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407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07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板一眼,那双眼眸要是能发光,射出来的绝对是激光。

吕哲那个愉快啊,萧何不愧是专职内政的,果然是看得清楚想得透彻。

“……”蒯通转了转眼珠子,实际上他还是半懂不懂的。不过嘛,对内政专才的萧何既然能那么兴奋,他要是还不懂这件事情有天大的好处,那就实在是有负于智者的称号了。

第五百五十二章:讨价还价

现在懂市场经济那一套的压根就没有,吕哲自己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也是相当的肤浅,不过并不妨碍用其“形”来达到壮大内政的机会。

事实上吕哲在治下疆域的时候走的是“大天朝”那一套,既是“有控制性的引导规划”。例如南郡本身因为人口众多,有足够的劳力的情况下适合走工业路线,再以相应的农业为辅助;苍梧郡人少地多、矿产多,那么就调去屯田兵走“大农场”建设道路,对于工业也是“大工业”的路线。

只是两年,由官府来根据每个郡自己的优势进行发展引导已经被证明极其有效。同时关于由官府来发布生产任务,对大地主限定每个收获季节收购多少成的粮食,大作坊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进行约定收购,每一户自愿前往官府领取小额的制衣等任务。该类引导型、任务型能够极大限度的增加国力,也能符合官府所需要的发展方向。

产能是需要一再刺激才能增加,内需支撑不了多少时间,转内需为外售才是最正经的发展手段,吕哲一直都在苦恼内需饱和之后治下的产能要遭受打击,现在秦国率先提出战时从吕哲这边购买需要物品,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当然,吕哲向蒯通等人说得很清楚,不会无限量的出售物品,自家的战备储存也不会放下。

“出售的粮食与收获的粮食比例不能超过四成。那么我们的军粮储备就不会遭受影响。关于兵器的出售,他们战事激烈不会计较兵器的新旧,优先卖掉那些换装下来的青铜兵器。我们的部队则是逐渐换成铁质兵器。皮革、皮毛不贩售原料,而是以成品方式贩卖……”吕哲在滔滔不绝。

任何时候卖原料的利润都是最薄的,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这么干,不然谁不是选择出售成品?

“相信他们会很需要皮甲、金属甲。我们制作一件皮甲从人工到原料的成本价大概是二十个半两,但是卖给他们却至少能卖出五十个半两,这就是一点五倍的利润!”吕哲看向了后面才来的娩杓,接着说:“那等于是每卖出去一件皮甲。我们就能多出一件来。”

娩杓像是小鸡啄米一般地点头:“主上说的是。另外因为我们的工匠制作多了,手艺必然就会更加熟练。无形中不但会增快生产速度,连带制作的质量也会越来越上层。”

“娩杓还有一点没说,”吕哲只差大笑来表达自己的愉快:“他们购置过去必然会根据参战的使用情况要求更改,那么我们的甲胄和其它产品就会被一直发现缺点。”

挺简单的道理。很像是其他人在打仗,自己用别人的性命来完善本方的战争产品,那是非谁都会乐意接受的事情,好处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

原本不懂的人开始懂了,不再有人反对向秦国或是列国出售战争有关的物资,可是吕哲嘴巴上虽然说得那么好心里却保持着警惕。

现在的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市场经济”,可是“经济战争”那一套已经被玩得都烂了。而首次使用“经济战争”的人是管仲,他用这一套灭了三个北方小国,中原霸主晋国也一度虚弱。后面晋国学习齐国的经济发展策略才得以复苏。更是在赵武当政时期打服了曾经的南方蛮夷楚国,使得楚国成为周王室的一员。

购买方会需要什么,在出售的时候吕哲会亲自把关。别到时候经济的发展方向变得畸形,那哭都没地方去哭。

吕哲再次召见蒙毅是在大军出发的前一天,他没有问及封王什么的话,只是让蒙毅拿出一个购买物品的种类以及数量。

蒙毅显然是有准备而来,吕哲话音一落立刻就从怀中拿出一张几乎写满了字的白绢。

秦国采购的清单中粮食占了很大的数额,南方小麦产量低就采购二百万石的水稻以及各种豆子类杂粮。戈矛、长剑、长矛这一些近战兵器第一批数量合起来就是十五万,普通的弓两万张、二十弓一千张、各式弩一万部。箭矢一百五十万枝、弩箭五十万枝。另外一些就是皮革、皮毛、药材、布匹、鸡鸭鹅……等等非常多的种类。

二百万石?那是二十二万大军将近一年的用度,但是秦军不可能用二十二万去和上百万的齐燕赵三国对阵,考虑到中原军团哪怕是增兵参战的秦军该是在五十万这个数,若是再增兵……那秦国其它方向的防线肯定就要变薄了。

吕哲怪怪地看着蒙毅:“你们只是带了先期的粮秣?”

