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154章

盛世梦-第154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天府之土又出现在大人们的眼前,总督刘汉章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十个月前一片荒芜的川西大地,转眼间便成为水稻的海洋、饥荒、缺粮、乞讨将一去不复返了,皇上决策英明,把土地给管家,现在结果就在人们面前。皇上早在多年前就说过管家得土地,百姓得实惠,今年我四川的粮价必将降下来,更多的人吃得上米了,这不是实惠是什么?我皇圣明啊,我代表百姓谢谢你啊!现在我下令开镰。”

收割又是上万人同时操作,割完一片立即就有人过来灌水犁田,耙田,插晚稻,也就是说早稻收割完,晚稻立即就插完,抢农时啊!

两百万亩共收早稻八万万斤,以每斤7个钱计,得五百六十万两,扣除各种开支,净赚三百万两,刘芳对总督、巡抚、提督、成都府尹每人送银十万两,所在各县知县,每人送银五万两。

锦官城的丝绸,绫罗在成都到处可买,一船船的丝织品销到长江下游沿岸城市。

果园的水果已小量上市,这都是不足一年便发生的变化。

第七十六章 千帆竞发

又是一年中秋节,管世敦、刘芳在新落成的百丈山大院设宴庆贺几位大人任新职一周年,刘大人说:“刘芳,我总觉得这里有点像青木关东院呢!”

查大人也说:“硬是有点像,二进三重,背山依水,风景极佳,风水极好。”

谭虓:“刘大人,如此好的地方建如此好的院落,应有个极好的名字才对。”

刘大人:“你们看,山下晚稻,碧浪重重,不如我们用《华阳国志蜀志》所说的陆海,建议取名陆海居。

刘芳:“谢谢大家,谢谢刘大人,陆海居这名很好,很贴切,也不张扬。不如刘大人赐以墨宝,我做个门匾挂在大门上。“书案上有现存的文房四宝,刘大人凝神静气用颜体楷书,写下斗方大字:陆海居。

大家一齐为刘大人的字叫好。

九月下旬,晚稻收割又开铲了,亩产达四百五十斤,总产达九万万斤,卖出得银六百三十万两,除去成本,净赚四百万两,全年净赚七百万两,加上锦官城净赚七十万两,刘芳又给每位大人十万两,给所在县知县五万两,对每个军士给银十两,对这些川东来的老兵,刘芳特别照顾。

管世敦将一年多以来的情况写了个详细的折子,呈给皇上,康熙帝看后大悦,说道:“川西的一年变样,说明朕提出的建立太平盛世的决定是对的,是能够实现的,看来关键是用人得当。用人不当,天府可变荒漠。用人得当,荒漠可变天府。康熙帝写了个长长的朱批。转发到各省,在各省引起非常大的震动,有的督抚不大相信,竟派人前来偷看,看田野一片忙碌的景象,听得新锦官城扎扎的织机声,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

湖广总督徐邦道与管世敦、刘芳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平谭宏时就合作过,他始终没弄明白川西是平原大坝。他江汉地区也是平原大坝,为什么川西可一年改变面貌,而江汉大地却情况依旧,不好也不坏,离湖广熟,天下足这皇上规定的起码目标还远得很。

在腊月的一天,他下了决心,乘船西上,找到了管世敦和刘芳。说道:“二位大人,我始终不明白,同样的平洋大坝,同样的湖广人。为什么你一弄就面貌大变,我却始终是这么样子?”

管世敦:“徐大人,关键是方法不同。本省刘大人、查大人敢于把川西坝零星的人移走,把二百万亩全给我。你敢不敢?第二,我敢于不惜重金。聘用几万百姓、三万军队,破釜沉舟,一鼓作气开垦出来,结果我赚了,你哪的有人敢站出来支持你,帮你弄吗?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徐大人:“明末清初,同样遭难,人口锐减,现在,填四川又走了一部分,劳力严重不足,但人们东一户,西一家,你耕一块,我种一块,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故土难离,所以明知江汉大地大量荒芜,我也是拿不出办法。

管世敦:“我们川西为改变这种插花式的占耕,将他们移到别处,集中在一起,我是付出了代价的,首先给他们把水利弄好,水渠弄到田里,为他修整好房子,而且每户都给了搬迁费,他们才让出的。

徐大人:“那要花多少银子啊?”

