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雀书 >

第17章

燕雀书-第17章

小说: 燕雀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晚钟离春和那个挂着侍从官空名,只知道吃不会干的李惠忙了一下午整治了一桌饭菜。要大宴群僚!
  唉,人家当官都是捞钱,咱这官当的倒贴啊那是。为嘛,县衙门食堂里的桌椅板凳都特娘是让李惠回安林拉来的。更离谱的是,这个齐威王虽然说是给了个县长干,就只给了刀币三百串为启动资金,粮食也就给了二十几石,估计是算好的,够这些人吃到明年开春。看来整不好的话,开春咱这县长就要带着所有机关干部下乡挖野菜,打兔子了。
  万事开头难啊,这时候,团结才是力量,必须要把这些人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倒贴就倒贴吧,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吃饱喝好了,办事也就容易了。
  菜齐了,酒好了,新应聘的宅尉能力不错,咱给他记着,至少,就这么几天功夫,他弄来了六个丫鬟,下人,不用咱县长大人和县三号首长忙的蹄爪不着地了。
  嗯?都傻站着干嘛?坐坐坐,多喝酒,多吃菜,够不着,咱站起来,吃了不可惜,扔了浪费,赶紧,赶紧,别都愣着啊。
  钟离县长连续招呼了几遍,大家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站着不动。
  还别说,运气好,那叫没办法,钟离春正找不到啥原因,这帮下属这么客气的时候,出去办事的宅尉曲回回来了。
  “你们几个傻站在这里干啥呢,赶紧给诸位大人拿麻垫,把这些东西拿走”曲回赶紧招呼几个丫鬟下人去拿麻垫,把凳子撤了出去。
  “怎么会这样?难道坐着吃东西不舒服?非要跪着吃”?钟离春一头问号。
  七手八脚的总算是撤掉了凳子,换上了麻垫,大家开始小声议论着就座,跪倒是都跪下了,还是没法吃。
  咋咧,你说咋咧,往地下的麻垫上这么一跪坐,各个都是只把鼻子以上的部位露在桌面上,个别海拔有些靠东的伙计,直接看不见人头,咋吃?
  钟离春急中生智,赶紧和宅尉一起重新把收掉的矮几换上,这才算是宾主坐定!
  虽然闹了不少玩笑,不过,这县治大人宴请属下的事,可是头一次听说,你说这不年不节,又没有国君下令大庆,最近也没有跟别人打仗。没个名头就能白吃白喝一顿,而且,绝对是好吃啊,比国都的大酒肆味道那都好天上去了。谁不吃的咧着嘴憨笑?顿时县衙门招待所里笑语欢颜一片。
  钟离春边吃边仔细观察,这会总算弄明白这些人为啥都要跪着吃东西了。以前自己还真没注意,也不需要注意啊,社交圈子小的可怜,也从不参加什么正式聚会,就算是在国都进王宫,那也是入乡随俗,学着人家跪坐。和外人一起吃饭也是寥寥,就是那夏谢氏和李惠都是跟自己在安林相处下的,习惯也都是跟自己学的。。。。。。
  为嘛这些人都要跪坐吃饭?咳咳,孤舟喝口水啊。
  话说这时候的衣服都是上衣下裳,合起来叫衣裳。衣就是上衣,五花八门左衽右衽都有,还没有个统一的规制,而下身呢叫裳,也就是裙子,和那些筒子还不一样,筒子毕竟是村野之人穿的,而且一般人那是不穿,除非是穷的穿不起裳或是奴隶。
  也就是说呢,无论男女,那下身统一都是裙子,钟离春仔细想了下家人和夏谢氏,李惠等人。有些时候,身边的一些小细节还真不去注意,这不注意就闹了笑话,这时代没有内衣啊,就连夏谢氏,李惠都是学着自己才穿亵裤滴。这个么,也就是说现在所有人裙子里面那都是直接的纤毫毕现,这尼玛纯天体,不跪坐的话咋吃饭,不成了人体艺术展示了?
  孤舟啊,又瞎忽悠呢不是?难怪现在牛肉贵,都让你丫吹死了。
  呵呵,列位看官,这咱还真没有忽悠,不信,你问钟离春,人家可是亲身经历的。
  玩笑了,这个是事实,咱天朝历史发展在鞑子进山海关之前一直领先于全世界,但是,您可能没有注意过,衣服也有它自己的历史。
  钟离春现在所在的时代,已经有了所谓的裤子,但是呢,这裤子跟现在的裤子不一样,为啥?这时候的裤子说穿了就两条腿,没有裤裆,也没有裤腰,就跟没有脚部的女人丝袜一样,到大腿根的那种,可不是连裤袜。