蒙毅倒是毫不避讳:“回君侯,正是如此。”

可以确定了,蒙毅拿出来的清单只是第一批,不然不会第一次就购买那么多的粮食,二百万石对于五十万大军来说,哪怕是战时没有被意外毁掉,那也就是四个月的消耗就要用光了。

“……粮食可以尽数。”吕哲心中的回忆府库中的兵器数量,发现要是按照清单来,那自己的军队要是发生大战就要缺少兵器,犹豫了一下也表示兵器可以满足,但是箭矢和弩箭的数量需要减少到箭矢八十万和弩箭二十万。同时,他很清楚的高速蒙毅,皮革等晕材料不应该在采购清单,提供的话只能是相应的成品,至于药材和肉类食品则没有问题。

“……”蒙毅表情上没有什么异色,心里却是随着吕哲答应越多越感到震惊,最后实在没忍住赞叹了一句:“君侯有治国之才,可惜……”

“咳咳!”蒯通立刻就是一阵咳嗽,治国之才形容是臣下,不管是蒙毅在试探吕哲有无立国之心,还是在蛊惑吕哲回心转意效力秦国,他都不可能让蒙毅说出这一类话。

吕哲是答应了秦国大部分的购买物品,可是光二十万匹马匹和百万的牛羊显然是不足以支付的,他不得不问蒙毅要使用什么支付方式。

现在一匹良马的价格是在八十镒左右,普通马匹该是在二十镒到三十镒,一镒金等同于七到八个半两,戈矛大概是在十五个半两左右(因为兵刃也是铜,不过加入了锡和铅等材料),普通的剑一般是在二镒金,一个半两可以购置百枝箭矢,弩箭则是十五枝一个半两……

考虑到天下大乱什么玩意都涨价,尤其是因为到处都在燃烧战火使粮食价格倍增,林林总总的算起来,包括粮食、兵器、箭、药材等东西,要是以战马方式支付的话,秦国至少还需要给吕哲十一万匹马匹,或是四百四十万镒金。

为了避免误会,必需提起的是这个时候的金并不是金子而是铜,四百四十万镒金也就是三千零八十万个半两,要是按照五铢钱来算是一亿五千四百万。用亿来计算看上去很多,但是别忘了到汉末时期,有点家底的人随随便便都能拿出几亿钱来买官,因此并不算是很恐怖。

“……君侯,粮食等物确实是物价飞涨,但是马匹的价值也在倍增,特别是二十万匹马中有六万匹战马,您……”蒙毅很想告诉吕哲,现在一匹战马最低价格也需要六十镒金。

“讲价?”吕哲露出了很不爽的表情:“那我卖给列国吧,他们肯定不会跟本侯讲价。”

“……”蒙毅不是在怀疑吕哲会不会卖给列国,是在奇怪吕哲是不是昏了头了,现在比大争之世的竞争还要激烈,吕哲难道不储备物资了吗?

吕哲见蒙毅不再讨价还价立刻就说:“这样就对了,咱们做买卖讲的是利索,你越利索我运输得越快。”

没错,因为已经是在交战状态,秦军根本就不可能穿越敌境或是长远的绕路,因而蒙毅还提出了吕哲帮忙运输的要求,这个运输费用必然也是要支付的。

送走了蒙毅,吕哲看向了燕彼。

秦国购买物资的消息吕哲不但不会隐瞒反而还会自己到处散播消息,结果自然是不用,齐、燕、赵三国之前有没有想从吕哲这里买物资不知道,后面派来了李左车提交了三国的购买清单。

“……大概就是这一些。”燕彼是代吕哲见的李左车,介绍完李左车带来的齐、燕、赵、三方清单,他很认真地看着吕哲:“怎么处理还请主上示下。

不得不说,粮食真的是每个国家都稀缺,齐、燕、赵三国的购买数额比秦国多出了一倍,也就是达到了四百万石,兵器等物也在购买之列,但是没有像秦军那样要求付出代价帮忙修补,这是因为交战地点离齐国本土相对近,没有那个必要。

“很巧嘛,也是四个月的粮秣数额。”吕哲摸着下巴问燕彼:“那联军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支付?”

