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349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49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在北方;在北方居住也会是社会的最底层。毕竟有点条件的人谁愿意住在一个一刮风就要吃沙子的地方?而统治者的态度就不用多说了;让住哪就住哪;都只有乖乖听从的份。

南陵城是建立在长江边上;有部分城墙是紧紧靠着河段;因为靠近长江且有渡口。江风吹来太过寒冷;再有渡口装载运送物资需要就近的囤积地;南陵城的南边当然是不能作为民居所在的。

吕哲对长江很重视;连带水运系统也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从南陵城运完衡山郡;江郡;庐江郡的物资大部分走的是水路。节省了并不富裕的牧畜;同时也能减少陆路上的人力和粮食的损耗。

冯劫和董翳被请过来的时候;吕哲已经看完城内正在观看长江上的舟船;南郡的春天正是挂季风的时候。来来往往的舟船数量非常多;以至于长江水面上的舟船川流不息。

吕哲治下有八个郡了;现在能够成熟造船的地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水边上本身就有造船历史的竟陵。

有船一百二十艘。舟七百的吕哲水军;主基地就设立在竟陵;汉水连着长江。可是想要走水路到南陵却是需要绕将近四百里的水路;最近吕哲一直在思考既然长沙郡夺回来了;是不是在南陵这边也设立一个造船厂;毕竟南陵就在长江边上;因为靠近苍梧郡的关系想要获取造船的木材也比较方便;省的竟陵需要木材还要多走将近一千两百里的路程;极度限制了造船业的壮大;工本也无形被提高了许多。

有了相应的心思;从地理和发展需要也符合实际;可是吕哲并不能因为起了心思就一言而行;他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其就有关于南郡本地豪绅;氏族的态度。

南陵建立造船厂相当有利;可是竟陵那边呢?与造船有相关利益的本地势力为什么效忠于吕哲;还不是因为吕哲在利益的分配上做得地道和公正吗?

还是需要沟通的;包括因为地盘的扩大;各郡的豪绅们和大大小小的氏族;牵扯的利益是越来越多;吕哲崛起的时间还短矛盾没有爆发出来;可是时间长了总是会发生利益纠葛产生内斗;最好的方法无外乎在时间还短的时候召集各地的豪绅;族长们;在吕哲的主持下来互相倾诉一下;该利益重新分配就分配;到时候就看谁倒霉了。

〃难怪我等来了吕侯都不知道;原来是看船帆如林看入神了。〃冯劫在离吕哲不远处的地方也在看长江。

秦国身处西北;水系总得来说并不多;可是自春秋以来秦国却是列国最为重视利用水系的国家;先后从水路入侵了相当多的国家;到了战国时期巴蜀那边的造船业也相当的发达;因此发生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主要以水路运兵偷袭一国的首创;那一次直接就把黔给拿下了。

冯劫的父亲冯去疾做过秦国的右丞相;分工职责的时候恰好管过水利;冯劫自小就被冯去疾亲自教导;耳濡目染过相当多的公;在他的记忆当并不缺少关于舟船的印象。

董翳官小位卑;他一直身处的地方都是在西北;基本是没有看过川流不息的舟船;听冯劫那。;!么说以为是在责难吕哲见堂堂大秦卿之一的御史大夫来了都不招呼;不由就提高音量:〃是啊是啊;吕侯看入神了。〃

吕哲会不知道两人来了吗?他要是不知道的话冯劫和董翳就不会上了城楼;要是冯劫和董翳能在吕哲不知道的情况下上了城楼;护卫吕哲左右的甲士就该全部拉下去砍了。

听说;只是听说啊;冯劫是一个非常能说会道的人;吕哲见这么一个口齿锋利的人一开始就展现出这种态度;那个做作的董翳也有胆子在吕哲面前高声说话;下意识就认为两人来意不善。

〃你是什么身份?〃转过身来的吕哲盯着长相粗犷且身材高大的董翳:〃见到彻候不知道要行礼吗?〃。

董翳立刻就懵了;他看了看笑吟吟的冯劫;见冯劫没有什么暗示;只能恭恭敬敬地对着吕哲执礼。

现在大秦的彻候并不算少;不过因为始皇帝执行央集权;大秦的彻候除了一惺室的老牌公子(指与嬴政同一辈分)还有封地;始皇帝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没有进行分封;因此彻候听上去很好听;可是实际上对于封邑只有〃获利权〃并没有〃管辖权〃;更没有所谓的私军存在。所以吕哲拿彻候的身份压人;说实话并没有多少威慑力。

