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梦 >

第125章

盛世梦-第125章

小说: 盛世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

刘芳:“行。如七百栋,每月进账十万零五千,一年以半年计就是六十三万两,成本六万两,净赚五十七万两,如果提到每日十两则每年进账一百万两,还是很可观的。如果在附近再开辟二三处,年进二三百万两没有问题。

管世敦;“已冬月末了,过几天就要回去过年。二月初你要陪皇上南巡。我想,明年请父母十月份就去雷州避寒,四月分再回来,如果公主、甚至太皇太后都去避寒,我们那儿便大有名气了。“刘芳:“是这个道理,你看好地方没有?”

世敦:“我已看好二个地方,一个叫东山岛,就在雷州的对面,隔那儿很近。约五十方里,建一千栋小楼都没有问题,东山岛的对面叫霞山,有一个三角形的连海内湖。湖周围建上千栋都没有问题,就这样才二千七百栋,如果东北的人也来避寒。你怎么也装不下,我正想吸引他们。因东北冷得早,热得晚。住八个月都有可能。”

刘芳:“等我们在雷州扎下根来,我们再向琼州发展,那里更暖和,土地更便宜,发展前景更大,买他一块地种水果,种粮食都赚钱。”

管世敦:“那是的,我们再搞一次移民,把当地穷苦百姓召来开垦那些不毛之地绝对受到督抚的欢迎。廉价、甚至不要钱送给我们开垦都有可能。”

刘芳:“那是的。”

管世敦:“咦!怎么没见正兴呢?”

刘芳:“他想学驾军舰,我叫他跟一艘巡洋舰去了,掌舵的保证三个月内把他教会。这个娃儿很机灵,肯定一学就会。”

管世敦:“很好,然后再学领水,学会了就专门给你开船。”

腊月初十,管世敦、刘芳坐客船回到重庆五福宫,带义子管正兴与义女郁芙蓉见了爷爷婆婆,谈这两个娃儿的身世和各自绝技,特别是郁芙蓉,大有刘芳第二的架势,世敦私下告诉父母,准备过二年将芙蓉嫁给正仕为妻。

管世敦:“爹、妈,我们海运的南方重点和起点广东雷州,没有冬天,腊月间都像重庆四月,我们买了海边一个有海湾的地方,风水很好,准备建七百栋小楼,让北方冷得很的地方的人去避寒,这种地方特别适于老人过冬,已建好一百多栋,得信早的,已捷足先登,住进去了几十家,许多又咳又喘的人,老寒腿到哪里去后,自然就好了或病情减轻了。”

管上学:“引起咳喘往往就是风寒,没得风寒,自然就没有咳喘的病因,当然就不发病了。”

管世敦:“我和刘芳商量,明年十月请二老去雷州避寒,特别是妈多年未出门,这回坐船下去,再坐船沿途至杭州、福州、广州,停停,耍耍,到冬月就到雷州了。我特别在南边山嘴上建了几栋,我们一栋,大将军一栋,皇帝一栋。明年四月,我们从西江,转湘江就到衡山,去认祖归宗,给婆婆、祖祖祭奠扫墓,然后由湘江到岳阳,坐我们的长江客船回重庆。”

刘芳:“还可邀请大爸大婶,如果两位哥哥原去也欢迎。爹,你觉得怎么样?”

管上学:“好哇!大家都坐坐海船,在海上看看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反正坐的都是自己的船,吃的是自己的饭,何乐而不为?”

管世敦:“到时,我和刘芳都到雷州来与爹妈一道过年,孙子辈怕只能是正兴和芙蓉了。正宦也快十五了,就到城里跟大表叔学经营,一年后便接手城里酒楼的管理,再大点接受川江航运的管理,总之这一两年之内,全部交给下一代,在我们的指导下学会管理,四个儿子大抵收入也差不多。正兴,一门心思想开军舰,让他去开新型战舰,为皇上出巡护驾。“刘芳;“我们打算在海南岛买大片大片的地种水果种双季稻,听说已有三季稻,或者像雷州一样买地建房出租,都是很来钱的。”

管上学:“这个老二也是,老把两个娃儿栓在自己身边不放出来做事。”

管世敦:“二哥的打算可以理解,青木关这一大摊子,合川又是一大摊子。还有璧山、铜梁、大足、永川几十万亩地,正权一人那的管得过来。也急需人手,他已是快六十的人了。正龙肯定要接他的班。他还可能准备给正凤招个上门女婿,这样三人可能才够。反正正龙正凤过继给他了。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吧。”

