。”

    “正该如此,晚生做主送老丈五十斤,说来惭愧,这些土豆都是明年做种粮的,否则给老丈多送些都无妨。”

    颜之推摇摇头对华县令说:“你做县令不易,如今亲自下田耕作,毒日头底下挥汗如雨,不辞劳苦的为百姓操持,老夫焉能让你德行染尘,有个三五斤足矣,饿死爹娘,不食种粮的道理老夫还是懂的。”

    华县令见老人家一脸的肃然,点点头,回到田地里,挑了三个最大的给颜之推报过来,见到老仆准备付钱赶紧摇着手说:“老丈年高德劭,晚生送上一份敬仪乃是理所当然,若要收钱,就让晚辈汗颜了,您放心,送给您的是晚生自己掏钱买的,绝不会让老丈的心意付之东流。”

    颜之推再次咧嘴笑一下,拍拍华县令的肩膀,在老仆的陪同下上了牛车,吱吱呀呀的往云家庄子驶去。

    主簿凑到华县令身边看着远去的牛车问:“县尊您认识这位老丈?我看他气度不凡,一定不是普通人。”

    “是不是普通人有什么打紧,光是那一把年纪就足够我们恭恭敬敬的以礼相待了,送三个土豆结一份善缘,这样的事情为何不做。”

    主簿笑嘻嘻的说:“这土豆的产出如此骇人,等明年全县的荒地,坡地,都种上土豆,县尊的抱负一定会得到施展。”

    “少拍两句马屁,多干活,我滚蛋了,你不就接了我的位子,都有好处的事情,把劲往一处使,明年先把土豆种出来再高兴不迟。”

    两人互相打趣着又下了田地,看到被挖出来的满地土豆,胸中顿时火热一片。

    颜之推坐在牛车里,看着身边的三个土豆愣,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一定会驳斥为胡说八道,刚才站在田地边用点兵术扫视了一下身前刚刚被挖出来的土豆,再拿了一个土豆掂量一下分量,就知道华县令没有胡说,一亩地的确收获了三千斤,这做不了假。

    牛车爬上了一个坡,到了最高处颜之推吩咐牛车停下来,撩起车帘子俯视山脚下的云家庄子,明亮的日光下,整个庄子显露无疑。

    连接官道的是一条宽大的石板路,穿过云家高大的牌坊,一直延伸到翠绿的群山里面,山里面隐隐显露出几角飞檐,远远地有钟声传来,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一大片高大的建筑在山脚下十分的显眼,不用说这就是云府,周边虽然都是半边房,都是红砖碧瓦的精致小院子,此时已经到了午食的时间,淡蓝色的烟雾从每一家的烟囱里飘出来,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舒坦感觉。

    云府门前的那个小集市很热闹,人来人往的,就在刚才,有许多的双驾马车就从牛车边驶过,还能闻见一股股的幽香不知道是谁家的女眷。

    颜之推再次笑了一下,吩咐老仆回头,去玉米地再看一下,现在的颜之推对玉米的兴趣远远大过了对云烨的兴趣,知识是精神的食粮,颜之推研究了一辈子这东西,早就不再拘泥于外物,他研究了很久现自己总是在原地转圈圈,历史上的那些真正的好皇帝无不是从衣食住行起步的,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天下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厚厚的历史书不外乎就说了两个字,衣食而已,有了衣食,外族就只能乖乖地臣服,有了衣食,学问就会遍地开花,有了衣食,不管谁的江山都是铁打的,百姓其实不在意谁当皇帝,正统不正统的只是士子文人吠叫两声,从来都与大局无关。

    所以他很期待玉米能够再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小子,如果玉米也不错的话,老夫都会承认你是真正的神仙子弟。”颜之推自言自语地说。

    牛车拐下来大路,沿着天地间的小土路慢慢的到了玉米地边上,高大的玉米伸展着长长的叶子静静地矗立在田地里,风一吹,哗哗啦啦的作响,顶上的雄花就会抖落下来无数的花粉,颜之推打了个喷嚏,攀着一株玉米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顶,这分明就是一株很大的高粱吗,高度很像,叶子比高粱宽了好多,杆子也比高粱粗壮,斜斜的插着一个圆柱形的东西,不用说,这就该是玉米的果实了。

    没叫老仆,颜之推费力的掰下一穗玉米,撕开外皮,果然如此,饱满的玉米粒一排排的长在棒子上,用手掐一下,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来,颜之推剥下一粒玉米,填到嘴里细细的品尝,一股粮食特有的甜香溢满口腔,不由得再剥下几粒品尝这股清甜的滋味。

    云家看护玉米的护院早就现了这两个偷玉米的贼,真是胆大包天,青天白日的就赶来偷玉米,实在是不把大爷当人看,急匆匆的跑过来准备狠狠地揍两个贼娃子一顿,到了跟前,却动都不敢动,无他,两个偷玉米的贼实在是太老了,比他爷爷都要老,他誓,其中一个是他见到过的最老的人。

