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227章

盛世梦-第227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芙蓉:“大姑,算起时间,我这双胞胎是在黄陂凤凰岭怀上的,雄为凤,雌为凰。冥冥之中真有主宰。”

管世嘉:“是的,万物皆有老天做主,我们只能顺天命、尽人事。芙蓉,你现在准备去上海呢还是回重庆?”

芙蓉:“我是从重庆出来的,我准备去武汉看了小福禄寿后,带他们去重庆,先看看云安盐场,再看看避暑山庄的情况,一个人做事要善始善终。然后就在五福宫静养,生了娃儿后再看爹妈怎么安排。大姑,对五福宫我有种特殊的感觉,一进门我就有一种回到家的强烈的归宿感。踏实感,亲切感,安全感。所以我眷念那里,想住在那里。”

管世嘉:“我看你先住在我这里。我去信上海,看你爹妈在不在那里?如在。你妈肯定会来看你的,看他们怎么安排的,如何?其实我也想回重庆,离开家十多年年了,也真想回去看看。”

芙蓉:“大姑,干脆我们一道走,也住在五福宫,五大五进,房子多的是,你也可以去和爷爷,你的二爸老师切磋医技。”

管世嘉:“要得!”

芙蓉接受大姑的建议,当晚给父母写了封信。

五天后,刘芳从上海赶来,问了芙蓉的近况,芙蓉详细的告诉了母亲。

刘芳:“目前上海那边没有安排你事,你就带着孩子回重庆修养,目前你最大的事就是平平安安把孩子生下来,养的胖胖的。”

芙蓉:“妈,大姑也想回重庆了,我跟她一道走,先到武汉接小福禄寿,然后再回重庆。我想请大姑住到五福宫来。”

刘芳:“完全可以,五福宫那么大,让你大姑也来享享五福宫的福气,你如有空也可考虑在重庆进一步发展的事。银行的事我代管着,现在每年进银多多,余钱多多,把资金投向什么领域,我正在考虑,皇上把缴获的二十多万头牛奖励给了我们,你爹和李邦主整整跑了两个月才把牛安顿完,主要放养在四川。”

三天后管世嘉与芙蓉坐自己的班船的贵宾仓启程西进了。在武汉停留了两天,会见了总督世惊,同胞两姐妹,几十年才相见,彼此都认不出了,趁他们姐弟谈过去,芙蓉与明月去珞珈山大院子,发现只有小福禄寿三兄弟在读,芙蓉请塾师一家同到重庆五福宫,告诉他,那里很大,既是皇上行宫,又是大将军府,还是伯爵府,居城中龙脊的最高处,条件很好,塾师一家欣然同意,立即进行收拾。

第三天又启程西上了,十天才回到重庆,世嘉去看了龙兴药业,由儿子龙夔在掌管,也还井井有条。她膝下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世嘉问长孙多大了,娶了媳妇没有?

龙夔:“妈,你的曾孙都六七岁了,正准备入塾了呢,只是附近没有好的塾馆。”

管世嘉:“正好正仕媳妇芙蓉带了塾师回来教他们的小福禄寿,可以到哪儿去读,我都准备住五福宫,正好看着他两兄弟。”

龙夔:“妈,行,那儿地势高,空旷,散淡,适合养老,反正是你娘家,又不是外人。”

管世嘉:“雁儿的情况怎么样?”

龙夔:“她随妹夫去成都几年了,不晓得他们生意经营的怎么样?没怎么联系,妈,今天我在南纪门酒楼为你接风洗尘。”

管世嘉:“干脆把芙蓉表妹和塾师一道请来,好见个面,你孙子也好拜拜师。”

龙夔:“听妈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八月,按头年的约定,管家子孙在中秋节大聚会,大团圆,管世敦夫妇八月初便回来做准备,至八月十三,四辈人全部到齐,包括上可一系的,除了世惊因官身不能擅离职守以外。在正殿底楼坐了几大卓,芙蓉即将临产,也出来招待至亲,在中饭以后,便出现要生孩子的迹象,刘芳立即对产房进行布置。

两方署尚书一品大员金印放桌上,头边放着“如朕亲临”的皇上赐的金牌,窗子边挂着管世敦的黄马褂。屋中香烟缭绕,金莲、明月、东方皆围在床边摆龙门阵。大家有说有笑,芙蓉谈了此次远征葛尔丹、岳雷抢击葛尔丹副帅。海金龙斗杀葛尔丹大将,生擒葛尔丹的英雄乞气概,妈指挥若定的将帅气度。

