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33章

盛世梦-第33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代朋:“我们马上准备把这九个山头开出来,明年二三月开春后就准备栽种点什么东西了,将来这九个山头就由你们管起来,我们另给你们算工钱,这样,你们的日子就可过得好一些,你看行不行?”

罗有财:“行,行,谢谢老太爷。”

管代朋:“那就这样说定了。”

管上可:“我想以每个山头多少钱,包给村里面一些家庭,让他们组织他的三亲六戚来干。今天就在你家吃中饭,下午老太爷在这里等我们,我们再去山头上转转,估计大约每个山头有多少亩。你再将我们送出山口,指指村长住的地方,我明天再来找他。”

罗有财:“要得,管老板,我去叫媳妇煮点肉,然后把两个儿子喊来。”

一会罗大嫂出来喊他们吃饭,上可一见总觉得有些面熟,于是对管代朋说道:“爹,我觉得罗大嫂有些面熟。”

当罗大嫂再一次出来时,管代朋一看也觉得面熟,想了想,说道:“上可,我想起了,很像你大姨妈屋头的姐姐,当时听说她嫁到很远的地方,难道是她?上可,吃饭时你问问她。”

当罗大嫂再次端菜出来时,管上可说道:“罗大嫂,请留步,我觉得很面熟,你认识余成敏吗?”

罗大嫂:“知道,那是我三姨妈。”

管上可:“那你就是大表姐了,余成敏是我妈,那就是我爹。”

罗大嫂:“原来你是上可兄弟,这就是三姨爹?”

管代朋:“我就是管代朋,你三姨爹。”

这一幕正好被罗有财看见,赶忙放下手中的酒壶、酒杯,重新向管代朋三姨爹磕头认亲。

一会儿,罗有财的两个儿子来了,罗有财快叫他向三姨公,向管上可舅舅磕头。

管代朋:“想不到在这还遇到至亲,你叫张春娟是吗?”

张春娟:“三姨爹,是的。”

管代朋:“春娟,你三姨妈过世已十几年了,现在的姨妈也是余家的,叫余成慧,是逃难时遇到的,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张春娟:“不仅听说过,而且还见过,是外公他们长房的姑娘。”

管代朋:“春娟,我们就住在上坪村,你如果有空,今天就去看看你成慧姨妈。现在余家屋两个侄子也在我们城里的商铺做生意。”

张春娟:“我多次经过管家大院,没有想到是三姨爹一家,现在知道了,随时可以来看二位老人家。”

管上可从怀中摸出一张二两的银票递给张春娟,摸两张一两的银票给她的两个儿子,作为见面礼。

午饭后,管代朋留下与张春娟摆龙门阵,罗有财父子陪管上可去实地踏勘了九个山堡。

管上可是踏勘过龙家八个山堡的,这儿的山堡明显的比陈家湾的山堡要大得多,如果说龙家八个山堡有四千亩的话,这官家湾九个山堡至少有六千亩,上可心中暗喜。

当晚回到上坪村管家大院,管上可告诉管代朋:“爹、妈,我踏勘结果,至少有六千亩,地契上只写了四千亩,于是按地契上标的每个山头的亩数,以每个劳力一天开一亩半,每个劳力一天十五个钱算,与龙家的费用相同,约九十两银子,抛一点,一百两银子就开下来了。开春前都是农闲,有劳力。明天我去找他们村长,让他帮忙分给九个大家庭承包开垦,要求春耕大忙前弄完。”

管代朋:“龙家的土地反正有陈二娃父子管着,你就集中精力把自家的地弄好,罗家三个人的佣资一年一人四两,先给半年的,如果干得好,明年增到五两。”

管上可:“我明天去与村长谈好后,带他去看,我再送他二两银子作辛苦费,他帮忙找人,要求三天内开工。我再画个草图回来去城里跟二弟商量,反正开垦的事有罗大哥管着。”

第二天管上可找到石家村村长石顺天,说明来意,请村长帮忙,并送上给村长的操劳费二两银子,村长当场就找了八个大户,谈了垦荒的事,在农闲找点钱大家都愿意,根据每个山堡契约上标的亩数,作了分工,村长自己包一个最大的山头。管上可特带他们去表姐夫罗有财家,说明这九个山头将由他父子负责管理,负责检查开垦质量,并提前支付了开垦费的一半让大家好过年,要求在春耕大忙前完工,九家都表示保证在春耕大忙前完成。

