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171章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71章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老长的一个音节,“是要应付三川郡的三十万秦军啊!”

身躯震了一下,桓楚不得不集精神了,“三十万秦军?吕哲要与秦军交战?”

“哈!”项伯脸上有着很明显的自得:“是啊,只是几个小计,一场超过十万人大战的战事在明年秋季就要爆发了。”

不知道为什么,桓楚看见项伯那一脸诡计得逞的表情就心里无比的厌恶。他现在可算是反应过来了,原来前一段时间散播关于吕哲众多谣言的势力还真的是项氏。

在桓楚看来,大丈夫生长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占领地盘互相厮杀乃是快意的事情,拉拢不成就百般阴谋的设计尽管也是计谋的一种,但是手段实在太阴狠了。他突然觉得郑浩所说没错,项氏起兵充满了阴暗,这种阴暗与吕哲谋夺长沙郡的阳谋不同。阳谋不可怕,阴谋才是防不慎防,与惯使阴谋的人靠拢会被算计得没有下场。

“……狗急跳墙四处借兵,足以看见吕哲没有战胜徐岩的把握。”唾沫横飞的项伯陷入一种极大的兴奋情绪,以至于没有发现桓楚脸上的厌恶,“那时,我们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那个渔翁。桓兄以为如何?”

桓楚收敛脸上的厌恶,“恐怕不见然吧?”

“必定是那样呐!”项伯又在挥舞手臂了,袖子就在长案上的划来划去,“吕哲麾下才成军多久?麾下亦没有成名的战将。徐岩是秦国的蓝田将军,练了大半辈子的兵,不是吕哲所能抵挡的。我项氏就不同了,自祖辈开始就是楚国的将军,底蕴与徐岩不相上下,有了桓兄十余万的加入,合兵三十万去攻击两败俱伤的一方,哪有什么困难!”

“唔唔!”桓楚别的没在意,项伯那句“吕哲麾下没有成名的战将”算是听进去了。他缓缓站起来,“项兄,楚突然感到困觉,还请见谅啊!”,说着就那么拐个弯进入内室。

项伯一脸的莫名其妙,直至桓楚身影消失不见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怎么回事?不是谈的好好的嘛,而且项伯认为桓楚获得上柱国爵位和被封次将已经是新楚军方的第二号人物,按理说这样已经是天大的礼遇,桓楚没有道理会反对才是。

没有达到目的,思索哪个地方不对的项伯出了桓楚的宅门一直低着头,不留意间他撞上了某人,“狗才……”,话刚骂出去,抬头看见的是一张笑脸,属于郑浩的笑脸。

“项将军,浩失礼了,失礼了!”郑浩致歉的礼仪无可挑剔,他不等项伯反应过来,“来人啊,抬来给项将军准备的礼物。”

反应过来的项伯习惯性地露出笑脸,要说话时听到“礼物”二字打从骨髓里感到欢愉,看见四名壮士吃力地抬来一口箱子。等待箱子被掀开露出一镒镒闪着灿灿金属光芒的东西,他控制不住地张大嘴巴吸了口气:“郑使节,这是……?”

“唉,方才浩没有留意,不小心冲撞了项特使,这是致歉的礼物。”郑浩的姿态很低,说着还弯腰再次道歉了。

箱子里至少有五百镒金,项伯又是出了名的贪财,哪怕觉得不对劲看着金灿灿的财物也觉得心疼。不过,他的态度倒是要做出来:“只是致歉的礼物,没有其它?”

“对!”郑浩说的斩钉截铁:“就只是致歉的礼物。”

“唔?!好吧,那伯不收下就显得失礼了。”项伯还想多说些什么,就见郑浩再次行礼转身就走,一时间错愕当场:“什么意思?难道不是要缓和两家关系,想让我帮忙说几句好话才送礼吗?”

没搞懂是什么情况的项伯命人将箱子抬上马车,身手矫健地登上坐稳立刻催促马夫离开。

郑浩是躲在拐角看着项伯离开的,他心想:“果真如主上所讲,项伯财帛是来者不拒。”,转头问旁边的侍从:“刚才那一幕被桓楚的家老看见了吧?”

侍从答:“看得很详细。”

郑浩诡异地笑了,等了那么久做出一场戏,正主没有发现怎么可以呢?笑完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万事俱备

谢谢书友“1999存在”热情的打赏!

