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雀书 >

第33章

燕雀书-第33章

小说: 燕雀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战争各自的目的不同,我赵雍不能被人当枪使,呵呵,飞白绫又来了,好,咱就朝着你喜欢的方面说。
  现在的齐国可是富的流油,一城一地打下来,都能让府库厚重不少。
  要想开战,理由倒是好找,只是必须要先做到知己知彼吧,上次诸侯大会,齐宣王并未还宋国城池,为何宋国会在诸侯大会上站在了齐国一方?这个秘密不解开,赵雍可是寝食难安。
  细作回报的消息是,那宋使见了钟离无盐后才欢天喜地回的国,任何消息都没有当事人知道的真实详尽,所以要力争钟离无盐从国都走一趟再入秦。
  而且,此时钟离无盐入秦是再好不过了,等她到秦国以后,自己合纵三国诸侯灭掉齐宣王,她再回来的时候,就只能做我的王后了,呵呵,到那时,我高兴的话,不是没有可能哦。要是不高兴,哈哈,这么个又老又丑的女人只能打发去洗厕所了。
  说不准我到时候的仁义之行,一寸土地不占齐国的,还会让她更加崇拜我的高风亮节呢。
  燕王哙这些年也一直在励精图治,只是,国力一天天增强,他的心却一天比一天冷。
  钟离无盐对他一直都是不咸不淡的,这些年来,彼此也见过几次,可是,她始终都是那个样子。
  寡人身边美女无数,可总是在脑海里抹不去她的影子。难道这样一个旷世奇女会因为自己长的丑而不敢接受自己这份真感情?
  燕王哙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请她经由燕国都入秦,一方面是让她看看,自己没有辜负她的希望,吧微弱的燕国发展的不错,至少在强敌环伺中,有自保之力了,另一方面就是想知道自己在她心底究竟有没有一席之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担心她的安危,那个宫人飞白绫可是绞尽脑汁想要报仇,这些年来,不但私下发展了一定的势力,还联络了不少对齐国不满的诸侯。就是最近,燕王哙也感觉到似乎有什么阴谋正在进行。
  。。。。。。按下燕王和赵王各存心思不提,我们还是回来找咱们的猪脚钟离春吧。
  中山郡治就是以前的中山王宫,不过在设郡之后,将一些不必要的建筑拆除了,钟离无盐一直在这里等着李惠的护卫部队,早就接到消息的秦国,也已经议定了钟离春此次出使可以带的卫队上限。
  出访的细节也基本敲定,在齐宣王结束诸侯大会的第二天,各国使者还是和齐国的君夫人都见了一见。
  虽然这位言谈得体的君夫人一再掩饰,大家还是看出了,所谓有急事回国都处理的齐宣王,根本就是没有把诸侯放在眼里,更没有把这个已经是当世传奇的君夫人放在眼里。
  这些诸侯,使者中对田辟彊和钟离春之间的事了解的只有燕王哙,赵雍,不了解的还是多数,尤其是刚刚有了接触的秦国使者,已然同意钟离春使秦,却连齐宣王的面也没有见上。心下当然不快,尤其是秦使到达中山郡的时候,齐宣王还没有动身返回国都。这不是看不起人是什么?
  “君夫人,听说,你有位徒弟,虽然年幼,但却智计过人,此次会不会和您同行”?秦使虽然心底不满,但这段时日和钟离春相处下来,却也是对这个丑女心怀敬佩,据报护卫部队明日就可抵达中山郡,秦使今天过来敲定最后启程的日子。
  “呵呵,劣徒顽皮不堪,不知道尊使是怎么知道他的,他这次会随寡小君同行”钟离无盐笑了笑。
  “某偿闻,君夫人之护卫李将军奇袭中山之时,您的这位爱徒曾经出谋划策,是以总想见一见。”秦使淡淡一笑。
  “哦,这样,寡小君还未请教贵使尊姓大名,一切细节都是手下人操持,你我却是今日第二次见面”钟离无盐尽量用现在所谓的官方语言和人家沟通。
  “呵呵,君夫人,不敢当,在下乃秦国相邦张仪”。
  嘛玩儿?谁?啥?张仪!不是吧,我心脏再好,你也不能跟姐这么个玩心跳法啊。钟离无盐有些发呆。
  “君夫人,君夫人,咳,咳,君夫人?”张仪看见钟离无盐楞在了那里,不知道怎么回事,早就听说这位大才的齐王后有时候会发癔病。看来传闻不虚。
  “哦,哦,没什么,呵呵,相邦大名如雷贯耳,寡小君不料今日得遇相邦,一时间有些失态了”钟离春醒了过来。
  张仪听见人家这样夸赞他,倒是也有些意外,毕竟自几年前赢驷称王之后,秦国才和中原诸国联系多一点,自己在秦国有些名声,中原诸国能听说自己都不错了,如雷贯耳,呵呵,这位君夫人也太夸张了点。