管世敦:“徐大人,舍不得花银子就得不到这样宽的地,就赚不回比投入多得多的银子。这一年证明,被移走的人,毫无损失,白得银子,而我呢,损失小银子,赚回大银子,造成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徐大人:“管大人,我如果把江汉平原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办?”

管世敦:“徐大人,你不可能把江汉平原交给我,我也没有打算去开发江汉平原。”

徐大人:“管大人,我是来当学生的,比如我把江汉平原交给你,你会怎么做?”

管世敦:“我还是用四川的办法,把老百姓移到最富遮的东边几个县,按每家百亩配以耕地,修好水利,建好房子,再给些银子,在他们得利的情况下,腾出了西边稍差的十几个县,我再移几万人来,付以工资,为我开垦,保证一年变个样,一年见成效,徐大人,你敢冒百姓反对,僚佐攻讦的风险吗?”

徐大人:“这,这风险太大了,问题是,刘汉章大人,查礼贤大人为什么敢冒这个风险?”

管世敦:“这只有去问刘大人和查大人了。”

徐大人果然去拜会了刘大人和查大人,始终没有谈出个所以然来,只有赶回武昌过年了。

又是一年腊月二十三,四川总督刘汉章、四川巡抚查礼贤、四川提督谭虓,成都知府卢元龙带着夫人来到陆海居过年。

川西平原的开发大家都参与了的,有目共睹,管世敦谈了湖广总督来访的情形,最后说到:“又要维持现状,又想有大的发展,这怎么可能?”

刘汉章:“他也来总督府与我谈过,我发现他总把自己的进退荣辱夹在里面,所以他始终迈不开脚,如果没有一颗为实现皇上的大治局面的到来奋不顾身的精神,没有为百姓能过好日子该干就干的执着,再好的条件他也会畏首畏尾,甚至一事无成。”

查大人:“现在皇上锐意进取,敢于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像徐大人这样瞻前顾后,最后我担心他会弄得身败名裂。”

刘大人:“好了,不讲人家了,先把自己的事弄好再说,世敦、刘芳,川西的事差不多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刘芳:“四川的事主要集中在中部,西起成都,东到重庆。北到保宁,南到合州。尤以岷江流域、沱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等三大流域条件比较好。有开发的前景,岷江流域已得到初步开发,其他两大流域尚待开发。至于怎么办,我现在还没有考虑,不知刘大人,查大人有考虑没有。”

管世敦:“川西的事都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首先就是这个都江堰,目前只是初通,其维修远远没有完成。来年,仍想动用谭大人的三万将士,好好的整一下。岷江外江的疏浚,冬季枯水,边砌外金刚堤,边在清淤。据我估计,这要两年,才可能实现水旱从人。刘芳提出的修运河连通三江,实现在川西坝的三江互通也还未做。”

刘大人:“都江堰一定要弄好。力争一劳永逸,都江堰弄好了,川西开垦的成果就巩固了,谭将军。你再花一两年时间,还是按内外江分工。连通三江我过去还未想过,世敦。你们船把三江也跑起来,既运人也运货。重庆是出川和进川物资集散地的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

查大人:“其实,说到水上运输。除岷江、沱江、嘉陵江之外,嘉陵江的涪江、渠江及乌江共六条,希望管大人你都一齐把客货运输跑起来,这还涉及到贵州全省,这涉及到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对各地社会的繁荣也大有益处。”

刘芳:“两位大人提的很及时,一则过去全川农工商的恢复因大家都明白的原因而进展迟缓,可运出的东西并不太多,原有的船邦基本上能胜任,现在刘大人、查大人上任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全省的农工商将有很大的发展,随着人口增多,百姓对下江的洋广杂货,乃至丝绸、棉布,需要量大增,也需要这六条江运到四川各地,我将逐步发展这六条江的内河航运,而中心点设在重庆,让正宦管起来。

刘汉章:“管世敦、刘芳,我建议你们将连接岷江、沱江、涪江而修运河的事暂缓一下执行,集中精力把这六条江的航运搞起来,你们看行不行?”

管世敦:“我们修运河,本想在川西更便于物资调动,如果商品的走向皆是由西往东,或由东往西,三条小江和一条长江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江与江之间货物交往变得很少,那运河的必要性就不迫切了,我们听从刘大人的,集中全力,先调集船只,跑起来再说。”

刘芳:“我心里头默算了下,这六条江沿途所过的县城都是有六十来个,也就是趸船都要六十个,每条江至少一百只船,客货各半,目前我们手中的中等客船或货船皆远远达不到这个数量,世敦,我留在这陪大人过年,你明天回去准备船只,说干就干。”

刘大人:“刘芳,怎么没有见芙蓉这个丫头呢?”

