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207章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07章

小说: 纨绔霸王闯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凌云对此抱以一个友善的笑容,说道:“今日,你们就住在这里吧,寡人还有要事,先行告辞了。”

离开了别院,姬凌云让下人准备了三个小菜,两壶好酒,来到了行宫寝室外地庭院。呜呜地秋风从东方吹来,却无法吹走他的心事,明亮地月光长空窗户,打在地上一片雪白。外面远远传来士卒巡逻的脚步声音。

他坐在石凳上,自斟自饮,脑中却想着是否真的要娶叶绮

对于女人,自己向来没有什么野望。三千嫔妃或者佳丽无数这门子事情也只是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想过,现在自己人生的目标,存在这个世上的意义就是成为那个没有出生的秦始皇,甚至超越秦始皇,成为华夏第一个皇帝。

但不知为何,糊里糊涂的问出了那个问题,竟然问小宝儿娶她娘好不好。此刻,想起来还真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问。

难道自己早就将绮云当作自己的禁脔了?

脑中不断的回想起十三年前的那个夜晚,叶绮云无助的靠在自己的胸膛倾诉着,那股强烈的怜惜感觉油然而生。在想象着叶绮云靠着他人胸口上的情景,无尽的妒火情不自禁的涌了上来。

“啪嗒!”

一声重响,失去了饮酒情绪的他将三角酒杯重重往石桌上放下,呼吸有些急促了起来。

他作为一个君王,一个即将一统天下,建立不世霸业,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想得到的女人怎么可以投入他人的怀抱?

一口气将酒杯里的酒罐入喉中,在将它抛向了远处,叫了六个人,大步大步的走向原楚国王宫的藏宝室。

进入藏宝室。过了盏茶功夫,出来的时候,六个人的手里已经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珍宝玉器,数不胜数。

领着一干人等再度来到了叶公的住处,叫开了屋门。

看着满目琳琅的珠宝玉器,叶公眼中充满了迷茫。这位楚国重臣实在不知自己为何得到如此赏赐。

小宝儿神色大悦,已然明白了姬凌云的目的,在暗中偷偷的给了他一个大拇指。

叶公疑惑问道:“吴王,你这是……”

姬凌云自信的笑了笑,行了一揖,并未下拜,此刻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在拜任何外人,高声道:“寡人不喜欢拐弯抹角,我就直说了吧。寡人欲纳绮云姑娘为妃,望叶老恩准。”

此言一出,立惊四座。

叶公那满面的笑容立刻僵硬在了脸上,略一沉吟,立时明白了姬凌云的用意,冷冷道:“吴王身份崇高,小女高攀不上。”

姬凌云早知有这种局面,笑道:“此刻,叶老心底一定是在想。寡人手段卑劣,打算以联姻之法,来拉拢与你。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安定楚国诸臣之心,可对?”

叶公冷哼一声,反问道:“难道不是?既然吴王将话都言明了,老夫有话也就直说了吧。十九年前,老夫为了结交秦国,而小女许给了秦国上卿之子,也因此毁了她的一生。老夫至今依旧难以忘怀,悔恨不已。心中早已下定决定,后半辈子一定要她开心,快乐。若非小女心甘情愿,即便是大王亲自相求,也不让小女在经历类似的事情。同样,只要小女首肯,无论对方是谁,只要她能够幸福,我可以不去计较对方的

叶公说的深情并茂,言语中透露着无穷的悔恨。

叶绮云也哽咽出声,那种悲惨的经历,对于只有十五岁的她来说是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痛。

姬凌云也为之动容,随即却洋洋得意的想到,你说的那人不正是我吗?

他自信笑道:寡人并不完全否认我的意图,但若仅仅只是如此,我也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楚国贵胄不仅仅只有你叶公一人有女儿。有些事情是你无法预计的。我和绮云的缘分在十三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的宝儿也是一个见证人。”

说着,他来到了叶绮云的身前温柔的望着她的双眼道:“绮云,你愿意嫁给我吗?”

