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雀书 >

第66章

燕雀书-第66章

小说: 燕雀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身高臂长,此时三人谈性正浓,也都没有在意他,让她一只小手在袍底一搜索,居然搜那啥所在,嘿嘿,看来,有时候非暴力的温柔手段更加适合!
  谈意正酣之际,张翼,姜维二人却发现刘云翼面色在火光下开始潮红,是火,是酒?
  这一分神,倒是让二人注意到,夜已经很深了,这位赵家千金坐的离北王又是如此之近,几乎依偎在他身上,呵呵,可不能不识风情。。。。。。
  刘云翼哪怕是站了起来,还是弯着腰,和二人道别后,拽了赵婧急急翻身上马而去。
  “唉,伯约,这北王英雄不下先帝啊,只可惜年纪轻轻居然弓了腰,驼了背”张翼深深深深深几许的看着刘云翼二人走远,叹息了一声。
  “哈哈,伯恭兄,此驼非真驼,乃不得不驼耳”姜维大笑几声,起身回营休息,弄得张翼在那里寻思了很久,这啥世道?怎么还有不得不驼背滴?
  赵府现在也还没有休息,为嘛?两派人之间正争吵不休,赵婧的父亲赵统,叔叔赵广,以及几位夫人如夫人是一派,严重同意太子的求婚。
  老夫人马云禄,赵婧亲生母亲文氏是一派,那是严重,坚决不同意太子求婚。
  同意派的理由很充分,现在是太子,将来是啥?就是做不了东宫,将来也是个贵妃不是?
  反对派似乎有有些弱势,但是理由不容忽视,婧儿脾气暴躁,生性好动,深宫岂是她待得地方?将来不是郁郁寡欢,就是得罪了那位。
  同意派人多势众,加上赵统乃一家之主,稳稳占了上风,但是,反对派那边的老太太却不是一般人可以违逆滴,老太太和老爷子感情深厚,一生就这么一位夫人就能看出端倪来不是?老爷子去世没有几年,这老太太现下在府中那还是真正的掌舵不是?
  “好了,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这样吧,婧儿自己的事情,咱们吵闹不休也没有结果,听她自己的意见吧”老太太最后下了结论。
  “母亲大人,哪有女孩子自己做主滴?我都想过来遍了,关张马黄法李向等七家可以和我们家通婚的世家之后,要么已经成婚,要么岁数还小,跟婧儿相若者没有,那就只有皇家了。。。。。。”赵统毕竟是一家之主,别人都闭嘴了,也就只有他能和老太太再讲讲,看能能萝卜原价,白菜便宜点。
  “皇家有什么好滴,要是八大家里有婧儿喜欢的,做个平妻也比进宫的好”文氏虽是赵婧生母,但却不是正房,因正房向氏无所出,她才得以母凭子女贵,为赵统生下一女二男之后,得以晋身平妻的地位,此时倒是实话实说。
  “荒唐”。
  “放肆”!
  赵统和夫人向氏同时吼了起来,不敢得罪老太太,还不敢骂你?胆儿肥了是不?
  “奶奶,大娘,母亲”一个大高个从门外闯了进来,扑进了老太太怀里。也多亏马云禄也是自幼习武,要不然,这把老骨头非给大个子这如燕投怀折腾零散喽。
  “没点礼法,教养,都是你们惯滴”赵统气哼哼的一甩袖子。
  也是,进来撒娇的秩序应该是奶奶,爹,然后是娘,大家,大家族嘛,要有些讲究。
  赵婧哪里管得了这个?奶奶对自己最好,打小她是跟向夫人长大,文夫人是她生母,这个秩序才是她认为理所当然的。
  赵统和向夫人能拉下脸来斥责文夫人,赵统能训斥赵婧,可是,人是啥?万物之灵,那是有感情滴,赵婧自小跟向夫人长大,向夫人可是视为己出,赵婧刁蛮的性格养成,最大的功臣,哦,罪魁祸首是向夫人。
  偏偏这赵统又是有点惧内滴,赵婧自小在这些人中间坑蒙拐骗,哪里不知道利害关系,当下小嘴一撅钻到了向夫人背后。
  “你跟孩子吼什么”向夫人果然立马炸开了翅膀,将赵婧护在身后。
  “你,唉,都是你们惯的”赵统不敢和夫人正面抗衡,只好蔫蔫嘟囔了一句。
  。。。。。。
  刘云翼在驿馆等到第二天午后,才看到赵府来人相请,这一夜他可是没有睡安稳,毕竟关琳所有的计谋都建立在一个最重要的基础上,和赵婧成婚。虽然赵婧说得把握十足,可是,刘云翼却明白,一个女孩子在家里再得宠,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也不是她说了算的。
  此时走进赵府,心底却是七上八下,翻江倒海。
  随着家人走进赵府正堂之时,却无意间看到,赵婧哭红了双眼,在两个华贵富态的中年妇人扶持下向偏房暂避,心底不由一沉。。。。。。
  呵呵,今天是刘云翼求婚一小段,说的好不好,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欲知刘云翼和赵婧亲事如何,姜伯约,张伯恭和他又会有怎样的将来,咱们下会书再说。
  

