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145章

盛世梦-第145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芳:“打搅大叔了,我有件事想请教大叔,不知可以不?”

老渔翁:“夫人请讲。”

刘芳:“前朝的繁华和热闹大叔是见过的吗?”

老渔翁:“见过、见过,那是有钱人的销金窟,穷人谁到那里去?”

刘芳:“听大叔的口气,当年的盛景不在这一带?”

老渔翁:“在你们出城不远的那一段,不是这里。”

刘芳:“大叔能记忆当年的盛景吗?”

老渔翁:“只能说记得一些,记得在崇祯年间有位画师,专门画了幅《秦淮河极盛图》,当时名传一时,古董店或许有卖的。”

刘芳:“谢谢大叔,以后我有问题再请教您。”

刘芳看见芙蓉一直朝秣陵方向看,不知他在看什么,问道:“芙蓉,你在看什么?”

芙蓉:“妈,我在看秣陵城这座古城或许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其意义绝不亚于秦淮河。”

刘芳:“芙蓉,你的想法有道理,一个古都,一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果开发出来让人凭吊,让人思古,其意义可能远胜于秦淮河。”

管世敦:“我明白了,如果花重金恢复昔日的风貌,让人能看到一千多年前的秣陵城,不仅江宁人会来看,怕十八省的人都会来看,光收门票都不简单。”

管正仕:“说来说去六朝故都还在这里,必定有不菲的商业利益。”

刘芳:“芙蓉,今天就到此,明天妈陪你骑马来仔细考察一番,正仕也一道来。”

船往回走,正走到芙蓉说的景区起点处的横岭时,刘芳叫“停船”,指着横岭说:“芙蓉,你们忽略了横岭,这匹高山高耸入云,比江宁城所有的山都高得多,是一远足登高的上佳之处,而坡面并不陡峭难行,但确林木苍翠,鸟语花香,我们修一条盘山公路上去,沿途建些亭台楼阁,再在山顶上建个观景台,让游客远眺江宁。近看秦淮,一定受游客欢迎。尤其是年轻游客的欢迎,你们说是不是?”

芙蓉:“妈。是我忽略了,安排游客登高远望本是游观的重要环节。”

正仕:“妈,好像还有一条小路通到山顶哩!”

芙蓉:“妈,时刚过午,让我和正仕爬上去考察一下,究竟如何。”

刘芳:“好,去仔细看一下,带三个卫士上去。”

一个半时辰后,小俩口带着卫士回来了。

芙蓉:“爹妈。横岭太美了,前人修的上山梯道还好走,沿途不断出现些小平台,可建游览设施,林木之中,怪石嶙峋,古树参天,山顶上除一个山尖外,还是一个大的平坝。这么好个游观之地差点被我遗弃了。”

刘芳:“下回来仔仔细细的、认认真真的考察。”

当晚。刘芳,正仕与芙蓉住在莫愁湖,管世敦回到西洋楼。第二天,天刚亮。二个护兵骑着马并带来刘芳三人的坐骑,以及测长的绳子,纸笔、墨盒。刚辰时便赶到莫愁湖,在莫愁湖吃了早饭。五人便出发了,问明了去秣陵城的道路。快马疾驰,到己时便赶到了秣陵镇,问了当地几位老人,老人指着镇东五里的一个古墙环绕的地方,说道:“夫人,那才是古秣陵城,我们是后来搬来的人建的新秣陵镇。”

谢别了老人,五人来到秣陵古城,古城保留基本完好,房子虽无一间,但殿堂、院落、街道都依稀可见,刘芳说:“芙蓉,勾个简图,护兵,测量城的大小。”

刘芳带着正仕绕城走了一圈,又在城墙上走了一圈。

正仕:“原来秣陵城才这么大一点,好像跟八阵园差不多。”

刘芳:“是的,汉三国六朝的城市主要是住国君、皇帝、文武百官,士农工商属四民百姓,多住城外,尤其是四个城门一带。”

正仕:“那修复起来并不太难,花费不会太多。”

刘芳:“那时人们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只有一个几案摆饭菜,写东西,也没有多少家具的,那时候的榻也**,是一种高级坐具,也就是重要人物才坐在上面。”

这时芙蓉画好图,护兵测好城的大小,并把测量数据标在图上。

刘芳一行往回走又来到横岭下,骑马沿山道登上山顶。刘芳一看,西边一个高约二十丈的山峰,其余皆为较平的坝子,长约一里。最宽处有五十丈。是一处很好建设的地方。

刘芳:“你们说这上面建什么好?”

