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逆天 >

第152章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52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如今夏侯渊手中尚有五万人马实力仍在,为了防备他狗急跳墙,正以为城西的兵马,理应全部前往城北驻扎,与马忠陈楚会合,加强戒备,另外可把大营移至东北角上,如此形成犄角之势纵使夏侯渊前来攻伐,也将无可奈何也”法正出言建议道

“法大人所虑有理,若夏侯渊集全军反扑,我军纵使能胜也必然损失惨重,现今咱们既然不急于攻城,反倒可以设立栅栏,摆下鹿角,防备夏侯渊来偷袭”徐庶也深以为然的附和道

“二位所言皆有理,但某料定夏侯渊此刻军心大乱,必然战意全无,不过城西道路乃是夏侯渊撤退汉中的必经之路俊义的兵马到是可以移师至城北驻扎,给夏侯渊留条去路以免得他真狗急跳墙”诸葛亮淡然一笑,自信的说道

“主公为何要让出道路,让夏侯渊安然退去呢?”想不通的刘封,不由作揖问道

诸葛亮微微抬头,环视了众将以眼,道:“眼下对于我军来说,保存实力,经营巴西、郎中、梓潼方为首要军务,夏侯渊并不是主要大敌,作为一方主将,当分清主次之分,尔等以为打败夏侯渊重要,还是攻取益州重要呢?”

“自然是益州重要,早一日取得益州,主公大业就早日能够达成,这夏侯渊跑了,下次遇上再收拾便是”张颌起身附和一句,自是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好,诸位既然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各军扎好营寨,尽量招抚曹军俘虏将士,若愿意投降者,打乱编入各军,不愿投降者,一律押解看守,待战后再做处置”诸葛亮起身一挥手中羽毛扇,沉声吩咐道

“末将领命”众将纷纷起身告退

巴西内城将军府

“将军,城西的荆州兵马移营,前往城北驻扎,把后路让出来了,这莫非又是诸葛亮之计?”军中长史傅干接到消息时,不由有些迟疑的道

“德容,汝怎么看?”夏侯渊蹙眉问道,这事他也有些想不通

“将军,吾以为诸葛亮此举,乃是恭送将军出境之意,如今我两军兵力相当,若是将军拼死一战,胜负难料,诸葛亮劳师远征进入蜀地,目的不是为了来跟将军作战,而是夺取蜀地而来,有将军在此掣肘,诸葛亮就无法腾出手来对付刘璋,所以吾料诸葛亮这般做,就是希望将军不要拼个鱼死网破,从容退回汉中”

张既思虑片刻,把自己的分析道了出来,不过他这番分析,竟然与诸葛亮所思所想不谋而合,足见此人颇有几分见地

随后夏侯渊召集众将,道:“昨日大败,实乃我军耻辱,为了赢回脸面,诸位各自回营,做好备战准备,等候军令”

夏侯渊不提撤军,却让诸将备战,自是为了振奋军心,若是他此刻宣布不战而退的军令,那么各军士气势必加低靡,那么军心也将遭到大的打击,也将不利于他大军撤退的计划

经过两日的准备,在第三日深夜时分,夏侯渊突然召集兵马,打开西门,率领着兵马,徐徐退出了巴西,为了防备诸葛亮掩杀,夏侯渊亲自率领一万精锐断后,并且安排西盖山守将贾逵,率领兵马在道旁设下伏击

但夏侯渊担心的一幕,并没有出现,因为诸葛亮压根就不想跟夏侯渊缠斗,现在他急迫要做的就是,趁如今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一举拿下益州

城外诸葛亮大营

张合一路飞马驰骋而来,在诸葛亮的大帐前,这才翻身下马,瓮声道:“主公,可在?”

“张将军来啦,主公正在大帐,与诸位将军议事”帐前的亲兵什长韩隆,忙上前给张合牵住战马,开口回了一句

“主公,如你所料,夏侯渊那个龟孙子,果真在昨夜开溜了?”张合一进大帐,拱手与众将行礼之余,口中嚷嚷着笑道

“张将军,昨晚主公就接到消息了,你这可是来晚了”徐庶笑着接了一句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夏侯渊撤军仓促,城中并没有遭遇太大的损失,俊义来的正好,立即整备兵马,开拔进城”