第五十八章 削王,三贬西羌地。
更新时间2014…3…3 19:25:44  字数:5585

 建兴十二年秋,汉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灵柩被送回成都,两川缟素,举国同悲。
  就连已经玩儿成了精品的皇帝陛下也是大放悲声,哭滴死去活来,刘禅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开开心心的玩,正是因为这个相父的存在。啥事儿都不需要亲力亲为,自有老人家来打理。现在他一去,岂不是要朕将来为了朝政耽误很多游戏时间?
  朝中每个人心底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心底或悲伤,或叹息,但绝不多想,日子照旧滴反倒是那些升斗小民。
  成都现在有三个人可能是心思最重滴,忧心忡忡,心事重重。
  第一个,当然是当今太子爷刘璿了,和父皇一样的理由,丞相不死,他的太子之位安枕无忧,每天只需要去追寻刺激,快乐,醉生梦死就可以了。老头才五十多点,咋就死了捏?这一死,今后不是啥事都的自己干了?
  跟父皇不同的理由,那就是,自己这个太子之位,只不过是靠先生了几年得来滴,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安稳,前些年吧,有老三刘理,爱出风头,被丞相和父皇早早打发到北边去了,现在死活不论,就算是活着,在程度没有任何根基,已经不对自己造成威胁了。
  可是,按住葫芦起来瓢,最近这些年,南王刘瑶声势大振,尤其是他因为和父皇心腹内侍黄皓关系密切,那黄皓早晚在父皇跟前替他说话,不但在成都声威见隆,大臣们也有不少开始和南王亲近起来。
  你说说,你说说,这都叫啥事?老子这个太子当得容易么?今后害的自己操心了,唉,早知道诸葛亮会死,咱也和大臣们搞搞关系,弄得现在自己连个心腹人都没有,丞相也是,总是说让俺多和大臣亲近,为什么亲近又不说,死了吧,也不打声招呼,太不江湖咧,太不人道咧,太不义气咧!
  嗯?对了,父皇派出的黄门该回来了吧?赵家长子长孙女赵婧太对哥的胃口咧,想这些烦心事干嘛?我得出去打听一下,尽早把那大个子美人弄上床,嘿嘿,是先亲上面呢,还是先照顾那啥?
  刘璿心思多,在驿馆休息的赵统也是心神不宁,首先是丞相最后一次北伐前嘱咐自己利用家族和西羌人的关系,借重马家的信物派心腹人去西羌出使一事。
  丞相再三叮嘱,一定要机密进行,切不可让朝中诸人得知,赵统无奈,想了很久才决定让最得父亲真传的女儿赵婧和老关家的关琳一起去西羌出使。熟料女大不由娘,出去一趟倒弄回来个便宜女婿。
  说实话,如果这女儿看好的女婿是个白身,赵统都认了,为嘛?至少谁也不得罪呀,现在可好,一边是太子,一边是北王,从心底说,他还是希望女儿能跟太子,好处显而易见。但是,丞相曾经叮嘱,如果他有什么意外,出使西羌的结果,更要严格保密,满朝只能告诉一个人,那就是北王刘理。
  难道?难道,丞相还有什么别的安排,这北王今后会有。。。。。。不可想,不可说,且这北王人品不错,武功出众,长相嘛,似乎也比男生女相的太子要顺眼点。
  唉,难难难,怎一个难字了得啊?老太太和女儿一个鼻孔出气,家里是有了定论,把女儿许给了北王,回绝了宫中去汉中问事儿的黄门,人家当然不高兴,一路上回来没少给脸色,这俩又是黄皓心腹,眼下谁不知道,黄皓在陛下跟前的分量?
  要是太子问起来怎么说?准女婿那套说辞能不能瞒过去?唉,想我赵统忠心耿耿,小心翼翼,只不过图个富贵。跟女婿走的话,等同欺君吶,明明是这家伙偷偷也跑西羌去了,路上碰见自己女儿和关家那丫头,把俩如花似玉的美人都拐骗了,却要老子背黑锅,对外人说是自己看上了北王人品材质,甚是满意,邀请他到汉中,想成好事,一旦双方满意,就准备请旨咧,这不是信口胡柴么?可偏偏还得老子去说,还有天理么?还有王法么?还有人味么?
  可是,要不替那便宜女婿说话,他去汉中就是大罪,自己是文官,怎么交通都不要紧,他是王爷,不是因为这样的事情,私离封地,跑到军事重镇,有几个脑袋够掉滴?看来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赵统难?那也不算难,啥事都还有回环不是,最难的是我魏延,北王这是把我救了,还是把我害了?
