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86章

盛世梦-第86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已驼走大部分,长工们收拾以后也随马队进入天梭槽,从事新的开垦,他们带走的是驮在耕牛身上的农具及自己日常生活用具。

早已得到消息一直在观望的合州知州龙沛潇直到谭宏大兵到来前才决定撤往华蓥山,当他带着一家人和拿着行李的佣人赶到官马场时,已人去场空。在彷徨无计时。被留守的人发现,急忙把他们隐藏在里面宝马场。第二天一早专人专马把他们送到纱帽山。

刘芳命人迅速消灭了进山痕迹,接着细作报告:谭宏的叛军船队路过合川。向重庆开去了,接着刘芳得到报告,重庆商界,在朝天门酒楼设宴招待谭宏及主要将领,拿出十万两银票做军资,谭宏也遵守承若,除了在佛图关住了一千人之外,便率队向下川东开去,重庆城保住了。大家松了一口气。

又过了几天,仍无什么动静,刘芳让合川的长工们首先返回准备秋收,收晚稻,刘芳准备冒险进城,以估计形势。她带着几个健壮的长工骑马回到青木关,一切如常,于是他下令酒坊和井盐坊的人全部回到青木关与合州复工,合州的长工眷属也可返回。

第二天她带着几个年轻长工坐船返回朝天门。一看重庆仍像以前一样,到了弘仁堂,爹爹照样行医,她的突然出现反倒使管上学吃了一惊。一会。管世敦得报也从南纪门酒楼赶回来了。大家边吃饭边分析。

管上学:“谭宏从保宁南下,去川东,并没有像王屏藩、董清芳那样一路烧杀抢掠。反而秋毫无犯的路过重庆,路过涪陵。占领夔州,最后驻军云阳。川东重庆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真谢天谢地。

管世敦:“谭宏这人,我们是好几年的朋友了,他归顺后虽驻保宁,但他一直视他长期盘踞的川东一带为自己的地盘,而不是保宁。加上他们谭家是下川东的大姓,是当地的望族,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嘛,何必把事情做绝,让乡亲记恨,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呢?”

张春红:“他谭宏拥兵数万,军资粮饷哪的来?他保留重庆和川东各县,就像保留了一座钱庄,需要时,有地方征收,多好,把这一带整烂了,他收什么?“管世敦;“谭宏这人,在江湖上还满讲信义,从不乱来,更没有听说过他的兵在那的烧杀抢掠过,也是比较注意军纪的。”

刘芳:“谭宏在与大清的关系上判降无常,表明他对大清政府对国家的控制能力还做不出明确的判断,故首鼠两端。同样,对吴三桂的实力也把握不准,还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做的毫无回旋余地。因此,他只是按兵不动,他还在看,在等。”

管上学:”刘芳,你展望一下未来,我们怎么?“刘芳:“从目前情况看,谭宏控制川东,使吴三桂不好派兵前来,而清军目前暂处守势,尚不具备反击的条件。吴三桂想北出四川,东出湖广,逐鹿中原也没有这个实力,因此,这种对峙还还有较长的时间,我们只要维持好与谭宏的良好关系,反而有几年安定的日子过。”

谭宏任命了一个严姓的重庆知府,带着一小班人马驻进了重庆府衙。严知府,忠州人,自称是三国名将严颜之后,重庆城内实际上是以龙沛潇为首的商会控制着经济交流,严知府也无什么事情可做。老板们轮流在酒楼请他们吃饭,图个大家相安无事。”

管世敦长子正权十七岁已成婚,奉命带着几个家人和塾师仍留在纱帽山看守家财,和照看几个在塾课读的弟妹,其他人皆返回重庆和合川了。不久,正权夫妇,塾师夫妇及弟妹们也全部的返回了。

重庆定期为谭宏提供着军饷,谭宏也始终遵守着自己的若言,重庆仍以自己的繁荣和生气勃勃存在着,正由于这种相安无事的局面,反而出现了相对宁静的几年时间,管家也只保留目前的规模运行着,只是管世敦与刘芳时刻睁着警惕的眼睛。在这宁静的生活,第二年九月,刘芳生下了与管世敦的第一个儿子,爷爷取名正仕。第三年十月,刘芳又生下第二个儿子,爷爷取名正宦,按大排行正仕为老五,正官为老六,现在他两口名下已有六个儿子,老大正权,老二正玺,老三正瑜,老四正龙,以及两个女儿正瑾和正凤,虽然正龙正凤已过继给二哥,但在他们心中,从来都视为自己的儿女,同样的眷顾。