刘芳:“刘大人,芙蓉这两天可能要生娃儿了,在后院休息,怀身大肚的,行动极为不便,故不能来见列位大人。”

查大人:“刘提督,你们又要添丁进口了,恭喜,恭喜。”

刘芳:“四位大人,芙蓉这头胎特别出怀,我怀疑可能是双胞胎,十月份时,我带她去重庆让爹爹给他切了脉,爹爹觉得脉象奇旺,再摸了摸肚子,竟有三头六臂六足,显然是三胞胎,我立即八百里加急去信京师,向大姐求援,大姐回信,他送太皇太后去广州后,因爹爹也要去雷州,所以大姐和妈在本月中旬皆赶来成都,现在都在后院,随时准备迎接三个小家伙。”

刘大人:“世敦、刘芳,可喜可贺,其他准备置办好了了没有?”

刘芳:“皆准备齐全,专门请了三个老成持重的中年妇女和三个手脚麻利的年轻姑娘来照顾,还预约了三个奶妈。”

第二天天气晴好,在刘芳安排下,四位大人和他们的夫人专门去内院看了看弘仁格格管世嘉、管神医夫人张春红和郁芙蓉。听说大人和夫人驾到,他们三人还到门口迎接,大人们纷纷祝贺芙蓉,叫芙蓉回到床上躺着,一会大人们退出,夫人们还摆了阵龙门阵。一晃就大年三十,女管家余表叔次子夫人正张罗三十年夜饭。

酉时中,丰盛的年夜饭开始了,先在神龛上为祖先上了香烛,在首席摆了八碗饭八杯酒。正仕口中念到:“请管氏列祖列宗、请管代朋爷爷、请余成敏婆婆、余成慧婆婆吃年饭,请爷爷婆婆保佑一家平安。保佑孙媳郁芙蓉母子平安,顺顺利利生下你二老的曾孙。”

一炷香的功夫。祭祀完毕,大家入席,四位大人由正仕陪同坐首席,三位夫人由刘芳陪同坐相邻一席。

众管事坐了一席,众护卫坐了一席,家内勤杂人员坐了一席,吃的热热闹闹,高高兴兴。

快散席时,一个丫环来请夫人刘芳入内。刘芳忙问:“要生了?”

丫环:“夫人,少夫人要生了,他请你快去。”

刘芳:“丫环,你先去,我马上就来。”

刘芳急到自己房中拿出个早已准备的包袱去到芙蓉房中,芙蓉一看刘芳进来,喊道:“妈,我可能马上要生了,妈。你是将军,你守着我,我心中就不怕了。”

刘芳:“别怕。有妈在此,而且有皇上御赐“如朕亲临”的金牌和爹的黄马褂。加上妈的镇南将军,水师提督和兵部侍郎三颗金印为你护驾,一定会平平安安的把娃儿生下来。”

在管世嘉的精心操作下。如蓉做着深呼吸,刚到子时。芙蓉第一个小孩顺利降生了,男孩。很快第二个又降生了,又是儿子,接着第三个小孩也顺利降生了,仍是儿子,在世嘉和刘芳指导下,三个相继发出了第一声哭声,在一家人心目中不啻为最美妙的音乐,在母以子贵的当时社会环境下,芙蓉明显感到管氏第二代掌家媳妇的地位已牢牢地奠定了,不由在微笑中露出固有的自信。

在早已制好并紧靠他卧床中的小床洗好包好的三个宝贝睡着了。

刘芳:“芙蓉,你为管家立了一大功,三个小宝贝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你神医爷爷就孩子的取名已留下信函,我现在打开,看你神医爷爷的锦囊妙计。

刘芳从黄马褂的下面取出封信,上面只有十五个字:长曾孙福仲次曾孙禄仲三曾孙寿仲

芙蓉:“爷爷取得很好,很妙,福禄寿三星高照,妈,难道爷爷早已知道我怀的是三个儿子?”

刘芳:”这是肯定的,正如太皇太后所说:神医就是神医,神医如神!他从你脉象中早已得知你肚子是三个儿子,故以福禄寿三星相连为三个曾孙命名。我立即修书一封到重庆给你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