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64章

盛世梦-第64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天贵:“运马的事好办,楠木坝街上有专门帮人运马的帮,运马的事找到他们什么都跟你解决了。”

管世敦:“还有这样的事?请萧兄陪我去联系运马帮,大爸,你们也去街上耍一下。”

管上可:“要得,坐在这里也无事。”

萧天贵带着大家到了楠木坝,原来是一个很热闹的乡场,店铺很多,人也不少,大家一直走到运马帮,找到李帮主,谈了运马群之事。

管世敦:“李帮主,我这么大一群你怎么运走?”

李帮主:“管老板,你这算大?我一次为别人运过二千匹马群的,而且也是大大小小的,你八百多匹算啥?没得点法子,敢吃这碗饭?”

管世敦:“这我相信。李帮主,这价怎么算?”

李帮主:“论匹数,明码实价。你八百多匹,按八百五十匹算。运到重庆北碚应一百二十三两五,你就拿一百二十两算了。”

管世敦:“你什么时候运呢?”

李帮主:“你把运马的契约签了。银子付了,我立马派人去点数,并赶到我们的马圈关起,明早晨打早就走,我们还专门有为马主准备的栈房,好叫你们一道走。”

管世敦:“很好,这就签约付款,住这里。”

契约都是现成的,只填姓名、马匹数、运费。然后签字盖章或指印。手续完成好后,帮主派了几个人去接收,管世敦把剩下的二千两银票给了萧天贵,两不欠,拱手作别。管世敦叫王长顺兄弟收拾好东西到运马帮栈房找他。晚上由管世敦在楠木坝街上设宴请李帮主、萧天贵他们一家,请王长顺兄弟作陪。

席间,管世敦问李帮主:

“李帮主,如果我在绥阳那边买一群马,你们能运吗?”

李帮主:“能呀。我们在绥阳设有人专管这事。”

管世敦:“大爸,你看我的大鹿池放这八百多匹还显不显得挤?”

管上可:“大鹿池,好宽罗,这八百多匹马放进都有多的。更何况还有三个仅比大鹿池小不到好多的草场,再买一群都没有问题。”

管世衡:“我也认为与其那三个草场空起不用,不如把绥阳那批一起买了。我给你运来,现在有李帮主他们的运送渠道。就更好办了。”

管世敦:“要得,听大爸和大哥的。大爸和大哥回去看看价钱合理就买了。”

管世衡:“春耕春种扔是一千五百人?”

管世敦:“是的。南边的上万亩要整理,要由坡土改为梯土,然后种高粱,一千人并不显得宽松,这回我又有可能留下七十人,让他们一家人来,我要建两个新村,既种地,又管果树,老规矩。”

李帮主:“管老板拿万亩地种高粱,很气派,种来卖吗?高粱的产量并不高哟。”

管世敦:“我们巴县知县让我办个酒厂,生产高粱酒,县太爷有令,我敢抗令吗?所以我这一回去又要赶到习水去,物色有经验的老师傅,筹办建烤酒坊。”

李帮主:“办一个烤酒坊要多大的地方,多少的银钱啊!”

管世敦:“这倒不是问题,问题是缺乏懂行的大匠级师傅,所以我要去出产酒的习水县去找、去请。”

李帮主:“管老板,说来也巧,我们楠木坝前几个月才回来两个你说的大匠级烤酒师和勾兑师,兄弟二人,你真的要请的话,我可以帮你介绍。”

管世敦:“李帮主,你真是雪里送炭啊!我正急的火烧眉毛了,住的远不远,能否立即请来共饮三杯?”

李帮主:“不远,我立马找人去请,说起来还是我两个远方叔伯哥儿呢!我一喊他准来。”

管世敦:“李帮主,你知不知道原来的老板给他们的月薪是多少银子呀?”

李帮主:“还多少银子呢,一两都没得,才八分银。”

管世敦:“我如请他们,他们愿意去巴县吗?”

李帮主:“我出去叫个人去请,一会就转来你再问他们。”说完走了出去。

管世敦:“老板,再加四个菜,两只大酒杯,两瓶习水大曲。”

老板:“好的。”

一会,李帮主转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年龄近五十的人。

李帮主:“正好我二位老哥子在梁园茶社喝完茶出来,碰到了,来,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都是管老板,是这位管老板(指着管世敦)请你喝酒。”

管世敦:“巴县管世敦见过两位老兄,我先干为敬,两位老哥子不嫌弃的话请干杯!”