当晚,又睡到五福宫自己床上,两人都有种落叶归根的感觉,世敦:“人家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我都有这种感觉了,可能我们的锐气已减,斗志不旺了。但那两处小洋楼一定要建起来,琼州的地一定要开起来。这点雄心还是有的。

刘芳:“有时我也感觉有些累了。毕竟年岁不饶人,四十出头了嘛,但是一坐到自己的指挥舰上,人的精神一下就振奋起来了,胸中的万丈豪气也冲天而起了,什么疲累顿时就消失了。世敦,再干几年,把基业创得更大,更牢。看来。下一辈都是好样的,我放心了。“腊月二十一,管世敦遍发请柬,邀请几大衙门的官吏、工商界朋友。及自己的员工,于二十二在朝天门酒楼团个年,向大家报告这一年在外打拼的情况。赢得大家的赞许。

他最后说道:“我在广东雷州买了一块海边的土地,盖了几百套独栋小楼。为冰天雪地的北方人前去避寒。其时,重庆冬天也冷。欢迎大家也去避寒,那里的十冬腊月,就像重庆的四月天气,穿个夹衣都可以,这尤其适合老年人,特别对有咳喘病的老人,只要住在那里,病就消失了。”

管世敦对龙沛潇说道:“姻伯,明年十月份家父家母皆要去雷州避寒,欢迎姻伯与姻伯母前往,一切费用算小侄的。”

龙沛潇:“既然管郎中要去,我高枕无忧,去,一定去,早点通知我,我好早点准备,费用我自己承担。”

管世敦:“姻伯,我刚才向大家宣布,你两位老人家的费用我承担,难道姻伯这点面子都不给我?”

龙沛潇:“行、行、行!”

当即就有二十多家表示明年跟管郎中一道走。“腊月二十三,管上学夫妇,管世敦夫妇,余化龙夫妇,余化蛟夫妇来到管家桥管家西院,龙沛潇夫妇也应邀同来,至于现任府道镇县一来往来不多,二来官衔上世敦夫妇皆二品大员,比他们高得多,所以没有外人。大家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团圆年,刘芳把收的义子管正兴、义女郁芙蓉介绍给大家,这两个当即给二爸、二婶行跪拜大礼,对正宦、正龙、正凤行见面之礼。

饭后管世敦向二哥二嫂介绍了他在雷州置业情况。并宣布:“正宦满十六岁后即到城里协助大表叔管理城里业务,并准备接掌重庆全盘事务,请余大表叔继续扶正宦一两年,然后退休养老,薪金照归。并请余表叔退休后住进五福宫,因为东边业务很多、很大,我们夫妇常住江宁,无法兼顾,屋里常显空荡。“刘芳:“二哥、二嫂对正龙、正凤的安排有什么打算了。“世选“弟妹,目前正权掌管着合川几十万亩田土、万亩鱼塘果林田土,最后将山上的养殖,酒厂也全部交他管。至于正凤,我准备召个能干的上门女婿,管璧山、铜梁、大足、永川的几十万亩田土,我是不会让她嫁出去的。四弟妹,你觉得可以不?”

刘芳:“正龙正凤是二哥二嫂的孩子,我和世敦尊重你们的安排,没得其它。”

管世选:“爹爹认为可以不?”

管上学:“最近一两年,世敦夫妇对外面几个孩子都作了周到的安排,两个儿子还成了家,两个义子也成了家,所以才问世选,你也有了安排。我所关心的两点:一是有没有事做,二是有没有饭吃。既然两样都有,我就没有说的了。你们都好好干吧。”

管世敦:“二哥二嫂,我在广东雷州置地建了许多避寒小楼,那里的冬天像重庆四月,明年十月爹妈都要去避寒,姻伯一家也要去,住半年,四月份春暖花开再回来,欢迎二哥二嫂一道去,反正船是我们自己的,房子是我们自己的,饭食也是自己的。二哥二嫂仅管在那儿吃,那儿耍就行。正凤也没分管事,也一道去。好照顾婆婆爷爷。”回来时我们去湖南衡山认祖归宗,给婆婆扫墓。我还准备约大爸一家,估计大爸大婶是走得了的。”

管世选:“四弟和四弟妹盛情相邀,就我和你二嫂、正凤去。“第二天刘芳带着正兴。芙蓉坐大车看了果园,并上山看了大天池连珠凼的鱼,养的羊、牛、看了酒厂,第三天,去合川看了官马场,为芙蓉挑了匹小点的踏雪无暇。然后看盐井、万亩鱼塘,十万亩稻田。

