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219章

盛世梦-第219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玺正在酒厂内指挥安装制酒设备,见父亲来了,连忙过来见礼。说道:“爹,酒厂设备过两天就要安好了,我已派人去江宁接培训的匠人并几位烤酒师和勾兑师,他们一到。就可调式设备,进行试烤了。”

管世敦:“正玺,陪我去村中看看。几十栋院子房舍整修的如何?”

村中房舍整修得完完整整,除留给酒厂匠师们住的。农工长年已住进自己的屋子,正玺的人正带领大嫂子小媳妇在看猪圈。放猪食的房间,人住的房间,正玺说:“爹,浙江金华的猪是优良品种,等我们菜长起来就去买架子猪小猪,小猪和母猪、种猪,从杭州湾经富春江直达金华,一只中等货船就运回来了。”

接着去西端看了大造船厂,船厂的二十个大工棚及十五个中等工棚已搭好,正在赶修住房,有二十多人在运木料,准备搭造船架,一切皆在紧张进行,很快会完工投入生产。由原码头改成的修船厂已开始在修船了,几十个人正围着修船架上的旧船在忙碌。

傍晚回到黄浦江家中,一会刘芳也回来了。

管世敦:“你的城区建设进展如何?”

刘芳:“不如何!张大人建议将上海县黄浦江西面广大地方建几横几纵的大马路,魏邦主说‘几纵几横是城中主干道,其它兴建必定与之相配合,布局才合理。这自然而然十字路口就出来了。你们再将你们的重要建筑安排其中,从而形成合理的布局。’于是先指挥军士修纵横大路。我认为魏邦主说的很有道理,我这段时间就在作整个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总体布局。”

管世敦:“刘芳,尽量将我们的大楼规划在吴淞江口以东的黄浦江边,而将我们的几大工厂集中放在我们大楼之间,形成一片或一线,以便管理。这样管氏产业在上海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大片了。”

刘芳:“从规划图来看,有五条纵向路抵达黄浦江边,与外滩大道相接,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住宿大院在由西数过来第二个路口的西侧,那其路口的东侧建峨眉酒家,第一个路口的东侧建管氏集团上海总公司,包括上海开发银行、船运总公司、货品配送总公司、邮船总公司,第一个路口的西侧建旅社大楼,第三个路口西侧建名品汇大楼,东侧惠民商城第四个路口的东侧建麻纺织城,西侧建锦官城。”

管世敦:“这样的布局很壮观,又合理,对我们的事业发展很有利,就这样定了。我们的背后有五个十字路口,苏州河的北面,也是我们背后的大路横过去的至少有五个十字路口,我们出资将这十个十字街修起来进行招商。同时立即开通黄浦江客货运输,把这条水路也抓在我们手中。也包括吴淞江的航线。”

刘芳命人把芙蓉和正玺叫来,把他俩研究的管氏产业在黄浦江边分布布局告诉他们,看他们有什么补充没有?”

芙蓉:“爹、妈,我们手中掌握的货源中,洋货可是我们最特色的产品,我们可不可在第五个路口西侧建一个洋货楼,专门经销洋货?”

正玺:“在我们后面的十字路口,可不可以搞一个前店后院,只要五间门面,用来经销我们的牛肉、羊肉,以后淀山湖的鱼,直接惠民。”

刘芳:“你们两个的建议都很好,只不过第五个路口靠东了,可以考虑放在大旅社的西侧吴淞江第一个十字路的东面。面对吴淞江与黄浦江交汇处,我们管家还有不少可直销的商品。如水果、曲酒与果酒、糖和糖果、都可在十字路口上直销。”

芙蓉:“妈,我建议按行业设一些专销街。如瓷器街、木货街、丝织街、粮食借等,即便于百姓货比三家,又便于成立行邦,用邦规进行管理。”