  俺老张可是靠这张嘴吃饭的,也说不出你这样的话来。看来还真不敢小觑啊。
  他在想钟离无盐的同时,钟离无盐却也早早在心底把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纵横家梳理了一遍。
  张仪是魏国人,曾经师从于鬼谷子,学习纵横游学。
  张仪学业期满,回到魏国,因为家境贫寒,求事于魏惠王不得,远去楚国,投奔在楚相国昭阳门下。
  昭阳率兵大败魏国,楚威王大喜,把国宝“和氏之璧”奖赏给了昭阳。
  一日,昭阳与其百余名门客出游,饮酒作乐之余,昭阳得意地拿出“和氏之璧”给大家欣赏,传来传去,最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大家认为,张仪贫困,是他拿走了“和氏璧”。
  张仪原本没拿,就是不承认,昭阳严刑逼供,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始终不承认,昭阳怕出人命,只得放了他。
  张仪回到家,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告诉他还在,张仪苦笑着说“只要舌头在,我的本钱就在,我会出人头地的”。
  只要有舌头在,就有大本钱的这位老伙计可不是好相与的,钟离无盐心下开始提放,并且从他刚开始一见面就打听乐毅的事情里察觉到了一些危机。嘴上应承着,心底却暗暗戒备起来。
  公元前321年初冬,齐王后钟离无盐自中山郡启程,在护卫将军李惠率领的三千齐国新军护卫下,带了徒弟乐毅,跟随秦国相邦张仪缓缓向秦国出发。
  对于燕王哙和赵武灵王的要求,钟离春是不偏不倚,谁也没有答应,毕竟不管是走燕,走赵都要绕路,索性离中山郡南下,经由魏国入秦。
  魏国和齐国一直摩擦不断,但是像这样的出使,一得罪就是两个国家,尤其是不久前刚刚诸侯大会过,再怎么样苦大仇深,现在已经衰弱不堪的魏国也不会拿钟离春做文章,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燕王哙得知钟离春走魏入秦,闷闷不乐,但是,对爱人的敏感是人类的天性不是?他知道钟离春和那个乳臭未干的赵武灵王之间肯定有点啥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钟离春没有走燕,也没有走赵,还算是把一碗水端平了,虽怅然若失,但毕竟还是有些安慰的不是?
  赵武灵王赵雍在接到齐国使者的通知后,面子上笑着打赏了使者,一转身,脸上就马上变天了。
  这尼玛给脸不要脸啊,本来吧,想着你这个老女人跟咱有些露水情缘,是想救你一救的,你自寻死路,那我就没有办法了不是?
  飞白绫总以为自己得计,忽悠着哥联合其他三路诸侯去灭齐国,齐国是那么好灭的么?那个臭女人曾经和我说过,目前的状态下,发展生产力是一方面,但是要想雄霸天下,人口更是关键因素,现在秦国,齐国的人口都很充足,和哪边开战都是冒险,以为我傻啊?
  不公开开战,不抢占城池,拼命掠夺人口才是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当然了,掠夺人口是必须要打仗的,而最容易获得人口的国家也正是齐,秦,哥是不会当这个出头鸟的,只占便宜就是。
  哥在飞白绫那厮跟前表演的很好,相信不久之后在我的暗中支持下,韩魏宋就会对齐开战了,战端一起,大批的各国流民都将会在我优厚的政策和强行掳掠下汇集到我的地盘上来!
  对秦国的扮作狄胡人掳掠人口的事情要再动作大些,进度太慢了,钟离无盐,你走魏国这条道,正是我下一步劫掠的目的地之一,是死是活,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不是不救你,是你自己给脸不要,快来人,给我查清楚钟离无盐车帐的具体路线,派细作传给那边化装成狄胡部落劫掠的人马,呵呵,不让你碰运气了,让你钻口袋。。。。。。
  公元前321年冬,李惠护卫着钟离无盐在魏秦边境和秦国前来接应的护卫部队汇合,向着遥远的秦国都继续前进。。。。。。
  这支汇合了两国五千人上下绝大多数是步卒的队伍,没有发现远远有不少骑兵斥候悄悄跟上他们,并将消息源源不断传递出去。
  列位看官,钟离春,李惠,张仪一行凶吉如何?咱们下回书再慢啭细嗔。
  

