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

第635章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第635章

小说: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飞道:“我一猜你就是这样想的。我可以派遣你去前线,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你此去不是抓诸葛亮的,而是去打仗,不要因小失大。诸葛亮虽然一定要抓,但是只能尽力而为,不能为了抓诸葛亮,害的我丢了一员大将。你善于防守,虎烈大将军善于攻伐,我派你去给虎烈大将军担任副将,早晚你们相互商量,还要多听听参谋本部的意见,然后做出合理的行动,千万别再被活抓了。”

    “臣宁愿死,也再也不当俘虏了,请皇上放心。”卢横在心里暗暗地发下了毒誓。

    “这里有一封迷信,你携带着,转交给虎烈大将军,等几天后,我会给你们派出一名军师。”

    “诺!”卢横接过迷信,转身便离去了。

    两日后,司马懿终于抵达了宛城,一进入宛城,便直奔府衙,去见虎牙大将军张辽。

    张辽此时正在指导高麟练气,听说有密使来了,便让高麟自己修炼,他去客厅会见。

    客厅里,张辽和司马懿两下相见,相互寒暄了几句,司马懿便拿出了迷信,交给了张辽。

    张辽匆匆看完之后,不(禁)大吃一惊,对司马懿道:“我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三万大军只剩下七千余人,皇上调遣的大军暂时未到,此时就出兵,是不是太仓促了点?”

    司马懿知道心中的内容,在高飞将信交给他的时候,就已经对他说明了。即使高飞不说,以他的智慧,也绝对能够猜到,这封密信,是催促张辽起兵攻打汉军所占领的穰县。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蠕动了一下嘴唇说道:“皇上如此安排,必然有其妙义,大将军只管照做便是。大将军之前经过一次惨败,趁着士兵们都在悲痛当中,应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汉军展开攻击,大将军现为右路先锋,就应该拿出先锋的魄力和胆识。汉军刚刚胜利,必然没有防备,此时正是反击的时刻。”

    张辽听后,将密信一合,便道:“好!哀兵必胜,我就以宛城三千兵马,夺取穰县。”

    话音落后,张辽当即点起宛城内三千马步,披挂上马,带上了司马懿,便出了宛城。

第三卷 铁骑扫中原 823双管齐下

    就在司马懿抵达宛城的同时,卢横也只身一人赶到了汝南,二话不说,立刻要求见虎烈大将军黄忠。

    两下相见,相互寒暄了两句,卢横便将密信拿出,交给了黄忠。

    黄忠看后,哈哈笑了两声,开心的捋了一下自己花白的胡须,欢喜地说道:“某在汝南五年,还以为皇上将我忘却了。”

    “大将军有功之人,皇上怎么可能会将大将军忘却了呢。大将军,密信上写的什么?”卢横问道。

    黄忠道:“皇上让某率领汝南所有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新野,黄某总算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卢横听后,便道:“目前国内正在积极备战,粮草、兵饷、器械、军马都在一一征调,国战最迟也是一个月后发动,如今皇上让大将军先行,必然有其深远用意。新野乃襄阳的北方门户,一旦夺下新野,就可以作为南征的前线,为以后再立战功,打下基础。”

    黄忠道:“事不宜迟,老夫手下五万兵马枕戈待旦,这就点齐五万大军赶赴新野。汉军虽然在江夏留有重兵,却是用来防守东吴的,况且田豫也不敢轻易调动江夏兵马,一旦江夏兵马有所调动,东吴在庐江的大军便会对江夏发动进攻。”

    卢横觉得黄忠分析的极有道理,也同时觉得高飞有先见之明,急忙道:“大将军,五万大军一起前进,必然会引起敌军的注意,不如分派小股兵力,同时向湖阳、新野、复阳、章陵、襄乡、随县发起进攻,如此这般,便能让敌军分身乏术了。”

    黄忠思虑了一番,觉得卢横的建议十分中肯,便道:“很好,湖阳、复阳、章陵、襄乡、随县等地本来兵马就不是很多,如果派遣偏军进行攻击,我军骤然攻到,敌军毫无防备,必然会弃城而逃。卢将军,你随我一起去攻新野,其余四地,暂时交给我的部将去攻。”

