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157章

盛世梦-第157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陵森:“刘大人博古通今,气度宏恢,有刘大人鼎力支持,我阆中古城恢复昔日鼎盛指日可待。”

刘芳:“阆中古城至少在药材、木材、桑蚕、丝绸上成为川北的交易中心,我嘉陵江客货航运已经全面开通,而且将不断加大船只的投入,这就保证了这四大方面的货运畅通。为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建议让我们对阆中古城一些主要街道进行修缮,以便扩大商铺分布范围,繁荣阆中的商业。”

杨陵森:“一切仰仗刘大人了。”

第二天刘芳母女在庄师爷带领下,来到杨茂林家,杨茂林妻子说:“我丈夫让我全权处理。”

刘芳:“那就好,我们到你的作坊去谈好吗?”

杨妻:“为什么不在这里谈呢?”

刘芳:“我们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你可漫天要价,我可就地还钱,这是要讨价还价。第二是看质论价,你的货是否物有所值,我总要看货,再货比三家,难道你的丝织坊在家里面。以上两点是买卖的起码常识,想必夫人是清楚的,如果夫人存心想卖出去,那就请吧!”

杨茂林之妻听后自知理亏,只好陪师爷、刘芳、芙蓉去到阆中城东面的河嘴。在河嘴处有一个大院落,三进,第一进为缫丝作坊,第二进为纺丝作坊,第三进为织丝作坊,约有人员一百五十人,其中匠人为一百二十人,设备三成新。再看库存,存丝半间屋,织成品半间屋。

双方在一间空屋里坐下来谈。

杨茂林妻:“整个丝织坊的情况夫人已经看了,价钱师爷已经跟你们说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刘芳:“请老板夫人回答我的问话,你喊这个价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杨茂林妻:“这个,这是我男人说的,我想他有依据吧!”

刘芳:“总体说不出来,那你说,你的织机值多少钱?”

杨茂林妻:“我知道它是什么价啊?又不是我买的。”

刘芳:“杨夫人。既然你什么都不知道,那我们就没有条件谈下去了。看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杨茂林妻:“我男人说可以少价。”

刘芳:“让多少?”

杨茂林妻:“少四千两,只要一万六千两。”

刘芳:“除了作坊外。外面的地有多少亩?”

杨茂林妻:“以我们看得见的山脊为界,山脊内是我们杨家的,山脊外是欧阳家的,多少亩,我不清楚。”

庄师爷:“既然你什么都不清楚,说数字也行,干脆来个整数,一万五成交,你交出地契写好契约。把作坊交给这位夫人。”

刘芳:“既然师爷说道这个份上,我也认了,如果老板夫人不接受,我们就告辞了。”

说完便站起身来。

杨茂林妻:“夫人不忙走嘛,我又没说不接受,一万五就一万五!”

庄师爷:“杨夫人想好啊,我马上写契约了。”

杨茂林妻:“请庄师爷写吧。”

庄师爷很快写好一式两份,说道:“杨夫人,是你签字画押。还是拿去你男人签字画押?我看还是你男人签好些,我们一道到你家中去,你拿去叫你男人签了,把地契拿来给管夫人。便把银子数给你,免得你男人说黄话。”

杨茂林妻:“要得!”大家又一同到他家,她让大家等一下。她出门走向一条巷子,这时有一个半大小孩跟了上去。不久杨茂林妻子回来。上面有杨茂林本人的签字画押,接着杨妻从楼上宅中抱来个漆匣子。打开拿出土地契约,师爷看了看,点了点头,刘芳拿出一万五千两银子的银票给杨妻。

刘芳:“还要麻烦夫人到你的丝织坊向全体匠师宣布一下易主的情况。”

杨茂林妻子:“夫人,那是应该的,请吧!”

到了丝织厂,杨茂林妻子召集了全体匠人在第二进的院中,宣布此丝织坊连同所有土地都全部卖给这位夫人,以后就由这位夫人管理这个作坊了。

宣布完后,刘芳说道:“谢谢杨夫人,你请自便,我有事要和匠师们谈谈。”

杨老板妻子走后,庄师爷说道:“各位匠师你们彻底转运了,新老板就是成都锦官城的大老板,也是重庆城最大的老板管世敦的夫人——管夫人,大家请管夫人讲讲。”