“末将领命”张合欣然应道

诸葛亮率领大军进入巴西城后,随即任命庞羲为巴西太守,吴兰为巴西指挥使,负责安抚百姓,整顿城中治安

同时下令让各军进行整编休整,并且派人给张松送去了密函,让他和孟达做好抽身准备,以免陷在成都

大军在巴西经过半月整编训练,诸葛亮留下八千老弱伤残兵士,编入巴西城防营,负责镇守城池和屯田事务,交由庞羲和吴兰统率镇守巴西

诸葛亮率领众将,和整编后的四万大军,撤回梓潼而去

成都州牧府

张松和孟达在接到诸葛亮的密函时,两人合计一番,随即来到了州牧府求见刘璋

“主公,前方传来捷报,楚侯率领的兵马,在巴西城下斩杀了曹军两万人马,已经成功夏侯渊赶出了巴西城”张松上来就把前方的捷报,向刘璋汇报道

“好,好啊,楚侯帮我益州如此大忙,一定要好好犒赏才行啊”刘璋欣喜的笑道

“主公说的是,如今我益州危机已解,一来自是要犒赏三军,二来还得让楚侯主动率军退回荆州,我益州方可确保无逾啊”张松上前一步,低声进言道

刘璋神色微微一变,深以为然的道:“子乔所虑甚是,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怎么办?”

“这楚侯是在下与法正迎进来的,下臣的意思,还是让某先行一步,前往楚侯军中探听一番虚实,若楚侯肯罢兵,主公再亲自前往宴请酬谢,两家共结盟约,共同进退才是”张松淡淡一笑,主动请缨道

“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孟将军率领军士,押解一批物资钱粮,与子乔先生一同前往,向楚侯表示我方诚意”刘璋见张松毛遂自荐,自是大加赞赏道

“诺”张松和孟达得到指令,自是欣然而退

经过两天准备,张松与孟达率领三千军士,押解着三百车钱粮物资,前往梓潼而去,而其中张松、孟达、法正和庞羲等人家眷,也都混在了其中出城而去

就在二人率领队伍,过了雒城之日,张松的兄长张肃从广汉述职归来,前往张松府邸探视时,才发现张松一家,一家人去楼空,意识到事情不对的张肃,立即来到州牧府告知刘璋实情

惊异之余的刘璋,很快就派人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当得知张松等人此去,携带着家眷投奔梓潼时,刘璋就是再糊涂也知道,自己被张松等人卖了,还倒贴了大笔钱粮

震怒之下的刘璋,立即吼道:“传令,雒城的刘循给我截住张松,就地斩杀了”(未完待续)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二百四十九章兵围雒城

更新时间:2012112318:45:45本章字数:5206

第二百四十九章兵围雒城

就在诸葛亮率军退回梓潼之日,甘宁吕蒙的联军,给了周瑜惨痛的一击,随后甘宁和吕蒙飞马送往江陵攻打豫章的奏表,经过六百里加紧的传递,翌日午后送到了江陵的尚府。

负责协助贾诩处理政务,起草文的,整理各项文东曹掾郭攸之,看到这封奏表后,立即就送到了贾诩手中。

“好,好啊,吕子明、甘兴霸不愧是主公看重的大将,这仗打的漂亮啊,真是大涨我荆州士气也。”贾诩看罢战报,不由欣喜的开怀大笑道。

“尚大人,下官认为,二位将军请求发兵攻打豫章一事,有些不妥?”郭攸之恭敬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道。

“哦,有何不妥,汝倒是说说看。”贾诩神情不变,表情平定的问道。

这个郭攸之是庞统推荐上来的,此人以前在襄阳担任文吏,偶的庞统赏识,经过一番考量,庞统发觉此人很有才华,遂把他推荐到了江陵,正好当时一直担任贾诩东曹掾的吕凯卸任,前往江陵担任县令,贾诩随即提拔郭攸之担任了东曹掾一职。

这些时日的任职,总体贾诩对郭攸之时很满意的,郭攸之不但才识敏捷,而且秉忠尽职,可谓事无巨细,他都能够从容应对,这点尤其让贾诩满意。

面对贾诩的考验,郭攸之直言道:“如今主公正在蜀中用兵,而江东毕竟与我有盟友情谊。如今孙氏小妹,正在赶赴江陵的路途之中,吾认为此时不宜与江东彻底闹翻,若如此。孙权领军举国来犯,主公在益州焉能安心?