联军中的赵国和燕国都有出产马匹的地盘,可是因为亡国了一次马匹基本上是被秦国掠夺到陇西好北地去,赵、燕两国的马匹持有量是绝对不能和秦国相比的,所以以马匹作为支付手段是别想了。

“……说是部分以财帛,部分以地皮来支付。”燕彼只是代为复述。

吕哲立刻乐了:“那些地皮现在还是秦国的地盘吧?”

燕彼点头。

“我看上去很傻吗?”吕哲脸上满满都是讥讽。

第五百五十三章:两全其美

吕哲不傻,列国自然也是不傻的,他们不光是在画空饼,还在对吕哲展现出攻秦必然获得最终胜利的信心,是在对吕哲进行拉拢和诱惑。

没人会认为自己是傻子,吕哲却是被齐、燕、赵三国搞出来的画空饼给气乐了:“这帮白痴,想用拉起来训练没多久或是压根就没有经过训练的农夫去打秦军,还以为自己必胜。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在用别人的东西来进行交易,都什么人啊这是!”

燕彼自然是知道吕哲不会答应,他问:“那臣去让李左车……”

“不!”吕哲截断燕彼的话,冷笑着说:“告诉他们,能拿出多少财帛就买多少东西。不愿意买当然也可以,不过别怪本侯既给秦国输送物资又站在秦国那边打他们。”

燕彼惊讶的“啊!!?”了一声,震惊地看着自己效忠的主上。

“笨蛋,这是恐吓。”吕哲训了一句,然后持续冷笑:“你告诉他们之后,再把价格往上增幅一成。”

燕彼这才舒了口气,他最不愿意的就是吕哲站在秦国那边。

列国之中并不全是笨蛋,他们也会有智者猜出秦国选择在这样的地点这样的时间开战有什么目的,肯定会想出秦国那是要消耗他们的物资。因此,齐、燕、赵三国会买的,按照他们的想法,自己多买一些秦国就会少买一些。哪怕是秦国不少买一些吕哲的储备也会相应减少。

燕彼只是出去没多久又回来,他告诉吕哲:“李左车需要回去一趟,不过已经初步同意您的要求。”

看!哪怕是吕哲站在秦国那边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可以想象齐、燕、赵三国现在也是在担忧吕哲会站在秦国那边,他们在战胜秦国之前会一直避免吕哲参战。所以别说是等价交换物资,哪怕是吕哲卖给列国的价格比卖给秦国贵,他们也得咬牙买下来,以期能不得罪吕哲的同时进行交好。

现在的天下局势无比的明朗,吕哲很清楚待价而估的价值,不过嘛……他按兵不动并不是为了等谁提出比较高的高价。而是等着他们两败俱伤之后摘桃子,或是他们之中谁要败了却无法形成对吕哲有利的局势去帮。

抱着发战争财和冷眼看局势变化的吕哲。在二十八万楚军集中到慎这边来时,他与魏王、韩王、楚王……当然也还有项梁一阵沟通,确定可以开拔之后,汇集起来的四个势力总数五十八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在行军途中。吕哲自然是骑跨战马,而列国君王则是乘坐战车,他们几乎并成一排一路走一路闲谈。

不知道是不是秦国要封吕哲为王的消息走漏,由熊心率先又提起相助吕哲称王的事情,魏王和韩王自然也是极力邀请吕哲成王。

到了外力助推和部下们强烈要求的时候,吕哲知道不称王是绝对不行了,对于称王他也已经有详细的考虑。

让始皇帝封王不可取,要知道吕哲麾下无论是文还是武至少百分之八十是出自六国,一旦吕哲接受始皇帝的封王。不管始皇帝是不是用吕哲为族群开扩生存空间作为酬谢,那都是等于吕哲屈从于秦国,那些人哪怕不开口、不激烈反对。肯定也会心里极度不爽。

自行称王已经成了吕哲很大可能的成王方式,有了魏韩楚三王的相助那也不算是草头王之类的称王,可是吕哲真的不想给后世做下一个坏榜样,有实力就能称王那不是鼓励谁谁谁有实力就割据然后称王吗?如此一来可以想象天下将要永无宁日,不管是谁坐江山都只能是随时提防有兵权的武将,又该重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