刘芳:“奉当今皇上的指示,让我们管家开发川西,我们开发了川西坝的二百万亩土地,又建了十万亩的桑园,重建了锦官城,当然不是原来的锦官城,而是比旧锦官城大十倍的新锦官城,基本上都是请的江苏浙江两省的匠师,恢复了蜀锦的制作。嘉陵江是仅次于川西的农桑发达之地,我在街市上却未见着上等丝织品出卖,一问才知道你们这家唯一的丝织坊却是濒临倒闭的状况。我想如果我在阆中另建一丝织坊,出产价格低、品质好的丝织品,那你们作坊必定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关门了事,但你们这一百多人怎么办,一家老小怎么生活?所以我才一咬牙将这个丝织坊买下来由我来安排,你们工作照做,工薪旧拿,然后再慢慢学新丝织手艺。所不同的只是整个作坊要向后移一里多,建一个比原来大的多的新的丝织坊,让它成为我们的川北锦官城,既织造达官贵人喜欢的,也织造士农工商及普通百姓喜欢的,要办的兴兴旺旺、红红火火,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好,谢谢管夫人!”

刘芳:“谁是账房师?”

一个五十来岁的人站出来说道:“我是,老板有什么吩咐?”

刘芳:“你给我造个花名册,注明以下几点:姓名,年龄,在作坊中干什么?是不是匠师或大匠师?工薪多少?有没有家室?”

账房师:“是的。”

芙蓉:“你们谁是大匠师?”

账房师:“老板这里没有大匠师,但有一个负责丝织技能的匠师,还有一个采办师,老板不在的时候就是我们三个商量着办事。”

刘芳:“很好,你们三人继续这么干,账房师。你手头还有多少钱?”

账房师:“账面上已没有分文,除了库房那点东西。其他没有什么了。”

刘芳:“先支五千两给你,该买的买。该进的进,丝织坊一天也不能停。负责丝织技能的匠师是谁,请自报家门。”

一个中年人站出来,说道:“老板,是我,我叫魏银山,本地人,从事丝织三十余年,家父也是干这个的。”

刘芳:“目前我们新来乍到。要从事的事太多,可能一时兼顾不到你们,你们有事找不到我们时,你可到府衙,问师爷,就打听得到了。我和少夫人芙蓉事多,目前这个丝织坊仍由你们三个负责管理,行不?有事你们商量着办事。知府杨大人我们是老朋友了,如有人胆敢来捣乱。可直接给师爷说就行。”

这件事处理完后,立即去找东山后山的所有者欧阳云鹏。几经打听,找到欧阳家,欧阳家到是一个大院。距江边很近,屋里只有一个老母亲在屋,耳朵聋的。只晓得说“当家的媳妇上街去了,很快要回来了。”

师爷:“刘大人。他媳妇我认识,与我还有点沾亲。我是她远房表叔,她姓田,叫田莲群,三十多岁,知书达理的,很能干,要不摊上这场官司事,这个家本来是很好的。”

果然不久,田莲群便背着背篼回来了,里面有头猪崽。一看见师爷,便热情招呼:“表叔什么时候到的,屋里没人,招待不周,请表叔见谅。”

师爷:“莲群,你家出了这档子事,表叔也不能袖手不管。”

他指了指刘芳和郁芙蓉说:“这是管夫人及少夫人,你不是想把东山后山卖出去吗,管夫人有心拉你一把,买你的东山后山,你们先谈谈。”

田莲群:“是大名鼎鼎的重庆管夫人吗?受小女子一拜。”

刘芳:“妹子请起,亏得你知道本人,既然如此,那我们先把买山的说了再说你屋的事。”

田莲群:“这后山是上一辈从杨茂林的父亲手里买过来的,我们还未出生,后来觉得虽无啥用,总算老一辈的一笔遗产,就让他们放在那吧。谁知家门不幸,我夫君出了一档子事。我夫君从事木材贩运,一次在江宁卖出一批木材,心中高兴,于是请买主在一个小酒馆喝酒,谁知买主回家后,当晚便死了,那人便告到江宁县,说是我夫君酒中下毒害死了他,告到官府江宁县,当时将酒店老板与我夫君抓起来审问,酒店老板和我夫君谁也不承认杀人,当时江宁知县要双方各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们实在也拿不出证据,只能认为自己没有杀人的理由,官司就这样拖了下来,人还关在牢里。”

这时,进来一个女孩,高挑个,丹凤眼,鼻挺,小口,腮边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稚气中带着刚毅,眉宇间透着早慧,也背了一头小猪崽,手里提了一个印花布包。

田莲群:“幺妹,你不跟妈走,背起猪儿跑到哪了去了?”