第四十三章 发兵川东

在平静中过了几年,集聚了力量,清军转入攻势,耿尚二藩节节败退,即将灭亡。

几年后,一天晚上,有人敲开了弘仁堂的门,罗有耕开门问道:‘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

来人:“我找管郎中,我们是多年的故交。”

罗有耕:“请等等,我去请管郎中来。”

一会管上学出来,一看是李贵、刘汉章大人的亲兵头目,很为吃惊,连忙拉他进屋,看了看门外,并不见其它人,遂把门关上,进到内院,堂屋中看茶,问道:“是你一个人来的吗?刘大人呢?”

李贵;”是我一个人来的,但是奉刘大人之命来的。刘大人现仍在甘肃。”

管上学:“看来你是有什么紧要事情,可惜世敦与刘芳都不在弘仁堂,能否给我说说呢?

李贵;“能。”

说着从怀中掏出封信递给管上学,说道:“全写在上面了。”

管上学仔细看完信,说道:“我们就盼着这一天啦!李贵,你谈谈你们的情形吧。”

李贵;“好的!刘大人虽在甘肃提督任上,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你们一家人的安危,都挂念着川东的情况。刘大人说‘在保卫川东上他没有尽到力,在收复川东上一定要为父老乡亲做点事。”

管上学:“真难为刘大人了,目前还相对平安,谭宏是川东人,他过去和现在都经常来重庆,他遵守自己的诺言。没有派一兵一卒来重庆城,所以重庆一切皆得保存。乡下的农作,渔业、水果等皆未受到破坏。但这毕竟是在吴氏政权下讨生活。所以,盼望皇上的大军早日收复川东,让大家过上太平日子,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李贵:“大叔,我什么时候能见着世敦老板和管夫人?”

管上学:“我明早叫个伙计去青木关叫他们来,这要下午了,你就住在我的客房里,明天不要出去,下午他们就来了。”

李贵:“好”

果然第二天下午管世敦、刘芳准时来到弘仁堂。在内院正厅管世敦夫妇看到了刘大人的来信,问李贵道:“刘大人一向可好?”

李贵;“好,还是那么壮实。”

管世敦:“多亏刘大人还时时挂念着我们,我们也挂念着他呀,诸事顺利吗?

李贵:“这个,看怎么说,论说川陕甘总督是他的老上司,对他还是很好的。但甘肃那个地方,几年无战事。日子平淡得出奇,久而久之就生厌烦了,他作为驰骋疆场的战将,成天对着漫漫黄沙。听着哀怨的羌笛,他心情好得起来吗?他十分怀念在重庆的日子,大家一道过年。一道逛军马场,谈养马经。因此,他才要想杀回来。消灭谭宏,重新回到重庆镇总兵的位置上,大家一道过快活的日子。大人一再叫我告诉管夫人,请管夫人帮他想个好法子。让他回重庆来,既消灭谭宏,又回任重庆。”

刘芳;“这不难,只要是他不计较官位高低就好办。李贵,现在大人手中有多少兵将?”

李贵:“这跟四川一样,提督能调兵,用兵,但不拥兵。”

刘芳:“你们知不知道,原来重庆镇的二万人马现在归谁了?好像他们并未降吴,当时在镇总兵降吴时,一个副将悄悄串通其它将佐,将军带队离重庆了的。只要这支军队还在,总会找到下落的。”

李贵;“夫人,他是甘肃提督,就是找到他也管不了啊!”

刘芳;“李贵,你的脑筋怎么没开窍呀!他向他的老上司提出,利用他长期在重庆任职的关系,要求领兵评定谭宏,收复重庆和川东,希望再次担任重庆镇总兵,并率领原来曾率领的人马,这么个小小的降职要求老上司会不同意吗?更何况目的是平定吴三桂的一支叛军,收复失地这光明正大的事。”

李贵:“我十分赞成管夫人说的,只要过得愉快,降一级又何妨呢?只要能实现收复川东这件大事,降一级也是值得的。”

刘芳:“原来你开窍也很快嘛,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贵:“是这个道理。管夫人,你们知道谭宏的情况吗?尤其是最近的情况。”

刘芳:“世敦,你去把朱天灿请来,让他谈谈吧!他们一直盯着谭宏的。”

管世敦出去一阵就把朱天灿带来了,朱天灿一见李贵便拱手即道:“李兄驾到,欢迎欢迎1”

李贵:“朱兄,别来无恙乎?”