正仕:“妈,首先在那山峰上见一个观景亭,平坝上建一座餐馆。”

芙蓉:“妈,这么好的地方要好好计划,合理安排,除正仕说的,还应有个住宿的院落,有花园,有游客活动的地方,我先勾画个草图,回去仔细研究。”

刘芳:“好,回去拿个方案出来,包括上山的道路。走,到四边看看。”

秦淮河在西边绕山而过,弯了个大湾,而且坡也陡,北坡和南坡较缓一些,北坡的东头竟有一个换缓缓的山嘴伸了出去。

正仕:“妈,这个缓坡可修一个之字形上山车道,像我们缙云山一样。”

刘芳:“是的,芙蓉,把这点标好,天不早了,我们下山。”

芙蓉:“妈,这座横岭主峰也就千亩左右。”

这是江宁县的地方,江宁县衙就在回城的路上。

两个护兵看着马,刘芳与正仕,芙蓉进入江宁县大堂,知县周大人见刘芳等人进来,立即降阶迎接,连说:“下官迎接刘大人。”

刘芳:“周大人不必客气,孩子们又有事麻烦周大人。”

周大人:“怎么能称麻烦,下官份内之事,知府李大人已经来函,告知令千金、令公子有重建秦淮河昔日风光的打算,这是为全江宁官商百姓造福,下官一定鼎力支持。”

刘芳:“谢谢周大人。芙蓉,你说吧!”

芙蓉:“周叔叔,今天我妈带我和正仕沿途查看了秦淮河中游与上游,下游在城里,中游在城南,皆离城太近,民居甚多,不利开发,且影响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发现从横岭到秣陵镇秣东村这一段秦淮河。山清水秀,有开发前景。且两岸数里渺无人烟。我们商量想把这二十多里的秦淮河两岸打造成江宁官绅百姓游观休闲的场所,犹如大唐长安的芙蓉园。占地不宽只要两岸各两里宽的地方。”

周大人:“开发县境内著名的秦淮河,我做梦都想,刘大人千金、公子愿出资开发,我更是求之不得,给你们了。二十几里就算二十里,两岸四里,等八十方里,合四万八千亩,有的地方可能不适用。四万五千两拿去吧!”

芙蓉:“周叔叔,还有二小块地。”

周大人:“少夫人请讲。”

芙蓉:“今秣陵镇东有座古城,可能是过去的秣陵城,我们想把它打造出来,供大家观览、凭吊、思古、吟诗,其面积不大,加上周围有十方里,六千亩左右。同时还想把横岭开发出来,横岭约五千亩。”

周大人:“整个就算五万五千两。行不?”

芙蓉:“谢谢周大人,行。”

芙蓉随即掏出六万两银票,递给周大人。周大人写好两份契约,他与芙蓉各自签字画押。芙蓉拿走一份契约,收进自己的行囊中。

当天晚上,一家人在世敦、刘芳西洋楼的正厅研究开发秦淮河的问题。

管世敦:“现在的是是深层次的或浅层次的开发。浅层次就是仅对河两边栽点花,种点树。搭点休闲棚,安点桌凳。让春天时人民多一个踏春地方而已,然后就空在那里等第二春天,如深层次就把游客大量吸引进来,就要引进各种风味的餐厅、饭店、小吃,就要建几个集中的点,建小街道,还有住房开发等,尤其是横岭是要细微打造的。

芙蓉:“这几年在南京从五月到九月长达五个月的热天,而我们所买的秦淮河的两岸青山如黛,茂林修竹,一进来都凉快多了,不如再征宽一点,在山上建避暑山庄,小洋楼式的,又不占地。”

正仕:“这种小洋楼,集中的,成片的建。在临河的地方形成小镇,既为游客服务,又为小楼群服务,并不普遍去扩地,所以,我和芙蓉还要带船下去,吃住在船上,十天半月就会拿出详细的方案。”

刘芳:“正仕的意见是对的,他们两个带几个护兵,详细的踏勘,哪些地方适于建什么,哪些地方不适于建什么,先走右岸,回来再走左岸,每片拿出规划草图,包括沿河的地段怎么建,形成一个总体的意见,我们一家再去复查,进行修改调整,最后形成开发规划、报给江宁府和江宁县,同意后立即施工。至于秣陵的事,我也同时进行设计,估计二十天就可以完成。”

大家一致同意刘芳总结的,正仕调了支小型客船,调了十个侍卫,一个厨师,买齐了应用的东西,用了一天,翌日便出发了,芙蓉和正仕在开发河段上下走了一个来回,选了那种坡度平缓,树林茂密的地方,东岸选了十二个点,西岸选了八个点,并标在绘的图上,用了大半天,芙蓉决定再走个来回、复查一遍,结果,东边又选了三个点,西边又选了一个点,共二十四个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从秦淮河第一个景点开始,进行详细勘测。

芙蓉:“正仕,这首先要有一个名字,名字响亮而贴切本身就是一种招牌,一种吸引人的手段,你想得出来不?”