  姜维,马岱拿出来的丞相遗计,的确是把魏延吓了个半死,如果不是北王伉俪看出里面的问题,不远千里跑来相告,自己真的会按丞相的预想,虽说没有谋反之心,却会在无意间行下谋反之实。
  尤其是自己和杨仪那老伙计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这家伙手里的锦囊,则肯定是北王推断的那样,临阵要剥夺魏延军权,一旦自己按耐不住火气,和杨仪争吵起来,一切就会按丞相设想进行,身边的马岱虽然和自己关系不错,在这种维稳大计上,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砍下俺老魏的大好头颅。
  这事儿不能怪马岱,就是换换位置,自己也会毫不犹豫滴砍了老马不是?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俺这么忠心耿耿,却还是会讨人嫌,唉,老实人吃亏呀。
  听了北王的话,临开拔回成都之时,交出了军权,堂堂一上将军和一帮子满嘴打油诗的家伙们一起住在驿馆,光苦闷都把自己折腾疯了。
  没有了军权,大丈夫功业何来?在这里多呆几天,我老魏还是找块豆腐撞墙,找根长头发上吊吧。
  北王让我安心等几天,说是事情绝对会有转机,可这么多天过去了,怎么一点消息没有?我自己先回军营?那些将领有谁敢不给老魏几分薄面,可是。。。。。。唉,回去无异于还是“造反”。
  这北王可信么?他欺上瞒下的那一套别人不知道,我老魏可是心知肚明,看他和张伯恭,姜伯约,马伯瞻,廖元俭等人的关系,绝不是表面上说的惺惺相惜那么简单吧?
  几个人里面没有一个小白脸,不至于发生那啥不是?一帮子武将,一个王爷,惺惺相惜?扯淡不是!老魏跟他们走不还是谋反?我可是忠心汉室啊,唉,谁能给哥一双慧眼,让俺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且不说成都众生相,依旧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列位看官随孤舟把目光看向魏国西平郡不远的西羌汗帐。
  大单于彻里吉此时心中五味陈杂,蜀汉不愧为正统,当年自己受丞相雅丹的鼓动,发兵替魏国攻汉,数万西羌儿郎尽被汉丞相诸葛亮生擒,就连元帅越吉都被神威天将军的族弟马岱生俘。
  如果不是蜀汉仁义,全员放还了自家儿郎,自己这个单于不是被外族所灭,也早就被魏国兼并了。魏人之歹毒可见一斑。
  派出的使者快回来了,如果那汉丞相使者和北王真能在朝廷争得协议里面的利益,我西羌今后千秋万代之下就再不挣扎图存,而是能和汉人一样建造一个繁华世界了。
  多少年来,汉人不管是谁当家,谁势力大,用西羌勇士的时候,赏些财货,粮食,物资,就得全族儿郎去拿命拼。不用的时候,买他们点铁器,粮食,寻求些帮助发展农业的技术帮助,都难于上青天,汉人一直都采取让咱们饿不死也吃不肥的政策,袭扰劫掠能换来的不过是一时无忧,真动大军杀伐,咱们人数太少,不是汉人对手啊。
  乌桓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放着,平常你怎么劫掠,不太过分的情况下,汉人都能忍,一旦过分,大军来伐,就有亡族灭种的危险,谁叫咱们的科技,生产力跟着人家差太远呢?
  打住,孤舟,又开始扯淡了啊,彻里吉能有这词在脑子里转悠,他早就统一地球咧。
  呵呵,这样说彻里吉虽然不理解,但大致意思刘云翼给他讲清楚了呀,他还真是用原话在脑子想想,不过分吧?再说了,他这样想,列位看官您和孤舟不也好理解么。嘿嘿,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是?
  汉北王刘云翼给彻里吉描绘的四化美景,让他向往不已,浮想联翩,青春躁动,哦,不对,现在早过了那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