根据这些意见,刘芳作了小的修改,便正式定下来,于是又请来魏邦主,魏邦主带来几个大匠师,首先对洋货大楼、大旅社、总部大楼、峨眉酒家、名品汇商城惠民商城、就着图进行估价。六座大楼平均五千两成交,共三万两,丝织厂与麻织厂厂房简单,各千两成交。城中十个十字街路口,一个十字街路口四条街,皆建成一楼一底铺面兼住房,每个十字路共修建费八千两,十个十字路共八万两的建价与魏邦主成交。管家总共花二万二千两,加上崇明岛的船厂住房修缮、库房及一般长工住房的修缮。建酒厂、建牛栏、牛棚已用银六千、以及长兴岛、横沙岛建码头仓库、住房各用了一万两。最后是崇明岛东端的观海别墅,绿营清军已平好二层平台,长约四十里,魏邦主说:“这么长的距离到底建多少栋。真说不准,只能以栋计价,每栋建价五十两。”最后达成协议是四十两。估计两排一万栋左右,共四十万两。魏邦主提出“整个上海新城的建设分几步进行。急用先建,因为他们本帮有实力承担这样大工程的有三十来个队。江宁府周围几个府州也只有四十来个队,共八十个队,管大人、刘大人认为首先建什么地方?”

管世敦:“首先建十个十字口,然后建外滩滨江大道的六栋大楼和两座厂房及住房。”

魏邦主:“江宁府外的四十个工程队包建十个十字路口四十条街的铺面,我们江宁府木工邦承建六座大楼和两座厂房。”

管世敦:“行,我先付八万两启动资金。”

芙蓉当即拿出八万两银票给魏邦主,魏邦主写了收据。

刘芳:“魏邦主,我们长江航运总公司的船队可优先为你们运送建筑材料,只收成本费。”

魏邦主:“谢谢管夫人。”

一场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建设新上海的战斗打响了。

刘芳将整个上海的建成规划和实施步骤,写了个详细的奏折并附上一张图请总督张大人用八百里加急呈递给皇上,并有一个副本送张大人审阅,并附有一箱刚酿制出的吴淞大曲酒请大人品尝。

张大人看了很高兴,一是按他的意图修了全县的八纵九横近十七条东西和南北干道,为整个上海开发奠定了基础;二是刘芳就是按这横竖干道网作出的整个规划,划定了行帮固定经营的街道,以便于百姓买东西;三是已初见成效,崇明岛二十万亩大牧场已建成,养牛五万头,大型造船厂已开始建造双体大海船,酒厂也正常出酒,与金陵大曲不相上下。而且苞谷、高粱已经种下,更何况外滩的大楼、丝织厂和麻织厂以及十个十字路已动工开建。

他明知道刘芳的奏折是谈这件事,但他知道有些话刘芳是不好说的,于是他也附了一个奏折,谈了他对管家开发上海的几点感受和管家近百万两的支出费,表明对皇上创建盛世大业的鼎力支持,表明其耿耿忠心。他立即发函到两江各省,号召富商大贾之家到上海租铺或自建商铺经商,或建厂房开工生产,并给一定优惠,减税三成。

十天后,这两本折子已摆在康熙帝的龙案上,他仔细看后,有几点他特别感兴趣,一是先将全县的纵横干道修好,然后按干道布局街道、工厂、市场,二是将上海黄浦江外滩打造成景观大道,可以想象,在黄浦江南岸看过来是多么壮观;三是将崇明岛牧场作为人们的观光场地,让人体验草原牧歌,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创意。他又看了张总督的奏折和他将采取的措施。这事再次表明,只要有官府支持,愿意开发落后地区的人都会成功。在朕确定建立大治盛世的目标以后,看来官府的态度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于是他在张大人奏折上写了长长的朱批。发往各省,要求各省效法。

上海锦官城与麻纺织城的搭建很简单。最先完成,趁建筑队修住房等生活设施的时间。世敦约上大嫂回四川,由龙凤负责搬迁绥阳的麻纺织厂。按照新建厂为绥阳旧厂一倍的规模,世敦早令正林招老长工子女进行了培训,剩下的是让大嫂带二位大匠师去荣昌买设备,世敦建议由于旧的纺织机已使用多年,现全买新的,并给了五万两,给了三只中等船。匠师们都是荣昌来的,轻船熟路。就买好全部设备了。

正玺早按世敦的布置,定好全套丝织厂设备,并陆续运往新厂库房存放。管世敦到重庆后,叫自己的客船带信到三座锦官城,接培训的学徒们,全部到重庆集中,令各锦官城各调二名大匠师,十五名匠师带家属和学成的学徒一道去上海新锦官城工作。