正仕:“我的书没你读的多,看来你已想出来了,你说吧!”

芙蓉:“唐太宗对大明宫的后园取了个名字叫延绿园,即把绿色延揽到这里,你看四围青山,重绿滴翠,好像把天下的绿色都延揽到这儿来一样,所以我们也叫延绿园。”

正仕:“延绿园很好,我再加两个字,叫秦淮延绿园,既利用了秦淮河的名气,又表明它所在的地方,同时还表明它是新的游观之所。”

芙蓉:“首先两岸岸边修沿江大道,可通马车,游人可坐马车。”

正仕:“马车只能少量,多数要步行,否则路就挤不下了。”

芙蓉:“进口处,要设收进门费的地方,每人多少钱?假定三十个钱,用来做日常开销。”

正仕:“加对岸的收进门费的房间都各向山里拦一栅栏。以防偷越。”

然后上到树林中,先测出面积的大小。扣除每栋间距,就大体知道可建好多栋。结果第一个点约八十栋,第二片区比较大,测量结果可建一百零八栋,河东面十五个片区,共可建一千七百五十二栋,西边九个片区可建一千一百四十八栋,两边共可建二千九百栋,他俩又在西边选了两个选区,各建五十栋。使之总共达三千栋,如果以每栋三百两卖价,可卖九十万两,扣除各种成本,可净赚四十万两。

两人又在相邻片区的地方,选址设计小集镇,建成两排相对,一楼一底的房间,楼上住人。楼下为店面,都是夹大路而建,形成热闹的小街道。有的一处几个片区相连,就建成相连的长街道。皆廉价出租不出卖,光这样的小店铺,长的达四百家。最短的都有一百二十家,除去这些地方后。空余地方成片的桃、李、梨、杏、柑、桔等几十种果树,以让游客观花尝果。小片的则栽石榴,海棠、玫瑰、梅花、月季等各种花树。

上述等等皆一一标在分片图和总图上,干完了,又复查了一遍,做了修改补充。

交通主要放在秦淮河里,有各种客船,上上下下,停每个片区,只需进门买一次票就行。

因此两个研究决定取消马车,路上完全是人行步道。住在小楼中的也是一次性船票,在秦淮河下游与中游有班船抵达延绿园大门外。

接着正仕、芙蓉仔细勘察了横岭,决定南坡与北坡皆修宽宽的登山步道,只在北坡东面缓坡修之字形上山车道,南北坡的重要景点用小路与步道相连。山顶上的峰尖修瞭望观景六角亭,亭顶为一贴金色大木制圆球形。平坝古木林中设石桌石凳,再外为餐馆,三层,底为快餐、面食,二楼经济餐、三层楼为高档餐。再东为住宿院,皆三层。底为员工住宿和仓库,二楼为高档住宿,三楼为贵宾住宿。

两人正在坝南边上勾画下山步道的图,正仕突然说道:“好象有泉水声。”

芙蓉一听,说道:“是的!赶快找。”

在距岩顶五丈高的地方,有一股泉水在由东向西流,再往东走。二十丈左右一个泉眼正突突冒水,有人还在四面用石板砌了个小水池。

芙蓉:“太好了,这可解决了大问题。”

急忙标在图上。

两人起早贪黑,整整用了十九天,完成了初步设计,比如每栋小楼只是点了一个白点在中心位置上。

二人回到八阵园门口的滨江小楼,休息了一个上午,下午一家人对整体规划和各片规划进行审定,花了二天时间,边讨论边作些小的修改,结束后,刘芳也拿出对古秣陵城的复建方案,显得古朴、秀雅,加了条护城河,吊桥,更显得古色古香,城内的殿堂,部分民居以及观众的参观线路都清清楚楚,一系列服务设施都放到秣陵城。百尺之外的树林隔离带外面进行。

芙蓉又花了三天时间重新对总图和分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