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377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77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完整版的秦国升赏规章。

经过多次的讨论,吕哲最后确定执行类似于周王朝的爵位制度,既是公、侯、伯、子、男的五大等级进位,同时在每一个爵位又划分一级、二级……五级的小等级。五大爵位的等级划品看上去无比的简单,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又无法满足需求,最后又增加了一种荣誉爵位,既是勋爵,不过勋爵不再划分小等级的五个级别。

在大框架的五大爵位和勋爵的划分之外,关于文治体系和军方体系也要适应的做出调整。

新生的体制是建立士官制度,“士”的华夏历史上的分量很足。文员那一方的“士子”“名士”,只要有“士”这个字眼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身份的称呼。在很早以前军队也不是谁都能加入,例如“武士”“士兵”就是一些士族阶层的小贵族,也就是在“井田制度”下有封地的人才会有资格加入军队为国家服务。到了战国时期“士”的身份地位才遭到弱化,例如文士不再是需要国家认证,军队也不再只是招募小贵族一般不需要劳动只是训练搏杀技巧的武士。

“士”这一阶层的制度规划还没有确定下来,毕竟军队的士官制度好办,牵扯到非军队的士阶层就不是那么好定义了。

军队的士官制度现在已经在禁军这一建制试行,针对的是那种死活没办法识字无法晋升为五百主以上军官的基层军官。索性的是吕哲的军队已经是有发送军饷的那一类,只要在特殊战功的时候才会授田,因此无上限的士官长……就是一级到无数级的士官等级才能够实施的下去,无非就是增加军饷额度而已。

在南征之战中,司马欣、季布、骆摇都是有扩土之功的大将,他们中季布和骆摇都是为国家夺取一郡之地的有功之臣,司马欣现在还没有完全拿下岭南不过占领的土地面积一点也不比季布和骆摇少,因此吕哲肯定是要大家封赏。

吕哲虽然是已经夺下南方大部分土地,可是中原和秦地,另外楚国包括更西南的位置……总之世界实在是太大了,肯定不可能因为三人平均夺下大约是12。13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就来个至高的封赏,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占领,一下就封为公爵,那以后要是再立功了要怎么办?

当然,开疆扩土是一件很值得打赏特商的功勋,封赏太低了不但显得吝啬也会使人失望,那么就需要一个额度。

吕哲拿出的方案是封赏司马欣为一等子爵,季布和骆摇为一等男爵,每人再按照实际功勋赏赐财帛与田亩。

除了司马欣、季布、骆摇三人之外,很多人也在这一次封赏中列为一员……

第五百零九章:封赏与思量(下)

军功能够获得封赏,那么文治呢?例如为了征战顺利忙死忙活的萧何以及其属官,一些对国力增长有贡献的人,一些在特殊领域有成就的人,是不是也该让其付出得到回报,用国家行为来进行奖赏?

司马欣为一等子爵,季布和骆摇为一等男爵,军方的一些将领也获得了该有的爵位,像是周文、武梁、唐杰、何怿等获得军功的人,他们最差的也得到了勋爵的封爵,相应的财帛和田亩也按照功勋赏赐。

萧何这个为战争和民政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他被吕哲封为二等男爵。

蒯通这个军师也因为在战争中因为出谋划策,他被吕哲封为三等男爵。

娩杓这个对吕哲治下商业起来很好的治理作用和疏通规划的人,他被吕哲封为五等男爵。

这一次获得封爵的人数超过三十人,最高是一等子爵,最低为五等男爵,勋爵因为是特殊荣誉则是不计算在爵位福利之内。

其实封赏的爵位会比较低一方面是吕哲觉得还有太多的土地没有占领,现在封赏太高日后会无赏可赏。另一方面也跟吕哲现在才是个侯爵有那么一点关系,要不然扩土了那么大的面积怎么也该出现几个侯爷了,只是他们这一势力想要出现侯爵级别的臣子,除非是吕哲称王或者成了皇帝,不然哪会有“一山二虎”的情况出现。

