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59章

盛世梦-第59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世敦:“从道理上来讲是这样,我不养鱼照样有肉吃,有饭吃。只是大人有大人的苦衷,看来这道府厅县四位皆是清官,他们都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打算,在目前来看,想解决重庆吃得好一点,只能靠我们这种有实力的大户,才可能大把花银子种水果,修水塘,然后又大把的把银子赚回来,说实在修六千亩养鱼塘,没得几万两银子是绝对改造不了的。环顾左右,舍我其谁?”

世选:“那倒是的。”

世敦:“所以大人一面给指令,又一方给恩惠,几乎是有求必应,这同样是舍我其谁?最后结果大人只得到政声,真正得实惠的是我们。二哥你看是不是这样?”

世选:“那倒是的。”

世敦:“至于春节来吃点,我们平时送一点,对我们来讲是九牛一毛,在大人看来是对他们莫大的尊重和孝顺了,我想二哥肯定是理解的。”

管世选:“我心中很明白。”

管世敦:“至于世厚三哥的事,爹的信说的明白,田大人的水稻换鱼肉计划,谁来实现,对此道我们都是外行,鱼不比谷子,我们兄弟整了几十年,横竖都能对付。鱼是非常小气的,只有三哥这样的行家里手才行,给他的薪酬一年还不到百两,而将来我们所赚的是以万两计,谁赢了,当然我们是赢家。”

世选:“是这样,赢家是我们。”

世敦:“你难道看不出吗?若把三哥比作一只牛,这牛鼻索是拿在三嫂手里面,对三嫂多照顾一些,这根牛鼻索就等于掌握在你手头一样了。爹妈一眼就看出这一点,略施恩义,认着义子、义女,一家人便为我们所用了,这点二哥肯定也是明白的。”

管世选:“这我明白。”

第二天,管世敦带着管世厚骑着马。用凉轿抬着三嫂刘芳出门,查看未来的鱼塘。现在的稻田。秧已插完,不少也返青。长势良好。

管世敦:“三哥三嫂,简单的说,我们的水田在梁滩河,管家河沟与虎溪河之间,确切地说,它北边和西边是管家河沟,东边是梁滩河,南边是虎溪河,我就是看重它的水源。所以圈占的,我只圈占了这七千亩。”

管世厚:“四周有河流,水是活的,这就是治鱼塘最好的条件。就沿着这几条河走一圈,我心中就有数了。”

三人边走边说,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半时辰走完了属管家的七千亩稻田。先是沿管家河沟北行,然后随河沟东转,到五福沿梁河滩南行。到陈家桥,又沿虎溪河西行,接管家修的大路沿管家河沟北行,最后走到一个小土岗的前面。三嫂叫停轿。大家走到岗上,山岗明显比附近的山堡高,也不靠缙云山。故还荒着,其特点是他插入稻田之中。他南北东皆为稻田,西北距管家大院并不太远。站在岗上管家的稻田一览无余。

管世敦告诉管世厚:“我准备将靠近陈家桥和虎溪河的千亩良田留着种口粮。其余皆改为鱼塘,这座山岗处于相对中间一些的位置了,如此地建住宿和养鱼大院是很合适的。”说完,又问刘芳:“三嫂,你叫停轿是不是这个意思?”

刘芳:“是的,四弟,你看这是背后有缙云山主山这座大山,面对弯曲的梁滩河,弯弯曲曲表明财宝滞留,它的左为管家河沟,右为虎溪河,是左右逢源,管家河沟在岗前呈弓形环绕而过,为玉带缠腰之势,就风水而论是上佳之地,四弟,三嫂就住这里了。可不可以?”

管世敦:“依三嫂的意思而定,完全可以。”

刘芳:“多谢了,房子建成三进式长方形,面对东方,水边建水阁凉亭,下面一进为渔工住房,两厢为饲料房,工具房,二进为客房,三进为三层楼,上层加望楼,上中层为住房,下层为厨房,库房,浴房等,皆五间设置。四弟,这个要求为难你不?”

管世敦:“小菜一碟,完全按三嫂的要求办,想必三哥没有意见吧!”

管世厚:“听她的,我肚子没墨水,按她说的办,我坐享其成。”

管世敦:“三嫂,以我理解,整个建式朝东,大门外水边为水阁凉亭。正大门朝东,但有三层石梯从下而上,西边亦有大门。这种前后门建式,东为便于劳作,西门为便于进出,对不?”