第十一部 战国七雄

第四十三章 好事喜成

叶绮云看着前眼前的男子,心中如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了。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泪水忍不住夺出眼眶。

自从自己由秦国回到了叶邑后,因为受伤的太深,拒绝见任何外人。整天都在照看小宝儿,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小宝儿的身上。

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来说,小宝儿就是自己的一切,就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存活下去的理由。

而自己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给小宝儿带来的伤害。

虽然自己想尽了一切办法,始终无法让小宝儿真正的开心,快乐起来。直到有一天,一个男人的出现。

他告诉自己小宝儿需要是童年是一个无忧无滤的童年,快乐的童年。若自己将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小宝儿身上,小宝儿根本就承受不了。

在那人温柔的呵护下,自己那原本以死了心被意外的被点燃了。他年轻、他英俊又有才华无不符合心中丈夫的选择。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沦陷了,除了宝儿之外,内心深出又多了一人。

其实,这一切终归讲究一个缘字。

当年,叶绮云才十五岁,刚刚接触情爱,但根本就不了解情爱,尚待发觉情爱的时候就被嫁给了一个陌生人。在嫁出去的路上她曾多次幻想自己的丈夫是一个英俊温柔,无可挑剔的白马王子或是高贤才俊。

可是,当见到对方的那一刹那。所有地梦都破灭了。对方并非英俊温柔,而是粗旷暴躁;并非无可挑剔,而是一无是处。

当时,叶绮云自我安慰,也许只要接触多了一切就会好了。可是,梦随着一个相士的一句“此女八字与令郎相克,触之必克”的话给破灭了。她的夫君在青楼争风被人失手打死。

这一切本来跟她毫无关系。但公公婆婆却将罪过怪在了她的身上。背后指指点点不说。还时常恶意刁难,受尽白眼,责骂。

这一切对她这一个刚刚满十五岁不久的姑娘来说残忍到了极点。终于,她忍耐不住逃了回来。

也许是伤的太深了,此后多年,她都不敢接触外人,尤其是异性。随着时间地流逝,宝儿渐渐大了。叶绮云也渐渐地走出了黑暗,但对不认识的异性依旧避而远之。

可姬凌云却再不知不觉中另辟蹊径,通过了小宝儿这道桥梁进入了叶绮云的内心深处,成为了第一个聆听她心事的男人,第一个安慰她的男人,更是第一个同她有着心灵交流的男人。

与此同时,当时的姬凌云年青高贵,温柔俊雅。“才高八斗”且风度翩翩,十足的白马王子。这才让姬凌云闯进了她地心田。

叶绮云在姬凌云的注视下,显得格外为难。她知叶公并不同意这门婚事,更是因为在逃避。第一次婚姻的伤口还没有痊愈,暂时没有勇气走下去。

姬凌云深沉的念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听了这首诗,叶公长长的叹了口气,脸上既有苦涩的表情又有欣慰的神态。在很久以前,他就隐约察觉到了叶绮云的变化。唯一地线索就是这首讲述离别之苦。感人至深的情诗。可无论他们怎么旁敲侧击都无法从叶绮云那儿套出一丝一毫的讯息。即便他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这首离别情诗竟是姬凌云的杰作。

叶绮云听了姬凌云亲口念出这首诗,面色逐渐红润。神色也变得扭捏起来。就是这首诗,正是因为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所散发出来地不舍以及爱怜让她惦记了整整十三个春秋。

似乎受到了激励,叶绮云抬起了头又迅速低下道:“我愿意。”

叶公在听到那首诗后已经知道了答案,并不意外的点了点头道:“孩子,爹爹说话算话。只要你高兴,开心,不会阻拦你的幸福,无论对方是谁……好啦,吴王,这些聘礼老夫都收下了。至于良辰吉时,吴王你自己决定吧!”为了叶绮云的幸福,叶公选择了妥协,答应了这门婚事。

小宝儿高兴道:“好耶,好耶!云叔是爹爹,爹爹是云叔,宝儿以后也有爹爹来疼了。”说着扑到姬凌云的怀中大势撒娇。

叶公、叶绮云见了都暗自松了口气。这门亲事成后,他们最担心地就是小宝儿,现在才觉得是杞人忧天了。

叶公道:“吴王,等这里是事了,我就到太湖那里隐居吧,听说那里山明水秀,老夫好生向往。”

姬凌云点头答应,然后道:“几位舅子就留下吧,他们好年轻,有自己地功业需要建立。”

叶公道:“只要他们同意,老夫并没有意见。”

