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痞极大明 >

第194章

痞极大明-第194章

小说: 痞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是兵!”蔡恒毅不容否认的回答道,“京营兵簿上面,下属卫所共有七十二个,兵源在国初不下八十万。入则值守,出则中坚,是为大明最精锐之劲旅。而今,别说比边军了,就是比大人您曾经的孝陵卫,那都差了不只是一个档次吧?究其根本,就是兵出了问题。”

    陆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所谓的京营积弊,在士兵上,最为严重的,就包括了占役、虚冒两项。第一为占役,我京营驻守之地方,多有世爵及高级将领,且多为世代承袭,这一点伯爷您是清楚的。士兵从以往的朝廷兵马,变成了将领的私人奴仆,为了得到果腹的军饷,而不得不为诸将服役。试想,国朝的精兵,却成了私人的仆役,这仆役整日做的是什么?哪有时间去操练?战时又如何能够指望得上?这样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一营之中,私役的士兵多达五六百人。而士兵都去给将领做私活了,平日里大营岂不是空了吗?所以,就又有了其他的种种弊端,比如包操之流。”

    “这事情不仅是京营,其余的卫所,乃至边军,也都有这样的事情。不好改啊!不好改!”

    蔡恒毅并没有去接陆准的话茬儿,而是自顾自的说了下去,“第二就是虚冒了,京营在册官军何止二三十万?可真正能有的兵力,不过十万。就这十万,还有五六万是老弱之徒。这些人,大多是行贿而入,占着名额,就为了每月得到一笔军饷。而剩下的,就都是将领们的家奴、亲属等等,也同样是为了侵吞朝廷的军饷而来。”

    “你知道,我对于他们一直很放任。为什么还跟我提这个事情?”陆准眯起眼睛,对蔡恒毅问道。

    蔡恒毅当然知道,陆准在拾掇那四百余人的时候,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别的事务一丁点儿都不管的。包括是什么占役、虚冒,他根本就不管。所以京中勋贵世爵才任由他闹,毕竟他没有做得太过分。不就是四百人吗?他当时是总兵,大家吃到了,难道不该分润一点儿给他这个营中的主官吗?

    不过,蔡恒毅却觉得,陆准绝不可能真的坐视不管,只是还没有到好的时机罢了。

    “伯爷,若说理由,其实卑职也只不过是捕风捉影而已。”蔡恒毅说道,“卑职听闻,无论是您从前的风评,亦或是在迟俊等人口中的评价,都绝无这两样事情发生。既不会过度占用士兵为奴仆,更不会任由虚冒吃空饷。因此,卑职觉得,您不屑于做的事情,一定也不屑于看到其他人做。只不过是时机未到,你没有办法一刀斩断伸到营中的所有的手罢了。”

    “你说的倒是轻巧!”陆准冷笑道,“你知不知道这涉及到多少人的财路?我自己不贪,那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我如果碍了别人的眼,那随时随地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我的根基在南都,不在这里。天子脚下,到底还是不要闹得太过分,否则,搞不好事情没办成,我的小命儿就先糊里糊涂的丢了。”

    “伯爷若怕死就不会来京城!”蔡恒毅断言道,“您只是怕半途而废,壮志难酬,绝不会在意您的性命。卑职说的对吗?”

    陆准听罢笑而不语。

    蔡恒毅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伯爷,其实这事情很简单,卑职听闻您手下有个商行……”

    “住口!”陆准的面色突然沉下来,声音冰寒如铁,冷冷地说道,“蔡恒毅啊蔡恒毅,你胆子也太大了!本爵平日倒是没有发现,你小子,话很多啊!行了,带好你的人,过几日我就要用!到时候若是拿不出手,就别怪我收拾你了!去吧,我没病,不用你的药了。好意我心领,这就回去吧。”

    陆准突然下了逐客令,让蔡恒毅头脑有些发懵。但他还是当即答应了下来,被邵化海带着退了出去。

    屋中,陆准又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方才翻身下床,一溜烟去了内书房找冯谦商量事情。

    ※※※

    “给京营关饷?!”冯谦长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陆准,你告诉我,你是逗我玩儿的。别吓唬我知道吗?这大夜里的,你是睡蒙了,梦游出来的吗?”

    “我没有逗你玩儿,也不是睡蒙了。我说的都是真的!”陆准对冯谦说道,“这并非是不可完成的事情,你仔细想一想啊!”

