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29章

帝国苍穹-第29章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前行了十几分钟,装甲车减速并最终停了下来。林恩勉强半转过身,旁边的士兵正尝试着从里面把舱门打开,只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是刺耳的一声“嘎吱”,就像是一扇尘封多年且已生锈的金属大门被重新打开似的。先前那名高个子的军官以“夜行人”的姿态挡在门口,他没有让士兵们立即下车,而是叽里呱啦地开始说话,而这偏偏是林恩最头疼的事情,可他又能怎样呢?

大概是交代注意事项,亦或是在解说这次行动,他富有磁姓的声音虽然有着好听的音质,可MG-42般连贯的语速却让林恩完全无法揣摩其内容,更不可能临时翻着字典理解。讲了有那么六七句,话音止,魁梧的身躯向侧后退了一步。坐在舱门处的士兵连忙拎着武器下了车,林恩也只好紧跟在同伴们后面,看看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自己依葫芦画瓢就是。

三辆半履带式装甲车停在了一处松树林边缘,发动机熄了火,人们可以较为清楚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根据装甲车行进的方向和时间,林恩猜测这与自己先前防守的是同一条河,只是现在所处的位置更靠下游。下车之后,他注意到装甲车后方不远处即是德军的防御阵地,但这附近没有遍地尸体和焦黑弹坑,看样子尚未遭到苏联人的进攻。

很快的,Sd。kfz251上的士兵们都下了车。林恩数了数,不算高个子军官在内,配备深色钢盔和作战服的士兵共有14人,算是一个加强战斗班的规模。他们以极其迅速的动作在装甲车右侧整队,其余士兵则自发地在装甲车后面的空地上列队,人数有三十多。看来不止是“扬克尔”带来的这一队,先前也还有从其他阵地抽调来的士兵加入这支肩负着神秘使命的队伍。

声音极富磁姓的那名军官似乎对自己原班人马的素质非常放心,只在前面扫了一眼,招了招手,排头两名背着大盒子的“暗夜战士”连同四名背着袋式军用背包的同伴就率先离开了。紧接着,他挎着那支装了大号“手电筒”的突击步枪走到这三十余人的队列前,用中等音量说了几句话,可能是再次向这些临时征调来的士兵叮嘱什么。林恩虽然保持着和周围人一样的表情,心里却有种受到歧视的复杂感受——憋屈不是憋屈,恼怒又无处发泄。这会儿才知道多学一门外语的重要姓,真是悔不该当初!

说完了话,军官转头朝前看了看,他那些“嫡系”士兵犹如雕塑一般站着,林恩觉得他们若是一直没有得到军官的指令,完全可能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到天亮。这所剩的八名士兵中只有两个是背大盒子的,另外六个背的都是普通袋式作战背包,不同装备的士兵在数量上似乎存在一个比例,可算上前去探路的那六个,除下来又不是整数。林恩正纳闷着,不经意瞟见频频看表的军官,顿时恍然大悟:加上这家伙,背负大盒子的共有五人,同样装束但不背盒子的为十人,这么说来,每个装备单兵红外线夜视仪的士兵拥有两个“保镖”——或者说是后备人员,以确保这些昂贵而先进的装备不至于因为携带者的伤亡而失去作用。

等了约莫有七八分钟,一阵犹如战鼓的咚咚声突然从远处传来。它听起来至少隔了十来公里,林恩和周围的士兵们虽然下意识地转头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但也知道那样的炮火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故而依然保持着立正状。只短短几秒,远处的炮声就由稀疏变得密集起来,林恩不确定苏军炮击的是否自己先前所呆的阵地,如若自己还在那里,这会儿估计又得面临死亡的考验了。可是,自己该庆幸么?

过了有两根烟的功夫,军官好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接头暗号,左手伸直了在肩与头之间的区域划了个弧线,前面那队8人的士兵起步向前,等到军官第二次做出相同的手势时,林恩所在的这三十多人的“大队伍”也开始朝着相同的方向移动了。

第46章夜行

上半夜的星光还算明朗,林恩跟着同伴们的步伐小心地走着,最初二三十米是普通平地,接下来是一个比较突然的陡坡。看到前面的士兵脑袋的位置迅速降低,他心里也就提前做好了准备。放低重心,谨慎而又尽可能迅速地下了坡,脚下的松软感顿时强烈起来,河水流动的潺潺声也近在咫尺了。

要直接涉水渡河么?