这是叶公的表态或者是说妥协。叶公一心向楚,让他真心侍吴,难如登天。唯一地办法就是归隐,无权无势,不在过问吴楚,一身轻松,地点选择在了太湖,显然有甘愿在吴地为质的意思。

至于叶公的几个儿子,姬凌云并不太在意。一来,他们并无叶公这么有威望,这么有能力。二嘛,在吴国的军制中统兵将军是没有管粮的权利的,即便有心造反,也不会有粮草接应。

与此同时,叶公还透露了一个消息给姬凌云。那申子皙为人至孝,其有一母亲得了怪病,生命垂危。这怪病生还的几率不大,当今世上也只有扁鹊能够医治,只要能为申子皙求来扁鹊,一定可以让这老顽固感恩效命。

姬凌云通知全吴国寻找神医扁鹊,并将之请到了楚国郢都。在扁鹊的妙手之下,申子皙的母亲的怪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第十二部 修养生息

第一章 人和圣人

对于姬凌云所做的一切,申子皙感动万分,不用姬凌云开口,主动请求效命。

刚刚得到楚国叶家的效忠后,又得申子皙的忠诚,姬凌云的治楚计划得到了全面而有效的发展。

在叶公、申子皙的帮助下,姬凌云得到了楚国大小官员的认可。各地的设施开始运转起来,其中以矿业发展的最快。楚国地大物丰,那号称天下至宝的和氏之壁就是出于荆楚附近的荆山。

因此,在申子皙的提议下,姬凌云物以尽用,大势开采玉石、铁矿、金矿以及银矿帮助楚地提高经济发展。

春耕不日到来,为了能让楚国尽快恢复元气。姬凌云还特地从齐吴两地调来了三十万把锄头,五万只耕牛以及上万水稻的秧苗,无偿的赠送给楚地里的百姓,打着恢复家园的旗号,实施治楚方针。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地方百姓,纷纷赞扬姬凌云贤明。而未得到好处,不信任吴国的百姓也只能长吁断叹,追悔莫极。

在不知不觉中,各地的百姓也慢慢开始接受了吴国的统治。

与此同时,姬凌云亦在楚国个个大型城镇开设了招贤馆,招募荆楚人才。时之,姬凌云威名更盛,意图报效之人极多。

经过严格考验,有能者,分散至个个郡县治理地方。其中颜回、南宫适、段皓、颐无亥四人是个中的翘楚。

颜回、南宫适均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弟子,为人谦逊好学,但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天资极是聪慧,孔子弟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个。

南宫适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多次称赞其“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以表示南宫适除了一身才学外,品德极其高尚。

时,孔子以在三年前辞世,一身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其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将自己地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颜回、南宫适二人都是欲实现孔子的理想来到了楚地出仕。

姬凌云对孔子徒弟的态度向来是敬而不大用。但现在却不一样。以前。姬凌云所顾虑的是孔子的威望。孔子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让自己的弟子盲目的服从,令他们抛开一切荣华富贵。

姬凌云担心因此会对吴国不利,所以只用他们的才华治理郡县,而不用在治理国家。现在,孔子以死,这份担忧以不存在。因此,对颜回、南宫适异常的器重。

有一点无可厚非。儒学是最适合治理国家地学说。要不然,儒学也不可能留传两千年之久。

在中华两千年地历史中,涌现出来的贤君圣主数不胜数,若非儒学可用,又怎会倍受重视?

姬凌云自己也对儒学不排斥,尤其是其中忠君爱国的思想,姬凌云更是有意广泛推广。

另外段皓、颐无亥是楚国的没落的贵族,自幼学习韬略。意图重新光耀门楣,现在别编入展如的麾下效命。

凌云七年,一月七日。

这天一早,姬凌云招集了治楚的姜良、申子皙、颜回、南宫适、王瑞、李则这六位重臣。

姬凌云首先道:“下月十六日是寡人父王的六十寿辰,诸位也知道父王身体不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寡人而去。因此,寡人决定即日返回姑苏为其举办一个隆重地宴会。”

南宫适有礼的作揖道:“百行孝为先,为人子女,理当如此。”儒家注重仁孝,对姬凌云如此行为。南宫适赞叹不已。

姬凌云似乎已经习惯了南宫适的礼仪客套。笑道:“如今的楚地尚在治理之中,寡人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