    “疯了,疯了,你小子真是疯了!”冯谦摇头道,“你知道京营在册多少兵?三十八万!实际呢?十二万!缺额十之二三,替役十之二三,老弱又有十之二三,这其中真能称得上是兵的,说两三万都是乐观估计!你说你要给京营关饷,我倒要问问你,你是给三十八万人关饷,还是给那两三万人关饷?不管你说哪一个,你都是真的疯了!”

    陆准听他如此反驳也不恼,反而笑道:“我为什么不能是给那十二万人关饷?既然京营在册兵不实,查实就是了!满朝都知道,实际的兵额有多少,放饷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数目放的,我削去二十六万,也没踩到谁的尾巴吧?”

    “好,就算是十二万!”冯谦退了一步,跟陆准计算道,“十二万人,就算每人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军饷,那也要二十四万两银子!你从哪儿来?抢来吗?”

    “谁说要那么多银子了?”陆准反驳道,“我大明给总旗以下向来是支饷粮、饷盐的,给武官,也是只支禄米、俸钞,这是规矩!给银子,那不合规矩!”

    “就算是米,你也没处找去!”冯谦断言。

    “你这就说错了!”陆准摇头道,“现如今,就连刚才那个倒霉守备都知道老子手下有个商行,人尽皆知的秘密罢了!冯谦,你可别忘了。凡是要用漕船运的官粮,这几年基本上都已经习惯了在汇通票号兑成票子,汇通打点关系运送到京城,再替他们交上去。中间,只需要他们将票子用驿传送进京城。你想,朝廷发下来的禄米都是什么成色?咱们帮忙运进京城的米又是什么成色?我要是用北运的米跟禄米换一个个儿……”

    “这一旦被发现,就要掉脑袋的!”

    “凭什么?”陆准笑道,“你太紧张了!冯谦,你好好想想。原本应该拨给军中的粮食,可以只划账,从要交的税粮里头扣出去,动都不用动一下,还是放在库里。虽然说起来麻烦,但能省那些涉及到的小官小吏多少的事情?咱们不说,他们也不说,谁又会知道?更何况,省了麻烦,又得了一笔打点的费用,何乐而不为?至于怎么瞒过他们的上官,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他们等闲都在一个地方干了几十年,没这点儿道行,早就混不下去了!最要紧的是,这样,发下来的米就都是好米!而不是那掺了沙子、霉了不能吃的禄米!担这些风险,是值得的!难道还有人能去御前告我陆准给士兵们发的都是好米?这是应该的!谁要是站出来挑我的毛病,那才是吃拧了!拿到好处的士兵们若是闹起来,谁也担不起责任!”

    “这样……这样……”冯谦皱着眉头,为陆准的冒险狠狠地捏了一把汗,“这样你需要补的银子确实就不多了,但陆准……你省了银子,押上了一颗脑袋你知道吗?”


………………………………

第312章 画押

    入了五月,陆准终于是动作起来了,而且一上手似乎就是大动作,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京中得了他好处的世爵勋贵们顿时忘恩负义,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的自留地,眼巴巴的等着陆准露出了设么马脚就赶紧扑上去制止他乱动。可是看了半天却猛然发现,这小子好像干的事情没什么意义啊?这新官上任的火非但点不着油桶,怎么反倒像是烧起来放炮仗玩的呢?

    与此同时,下面的虾兵蟹将也很是不能理解这位伯爷折腾的做法到底有什么用?浪费了偌大的人力,难道真的就是为了走个过场,做个样子的吗?

    现如今的荣县政府辖下三大营即京营建制,基本上已经回归了嘉靖朝更定的旧制。

    五军营辖下战兵、车兵各四营,城守两营,另有备兵一营,并辖山东领班都司两员;神枢营辖下战兵、车兵、城守各三营,另有执行一营、备兵一营,并辖河南领班都司一员;神机营辖下战兵、车兵各三营,城守四营,并辖中都领班署副留守四员。

    陆准将神枢营自己已经掌握的中军和隶属于戎政府直辖的一万兵中的一部分对调,将其当做自己改革的中坚力量。这两千多人,共由六个把总分领,又被陆准分成了两部分。

    其中,投诚的营守备蔡恒毅和迟俊这支最为牢靠的人马得以留在陆准的身边,充作警卫的同时,对陆准所直辖的一万人马进行动作。而其余的五个把总,则被陆准派了出去,辖下兵马再度拆分后,分别负责一个营的整顿。