从董翳前倨后恭的态度看来;吕哲大概也知道这个副手人物所知道的东西很有限;不然也不需要看冯劫的态度才做出选择。

城楼之上风大;吕哲也没有特意令人围起挡风的围帘子;在城楼的正台之上摆着三条长案;主位背后有屏风;左右两边则是插着几杆下垂式的旌旗。

旌旗是有流束的;也即是特意留出了长长的布条;大风吹来的时候旌旗发出猎猎响声;长长的流束也在狂舞;冯劫和董翳分为左右坐下的时候;背后狂舞的旌旗只差一点点就能拍在两人身上。按照他们的位置看去;不用想也能知道耳朵里一定全是旌旗的布片被风扯动的声音。

不用多想;这么一幅场景不是吕哲这种不喜欢耍小心机的人安排;会做这种举动的人只有站在主位旁边一副恭敬模样的燕彼。

〃本卿来到南陵之后看到了许多;最让本卿迷惑不解的是士卒们身上的战袍更换了颜色;可是城头上的战旗依然是大秦的。〃冯劫屈膝跪坐的时候腰杆很直;他做出一脸迷惑的姿态:〃本卿能问一句;吕侯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按照现代的说法;冯劫自称〃本卿〃不是在装逼;他是卿之一;按照现在的场合;就该是这么自称。

秦国的彻候能开幕府;所谓的幕府就是可以建立一套行政班子;可以任命自己的官武将;可是那已经是〃过去式〃的事情了。在夷陵还没有爆发叛乱;天下也还没有大乱的时候;始皇帝就已经改分封为集权;律法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彻候的一切待遇;彻候不再有对领地的管辖权;同时只有被委派的将军才有权利建立幕府;可是一旦不再是将军后幕府就要取消。

〃没有记错的话;本侯能自己做主。〃吕哲看似在谈征南将军的权利;可是话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冯劫笑容不变;抬手执礼:〃也是呀;吕侯还是征南将军。〃

燕彼脸色变了;他〃咳咳〃两声;也就只能咳咳那么两声;在这种场合他是不能说话的。

强调吕哲是征南将军;那就是说秦国没想翻脸咯?

燕彼在着急的也正是这点。R752(。。)

第四百六十九章:我的旌旗,我的家臣

秦国应该翻脸的,一个执行自立的人,一个枢已经长达一年以上没有下发过任何行政命令的人,这个人不但胆大妄为到没有经过皇帝的许可就与复立的赵楚两国联姻,还公开的接待了来自列国的使节团,从皇权还是国理上来看,秦国怎么也该翻脸了。

可是秦国现在不能翻脸,在面对列国复立,西南有蛮人入侵,北方匈奴蠢蠢欲动,原战事持久化,等等复杂的情势下,一个在南方自立却没有举起反旗的诸侯,秦国需要忍耐,在特殊的时刻不但需要忍耐还要拉拢。

先贤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相较起迫在眉睫的西南被入侵和北方匈奴窥视,只要不攻击秦地的吕哲就是那个“小”。小是什么?就是疥癣之疾,虽然讨厌却可以放缓。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吕哲的崛起是秦国的谁也没有想到的,在那么一瞬间秦国上下都发懵了,拿捏不准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特别是经历过司马欣率军十五万被击败,十五万人从将军到喂马的马夫,要不是吕哲后面放人一个都回不去。

诉诸武力显然不是什么好方法了,且秦国需要应付的敌人太多太多了,说实话也拿不出相应的军队来针对吕哲了。

让秦国上下拿捏不定主意的还有其他的原因,吕哲对秦国所表现出来的敌视非常少,所攻击的对象除了楚国就是百越。他们看不懂吕哲到底是个什么思想。

从夷陵开始到现在,吕哲身边除了国遗民基本是南郡本地势力,聪明人只要一看吕哲麾下的人员构成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么多战败者的后裔,和一帮一会是楚人、一会是秦人、一会成了百越治下的南郡人,吕哲能选择的其实不多。

李斯就说过一个言论,他认为谁坐在吕哲的位置上都不会比吕哲来坐对秦国更好了,一个满满都是对秦国敌视的势力,能在有能力的时候不攻打秦国,那已经是处在不利环境下秦国的幸运。