一个又一个获爵的名字被念到。他们用着兴奋的表情出班接受封赏,每个人在接受封爵授赏的时候必然是需要双膝跪地,被吕哲用剑抵在肩膀上再进行一套宣誓效忠一般的礼仪。

千万不要觉得吕哲那一套是在模仿西方的什么骑士册封。早在夏朝时这么一套制度已经在华夏产生,这是一种封臣的行为。大意是某某谁在什么时候成了某个人的臣子,那个人给予谁身份和财产、土地,谁将对谁有效忠义务,同时谁也保证被册封者财产和土地的所有权和安全保证。

宣誓是一种很神圣的行为,概因人们相信世界上是有鬼神的,庄严的念出誓言将会得到鬼神的“背书”。一旦违背誓言将会遭受来自鬼神的惩罚。

在臣子宣誓后,吕哲也会念一段类如“此刻起。某某谁的身份受我认可,他的财产私有权受我保护”,类似于“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类的话。

吕哲知道这一套礼仪是“封建”的一部分,也是流传最长最广的思想。不是那种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皇帝的人,皇帝想要剥夺谁的什么就是什么的“中央集权制”或者叫“奴隶制”。

说实话,保证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所有东西属于皇帝,两类思想的矛盾性非常强,秦国关于“分封”和“中央集权”的纷争也是其中的一种延伸。

当权者自然是喜欢什么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身为皇帝可以予夺予求的至高无上,哪怕是吕哲也喜欢这种制度。可是他更知道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重要性,有私产才会致使社会稳定,人也才会有奋发向上的动力。

若是财产可以随意被剥夺。人就会时时刻刻生活在一种恐惧当中。

不但是这样,以后国家也会围绕着皇帝转,皇帝若是贤明也就罢了。遇上那么一个混账当皇帝,国家肯定是要彻底乱了。同时,皇帝决定世间万物的至高无上权力,出现奸佞的几率也要被无限拔高。

吕哲原本是用后世的眼光和思想来看使节的,可是越是深入了解什么叫“封建”,他就越加不敢随意选择国体。那么该怎么来从中获取平衡就要靠很长的时间去观察了。

三十四个获爵封赏的名单念完,很多人讶异地发现其中竟然没有共尉的名字。他们用着怪怪的眼神偷瞄共尉,然后又迷惑地看向暂时没什么表示的自家主上。

文武皆有收获,特别是身为军团长一职的武将获封获赏最为丰厚,独独漏掉了也是军团长的共尉,那就不得不使人产生诸多联想了。他们怀疑是不是共敖上蹿下跳才致使共尉的封赏被漏掉,不然共尉哪怕是没有在对外战争中获得军功,可是维持北境安稳的功劳就不算小。

共尉心里尴尬无比,脸上的神情也比较僵硬,他也认为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才会被漏掉封赏,否则连何怿这种新晋的校尉都能被封五等男爵,他一个堂堂军团长为了北境安定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怎么没有得到回报?

封赏的最高爵位为一等子爵,获封者是司马欣,他心里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获得男爵的人只有七个,其余都是荣誉性质的勋爵,那么是不是代表吕哲这边的爵位获取的困难度很大?

同时,开疆扩土那么一大片才是个一等子爵,怎么看赏额也太低了一点,要是在大秦成个彻候都是该有的事情,司马欣没有琢磨明白一点,是自家君主太吝啬了,还是将爵位的门槛立得太高,想要获得高的的爵位不是那么容易。

不止是司马欣在思考关于爵位的问题,其实在场的人心里都有疑问。

到了男爵的这个爵位,那么爵位就不止是是个荣誉,财帛和田亩的赏赐是其次,每一个级别的爵位都有着相应的特权和福利,吕哲见大家都有疑问,也就让叔孙通出班解释一下。

什么见官不拜啦,什么到谁的府邸就是武官下马文官下轿,诸如此类现在是还没有的,不过关于爵位是某个指标,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将会有相应的特权被叔孙通说得比较详细。

吕哲也没听叔孙通在长篇累牍,要是从勋爵到一等公爵的特权和福利讲完起码是半个时辰的时间,他借这个机会在思考关于共尉的问题,也在观察共尉没有获得封赏时是个什么模样。

共尉长期督领北境军事,一度时间不短管军也管民,在他的督领之下衡山郡一直显得平静,北境也没有闹出什么不妥的事情。按照道理来说,他虽然没有获立什么值得称道的军功,可是光是维持北境安宁,和戍守北方不至于在吕哲征战南方北方出现乱子,这些都算是一项不小的功劳。