李老大:“得结识管老板是我兄弟二人之幸,恭敬不如从命,干!”

管世敦又给李氏兄弟斟上酒吗,说道:“承蒙两位老哥子不嫌弃,愿干我敬的酒,说明我们有缘,来,为我们的缘分干杯。”

二李说道:“干!”

管世敦:“不瞒二位李大哥,我们巴县知县田大人,给我万亩沃土。让我种高粱,为巴县官绅百姓酿大曲酒。县大爷的指令不得不执行,我正要在买马回去后上习水县。寻找酿酒和兑酒的师傅,听李帮主说二位是制酒兑酒的大匠师,正赋闲在家,颐养天年,想请二位大师傅再度出山,辅佐兄弟我,发展我巴县的制酒大业。”

李老大:“说起来惭愧,我们是被人赶出来的。”

李帮主说道:“我的两位哥子是该厂的元勋,从袁老板建厂起就在哪里做。帮他制酒,直到去年,袁老板去世,袁老板的儿子袁三掌管酒厂,又不懂又乱整,我两位老哥子说他乱整,会把厂整垮的,少老板一怒之下,就把他们赶回来了。”

管世敦:“后来果然出了乱子。是不?”

李帮主:“谁说不是,当袁三发现自己弄错了,再来请我二位老哥子时,老哥子们给了一顿臭骂。再也不理他了。”

管世敦:“他这是自作自受,活该!老师傅有骨气,兄弟佩服。”

李老大:“管老板想新建酒坊?”

管世敦:“不瞒两位老哥子。我们巴县都没得酒厂,我只能新建。没得其他法。”

李老大:“听来人讲。少老板袁三吃喝嫖赌样样都干,我们走了。他也经营不下去了,少老板说,如果请不回我们,他只好把烤酒坊卖了,想必管老板资金雄厚,不如去买了,将设备拆迁回巴县,只要将厂房设备安装起就好开业了。”

管世敦:“二位老兄看来不拒绝我的邀请了。”说着从怀中拿出二张二十两的银票,一个给了一张,说道:“这是给二位的安家费,到重庆安顿下来后,再回来接二位嫂夫人。”

说着又拿出一张十两的银票送给李帮主,说道:“多亏李帮主的鼎力,我的酒厂有希望了,这是对李帮主的感谢费,请笑纳,兄弟今后仰仗李帮主的事还多得很。”

随后,他们商量了怎样购买哪个酒厂的事,李老大说:“这事我们不宜公开露面,只宜这样…”

管世敦说:“这事好办,就依老大哥说的办。”

头批八百四十多匹马顺利进入大鹿池,王长顺、王长利两兄弟认为比楠木坝条件好多了。不久,管世衡又带来了第二批马群,仍放在大鹿池,正好。生活条件也比萧天贵家好,王氏兄弟很满意,牧放的十分卖力。二兄弟按世敦的指示,加大了精饲料的投入,加上水草丰富,所有马匹都长膘了,一个个都雄壮起来,尤其是世敦选中的那匹白马,得精心照料,很快壮实起来,成了管世敦的坐骑,被称为白龙马,形影不离。

他将购买酒厂之事告诉三嫂刘芳,二人仔细推敲了策略,然后世敦去找龙会长,讨得龙会长以重庆商会会长的名义给习水商会会长的亲笔信,带着李氏兄弟直奔习水县,到达后,李老大将管世敦带到习水商会,便回旅社住起不出来了。

管世敦:“卢会长,世敦从巴县赶来是得知贵县县城边有一家酒厂想出手,特来看看,若价格适当,准备收购,特来麻烦卢会长,想请卢会长施以援手。姻伯龙会长很赞成其事,他与卢会长是多年的故交,故写信相托。”

卢会长:“龙会长与我是过命的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请放心,一定鼎力相助。”

他随即招来酒帮顾帮主,确认其事。酒帮顾帮主说道:“卢会长,是有这么回事,该酒厂名利民酒厂,原老板袁南山,经营的很不错,谁知他去年亡故了,其子袁三接手后,胡作非为,经营不善,加上作风极不检点,欠下一屁股债,债主们逼上门,他没法,只好卖作坊以还债。”

卢会长:“我的挚友重庆商会会长龙二老爷,想在巴县建一酒厂,以消化他万亩良田上所产的高粱,不知哪位朋友告诉他这里有座现成的酒厂要卖出,故令他的姻侄前来洽谈。袁三是顾帮主手下之人,因此想麻烦顾帮主促成,这既是帮我的忙,更是帮龙会长的忙,望迅速完成此事。”

顾帮主:“龙会长是重庆商界巨子,龙头老大,手眼通天。而且也有过一面之交。卢会长放心,属下尽快办成此事。”

顾帮主带着管世敦直奔袁三酒厂。见屋里坐了几个人,袁三愁眉苦脸的坐在中间。顾帮主说道:“大家都是熟人,今天看在我的面子上,暂时回家去,有客户来谈购酒厂的事,大家明天再来,请大家看在我的面子上,再宽限他一天,如何?”