很隐晦。但是李斯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也就出身秦人的吕哲作为这个新崛起势力的主人。才能控制着那帮对秦国万分敌视的人不攻打秦国,换作国出身的人肯定不会像吕哲那样盯着楚国和百越,能动弹的时候就呼啦啦带着几十万人去一顿胖揍。

是真的有作战能力啊,先是击败了入侵南郡的十万百越。后面又击败了十五万秦军,刚刚打完秦军又去逮着楚国揍了一顿。

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啊?哪个刚刚崛起的集团能在刚崛起的时候接二连三出动大军,不但出动大军还次次都打胜了。

先不谈是怎么打胜的,秦国好奇,列国好奇,他们想破脑袋都搞不清楚,毕竟集人手组成大军从来都不是呼朋唤友凑起一帮人就算完事,大军需要兵器、粮秣,很多很多的兵器和粮食。吕哲是用了什么样的魔法才在刚崛起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能“变”出那么多东西?

要知道一支军队的基础除了人手之外需要的是相应的兵器,而兵器从来都不是想要有就有,哪怕是有生产能力都需要时间来制造。也就是说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

好吧,秦国组建南疆军团,是在南郡囤积了足够武装八万人的兵器,可是粮食呢?吕哲维持军用的粮秣是怎么来的?

哦,对了,似乎吕哲被缺粮逼得快疯了的时候。不管不顾发狂地出兵一个曾经叫黔郡的地方,抢掠了百越人囤积起来准备南侵预备下来的几百万石的粮食。

对上号了。先期所需要的兵器和粮食都能摸出底细,但是统治一片疆土和维持一支军队从来都不是靠缴获能支撑下去的,毕竟抢夺的东西总是会消耗,一旦维持不上后续的补充,一个集团崩溃的速度绝对快到让人难以想象。

还没有以工代赈历史的年代,他们是查到了吕哲动员全郡生产,可是很难从这件事情里面发现影响。吕哲一直在动员所有能利用的人力,当能够协调一百来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分工去生产的时候,发挥出来的高效是很恐怖的。

秦国和列国只以为吕哲是在收买人心,他们刺探到了但也无法理解的事情太多了,经历战乱的南郡正是在吕哲以工代赈的情况下民间饿死的人降低到最少,在以工代赈的过程吕哲建立起了自己的信用,有了信用的情况下就能驱使民力去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

在现代,有一个词叫“合作公社”,也有一个词叫“个体户”,不过吕哲统一将自己分工下发的工作称呼为“变异的小作坊”。

哪怕是现在南郡到处都是小作坊,他们能够从官府那里领到一些官府机构不愿意浪费人力生产的物件,例如一直没有停止过的战袍制造和滕盾的编制。

对于人力的利用各国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吕哲的思想和见识与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不同的,为了不让民间空闲下来,也是加速经济的建设,建造的南陵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雇佣的民玞。这一切的行为在现代人看起来很普遍,无外乎是牵扯到逻辑学、人力协调学(既企业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可是古人连逻辑学是什么都不知道,稍微能看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能就被称呼为“智者”,那就更别谈另外的了。

吕哲的崛起充满了迷雾,越是探查只有越迷惑的份,连续击败入侵者,又或是成功入侵了他人,吕哲这一势力无论怎么看都不是谁能轻易的消灭了。

所以呢,在冯劫强调吕哲是秦国的征南将军,被吕哲一阵“哈哈”大笑摇头的肢体语言否认之后,冯劫开始左右它言,大谈秦人在周室下是如何如何,又怎么从周室的牧马人走过来,牧马人翻身成了霸主,当了霸主之后又是历经多少的血战才消灭列国,在消灭列国的过程有多少秦人倒在征途之下。

冯劫口才真的很好,他在述说的时候不但是脸上,口气和用词里也充满了感情,一段秦人发展史在他讲来该苦涩的苦涩,崛起的时候语气高亢且充满了骄傲,说到秦人流了多少血的时候更是双眼通红流下了热泪。

要是秦人,在缅怀关于秦人历史的时候,因为有代入感肯定是要受其影响,应该是要感动得痛哭流涕了吧?可是……吕哲哪怕是秦人也只当了不到两年的秦人啊!

穿越之初,吕哲是处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哪怕是所闻所见也是限制在很小的范围里面。他加入秦军的时候,似乎是当了好几个月的监工,没有经历过什么峥嵘岁月,到了阳周之后又宅男病复发,除了操练就是待在帐篷。格格不入的感觉之下也就交了少数的几个朋友,那些朋友最好的损友翼伽现在在他手底下混,结拜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