刘芳:“原来你们是认识的。”

李贵:“朱兄原来也是刘大人的亲兵,是一个锅里拿锅铲的过命兄弟。”

刘芳:“天灿,你谈谈最近谭宏的情况吧。”

朱天灿:“是,夫人,谭宏原本在保宁驻扎,他知道他的根本不在川北,而是在川东,因此他的军队在川东仍留有一部分,约两万人。他在去保宁前常驻万县城边上的天生城,现在他的部队就分布在万县到云阳一带。”

刘芳:“天生城是不是宋末下川东与白帝城盘石城同样驰名的天生城,那可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朱天灿:“是的,元朝初年平毁抗蒙山城时,只粗略的平了一下,谭宏占据以后,又派人加以修复,虽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直通山顶,但坡非常陡,只能弓着背往上爬吧,无遮无拦,城上强弓硬弩早就把你瞄的准准的了。而且寨墙又高又厚,寨门还包了铁皮,你根本没有办法从正面攻上山。”

管世敦:“难道点都没有破绽吗?”

朱天灿:“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谭宏的情况,我派了几十个兄弟潜入万县城进行打探。一天一个叫张猛的兄弟在城门处看一个穿有周字号衣的人匆匆进城办事,便注意跟踪。不久,见他进入饭铺吃饭,于是也点了几个菜,一壶酒与他同桌吃喝起来他叫酒保另拿一个酒杯放在那个士兵面前,说道:“兄弟辛苦。我一个人喝起来没得意思,不如我们共饮两杯。交个朋友如何?”

说完跟他倒满酒,说道:“我是经营酒生意的,一顿无酒便吃不下饭,今天是缘分,得遇你这位兄弟,来,我先干为敬,请。”

那人端起酒杯也一饮而尽说道:“谢谢这位大哥,不知怎么称呼?”

张猛:“我姓张名猛,排行老五,在云安经营酒坊,今日听说谭将军大军驻此,看看能否做点生意,不料碰见老弟,烟酒不分家,请,干杯!”

兵士:“干!张五哥,谭将军在周王爷驾前为臣,常驻保宁,这里只有他的少爷谭天密少将军负责”

张猛:“我上去卖点酒都不行吗?”

兵士:“他那的准你去卖酒?他东西两条路在山脚便有兵丁把守,你靠近都不想”

张猛:“你那山上那么大,有田有土还有老百姓种庄稼,还不下山到万县城买东西,卖东西?”

士兵:“他们从后山另有一条小路上山下山,出去时一人领一个牌,回来时凭牌进城,这是一个不能外传的秘密”

张猛:“你们进出也凭牌吗?”

士兵:“不是,谭家的兵都要穿这身衣服”

张猛:“那也是,那也是,只有穿号衣的人才能进出”

士兵:“张五哥,我已酒足饭饱,还要到县衙去办点事,这就告辞了”

朱天灿:“管夫人,这点情况不知有用没有?”

刘芳:“有用,很有用证明他天生城并非无懈可击”

说完,朱天灿告辞而去,第二天李贵也回去了又过了几年,康熙帝储备了足够的兵力,准备全面反击吴三桂此时,甘肃提督刘汉章将军要求降级回任重庆镇总兵率旧部光复重庆和川东,川陕甘总督见其报国心捷,同意他带现职兼重庆镇总兵,发还他原来所带的老兵,他经过一番准备,进军广元。和幕僚商议,趁谭宏尚在保宁,准备与驻守清军闪击保宁谭宏听到风声,立即率领他在保宁的军队,仓皇撤到川东,驻进天生城,并截断长江水路刘大人趁机攻占保宁、南充进入重庆。

管世敦在朝天门酒楼设宴招待刘大人及其将佐。

管世敦:“刘大人率大军光复重庆,让重庆百姓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刘大人将率兵东征,清除盘踞多年的谭宏部,还川东一个太平世界,在此预祝刘大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干杯!”

众人:“干杯”

刘大人:“本人重回重庆,再任重庆镇总兵。得管世敦一家及重庆众乡亲的热情接待,本人非常感谢,我一定打好这一仗,还众父老乡亲一个宁静的川东。”

尨沛潇:“刘大人重回重庆,为解救川东百姓而恭行天讨,本商会决定捐饷银十万两给刘大人,祝刘大人早日奏凯。”

宴会进行之中,亲兵头目送来一封川陕甘总督的八百里加急塘报,刘大人拆开看后。立即宣布:“皇上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