下午无事,晚上,五福宫灯火通明,张灯结彩,一轮皓月当空,大家在正殿前的坝子上放上月饼等吃食,香茶、果酒。全家庆贺中秋,刘芳叫明月、金莲、东方注意观察天象,她进入房内,与大姐世嘉准备迎接龙凤双胞胎的诞生,丫环仆妇在外面待命,张春红在神龛上点着高香和龙凤大蜡,福禄寿三星玉像面也香烛缭绕。

月到中天,二颗流星划过夜空,孩子们欢呼天门开了。玉皇大帝撒夜明珠了。

产房中清脆的传出两声婴儿哭声,小兄妹诞生了,正仕问爷爷:“这小兄妹爷爷取什么名字?”

管上学:“哥哥叫喜仲,妹妹叫欢仲。”

管世敦:“爹取得好。福禄寿喜四星汇齐,喜喜欢欢,好事成双。”

明月、金莲、东方皆是有学问的人。内心自问,婆婆怎么叫我们注意天象。他怎么知道有流星陨落?他老人家的学问深不可测啊!

东方:“你看爷爷神情自若,名字随口而出。似乎也预知着什么。”

金莲:“都称祖祖为技能神通的神医,看来真是这样。”

一会刘芳出来宣布,是龙凤双胞胎,母子平安。

明月:“婆婆,真怪,月到中天时,正好有两颗流星划空而过,接着便听见娃儿呱呱坠地的哭声。婆婆能掐会算吗?”

东方:“妈的学问深广得很,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不可测啊!”

金莲:“我们后辈要接下老一辈的担子,看来非好好学学不可。”

一听五福宫来了塾师,一些大管事管事纷纷希望送孙子来入塾,龙家至亲一共送来六个孩子,管事们也送来了五位孩子,共十四个娃儿,管上学找了间大房子,找来几张春凳,定做了十四张小椅子,五福宫私塾馆开学了,中午都在这儿吃饭,管上学专门叫个老厨师为十四个孩子做饭,从此五福宫又热闹起来。

九月十五,管上学在朝天门酒楼做了满月酒,遍请亲朋好友,芙蓉也盛装出场,知府特告诉大家,芙蓉已因功升为兵部三品郎中,太后赐名武英格格。

芙蓉与爷爷婆婆商量,他已满月,要去上海接受父母的安排,为开发新的产业出力,我已将云安盐场交给正权大哥,并想把五个娃儿留在五福宫抚养,不再随他东奔西走,奶妈仆妇丫环皆留在这里,他只带贴身丫环两名和侍卫四人出行。

管上学、张春红皆觉得这样安排最好。认身边有几个开心果,生活更添乐趣。

半个月后,芙蓉到了上海总部,爹妈正在商量一件事,据可靠消息,舟山群岛有一个海带养殖场,长约一百里,宽约七十里,中间有七八个岛,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就在其中,原老板想换个地方养更值钱的珍珠蚌,而且也看好了地方,因手头余钱不多,想卖掉海带场去买那片地方。

刘芳:“这又是一个新的产业,我们白手起家,什么都不会,你爹有些犹豫,我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你看如何?”

芙蓉:“不会没关系,可以说许多产业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只要有熟练的匠人做事,比如松江棉纺织厂,我是冲着这么多熟练匠人才下手的,养殖海带也是一样。养珍珠蚌更赚钱,只要有条件我们就可以养。妈,就像你养鱼一样。爹妈,让我先去仔细看看再说。”

管世敦:“刘芳,芙蓉要从事海产养殖,需要有自己的坐船,你缴获的战船中给他配备一艘坐舰,有现成的没有?”

刘芳:“我已考虑了这个问题,在缴获的班达西国文武大臣的坐船中,有艘带灵活转向和俯仰角度的长炮管的微型军舰,可住六人,舵室后一间稍大的房间归你住,水手住底舱,有简单的厨房可做饭,加上两个贴身女侍卫四个侍卫,一间小库房。很适合你使用。已停在院子外的江上了。”

芙蓉:“谢谢爹妈。”

说干就干是管家的一贯做派,当即就由刘芳带领。到江边去看自己的坐舰,单桅多帆。行进速度很快,做饭的厨师是重庆厨艺学堂的人,老长工之子。单管炮,操作灵便,竟然也是由厨师操作,他们对武英格格、三品兵部郎中都很崇敬。芙蓉告诉大家,明天去舟山群岛。