第三十章 乱?那就再乱点吧!
更新时间2013…10…30 20:50:40  字数:3811

 钟离无盐和张仪的队伍行进很缓慢,进入秦国疆域以后,速度就更慢了。
  为嘛?看来秦国早就准备好了,每到一地,都会有大量的各界人士来找钟离无盐探讨大量的事情。
  当然,这不算是阴谋,最多只能算是阳谋,钟离春明明知道,这是秦国君臣定下的计策,让她在秦国有种被众人推崇的感觉,来邀买人心。也只能一直这样慢吞吞的行进着。和秦国各阶层人士亲密往来着。
  但是,钟离春那些是有相当收获滴。虽然现在在位的秦惠文王赢驷上位之初就干掉了为秦国带来巨大发展动力的商鞅,可却选择了坚持商鞅的路线。
  秦国和齐国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在齐国,钟离春从来不想着从上层改变国策,而是在基层大力提高生产力,后世的经验告诉她,生产力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大动力。
  秦国却是执行商鞅的法家路线,不管干什么都由上而下制定了很多规则,赏罚分明,以国家机器带动民间发展。
  两种模式虽然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秦国这些年生产力也是大幅度提过,只是,没有钟离无盐这样的“大才”,很多事情都在摸石头过河罢了。
  越走越心惊!为嘛?因为秦国的人口,哪怕是弹丸小县,人口密度也比齐国大很多,这些年齐国人口暴涨,但是和秦国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钟离春心底不由犯嘀咕。
  记得在那俩怪物跟前讨论为什么秦国最后能统一华夏的时候,曾经找出过一个大家都忽略了的原因,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秦国战功制度的成功。军队战力的强悍,国家机器对于武备的全力支持。
  论富足强盛,秦国不如齐国,论地域广阔,地理位置优越,秦国不如楚国,而最终秦国统一华夏显然都是军制成功的原因,其实不然,战争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项,人口,却一直都是秦国遥遥领先其他诸侯。
  尤其是,秦国兼并了巴蜀之后,人口资源则更是其他诸侯难望项背的了。
  关于这个事情,钟离春和齐宣王很详细的谈过,甚至是不惜和他弄得别别扭扭,但是齐宣王似乎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钟离春总感觉,秦国现在刚刚开始扩张,自己应该还有很多时间,可到了秦国以后,才发现,事实根本不是自己想的样子。
  人口问题,钟离春和赵武灵王,燕王哙,甚至是宋国都曾经提过。
  说实话,哪怕是到了现在,她心底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到底自己能不能把齐国建设成统一天下的强大王国?所以,很多年来,她都有意无意的帮助其他诸侯,甚至是在正史上和齐国有深仇大恨的诸侯,她也下意识的去帮助。
  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最大的敌人始终是秦国,其他诸侯强大起来,哪怕最终仍然避免不了是秦国统一华夏的历史宿命,也至少能在统一的路上延缓出很多时间,那样,历史的走向就会变化,自己也就完成了最终目标。
  虽然,延缓华夏统一不是最合适的方法,甚至有可能在各国实力大增以后,战争将会持续更长时间,从而造成生民涂炭。可是,各国的生产力都提高很多的话,由生产力带动的社会变革,会加快人们智力的开发,会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大家能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大家同宗同种不是?
  这其实是她的那种公平,民主思维在作怪,落后了两千多年的生产力,你发展再快,也不可能一下子由半奴隶半封建社会体系,一下子跳跃到近现代民主吧?
  或许在钟离春心底真的分不清楚,到死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了,历史的是非对错本就不是好评定的。既然不知道最终会是什么结果,那就做好身前事,留待后人评说功过吧。
  秦国的人口密度,让钟离春又重新进行了一次思考,拿定了一个不算准主意的主意。
  越接近秦国国都,她哪个莫能两可的主意却越坚定了。秦国现在蕴藏的战争实力,资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