  哎,哎,哎,说你呢,你只需要想到这裤子的形状就回来听书,别继续往那啥丝袜上面想,咋这么那啥捏?
  而这吃饭呢,在那时候也是分餐制,就是大家各吃各的,钟离春弄几张八仙桌,想大家伙一起吃,吃不习惯呐。而且,现在吃饭刀叉是主流,所谓的“箸”才开始局部流行,一直到几百年后,咱们天朝人才开始用筷子包打天下。
  好了,书归正传,这次并不成功的宴会,拉近了钟离春与属僚的距离,关系好了好办事嘛,无盐县的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轨。
  而且,在这次并不圆满的宴会上,钟离春也受到了启发,找到了切入点。
  民生大事,衣食住行不是?咱就从这方见面开始入手!
  到前338年的第二场雪,钟离春已经上任两月有余了,全县人口普查工作基本圆满结束。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为嘛?钟离春几个月前到国都临淄的时候,曾经常和淳于髡交谈,大致情况多少是了解一些的,现在齐国大致有80万户,400多万人,国都就占了8;9万户近50万人。要知道,齐国现在连新设的无盐县在内,已经有70余城!
  这尼玛啥概念,也就是说像历下那样的大城也不过三五万人。这人口普查下来,整个无盐县,凡1700户,8000多人丁!
  这尼玛叫县长?一个村支书估计都比咱管的人多!可是,地盘咋这老大呢?这些人下去普查这八九千人口,居然用了俩月多,该不会尼玛都在那磨洋工吧?
  仔细了解,观察,甚至微服私访了一下,派下去的人手倒也没有磨洋工,但是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毕竟,干着公家的活,连吃的都要自己带。这个钟离大人还算好的隔三差五都会宴请一下子大家,多少能省点自家的粮食。
  难怪,姐的公司开了,正式员工就是骨架上这三个人拿公务员工资,那些卫卒是从军队领饷,其他人这都还是志愿者,义工呐。
  钟离春恨不得把李惠抓出去,掀起裙子,屁股给她抽肿喽。嘿嘿,别瞎寻思,李惠那可是跟着钟离大人早就穿亵裤了,掀开裙子你也啥都看不着。这事应该是她管的,为嘛不给姐汇报一下?
  您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你说地里的活,家务事,咱懂点,这玩意儿,义工,公务员之流的咱不是没整过么?李惠一脸的委屈。
  唉,没办法,这货除了吃和整天物色“有余”之人想把自己肚子弄大以外,啥心也不操。。。。。。
  不管人多人少,总也是个县,不能老在这里空谈误县了,钟离春打算先从“吃”入手,毕竟一天不死要吃饭,两天不死才要穿衣呢,先填饱肚子是真的,民以食为天呐,不说别人,就国君临走给的那些粮食,现在被钟离春三天一小请,十天一大请也比计划的消耗多了去了!
  公元前338年冬,齐国无盐县在冬小麦播种不久传出了几件大事!
  首先,县治大人钟离无盐明言告知,县内的办事人员从即日起开始按职务高低有俸禄了,要钱可以,以粮代饷也可以。这可是自打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最大稀罕事。比秦国商鞅整的那个什么军功制还离奇呢!
  然后,钟离无盐大人命令全县人口向治所东平迁移,凡主动迁移者有赏,或钱或粮。那时候咱华夏人的故土观念还不是太强烈,哪里过的好,咱就往哪跑才是主流,这件事情民间倒是没有什么抵触。只是把国都的齐威王气的吹胡子瞪眼滴,要不是淳于髡和田辟彊力保,恐怕这小县长早给撸了。
  最后,趁农闲时节,钟离无盐大人,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修路运动,务求,砦砦通马车!你说说,你说说,这人都让你集中到县治来了,你往乡下修的什么路啊。吃饱了撑的不是?
  呵呵,列位看官,钟离大人给孤舟说了,这修路么。。。。。。“山人自有妙用”。然后再问啥,人家也不说咧。好歹钟离春现在也是县团级干部了,咱一说书的,也不能强迫人家说不是?
  所以呢,孤舟只好跟大家一样,欲知这修路有啥妙用,咱们拭目以待!
  