    “乐意效劳。”卢横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商议一定,黄忠便将帐下五校尉叫了过来,指派五个校尉分别去攻取湖阳、复阳、章陵、襄乡、随县五地,每个校尉带五千马步军。其后,卢横要求为黄忠前锋,黄忠经不住卢横的再三要求,勉强答应,拨给了卢横五千骑兵,径取新野,他自己则带来两万大军紧随其后。

    汝南五万正规军倾巢而出,汝南知府王凌便随即调集当地民兵填补了空缺,只征发了两万民兵,严守边镇诸县,以防止有任何不测。

    华夏神州五年,公元19年,华夏国国庆刚过不到半个月,华夏军便随即对荆汉展开了自卫反击,虎牙大将军张辽率军三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安众、穰县、(阴)县、筑阳等县,汉军猝不及防,毫无防备,连连丢失了拱卫新野的四个县,新野的西部防线顿时崩溃。

    与此同时,华夏军虎烈大将军黄忠所部,也取得了优异的战果,部下五校尉以绝对的优势分别攻克了湖阳、复阳、章陵、襄乡、随县,切断了新野的东部防线。

    短短的两日内,汉军连失九县,使得驻守在新野的关羽为之震惊。

    两日来,败军不断退回新野,当关羽得知张辽只以三千轻骑连克四县时,不知道为何,他突然后悔了自己放走了张辽。

    当年,他和赵云单打独斗,最后输给了赵云一招。后来越想越不服气,只因他的“万军煞”在当时未能使出,所以,从那以后,他苦练“万军煞”终于做到了收发自如的状态,所以,他也很期待和赵云再战一次。而那次他被高飞故意放走,为了答谢高飞的恩情,这才放走了张辽。只是没有想到,放走了张辽,居然会给自己留了那么大的麻烦。

    据败军回报,张辽首先夜袭了安众县城,守兵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辽的兵马就已经杀入了城中,而且外面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守兵黑夜里无法辨认来了多少兵马,所以弃城而逃。

    结果,张辽占领安众县后,并未停留,而是马不停蹄的连夜赶往了穰县,当从安众的败军逃到穰县时,张辽的大军也如影而至。穰县守将以为是安众的守将和张辽串通的,不由分说,便将安众的守将斩杀。可是,穰县的守将面临张辽的大军,根本还没有来得及防守,便带着守兵弃城而逃。

    这之后,张辽如法泡制,又陆续攻克了两座县城。

    关羽听完从筑阳退下来的守将禀告完之后,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诸葛亮在侧,听后,也是一阵感慨,说道:“张辽文武双全,前次失败,这次胜利,完全掌握住了骑兵的快速机动力,将指挥的艺术发挥的如此高超,确实是一员响当当的人物。”

    关羽听后,更加后悔放走了张辽,当即叫道:“点齐兵马,某亲自带兵,去斩杀张辽,收复失地。”

    诸葛亮急忙劝阻道:“张辽剑走偏锋,一路攻城略地,虽然说很是勇猛,但是以张辽的个(性),绝对不会如此冒险。前次一战,张辽损兵折将,三万宛城驻军只剩下七千多人,文聘驻守育阳,也不过才四千多人,张辽竟然敢如此冒险的攻城略地,必然有人和他相互配合。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华夏国的虎烈大将军黄忠此时已经率领大军在来新野的路上,而且湖阳、复阳、章陵、襄乡、随县等地也已然丢失。”

    关羽听后,并不相信,正要反驳,却见斥候汇报,说湖阳、复阳、章陵、襄乡、随县五地尽皆被华夏军攻克,而黄忠率领两万五千名大军距离新野不足五十里。

    听到这个消息,关羽大吃一惊,扭脸看了诸葛亮一眼,果如诸葛亮所说。只是他很纳闷,为什么湖阳、复阳、章陵、襄乡、随县五地的败军不回来禀告。

    诸葛亮看出了关羽的疑惑,缓缓地说道:“黄忠和张辽不同,张辽没有兵马,只能采取快攻,而黄忠在汝南有五万大军,兵马强壮,他必然是向五县同时发起进攻,五县兵少,肯定会被黄忠一网成擒,如何回来禀告?”

    关羽又问道:“黄忠两万五千名大军逼近新野,为何斥候没有发现?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诸葛亮笑道:“大将军休要动怒,只能说华夏军用计十分巧妙,先以张辽展开快攻,吸引我军视线,让我军将所有视线都集中在张辽身上,以为是张辽对上次战役失败后的疯狂报复,从而让我们忽略了东线的黄忠。好一个双管齐下,这场战争,越来越有意思了。”

    关羽道:“兵临城下,我军前次战争也有所损伤,今日面临黄忠五万大军来犯,该当如何退敌?”