第四、五两天贵州的全部匠人在正林的带领下租船到了涪陵,并在涪陵等大队。接着其他学徒也到了,下午龙凤买的全套设备也到了。管世敦调了三只双体大客船,锦官城的匠师与学徒坐了一船半,世敦告别父母便东下了。到涪陵带上麻纺织厂的全体匠师及学员,三只客船坐的满满的,加上三只拉纺织染麻布的机械及染料的船。浩荡东下,到了武汉让大家看武昌的黄鹤楼。在朱雀楼峨眉酒家吃了中饭,下午看了名品汇商城。并去汉口看了青龙楼惠民商城,在龟山头的玄武楼吃了晚饭,直接回到暂时停在龟山头下自己的坐船休息,他们感受大城市的风光,感受管家的财势。

到了南京,大家停船下船让他们参观了八阵园,并在园中峨眉酒家吃中饭,然后游了秦淮河延缘园,莫愁湖,在另一家峨眉酒家吃晚饭,最后上船休息。第二天一早便开船,半下午便到上海,船进入黄浦江,很快便到了上海锦官城和麻织城,学员们一齐将丝麻纺织染设备搬到指定房间,各自进入指定院落式的住房,安顿下来,一切都是新的,学员们非常兴奋。

翌日,学徒各自跟着自己的匠师,开始拆封新的设备,进行安装,二天后安装好,由匠师们进行调试,学员们乘船沿黄浦江看了正在兴建中的大楼,看了总公司所在,然后顺江而下出吴淞口,到海上转了一个圈,让这些山里娃看了看大海,在吴淞口新建修船厂吃了中饭,又去崇明岛看了大牧场,大造船厂,又到酒厂参观,和酒厂附近的村中参观省亲,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崇明岛种苞谷和高粱,这是管世敦特别让正权与正林凡有儿女要东下纺织的,优先安排来崇明岛垦植,所以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这里,即使父母不在也有七姑八姨的亲戚关系。

管世敦的这种安排对稳定年轻织工的情绪起了很好的作用,所以很快便逐渐成熟起来,织出上乘的丝织品与麻织品投入各大商店。

两江总督得报,亲自带着江宁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常熟、湖州等几百位商家和制作坊大老板到上海参观,看了长兴岛长江终端码头,巨大的仓库,看了横沙岛海运码头,高大的海船在港口东面进进出出,长江流域各省来进货的船停在岛的西端码头,上千力伕在搬搬运运,接着看了黄浦江边林立的高楼,宽敞的外滩大道人来东往,接着又看了即将竣工的两排十个十字街,两江各省中这批商业巨子这才发现自己落在管家后面了,于是纷纷表示要购买空的十字街路口附近的土地,小一点则愿意购买已建好的商铺,陪同总督的罗知州,当时拍板,有的巨商竟为自己的亲友富商购买,消息一传出,不到半个月,四十多个十字路口全被江浙的富商买走,各式各样的制造厂建起来了,各种大小商厦建立起来了,几年之内,上海完全变了,由于有江海运输之便,一个以加工为主的手工业体系在上海形成了,一个以中转集散贸易为主的商业体系在上海建成了。

这时管世敦、刘芳做了个分工,管世敦集中力量建海边别墅,当首批一千座建成后,便在江宁附近的大城市公开出售,消息一出,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对每栋区区五百两考都不考虑,有的一买就四五栋,现有的卖完了,便卖图上标的编号,每个号都有具体的位置,大家都相信管家的诚信,一万栋三个月内便卖完,于是管世敦、刘芳又租用军队抬高地基,又建两排一万栋,又在三个月内卖完。一时间,富家之间皆以有没有海滨别墅为身份的象征,成为一种时尚。

管世敦、刘芳在第四排中间留了二十栋,皇上行宫一栋,内阁总理傅大人与公主一栋,自己父母一栋,自己一栋,大哥大嫂一栋,正玺夫妇一栋,正仕夫妇一栋,共七栋,其他作客房。海滨别墅的特点是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阳光充足,很适合居住。

管世敦在建海滨别墅时,尤其注重环境的美化,四季鲜花不断,为此芙蓉建议每家收安全保护费年十二两,环境维护费十二两,年共二十四两,成立以复原退伍的下层军官组成的二百人的护卫队和绿化美化队,别墅主人一听都愿意解囊掏钱,不少人说干脆收一百两算了多找些人看护好我们的房子,结果变成了一户一百两,保卫人员增加了一倍,管世敦在后面加筑了一道高而厚的带象征性城垛墙,被大家戏称为长城,左右和正面修了木栅栏,设了出入口,并有人日夜值守,在墙后修了座高五层的便民商城,集普通商品、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