管上可在罗家吃完饭,仔细地看了看表姐家的住房,占地虽宽但很破旧,表示愿出资将院子重修过,一方面使表姐和罗大哥居住情况好一点,二方面,今后请长工短工有安顿处。罗有财和张春娟当然很高兴。

回来告诉父亲管代朋,管代朋也完全同意,决定过年后开工。

管上可又去绥阳与上学商量,种植问题。管上可拿出个山头的分布走向图进行说明。

管上可:“九个荒山堡如果摆在那里一文不值,如果开荒出来,以每亩二两计就值一万二千两,如果世衡、世选、世臣长大分家单过,两千亩也足够过上富裕的日子,是个大绅粮了。”

管上学:“大哥深谋远虑,为子孙计,是完全对的。至于说种什么,不仅看阳光照不照的到,还要看土质,《金匮要略》就谈土地与药物的关系,同时还要看风向、冷热、雨水,所以我也为子孙计,今下午随你回去一趟,明天去实地看一看这个地方。

管上可:“应该的,就目前而论,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产业,要亲自过目,同时也好见见大表姐和表姐夫,以及两个表侄儿。我还准备把表姐破烂的房子重修过,作为我们经营这六千亩地所用。”

管上学:“原来这是官家的地,现在是我们管家的地了,主人换了,地名也应换了,由官家湾变为管家湾,反正不影响任何人。”

管上可:“应该改,改的好,改的对,有机会给村长打个招呼,送他点礼就成了。”

第二天两兄弟打早赶到官家湾,先见了表姐一家,看见坡上已是人头攒动,干的热火朝天,他两兄弟的光临,使大家见到了新的老板,村长一家及其亲戚也在挥汗如雨的干着,见他兄弟来了,赶快过来打招呼,上可趁机提出将官家湾改名管家湾的问题,村长欣然答应。并当众向各个山头的村民宣布,很快大家就习惯称管家湾了。

表姐夫罗有财和两个表侄罗友耕、罗友耘,一齐过来与上可和上学见面。罗有财汇报了开垦的情况,和土质的情况。

管上可:“罗大哥,你看整个进度能否在春分前结束。”

罗有财:“能,现在距春分还有两个多月,才几天就已五成开了一成。所以春分到来前一定开垦的完。”

管上学:“这一带水源怎么样?”

罗有财:“这一带基本上是风调雨顺,还很难有干旱的情况。同时,坝边有条小溪流过,不然我的水田需要水怎么办?”

罗有财向上学说道:“老表是有学问的人,这片地准备种些什么?”

管上学:“罗大哥,我是医生,我的学问在医病救人,在种植上是门外汉,我有想法说出来请罗大哥参详。沿途我看了看大量的都种在杜仲、枳柑,黄连,因此,这几种药在这里是卖不起价的,而垦殖完就面临插苗问题,因为这几种都是多年生,一旦插上就定死了,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倒不如先种一年粮食,肯定第一年是长不好的,如麦子,然后种饭豆,绿豆,黄豆或高粱或种瓜类,其间就用这些来喂猪,再用猪粪来肥土,整整一年的时间,就可逐渐引种一些珍贵药材,逐渐扩大珍贵药材的种植。表姐找两个农妇喂猪,他们总不是外行,有粮食有瓜菜,加上豆类本身就肥田,逐渐把土地盘熟。你们以为意下如何?”

罗有财:“郎中兄弟说的有道理,先将清除的杂草晒干烧成灰,作底肥,再种一半麦子,种一半豆子,收了,再种高粱、荞子,同时种青叶子菜,这样到初夏时就可以买进猪儿,比如二十头猪,猪粪就有意识的施在一些土上作培育药苗之用。”

管上可:“这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逐渐产出,逐渐种植,逐渐试种,逐渐扩大,先从简单易行的做起,这是成功之道。”

罗有财:“说实在,两三年把土地盘熟了就种两季粮食:麦子和高粱,都是可赚大钱的,只是种和收时花点劳力钱,猪一直养着,肥料就有了,粮食和猪肉什么时候都不会赚多。”

管上可:“罗大哥,罗友耕、罗友耘,你们回去也商量一下这种办法,具体怎干,我们也回去商量个具体措施,然后我再来管家湾最后敲定。罗大哥,房子的改造,过了年就开始,你们过年后就搬在那个外侄屋里去住一下。时候不早了,我们得赶回去了。”