    诸葛亮道:“弃城!”

    “弃城?”关羽惊诧地道,“关某手握重兵,正想与黄忠决一死战,你却让关某弃城?”

    “大将军,黄忠虎视眈眈,前锋两万五千名大军即将抵达新野城下,后续部队也都在进发当中。五年来,华夏国均采取守势,今日突然转而攻势,必然是调集大军南征,新野城小,不宜坚守,不如暂时退到邓县,背靠都城,不仅补给线短,而且将士们也会为保家卫国奋勇抵抗。”

    关羽听后,瞥了诸葛亮一眼,说道:“容关某再想想!”

    “敌军近在咫尺,此时弃城,尚能全身而退,若再拖延下去,只怕就会被围城了。大将军放心,在下已经做好了安排,即使退却,也要再给华夏军一个沉痛的打击,让敌军不敢追逐我军。”诸葛亮急忙说道。

    关羽看诸葛亮一脸的自信,单从上次的战役来说,诸葛亮表现的就很出色,关羽对诸葛亮的智谋也是另眼相看。今日见诸葛亮自信满满,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说道:“好吧,传令三军,暂时撤往邓县。”

    诸葛亮又道:“且慢!大将军,新野百姓十余万,要一并带走,只给敌军留下一座空城即可。”

    关羽狐疑了一下,问道:“带着百姓走,那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新野之民,乃是皇上的根基,当年皇上为新野令时,新野的百姓对皇上很是拥戴,得民心者得天下,理应带到襄阳安置。大将军只需给在下三千兵马,在下便能拖住黄忠的大军,给大将军全城百姓赢得撤退的时间。”

    关羽道:“杜袭,你率领三千轻骑留下,其余人全部退走,立刻去通知全城百姓,就说华夏军来了,动员百姓全部撤离,将所有能带走的全带走,粮食一粒也不留给敌军。”

    一声令下,新野城里顿时如同炸开了锅,城中数万百姓顿时拖家带口的,全部退出了,汉军又动员新野城附近的十几个村落,十余万新野的百姓在汉军的保护下向南退却。

    关羽对诸葛亮并不放心,让董和、王甫带领百姓先走,他点齐两千轻骑领着霍峻、吕常断后,以防止不测。

    诸葛亮和杜袭则领着三千兵马去迎击黄忠了,新的战斗,即将拉开了序幕。

第三卷 铁骑扫中原 824火烧新野

    华夏军在黄忠的带领下,离新野越来越近了,黄忠身披连环铠,头戴钢盔,手中拿着九凤朝阳刀,胯下是一匹青栗色的狮子骢,显得格外威武。

    卢横跟在黄忠的身边,问道:“大将军,再过四十五里就是新野县城了,想必汉军已经发现了我军的踪迹,此时应该加速前进才对。”

    黄忠点了点头,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

    卢横随即将命令下达了下去,他本来率领五千名骑兵为黄忠前锋,可惜道路崎岖,不适合骑兵前进,以至于行程竟然和黄忠的步军同步,最后便不得不合兵一处了。

    命令下达之后,卢横依然带着骑兵奔驰在最前面,此时已经过了崎岖的山路,进入了稍微平坦的地段,他率领的前锋五千骑兵,便迅速和黄忠拉开了距离。

    卢横率领五千骑兵一路狂奔,很快便奔出了十五里,和黄忠相距的越来越远。

    正行军间,突然听见一声绑子响,卢横心中一惊,急忙叫道:“有埋伏!”

    华夏军顿时一片慌乱,人马俱惊。

    可是,慌乱过后,却没有一个人出现,也没有一支箭矢射出,绑子声一停止,剩下的只有华夏军的人喊马嘶。

    卢横见一阵虚惊,顿时将兵马重新聚集在一起,吩咐道:“汉军已经早有防备,前进需加小心,每个人都将连弩拿出来,遇到不测,便朝道路两边射击。”

    “诺!”

    于是,卢横带着大军继续前行,刚走了不到两里,便又听到了一通梆子响,梆子声刚刚响起,卢横所部便纷纷朝着道路两边射击,胡乱射了一通,结果什么都没有,又是一阵虚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