刘芳:“知我者,四弟也!”

管世敦:“三嫂,木匠出图后,再请三嫂审阅。”

三嫂:“好的。”

说干就干是管世敦的一贯作派,立即请建房的木工队在加高管家大院时,对郭家岗的管家东院进行设计和基础施工,放线挖基槽,出图后,交三嫂审阅。

管世敦拿着图去三嫂房间,三嫂正午休,喊开门后,三嫂披衣而出,三嫂让他进屋,她倒了杯茶让管世敦喝,自己站在世敦侧边看图,看完后,说道:“东院东西坡阶梯两边皆不种树,种低矮的花类即可,其他坡面种饲料、红苕、小麦、荞子等矮杆作物。”

管世敦:“难道果树都不种?”

刘芳:“四弟,我喜欢阳光,喜欢明亮,喜欢一览无余。但一年四季这么大的坡面光起又是浪费,种点矮杆粮食,不挡视线,又可喂猪。多好。”

管世敦:“一切依三嫂的要求办。”

刘芳:“四弟,你这所大院什么都好,就是树子太多,到处阴森森的,于风水来讲,并非善策。可能当初刚来,只想占水田,坡土,种种粮食,院子大点,再种点果树自食。但后来情况变了,你的方向也变了,变成种水果为重要产业,在富有水果的情况下,你确没有变,让人看来以为你有点小家子气,连自己院中都寸土必用。恕三嫂直言,望四弟勿怪。”

管世敦:“三嫂见教极是。”

刘芳:“院内这么大是好条件,应布置梅兰竹菊,山水亭台,让人一看有风雅之趣。这才是大家风范。三弟常与府道大员打交道,你可去看看人家后院是怎么布置的。”

管世敦:“三嫂。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嫂真是学富五车。胸藏锦绣的高人。兄弟肉眼凡胎,竟然班门弄斧,自认高明,我决定我的西院和东院请三嫂设计,原来的设想作废。以后的发展大计我当多多请教三嫂,让三嫂出谋划策,定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刘芳:“四弟信任刘芳,我当然极尽绵薄为四弟效劳。就像你这个六千亩鱼塘……”

这时她才发现自己衣饰不整。头发蓬乱,笑了笑说道:“四弟稍等,我进去整理一下就来。”不一会刘芳梳理完毕,出来。

刘芳:“四弟,在江陵的屋内听见你谈你的家就知道四弟是干大事的人,而四弟事必亲躬,说明四弟缺乏臂助,因此,你提出邀我举家西来。我便决定西行,以助四弟一臂之力,成就四弟的大业,也好展我平身所学。”

管世敦:“三嫂来重庆。使我得一孔明矣!”

刘芳:“像这次改稻为渔,我就建议你三哥将六千亩划为十二分,每月出鱼一份。边捕边养,永不枯竭。至于哪月放养什么鱼将根据鱼的习性而定。这样你月月有鱼上市,渔工们一年到头都有事做。且用工不多,不至于出现忙闲不均,你也可袖手而治。”

管世敦:“按三嫂设想的办,东西两院的改造,望三嫂早日拿出主意,我将施工在即。”

刘芳:“四弟,你那西院的配置恕我直言,就是一个栖身之地,我这东院将为四弟打造一个舒适、高雅、和谐的生活环境,一个宜于接待贵宾之地,一个既有湖光山色,又清新宜人的宜居之地,所以我的中层为客房,就有这层意思。”

两天后,世敦拿着西院的改造意见和东院的建设方案,找二哥世选商量,世选一看眼睛就亮了,说道:“四弟肯定花重金请高手制作的,这比官府大老爷的别院还好。只是要多花好几百银子。”

管世敦:“二哥,我们还缺几百两银子吗?我们找银子难道不是为有银子花又是什么呢?该花就花,我决定了,而且立即按这个方案施工。二哥,你看,这两份设计方案该付多少费用呀?”

管世选:“一份一百两,两份二百两,这么上乘佳作,少了二百两你拿不出手。”

管世敦:“听二哥的,二百就二百。”

中午饭后,等刘芳返回住房后,管世敦揣着银票去敲门:“三嫂休息了吗?”

刘芳开了门,见是世敦,说道:

“进来吧,是我的主意不对吗?”