当晚,上可上学回家与管代朋、余成慧、陈冬梅,对新开垦土地的使用进行商量,上可提出了下午与罗大哥商定的方案。管代朋非常赞同,他说道:“罗有财这句话:粮食和猪肉什么时候都不会赚多,很对。说真的,一旦天下乱起来,人们宁愿存粮食,不愿存杜仲,宁愿要猪肉不愿要枳壳,那时粮食价肯定会飞涨,而不是药材价格飞涨,因此有眼光的商人首先囤集的就是粮食,既然明知天下要大乱,我们为什么不首先种粮食呢?船该转舵时就要转舵,但要想种好粮,必将改生土为熟土,一是靠种豆类,二是养猪施肥,自己种粮种菜来养猪,猪肉可吃可卖,猪粪拿来肥土,点都不抛撒,两三年就把生土变成熟土,六千亩,四千亩种可卖的粮食,一千亩种饲料粮,一千亩种菜饲料。除人工费,肯定大有赚头。”

管上可:“爹一锤定意,就这样办了。”

管上学:“让罗有财找个沉稳的媳妇先学养猪经和治猪病,这是必须的,乡村里有这样的人。”

管上可:“我想把我们的想法告诉龙会长,改变种植方向,如果他们坚持种药,我们还是听他的。”

管代朋:“行,你又随上学去一趟绥阳,龙会长对我们这样好,一定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回来后再去官家湾与罗有财一家商定。”

管上可:“爹,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官家湾改名管家湾了,不仅村长积极支持,还当着全村开垦人员的面作了宣布,大家都说要得。”

管上可与管上学第二天赶回城里,午饭后即至龙兴药业找到了龙沛潇,龙沛潇一见面就说:“大兄弟,你注意到没有,绥阳城都出现湖北来的难民了,看来天下已经乱起来了。”

管上可:“龙会长,我就是来给你商量知州夫人四千亩地的种植问题。我与上学,我爹妈,并听了当地一些老农的意见,我们想改变种植方向,先不忙种植药材,即种几年生的药材种在没有肥力的生土上效果并不好,不仅没有收益,而且苗木也长不好,于是准备从根本做起,四千亩中用三千亩种粮食,一千亩种猪饲料,并大规模养猪,用猪粪来肥地,结果粮食也有了,猪肉也有了,土地也整肥了,一举三得。然后再慢慢种植药材,不再是这一带到处都在种的,而且种珍稀的药材,名贵的药材,一般药材就让当地老百姓种,我们低价收购就行了。我爹还说,兵荒马乱时,粮食比一般药材更珍贵,所以他决定扩大粮食种植,先储备,再卖出。这只是我们的想法,龙会长你的想法呢?”

龙沛潇:“如果生土种杜仲,要多少年才能有收获。”

管上可:“当地老农说至少五六年。”

龙沛潇:“我很赞同大叔说的兵荒马乱,粮食比一般药材更珍贵。大兄弟按你们设计的方案办,三千亩种粮食,一千亩种猪饲料,喂他一大群猪,到时粮也有了,猪肉也有了,还愁卖不出出去吗?”

管上可:“龙会长,开始一年,投入多,人工费也多,收支能持平就不错了,第二年才可能有赚头。”

龙沛潇:“这个道理我明白,就是钓鱼也是要先下饵料,你先作个预算,要多少,来拿就是。世嘉回她幺婶那里去耍去了。”

管上可:“龙会长可不能惯着她,耍懒了,她不是要开业吗?”

龙沛潇:“大兄弟,她过门才十几天,那的就让她开业?人家会怎么看我们龙家?过完了年再说。”

管上可:“也是这个道理,龙会长我去弘仁堂看看,中饭后便回上坪村了。”

崇祯三年(1630)在陕西安塞高迎祥起事了,自称闯王,李自成率众投奔他,称闯将,张献忠同年也于延安府起事,自称西营八大王,明政府派洪承畴督师征讨,接连失败。崇祯六年(1633)冬,几支农民军突破明军包围,踏着黄河坚冰,进入河南。张献忠东取信阳,高迎祥南下湖广,老回回马宁应向西南进攻四川,威逼成都。明朝廷责令洪承畴尽快剿灭农民军。当时在河南聚集的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次集中在河南荥阳开会,确定了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战略,进行有组织的进攻,分别主动进击前来围攻的官军。张献忠按约定直捣凤阳,毁坏朱明皇室的祖陵,在心里上和政治上对明朝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