经过三天的航行,到达舟山,先到普陀山朝拜了观音道场。出了千两布施,然后芙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和大家商量。芙蓉说:“我们管家产业集团总部决定从事海洋养殖,但我们不懂,这不要紧,不懂就学,总是学得会的。现在普陀山周围有一片海带养殖场要卖,怎样才知道卖家价钱是最合理的?而且他的养殖场物有所值?以及他的投资情况。听说他想去买一片海域,养珍珠蚌。认为可赚大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养珍珠蚌赚大钱呢?要问海带的问题只有到海带市场,那儿是最方便打听的地方,因此。先打听海带市场在哪里。”

这很容易就做到了,就在东南角的沈家门,他们到了沈家门。果然有不少经营海带的商店,海边成堆的鲜海带。而且不少人还在从船上往下卸,于是他们分别去打听。芙蓉看见一个老船工无事坐在船舷上抽烟。于是走上前去,拱手道:“大叔好清闲,这是你自己的船吗?”

老船工:“哪的是我的?我只是个舵工,在这船上干了二十几年了。”

芙蓉:“是老把式了,养殖海带赚头大吗?”

老船工:“怎么不大?不大谁还愿干?”

芙蓉:“一般赚头大的投资也大,风险也大,是不是?”

老船工:“那是一般的道理,种海带多是近海浅滩,海底要有适合海带生长的东西,什么东西我说不清楚,这杭州湾从城里流出的水到舟山一带就形成适于海带生长的水,所以在舟山群岛一带养海带的人很多,不少成了大老板。”

芙蓉:“听说普陀山海带养殖场的那位老板还想转行养珍珠蚌,放着赚钱的现成行当不做,去开避新的行当?”

老船工:“你说他呀,我晓得这件事,普陀山周围都是他的海带养殖场,年收入起码四十万左右,主要是傍上了养珍珠蚌的有钱的寡妇,那女人在南边三门湾,非要他卖了海带养殖场去三门湾发展珍珠蚌养殖,为了这个女人,他只能舍这边了,但他海带养殖场太大,谁买得起?”

芙蓉:“那个老板姓什么?他有多大的养殖场?”

老船工:“多大呀?听说东西南北有一两百里,他姓的也怪,姓上官,名海晏,上官,他上辈跟我一样是船工,从没做官,还上官哩!”

芙蓉:“这么大,他有多少养殖人员?”

老船工:“我当年在那里驾船掌舵时就二百来人,十五只船,现在恐怕有三百人,说完磕了磕烟灰,又继续说道:“这么大的产业,他喊价四十五万两,谁买得起呦!”

芙蓉:“大叔,问题是值不值四十五万两。”

老船工:“说实话,值,绝对值,你想想,一年赚够本,两年能赚对本。”芙蓉:“大叔,养珍珠蚌是不是特赚钱?养起来难不难?”

老船工:“当然非常赚钱,但投入也大,要在海边修大池养,像养鱼一样,要投食。”

芙蓉:“这附近有养珍珠蚌的没有?我想看看,既然能赚大钱,我都想养。”

老船工:“你年轻骨嫩的,那可是个力气活。”

芙蓉:“我请养蚌的人总行嘛,只是没有现成的珍珠蚌场。”

老船工:“你也想养珍珠蚌?正好有个现存的蚌场要卖。”

芙蓉:“大叔,那个蚌场在哪里,喊价多少?”

老船工:“就在中宅,但可讲价。”

芙蓉:“还是那句话,是不是物有所值。”

老船工:“我也还是那句话,肯定物有所值。”

芙蓉:“大叔对蚌场情况那么熟悉,肯定有亲戚在那里面做事。”

老船工:“我的老二就在那里养蚌,而且任个小管事。”

芙蓉:“大叔。那个老板姓什么,你老二叫什么名字?”

老船工:“养蚌老板也是双姓西门。我老二叫陈龙。”

芙蓉:“陈大叔,如果我成了这两个养殖场的老板。一定请你到我那里驾驶更大的船。”

老船工一听这口气,吓了一跳,忙问:“你贵姓啊?”

芙蓉:“我的姓不重要,我们是上海管家的。”

老船工:“上海管家,这是上海最大的老板呀!”

芙蓉回到自己的船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斗情况。还是芙蓉了解得仔细,其他人补充的情况是:上官海晏为人刻薄寡恩,工新低,养殖工们情绪低落。故产量越来越少,那个养珍珠蚌的女人原有男人,正为财产的事扯皮。西门老板极嗜赌,一家人都豪赌,卖养蚌场是为还赌债。有的说西门老板海角有一座豪宅,非常宽大,七进所有人均住在里面,有十支船跑生意,一定要把那座住宅算进去。

芙蓉很动心。立即写了个详细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