管世敦进内坐下,说道:“好极了,按这样打造出来,我这乡巴佬绅粮的身份就结束了,我和二哥商量,对你这种大匠级的高人应略付点润笔之资,纹银二百两。”

遂拿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递到刘芳手头:“请三嫂笑纳。”

刘芳:“四弟,这就见外了,自己给自己设计还要你付费,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管世敦:“我并没有给二哥说那个设计的,是二哥提出要对这位大匠付以润笔之资,我只是替他给你而已。在重庆动辄就是要花银子的,我随便拿出几百两给你,你肯定会说无功不受禄,现在有功了,就应心安理得地拿着,若嫌少,我再加二百,怎么样?”

刘芳:“好吧,恭敬不如从命,就收下了。”

管世敦:“三嫂,这就对了,像这样请教三嫂的地方还多着呢,三嫂一个好的主意,一个卓越的建议,一个重要得点子,采用之人所赚的,不啻是补偿的十倍、百倍、千倍。”

刘芳:“从道理上讲是这样,但我们是一家人呀!”

管世敦:“这与一家人的概念是两回事,如果一个人在家中光做事而吃得最孬,穿的最差,他会干吗?所以即使是一家人也应是有什么样的能耐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这跟做什么事该得什么报赏是一样的。”

话已说到如此地步,刘芳也就不说什么了。

管世敦见三嫂在看一张图,问道:

“三嫂看的好像是鱼塘设计图?“

刘芳:“是的,刚画好。还在看,看还有什么修改没有。”

管世敦:“能否让我先睹为快。”

刘芳:“本来就是要给你的。你先看看也可以。”

管世敦边看,刘芳边做讲解:

“你看。本来管家河沟与虎溪河之间并没有连接,经过实测,发现管家河沟水量可能不够,所以挖一条渠,让虎溪河水充实管家河沟,然后将鱼塘按同等大小的水面划分成十二分。由于缙云山是由西南向东北斜向延伸,贴山而流的管家河沟也是呈斜向,而梁滩河却是南北向,因此。整个六千亩水田就成一个上窄下宽的斜梯形,这就形成等分的鱼塘就出现最北的最宽最短,逐渐加长变窄,最南的最窄但最长。”

管世敦:“道理上讲应该是这样。”

刘芳:“图是这样画的,然而放到具体的地面上确要复杂的多,现在你三哥就带人在做这件工作,扛着竹竿在插,南边最长的有好几里,一道堤的两边竿要插成一根直线。全凭肉眼看着插,确实是很难的。”

管世敦:“这件事大约什么时候完成?”

刘芳:“看过几天就差不多了吧。你看这一排是进水闸门,在管家河沟与鱼塘之间,进水由进水闸门控制。在鱼塘与梁滩河之间。也有出水闸门控制,就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出水。”

管世敦:“我什么时候可以动工?割了谷子就干行不行?”

刘芳:“肯定行。就从北边先挖第一个鱼塘,不知你能投入多少人力?”

管世敦:“一千人左右。”

刘芳:“你有多少石工打条石?”

管世敦:“目前我已有三十人在备石料。”

刘芳:“少了。至少五十人,如果要一劳永逸。四周一圈,每个闸门。堤的两边都需要用条石砌上,要多少石头啊!”

管世敦:“大概一个鱼塘从开工到完工要多长时间?”

刘芳:“这我还说不准,因为影响进度的情况太多了,只有先把第一口塘修好才说得准,我想最迟都要三个月。整个建好怕要两三年。先把要施工的田留出来,其他继续种稻就是,这边水塘是治好一口放养一口。”

管世敦:“看来三嫂你才真正是这项大工程的策划者,而三哥只是执行者,因此你才是真正的大匠师,策划的辛苦费当然的获得者。”

刘芳:“四弟,你银子多了是不是?”

管世敦:“三嫂,你们弄好后,我们一同去见县太爷,请他批阅,首肯后就可以准备开工了。兄弟打搅三嫂午休了。告辞。”

刘芳:“好吧,我可真有点困了。”

东院的修建、西院的改建正按三嫂刘芳设计的进行,西院的果树多数都移到果园中了,只保留了几株荔枝、桂圆、新增的梅花、桂花、海棠、石榴、水竹、芭蕉、假山、水池一样样的都按图布置好,再不是进门黑压压的果树了,大家都觉得赏心悦目多了,灿烂的阳光也照进了每个窗户。东楼也加高了二层,从东楼看出去,梁滩坝的风光一目了然。

整个鱼塘图都全部制作完毕,写了一个文字说明,由管世敦、管世厚兄弟进城向田大人汇报,告诉田大人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