幺妹:“妈,我没有跑到那的去,我看见路边有个书肆,心想,大清颁定律条,惩恶扬善,我要仔细阅读大清律,用律条说服江宁知县令,放我父亲,我不信他不依法办事,也不相信堂堂江宁府都是贪赃枉法之辈。”

田莲群:“快见过管夫人和少夫人,我们正在谈你爹的事。”

幺妹立即跪地:“幺妹见过管夫人和少夫人,祝管夫人吉祥,祝少夫人吉祥。”

芙蓉:“幺妹起来,你说的对,大清颁布了律条,规范官绅百姓的行为,有事我们先看看律条,据法力争,会有好结果的。我和夫君正仕,在江宁经商几年,了解两江督抚江宁知府皆非贪赃枉法之辈,依法力争,你爹的事一定会得到公正处理的。”

幺妹:“少夫人说的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是清官自然会还我父清白。妈,我准备即刻东下江宁,将父亲救回来。”

刘芳:“幺妹有志气,也有主见,而且是个孝女。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幺妹:“夫人,少夫人,我叫欧阳东方,十六岁了。爹身陷囹圄已经一年了。至今没有结果,我无兄无弟。妈又拿不出办法,当然该做女儿的站出来为父辩冤。可妈就是不让我去,爹是屋里的顶梁柱,如果爹有个什么,我们这个家就完了,覆巢之下无完卵,此时我还不出来救父亲,还等谁来救?我豁出去了,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认了。”

刘芳:“东方姑娘,其志可嘉。其孝之心感人,能否容我一试。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跟我是多年的朋友,江宁知府更是熟的不能再熟,如果你父是冤案,我敢担保在一个月以内放你父亲回来,如何?”

东方:“我听夫人的,谢谢夫人援手,搭救我父。”

说完通通通叨了三个头。便站了起来,又说道:“若夫人将我父亲救了回来。我愿与夫人为奴作婢都可以。”

刘芳:“我们家没有奴婢,到是差一个儿媳妇,愿做我儿媳妇吗?”

东方:“只要父母同意,我愿意随夫人而去!”

田莲群:“夫人不嫌弃我们贫家小户。我们当然极为愿意,这事只有等他父亲回来后才定得下来,若他父亲能平安回来。后山我就作为女儿陪嫁送给夫人。”

刘芳:“好,一言为定。”

刘芳回船后立即给江宁知府写了封信。谈到了欧阳云鹏的案情和自己的疑点,请他立即责成江宁县从速处理。让欧阳云鹏早日回家。

接到刘芳的信函以后,江宁知府立即调阅了欧阳云鹏的案卷,也发现了疑点重重,于是责成知县重新审理,江宁知府也派捕快进行暗查,很快查出死者患有晕眩病,当晚因饮酒过多系眩晕病发而死。江宁知府立即会同江宁知县同堂审理,死者家属也承死者有这个病,最后判欧阳云鹏无罪释放,当即出狱。

管正玺受母之命,将欧阳云鹏接到趸船上住,第二天,给了他五十两银子为盘缠,让他免费乘管家的船回到阆中。

江宁知府在欧阳云鹏出狱后,立即用八百里加急告诉了刘芳,刘芳马上请庄师爷转告田莲群母女,母女俩一听非常高兴。连说:“谢谢管夫人。”

师爷说:“莲群,你们家攀上这门亲戚是八代祖宗修来的福,你准备嫁姑娘吧。”

田莲群:“表叔,我们家境并不富裕,管夫人愿与我们结亲,又是为什么呢?”

师爷:“莲群,你不了解管夫人,他们是有钱不嫌贫,有势不欺民,听管夫人说,他喜欢东方敢作敢为有主见,遵法守纪懂规矩,他说这很像他,可能就是这点吧。”

田莲群:“表叔,管夫人说那阵结婚的事没有?”

师爷:“莲群,这事都怪你,你自己说的,这事要等他爹回来才定得下来,既然定都没有定下来,那的谈得上婚嫁啰,如果这事黄了,都是你自己弄得。”

田莲群:“我当时只想让他早点把他爹弄出来,就没考虑这么多了。”

师爷:“莲群,你不想想,东方成了他的儿媳妇他还不尽力吗?出来那只是迟早的事情,你却以此作为许配女儿的条件,这就显出你的小家子气。是我啊,当时就叫东方叩头认妈,他一答应就铁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