众债主:“既然顾帮主发了话,我们就再宽限他一天。”

说完便一一走了。

顾帮主:“袁三。好好一座酒坊,一到你手头就债台高筑,你啷个在整哟?要不是看在与你爹的交情上,我才懒得管你的事。你这破酒坊,你看,房子咧牙漏缝的,难怪卖不出去,你说吧,卖个啥子价。我给你带个买主来了,不要乱喊价哟。把买主吓走了我就再不管你了。你说吧。”

袁三:“厂房和酒坊所有的用具一千两不多吧?”

顾帮主:“管老板,他喊一千两,你怎么说?”

管世敦:“我想问问。你凭什么喊一千两?你一件一件给我报,我用算盘打,你只说这样东西新的值多少钱。你的东西现在能值多少钱,可能我不懂新的价。但顾帮主经营酒坊多年,他懂。我来了两天了,天天在市场上转,看了买一套新的多少钱,我都一一作了记载,请讲。”

袁三本是个纨绔子弟,浮浪之人,对经营之事根本不过问,只晓得花天酒地,哪的晓得市面价值,只得说道:“顾叔,我不晓得市面价钱,你看着什么价好?”

顾帮主:“你这屋已十分破旧,你的制酒这一套,已只有三四成新,有一些已经不能用了,比如蒸高粱的大蒸笼,你看,篾箍都断了,马上要散架了,你看你的筛子,边缘都断了,我真不好说,要说,这几间屋一百两,这些破破烂烂的家伙最多一百五十两,加起来二百五十两撑破天了。”

袁三:“才二百五十两呀,连帐都还不清。”

顾帮主:“还有这块地皮呢?”

袁三:“地皮值多少钱?”

顾帮主:“最多一百两。”

袁三:“才值一百两?”

管世敦:“一百两是什么数,袁老板,在乡间可买五十亩良田,以一亩五百斤谷子计,可打二万五千斤谷子,至少可养活五十个人,你才好大一块地,三亩地,给你一百两银子是千值万值了。”

袁三没得话说了。

管世敦:“看在袁老板急着用钱这一百两地皮钱我先拿出来垫着,顾帮主将地处理了把钱带到龙会长那儿就行了。袁老板,你的私人东西务必在今天晚上搬走,明天我有人来拆烤酒的家伙器具和拆房子。

袁三:“行。”

管世敦:“那我们就写契约吧。”

一切手续办完,银子也付完。管世敦然后和顾帮主约集全厂匠师,向全厂匠师宣布,此作坊已为管老板所有,即将拆迁重庆,原匠师一律留用,工资从优,希望大家都去重庆。众匠师大多数愿意去,只有少数有困难的不愿去,这件事处理完后,管世敦和顾帮主出来,走在大街上,顾帮主掏出一百两银子的银票给世敦说道:“谢谢管老板帮忙,这个地方我准备建我的住家院子,这里风水好,发人。”

管世敦:“更要感谢顾帮主才是。我是一客不烦二主,能否帮我找一帮木工,把房子拆了,把这些木器收拾好,以及屋里的一切东西我都要带走,免得用时没得,我还要去船帮雇船。”

顾帮主:“船帮帮主我熟,干脆我再陪你一趟去把船落实了。”

管世敦:“谢谢顾帮主,今晚我做东请卢会长、顾帮主,加上我的两个匠师,喝两杯。顺便也祝贺顾帮主得了一块风水宝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座烤酒坊建立起来了,时间也只四月初,也只好买高粱回来,试烤。因为是两个能干的大匠师,加上原来的人马设备,一试成功,接着按该坊原有规模正式投产。先请几大衙门的大人们试品,都感觉很不错,然后又投入自己的各大酒店试销,来酒店就餐的顾客皆反映很好。

巴县知县田大人说:“世敦,这么好的酒,首先应有一个好的名字,这是在缙云山下烤出来的,唐宋谓酒为春,干脆就叫‘缙云春’。销路好,就宜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