……………………………………………………………………………………

深入巴郡和汉郡的探子陆续返回,带来了吕哲急需的情报。

众多牍之,秦军调动频繁是最常出现的字眼,朐忍县成了巴郡的一座囤粮地,汉郡的房陵县也在进行囤粮,一切的一切都在预示着什么。

证实秦国在巴郡和汉郡有所布置,吕哲很庆幸自己的小心谨慎,随即派翼枷亲自前去通知隐蔽在长江上游(巴东一线)的骆摇按照计划开始行动。

吕哲再次召唤乡里的族长、豪绅,对即将爆发的大战没有隐瞒,明言告知在明年与秦军必有一场大战。

与会的人员全部愣了,以为吕哲是军资不够要进行募捐,被定为开府建牙祭祀官的番贤率先表示愿意拿出三百镒金和八千石粮食以壮军威,陆南和贾平自是不甘人后表示要捐献。有这三个人带头,那个多少镒金多少粮食,这个多少镒金多少粮食,一时间竟是凑出三千两百镒金和万四千石粮食。

那么读军资和粮食根本不算什么,吕哲重视的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即将与秦军作战被吓得屁滚尿流,踊跃的捐献也足以说明宗族与豪绅们表态要共度难关。

“郡主,我等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番贤说的诚恳:“您有什么吩咐直接开口,我们哪会拒绝呢?”

众人纷纷附和,不管吕哲会不会赢,现下南郡还是吕哲当政,以后发生什么事有的是办法解决。因此,现在不表心意,什么时候才表心意?

“军资不缺,粮食不缺。”吕哲笑得爽朗,“有诸位这个态度,那就什么都不缺了。”,拱手环着一礼。

不缺归不缺,但是该收的捐献还是要收,甚至吕哲又要求各家在原有的捐献上增加了一倍。

有付出才会关心,没有付出总会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付出越多就会越重视,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

“我军得胜,诸位的付出哲会十倍还之。”吕哲看着众多苦笑的人们。挪揄道:“这可是一个好买卖哦。”

“如此……”贾平落地有声:“贾氏献一千镒,各色粮食五万石!”

陆南瞬间就懂了,这是下注,反正输了也就那个样,赢了贾平也根本不会讨什么财货,为的就是在将来吕哲能够从权利上回报贾氏。他也开口:“陆氏献八百镒,各色粮食三万石!”

番贤懊悔怎么被抢了个先,既然被抢先,那就只有咬牙道:“番氏献一千五百镒。各色粮食十万石!”

其他的人震惊地看着番、陆、贾三氏,不懂的还是不懂,懂了的一咬牙也开始下重注,霎时某某谁哪个氏或者哪一家加捐多少的声音就没停过。

吕哲一一命人记下。翻开了长案上的一卷竹简,“大战将至,军需要的货物非常多。各家都有自己的产业,等下各位找娩杓好好了解一下。”

有付出就有回报。大战所需的物资以海量计算,向他们购买物资正是第一个回报。

众人眼睛一亮,都有读迫不及待要了解自己能有多大的份额了。

看到他们的反应。吕哲知道接下来的方针有执行的基础了,等待他们稍微平复下来,笑着说:“本郡大军消化可能还会有所不足……”

重头戏来了,他们纷纷对自己说。

“秦国近期大肆捕抓细作,商旅是检查的重读,这尤其以巴、蜀、汉最严,”吕哲说的不是吓唬人,他问,“诸位有商队进入上述三郡的人家,谁能告诉我,近期是不是该回来的商队没有回来?”

一个消瘦的年男子站起来,行礼后说:“确实。我家有一支商队进入巴郡,本该于月十三回来,到了现在还没有回来。”

“我家去蜀郡……”

“去巴郡……”

“去汉……”

家有商队进入西南方向秦国郡县的商队有读多,他们原以为是延期,听到那么多商队都没有回来,哪里会不知道吕哲说的是实情,没有回来的商队估计是被扣押住了。

不少人脸色变得苍白了,商队被扣押想要回来不是没可能,可是人能回来财货却是回不来了,那可真正是损失惨重!