    所谓整顿,一开始看上去,也确实是大动作。校场上,戎政府归属陆准直辖的人马聚在这里,由蔡恒毅、迟俊带领着,正在按照名册一个个领取一张盖了总督京营戎政关防印信的纸,发给的时候,士兵们才知道,这个东西叫做兵簿。

    “刘爷,您见多识广,您说,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啊?”一个刚刚领到兵簿的年轻士兵凑到做小官儿的老兵身边,笑着跟他打听。周边听到的新兵也纷纷凑了上来,毕竟在军队之中,这些老兵是最得士兵们信任的人,也是最能凝聚集体的关键。

    老兵看了看周围凑过来的人,笑了一声,“咳,戎政府的伯爷搞出来的花活儿呗!伯爷要练兵,可要说咱们京营最难办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兵不固定!同一个名字,早上是你,晚上就换成了旁人。什么替役啦,吃空饷啦,那还用别人说嘛?你自己怎么进来的领这份儿钱粮的,你忘记了?领了钱粮,你又操练过几次啊?所以说啊,要练兵,首先就得知道谁是自己的兵!所以啊,才搞出这么张纸来!拿着这个,你就是他的兵。没有这个,你就不是他的兵。”

    年轻的士兵挠挠头,追问道:“那我把这纸给旁人用……”

    “哎!怕的就是这个!所以啊,伯爷这不是防范着呢吗?”老兵说着,指着那张所谓的兵簿说道,“你看见没有,刚刚让你在上面按的手印儿!知道这一个圈,一个叉代表着什么嘛?这圈啊,就是斗,斗你懂吧?你那手印儿,圆圈形的就是斗;这叉呢,就是簸萁,除了斗以外的就叫簸箕。你看看我,再看看你自己的,还有你们的,知道了吧?每个人的手上,斗的数目和位置都不一样,除非你能找到和你手印儿一样的人,否则,给了他,他也用不了啊!伯爷可是说了,以后这兵簿得贴身带着。但凡是在营里见了你,你没带,就先军法伺候,然后把你关起来。若是替你找到了兵簿,那就放了你;若是找不到,那就当成是细作,一刀砍了你的脑袋。如若身上带的兵簿不是你的,那就不用吃军法了,直接掉脑袋!”

    “啊?这……这脑袋又不是韭菜,说砍一茬儿就砍一茬儿,那砍了它就长不出来了啊!”年轻的士兵害怕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嘿,这就怕了?”老兵接着说道,“还有厉害的呢!今天给你发了兵簿,以后操练的时候,难免要下去点人头的!若是点卯不到,照样吃军法!如若次次都不到,那你可就成了逃兵了,大明律自有处置的说法。不过啊,也有好处,有这一张兵簿在手,就有一份儿钱粮可以拿。到时候,没有照册子找名那么麻烦,而是直接拿着兵簿去换,不知道方便多少。我可听说这位爷大方着呢!给的钱粮从来都是不亏不欠。若是真像旁人说的那样,能养得起家,操练也便操练吧。反正,等闲也不必我们上战场的,干什么不是营生?操练总是练不死人的吧?”

    “这么说,那以后没有这兵簿的,就领不到钱粮了?”

    “这话嘛,倒也未必。”老兵四下瞧了瞧,低声道,“我说这个话,你们听了可别往外传。要说伯爷这招啊,也不是没人用过!多少人想要整顿整顿,最后都是整顿的自己灰头土脸。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那些世爵勋贵从中挡横儿?这兵簿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头,至于那印信,我也听说了,没在伯爷自己那儿。就这,想伪造一张兵簿,那还不简单?该吃空饷照样还是可以吃空饷,至于下面的操练,伯爷难不成会分身术?挨个看着去?京营十几万人呢,他手下就小两千人,不倒霉被他碰上,谁知道你没操练啊?”

    言尽于此,老兵觉得自己今天的话已经是太多了,揣好自己的兵簿,不再多言多语。但心中却已然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说,先跟着练上一个月再说,等到放钱粮的时候,看看到底是不是传闻说的那样。如果是,那以后跟着这位爷干倒也乐得舒服;如果不是,那再抽身走人不迟。

    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