“再说主公现今在益州,既要面临刘璋,又要面对曹军,本就是双面受敌,若在与江东翻脸,实为不智也,故下官认为。攻取豫章全境之事,理应暂缓,还应修复与江东的关系,待主公平定益州再做打算不迟。”

“演长所言深合吾意。若是吾派你出使江东,不知汝可愿往?”贾诩淡淡一笑,开口询问道。

“下官定当不辱使命。”郭攸之欣然领命道。

“好,汝下去准备一下,明日就出发。就以孙小妹抵达江陵为由,携带礼品拜见吴太夫人,缓和双方关系,必要的时候。可以许诺孙权,把此战被俘的部分军士送还。”

贾诩嘱托一声道。其实就是没有郭攸之提醒,贾诩也不会答应甘宁出兵的建议。而且贾诩早一步就接到了邓芝的快报,邓芝也是主张不出兵的,他也认为眼下江东与荆州的联盟,还是需要维持,以免腹背受敌。

“诺!”郭攸之恭敬的颔首道。

郭攸之出发后,贾诩随即柴桑的甘宁和吕蒙发去军令,让二人各自领军驻守防区,不得随意出兵挑事,至于攻打豫章一事,暂且搁置。

二人再接到贾诩的军令后,方才醒悟到豫章一事,关系到全局战略,自是不在提出兵一事,各自上表,接受军令。

郭攸之出使江东的行程,也是出奇的顺利,更是获得孙权的迎接,此番偷袭柴桑大败,让孙权彻底痛定思痛,暗自决定不造出更好的战船,绝对不再跟荆州开战,以免的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也是他得知郭攸之抵达曲阿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的原因,现在对于他来说,正是休养的大好时机,如今曹操和诸葛亮都在西南西北用兵,再无人顾及江东。

因此郭攸之的出使,十分的顺利,为了换回俘虏的江东士兵,孙权主动提出了五石粮食换一个士兵的主意,上万军士,也让荆州换回了数万石粮食,此番买卖对于荆州来说,自也不亏。

贾诩为诸葛亮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时,张松与孟达也安全的抵达了梓潼。

诸葛亮得知二人平安归来,自是欣喜之极,亲自出城迎接二人入城,并且在城中安排了酒宴,一来庆贺二人到来,二来也为这些时日的胜利庆功。

酒宴结束后,张松、法正、徐庶三人留了下来,陪同诸葛亮商谈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主公,如今距离年关不过七八天了,是不是等待年关之后,再发兵进取成都?”徐庶考虑到现今梓潼的数万大军,大部是益州的兵马,虽然进行过整编,但战力肯定一时难以发挥,这才由此提议。

“主公,兵贵神速,如今我军士气高昂,正是出兵的好时机,眼下我军有涪关守将李严做为内应,必可一举拿下雒城,雒城一下,成都将再无险可守,刘璋只能拱手而降,别无它途。”法正却是主战派,这也符合他一向的处事风格,那就是需要剑走偏锋,富有冒险精神。

“孝直所言有理,正可谓时不我待,万一年后,刘璋撤换李严职务,那么情况就会急转而下,还请主公无须迟疑。”张松也沉声进言道。

眼见二人意见一致,诸葛亮起身思虑了会,道:“若要进攻雒城,巴郡这个重镇,却不能忽视,来人,传令驻守在巫陵港的张飞将军和蒋琬,立即发兵攻打巴郡,沿水路进取成都。”

诸葛亮的这个决定,无疑正式宣布了,出兵雒城的决议。

数日之后,梓潼的四万大军,在诸葛亮的亲率下,一路急行军抵达了涪关之下,李严事先早就接到消息,面对诸葛亮大军抵达,李严当即把关中不服从自己军令的几个校尉,调集了起来,命令他们统率各自部队,出关迎敌。

李严这一招,也算是够狠的,关中的四名校尉,统率着数千人马,当这几人听到李严让他们出关迎敌时,不由都傻眼了,典军校尉马汉第一个跳了起来,嚷嚷道:“敌军来势汹汹。我军不据关自守,反而出城迎敌,李将军分明是有异心也。”

“大胆,本将军军令。尔等竟敢违抗,拖下去斩了。”李严一声大喝,以马汉为首的四名校尉,直接被李严的亲兵拖了下去,斩杀在将军府门口。

当天夜里,在李严的布置下,马汉等人帐下的数千军士,在涪关之内发生哗变。李严慌乱领军撤退,逃奔雒城而去。

诸葛亮率军趁势攻进涪关,对叛兵进行了镇压,一举拿下了涪关。

李严在撤退途中。又把军中一些不稳定的将官士兵,进行了打压,把军中大部分军士驱散而走,最后只留下三千忠于自己的士兵,退回到了雒城城下。

“城下时何方人马。立即停下脚步,否则休怪箭下无情。”城门楼上的的守将正是刘循帐下的大将雷铜,当他看到李严这支败军时,当下立即扬声喝问道。

“吾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