第十六章 无盐治无盐(下)
更新时间2013…10…13 9:13:25  字数:5243

 日出日落,悠悠岁月,长长的河。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钟离春终于扛过了最困难的时间,公元前338年的冬天和337年的春天。337年仲夏,初五日,全县人民在县长钟离无盐的带领下,将最后一粒麦子收进了仓房。
  今年风调雨顺,小麦大丰收,大麦大丰收,等豆子,小米种完,无盐县的老百姓又清闲下来。这功夫,县长大人又开始捣鼓着修路了,气的经过一个冬天和春天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些侍从官该掌握的知识的李惠大骂这个县长败家,纯纯一败家娘们儿,啊,不对,败家丫头。咱傻春还没有变大嫂捏。
  老百姓可不管你傻不傻,只要给钱,给粮,在家里闲着除了两口子盖着被子做运动,就只剩下打孩子一项业余活动了,不干活干啥去?
  修路就修路吧,不管咋说,虽然人口大多被钟离无盐集中到了县城周边,可县治大着呢,万一哪天国君派人来巡查,至少也得有路通往各个砦子吧?
  所以,一群幕僚,和左右手,车无辕,李惠,虽然不理解,但总是找到了点理由。可是,这把人畜粪便集中起来弄什么沤粪池,还开挖大坑,说什么养鱼,又是折腾着把猪圈起来养,居然把糠菜等过荒年人们吃的东西喂猪,太离谱了吧?
  这边大家还在暗地里骂着呢,县长大人丑嘴一咧,三角眼一翻,又开始给牛,羊,马喂豆子!这不是纯败家,你说说这是什么?
  好,这还不算离谱?县长大人居然做出了带裆的裤子,还有什么亵裤,要求大家仿制,穿着,咱这衣裳穿着多舒服呀,两口子下地干活,不定哪会儿来点小情绪,把下裳一掀就能解决问题,这裤子。。。。。。唉,也有好处,至少坐着不怕走光咧,呵呵,这坐着就是比跪坐舒服。
  今天,县长大人又发了一道怪命令,让大家到山里连根挖掘一些野果树,将那些“废弃”的村寨周围都种上这些野果树。
  你说种树就种树吧,还把这些树的枝条都给砍掉,这还能活吗?持续怀疑中。。。。。。
  反正呢,在钟离无盐治下的无盐县,处处都跟人家不一样,在附近几个县都传为笑柄了。寒号鸟开始叫唤冷了的时候,无盐县已经大变样了,遍地的野果树,集中耕种的田地旁边都有臭不可闻的沤粪池,纵横交错的沟渠,离河流不远的一字排开的大坑。。。。。。
  钟离无盐现在成了整个齐国嘲弄的对象,为嘛?前337年,整个齐国上下都是风调雨顺,夏秋两季粮食大丰收,别的县,哪怕是比无盐县更偏远,人口更少的县都有余粮,税金上缴国都,全国唯独无盐县到了冬天去找国君和相国借粮,借钱。
  据说现在国君和相国看见钟离无盐都想躲着走!齐国人民在茶余饭后嘲弄无盐县的业余活动里又走过了一年。。。。。。
  又到了种冬小麦的时节,借来了种子的钟离无盐又开始闹笑话了,地整理完后不抓紧耕种,却先把那些沤粪池里的“肥料”洒到地里,等于是白白多翻了一次地才开始耕种。
  到这个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无盐县有个傻县长咧。如果说这个傻县长有点什么让人惊奇的业绩,倒是也有,不过瑜不掩瑕,那点光辉早就被淹没在对她的嘲笑里了。
  可是,啥时候都有些明白人,钟离春整的那个什么“楼”“旋耕”之类的物件耕种起来还真是快,不过,一说这个又有人笑了,为嘛?无盐县一垄地用的小麦种子得比其他地方多一半!
  又不是前面没有傻人试验过,种的稠了,它不长啊。哈哈,今年借种子,明年就该借口粮喽。
  地里忙完了,其他县的人民又开始打孩子,玩老婆过冬了,无盐人民却还是老生常谈开始修路,整理那些一年下来只是发了芽,长了几片叶子,还死了不少的野果子树。
  更离谱的是,今年又多了一项挖树根,而且要须根扔河里的任务。无盐县人民还是那样,只要有钱,有粮,为啥不干?
  可是,今年的钱粮可都是欠着的,按工算好了折合的钱粮,这位县长大人居然用竹签子编上一些奇怪的记号,说是明年夏收后,拿着这个换钱粮。
  她可是干部,既然说了能换,咱就信,成,干活。。。。。。说实话,齐威王和邹忌已经懒得再听无盐县的消息了。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意不乱,自打钟离无盐治理无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