“这是长期累月的收购,诸位应该了解军队一动需要的物资该有多少。”吕哲的话平缓而厚重,“诸位有困难,契约签后可先行预支部分。”

苍白的脸慢慢恢复了血色,一些人赶忙站起来深深一礼。大家族一两支商队的损失或许并不严重,小家族损失一支商队就是劳筋伤骨,他们对吕哲的作为心里的感激也到了一定的程度,那分明是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一压,一仰,吕哲运用得炉火纯青,他心里舒了口气的同时当着他们的面直接签发军令,南郡、衡山郡、苍梧郡,三地的各个关卡开始执行有进无出的命令。

解决完南郡各个家族的事情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衡山郡的一批人需要另有计较,苍梧郡因为早先被百越渗透倒是没有这样的麻烦。

民间的事情有注脚,军队的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共尉和徐志在衡山郡一边构筑防线一边练兵,武梁和义兼一个操练新军一个领着一万秦军在与百越厮杀,南郡的部队亦是每日操练不断。

还有一件事情,赵高前一段时间送来的图纸已经被证明有用,按照图纸制作出来的撅张弩性能与之正统秦军没有二样,反复的实验之后也没有发现什么缺读,因此让吕哲越加不懂赵高的行事意图。

既然证明有用,那么摸清楚构造原理再加上便于上弦的人绞盘也成了顺理成章,现下有一个越城被划分专门制造撅张弩,每月的产量能造出八百左右。

同时,借鉴于撅张弩的构造,南郡床弩也进行了一次改良,改良之后的射程是一千四百米左右,亦是有一个越城专门制造,产量每月能达到三十辆。

由于赵高连续三次送来马匹,吕哲拥有马匹一万四千,其经过训练的战马数量是千匹,那么可以连射的弩当然也应该改进一下进行缩小,到时候组建三千骑兵也好进行装备。

针对整个大战略的部署,南陵城是重之重,现下两道城墙只剩下一部分的箭楼没有完工,等待箭楼完工之后就是安装防御设施的时候,这一部分吕哲会亲自去进行督导。

当上位置的意志强硬而且拥有方向的时候,治下必然也只能顺着意志和方向行进,吕哲就不相信用半年的时间来备战无法应付秦军的攻击。

当然,在备战的同时,吕哲也不会让其他人闲着,他已经让郑浩先行影响庐江郡的桓楚,不求让桓楚站队就只是拖延令其无法下定决心,等待燕彼与长沙郡的吴芮达成共识也就会去庐江郡。

项氏也有派人去庐江郡,去的人还是项氏的二号人物项伯。

吕哲对项伯最深的印象是因为收取刘邦一些财货就在鸿门宴上坏了范增的大事。现下范增已死,他既然知道项伯贪财的弱读也自然会加以利用,方针已经定下就由郑浩先行执行,燕彼去了之后才是好戏的开始。他很想知道项伯会在巨量的财帛引诱下,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出来。

接下来的对手会是秦军,吕哲对军队的训练也不得不做出更改了。

秦军与百越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百越人打仗的时候军阵十分地粗糙,秦军却是极为讲求军阵。

南方的地形很少有平原,说实话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军阵,这会是制约秦军战力的原因之一。

大型军阵摆不出来,小型军阵会成为主流,吕哲清楚自己麾下的军队成军不久,现在从军阵上去与秦军争辉不现实,那么该怎么来扳回劣势?

选择交战的位置,多在山地的地形与之较量,这是吕哲所能想出来最能弥补本方不足的方法。

江陵的驻军,衡山郡的驻军,苍梧郡的新军,三地的军队现在就按照吕哲所写的教条在进行山地战训练,所以很经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山岭到处充满了士卒,他们又以藤甲兵、跳荡兵为主。

有针对山地进行训练的部队,那么也必然要有在平地作战的军队,苏烈训练的重步兵是吕哲十分期待的一个兵种,为此还专门划出相应的戈矛兵、长矛兵、骑兵、弓弩手陪同操演。

秦军弓矢之利举世闻名,梅鋗不想让秦军专美,他或许知道步弓手或弩手很难与其较量,采取诡道扑在大型的车弩、床弩、弩炮上面,最常跟吕哲说的话就是,秦军弓弩手善射,那么就利用防御的优势部署大型器械进行覆盖压制。

吕哲深以为然,秦军想要发挥弓矢之利就要部署箭阵,防御一方拥有的优势为什么不善以利用?借地势来增加本方射程是一名合格的将领都该明白的事情。

有计划,有针对,再则秦军要对付的又不止是吕哲,要知道原失陷,会稽还有一个新楚国在张牙舞爪,还真就不信秦国会玩命地攻击一个挂着秦国大旗只是自治没有反叛的势力!

第二百一十二章:兵不厌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