正月初三,刘芳、管世敦带二个孩子乘马离开了管家桥。

初四,世敦带着正兴,刘芳带着芙蓉乘两艘指挥船东下,因为芙蓉这么有武学根基熟悉韬略的人,刘芳一定要让他成为管家的一员,成为儿媳,继承家业。像他一样成掌家媳妇,于是与世敦商量,立即举行与正仕——他和世敦生的儿子的订婚庆典,让她进入管家成法定的事实。因为这么能干的姑娘谁都喜欢,尤其是权大于管家,势大于管家的傅大将军更是严重的对手。他绝对愿意聘芙蓉为儿媳妇的。所以世敦与刘芳决定抢先把婚定下来。

刘芳把芙蓉叫到自己的房间说:“芙蓉,管家的情况你都看见了。你觉得如何?“芙蓉:“娘,我们管家好大的家业啊!“刘芳:“是啊。你想不想永远留在这个家里呀?“芙蓉;“我是爹娘的义女,不就永远在这个家里吗?“刘芳:“除非你一辈子当老姑娘,否则,姑娘总是要出嫁的,皇上的公主都不例外。你嫁出去了,就是人家屋里的人了,就离开这个家,跟你男人走了。妈充其量给你点陪嫁,那能管什么用呀!”

芙蓉:“这个家这么好,爹妈带我这么好,我不原离开。妈足智多谋,定想得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刘芳:“芙蓉,你只要听妈的,就一定有办法。”

芙蓉:“女儿一定听妈的。”

刘芳:“你正仕哥是见过的,我将你嫁给他,即作我的女儿,又作我的儿媳妇,这样你永远是管家的人,名正言顺的当家媳妇,又永远是我的女儿,这样没人敢不尊敬你,怎么样?你考虑成熟后回答我,你是成熟早慧的姑娘,你能作出判断和决定的。”

芙蓉双膝跪地说道:“我郁芙蓉心诚悦服地接受爹妈的安排,嫁给正仕哥,做他的妻子,作未来当家媳妇,也仍是爹妈的女儿。”

刘芳:“爹妈说话算数,这次下去,在江宁即为你们举行订婚典礼,把事情定下来,因你才十四岁,过两年再结婚也不辞。”

芙蓉:“我听爹妈的安排。”

到了江宁,管世敦召回正玺夫妇,在石头城造船坊举行盛大宴会,请来了两江总督、巡抚、江宁知府和江宁县令,及船坊匠师员工等,宣布正仕和芙蓉的订婚。

两江总督张大人致贺词

订婚仪式在热烈隆重中结束。

第二天,正玺夫妇返回上海,刘芳则带着岳虹、郁芙蓉、管正兴沿运河去京师准备护驾。

一月下旬,刘芳等四人抵京,立即去见傅大将军。在正厅,见着刚下朝的傅大将军。

刘芳:“大将军知道皇上南巡的具体出发时间吗?”

傅联璧:“皇上一直没有说,我又不护驾,不便相问,怕只有你亲自去问皇上了。”

刘芳:“皇上最近有什么安排没有?”

傅联璧:“没听说,前几天他还问我,你过年回来没有?显然是在准备南巡,或许有什么事要找你,你可速去见他。”

刘芳:“是”

刘芳带他们三人从西便门进到慈宁宫拜见太皇太后:“皇祖母吉祥,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皇太后:“起来起来,年过得好吗?管神医好吗?”

刘芳:“回皇祖母的话,年过得很好,我爹也好。皇祖母,我在广东雷州半岛一个海湾买了一片地,建了许多独立的小楼,专为寒冷的北方人提供一个避寒的地方,还未建完,已有几十家住进去了。那里十冬腊月。像北方五月的天气,暖和得很。特别适合老年人冷天去避寒,有的有哮喘。去到那里自然就好了。明年我爹妈和不少重庆老年人都要去,孙女欢迎皇祖母去避寒,我爹他们十月份便去。”

太皇太后:“如是这样,那里真是老年人的天堂,我真想去,但又怕坐船,晕船。”

刘芳:“皇祖母,我们现在跑海运的是一种双体船,平稳得很。你不会晕船的。皇祖母,我新收了一个义子和义女,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四岁,就在门外。”

这时门外出现嘈杂声,太皇太后:“去,看一下,外面在干什么?”

一会那个侍女回来说道:“太皇太后,你的波斯猫爬到树上。无论怎么逗,都不下来。”

刘芳道:“皇祖母,让我去看看,或许我的儿子有办法。他的轻功很好。”

太皇太后:“是吗?让我们看看他怎么抓猫。”

众人拥着太皇太后出来,刘芳说道:“正兴,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