    人过七十,天下任何人都有供养的义务,这个义务不光是指国家,包括云家,包括庄户,就是犯了罪都不会有人来追究,了不起拿了他的子侄去顶罪,如果伤害了这种人,跑到天边官府都会把你追回来定罪,人伦大事,关乎孝道,同样的伤害年轻人,最多打几板子了事,伤害了他们,配三千里算是轻的,还没人觉得冤枉了你。

    五大三粗的护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个老贼肆无忌惮的拿着自家的玉米看来看去,只能急的在一边喊:“行了,行了,掰一个就好,再多掰我就怒了。”

    话音刚落,咔嚓一声颜之推又掰下来一穗,看都不看护院一眼,急的直搓手的护院跳着脚大喊“抓贼,抓贼”却没胆子过来制止。两个弱不经风的老家伙经不起他的拳脚。

    “小子,过来,给老夫说说这玉米怎么吃,总不会是生吃吧?”

    见其中那个最老的老贼,冲自己招手,护院小心的挨过去,没好气的说:“两位爷爷,这东西天底下就这些,您多掰一穗,来年就少了一些种子,您不知道啊,全庄子把脖子伸长了等着种呢。”

    “哪来那些废话,老夫问你这东西怎么吃。”颜之推忍着笑意问护院。

    “还能怎么吃,煮着吃,成熟以后磨成面,侯爷说打出来的饼子那才叫一个香,比麦饼子都好吃。”

    “唔,刚才尝了,味道的确好,你家侯爷为何不来看着玉米,就派了你这样的夯货看守,被人偷光了怎么办,太儿戏了。”

    护卫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委屈的不能自己。看不懂这两个嚣张的老贼,偷了东西不跑,还在这里教训自己看护不得力,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第二十七节 有眼无珠颜子善

    颜之推哼哼唧唧的抱着玉米上了牛车,老仆吆喝一声老牛,见不动弹,才现车轮陷进软泥里出不来。护院咧着大嘴嘿嘿的笑,老仆冲着护院就开始骂:“没眼色的东西,看见车子陷进泥里,也不知道过来帮忙,打死你这个没教养的混蛋。”

    说完就要抡着鞭子抽,护院只好跑到马车后面下死力气往外推马车,赶紧把这两个比响马还厉害的老贼偷送走了事,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工钱会被扣罚,心里就黯然的厉害。

    牛车重新上了官道,颜之推却再无言语,这种新粮食的产量不会低于五担,如果真的可以磨成面粉,和麦子一样的吃法,五谷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六谷,五谷的名字已经称呼了三千年有余,到了大唐就生生的变成六谷,这是什么?是大功德啊,

    君子立身,立言,立功,立德,方达通天大道,云烨教化乡民,独善己身,这是立身,煌煌《算数初阶》四十三万言,字字珠玑,这是在立言,河北地拼死救灾,万民称颂,土豆玉米无私的献出,让这天平再无饥谨之忧,更是功德无量,难道说这小子齐头并进,准备立地成圣不成?

    只是刚刚强抢人家闺女当徒弟,还把人家兄长的腿给掰折,就算不上是君子所为,他的徒弟也是,为了学些本领,视兄长亲情如同刍狗,从这点就可看出云烨在教化方面的缺失,贺兰家只是想要回自己已经下聘的妻子,就差点被灭杀当场,如果不是魏征用计拖延,说不定贺兰家此时已是满门戴孝,眦生必报,迅如烈火,典型的少年脾气,也是,云烨才智高绝,少年得志,如果再没有一点少年人的暴躁,那也太诡异了。

    颜之推想不明白,自己一天来知晓了两个极端中的云烨,哪一个才是他的本来面目?需要当面考校才是,天气闷热,老人家身子骨到底扛不住了,倚着牛车箱壁在半梦半醒间回到了长安郊外的颜家。

    颜师古很担心祖父的身体,大热天里就带着一个老仆驾着一辆牛车就出了门,还不允许其他人跟随,现在日头偏西了还没回来,真是让人担心,心里不由的急,老祖宗多活一天,颜家就多一份福气,可不敢出什么岔子。

    外出寻找的家仆还没回来,一辆牛车慢悠悠的从牌坊口驶了进来,车辕上坐的岂不就是颜叔,三两步赶过去,正要话,却见颜叔对他摆摆手,轻声说:“老太爷睡着了,不要打扰,今天出行,可是累坏了。”

    颜师古也不废话,直接让门房抽掉门槛,让牛车一直驶到祖父居住的北房,牛车才停,就听就听见颜之推说话了:“到家子?老夫今日做贼,做的疲惫不堪,看来没几天好活了,颜寿,你去把那些不成器的统统叫过来,我有话说。”

    从门里走出两个膀大腰圆的仆妇,抬着一个小步撵,颜师古扶着老祖宗坐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