有功必赏是吕哲维持集团稳定和向心力的前提,不管共敖再怎么上蹿下跳都不能抹除掉共尉的功劳,只是共尉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也实在是太差强人意了,先是身为督领北境的军团长不履行职务跑回南陵长待不说,最近也显得太消沉了一些。

吕哲当然是对共尉的功劳有相应的酬勤,他暂时不公布对共尉的封赏其实是在进行警告。不是警告共尉关于自己那个坑儿的爹,是警告共尉的不履行职务的行为。

军团长啊,而且还是关乎到北境安危的军团长,同时魏韩两国是否安全,魏韩能不能保持服帖都要看北境军团长操作是不是得当。结果倒好,岭南之战爆发了,魏韩两国约定会盟的时间也在即,怎么说都该是关键时期吧?共尉竟然因为自己那个坑儿的爹来个撂担子,这是一个军团长该干的事情吗?

撂担子的行为不能鼓励,甚至在某些时候还需要进行处罚,吕哲相当之不愿意共尉因为那个坑儿的爹就此废掉,毕竟共尉的能力在督领北境的时候已经得到认可,那么只有用这么一系列行为来试图扭正其心态。

什么样的爵位有什么样的特权和福利,叔孙通还在继续介绍,随着介绍的深入大家也才明白这次的封赏一点都不吝啬,从某些方面来说甚至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

拿司马欣的一等子爵来举例子,他被封为一等子爵后,在今后就有参加国家祭祀天地的资格,一等子爵可以合法的拥有两百名的私人武装,还可以在获封土地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权,同时关于每年的国家分红上也会有一定的额度。

先不谈其它,光是有参加祭祀天地的资格就足够令人激动得浑身发抖,毕竟不是谁都有参加祭祀天地的资格,那是君王才有的的待遇,王族中除了太子,其余人都是每份的。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个待遇是多么的令人羡慕。

叔孙通说到后面又隐晦地向吕哲请示,在吕哲点头示意下,这才继续往下讲。

爵位到了公爵并不是封顶,公爵之后还有王爵,而在吕哲这边王爵是有建国的权力,不过选择建国疆土的地点就看吕哲是怎么个安排了,想要封王也不是那么简单。

再强调一次,这个世界很大,不止是有华夏那么一小撮地盘,吕哲所为的封王建国当然是有其考虑,在火车飞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年代,一个国家的疆土扩张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还要看掌控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范围极限。

吕哲思考中的封王建国还不成熟,不过大概就是让有相应功劳的人去到极为遥远的地方建国,其建国也类似于西方殖民的总督形式,而不是那种华夏传统的王,也就是说想在帝国疆域内获得土地封王完全是不可能的。

怎么来完善思考中的规划,似乎是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五百一十章:最纠结的事情

到底是“家天下”还是“共天下”真的不好一时间拿出决定。

所谓的家天下,自然就是国家为一个家族的所有物,在这个国家里该家族的族长有权决定所有事务,该国家上从高官下到老百姓,物从一颗沙砾到最值钱的东西,皆是该家族的族长所有。

共天下有好几套解释方案,有周天子的分封制,也有宋朝时期的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周室分封到目前为止已经被证明并不可取,毕竟时间久了又会形成春秋战国那种局面。宋朝的与士大夫共天下,似乎是有点可取性,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

现代还有许许多多的政体,不过什么共和制、议会制之类的显然不太合适,现在要是出现总统、主席之类的才算是真正的搞笑,注定会比君王统治天下寿命更短。

吕哲对政治了解不是那么充分,他没有办法一时之间拿出一个好方案,不过倒是想出了一个比较模糊的理念。

什么样的制度并不都有唯一性,其实将每一套制度中好的东西摘出来,然后再整合一下,去除自相矛盾的东西,相应的加入一些东西,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度出来并不是不可能。

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华夏相当重要,若是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手机看小说哪家强?手机阅读网物存在,各处割据的军阀混战是注定了的事情。有了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是不能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