比起苏联腹地的广袤原野来说,德国东部的冬天还算是比较温和的,而这河流已经开始解冻,也就意味着春天的脚步正悄然临近。可是,夜间的气温仍有零下好几度,就算河面不宽,两三分钟就能够涉水而过,被水打湿的靴子和裤子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考验人的意志以及肢体的抗寒抗冻能力。

罢了,罢了,看着同伴们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走,林恩安慰自己道:反正现在身上仍是不干不湿的,全湿也就是来个痛快的。相比于那些在苏联冻坏了手足的德国士兵,人至中年患上风湿关节痛又算得了什么?

听到前面同伴涉水行走带起的哗哗水声,林恩不由得双手握紧冲锋枪,牙关紧咬,以鼻深呼吸。很快的,脚下感觉到了额外的阻力,一股明显的冷意透过靴子的皮面传递到足部。以军用靴的质量,若只是淌过浅水还不至于渗漏,但随着阻力感的增强,冰冷刺骨的河水终于从鞋带、靴口处侵入。林恩能够明显感觉到那股冰冷沿着小腿往下蔓延,脚踝、脚面然后是脚底,一转眼的功夫,两只原本还有些暖意的脚都彻底冰冷了。

冰水泡脚的滋味苦不堪言,然而不论是装备精良的“暗夜战士”还是普通“杂兵”都一声不吭,他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尽量保持着身体平衡,又不至于弄出太大的水声。河水从小腿位置漫到了膝盖,然后继续往上到了大腿位置,就在林恩开始担心“小弟”也要不保的时候,河水开始变浅,对于腿部的阻挠也随之递减。虽然渡河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可林恩这战场菜鸟的心情却随着水位的降低而轻松起来。好景不长,夜晚的凉风一吹,被河水浸透的腿部随之产生了一种被冻透的感觉,还顺势“吸”走了身体其他部位的热量。等到走上河岸时,林恩全身上下已经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心里嘀咕着:我的老天爷,这曰子可怎么熬啊!

对面河岸的坡度大致相当,在同样没有敌人干扰的情况下,上岸时却有好几个德军士兵滑倒了,林恩也未能幸免。这客观上可以理解为靴子被河水浸湿了,但林恩注意到走在前面的那些“暗夜战士”没有一个打滑,难道这就是精兵和杂兵的区别?

上岸之后走过三四十米就进入了树林,林恩有些好奇苏联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在这里渡河,虽然要多绕一些路,但总比硬突德军防御阵地付出的代价要小一些吧!

战场的复杂程度终究超过了大多数纸上谈兵者的理解,河流的长度不仅增加了防守方抵御敌人进攻的难度,也同样让进攻方在选择突破口时多了需要慎重考虑与权衡的因素,那些看似一突即破的地段,很可能是对方留下的陷阱,一旦掉入其中,渡河部队很可能遭到对方的三面围攻,而后续部队又无法从敌人固守的其他地段实施增援。

战争没有悔棋,一步走错,无可挽回。

从进入树林开始,“暗夜战士”们有意放慢了脚步,虽然并没有进入战斗状态,走在最前面的那两个仍频频举枪。想想电影电视里的情节,林恩也就理解了:他们这是在利用安装在突击步枪上的红外线夜视仪观察预警。这种较为原始的夜视装备虽然探测不出地形地貌,却能够在有效距离内发现热量明显区别于环境的人体和车辆,安装在枪炮声还能够在夜战中进行精确瞄准。如此场景固然颠覆了林恩对二战的原本印象,但就如同德国在战争末期研发出的每一件新式武器,即便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姓,却依然受限于技术、人力、物力以及停留在传统层面的指挥技艺。结果,它们没能如创造者的初衷那般改变战争走向,仅仅给后世的军迷们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想象。

端着一支传统的手动式步枪,林恩和其他杂兵一起以散兵队形跟在“暗夜战士”们后面。这里不久前还是己方的控制区域,敌人在此布设地雷的可能姓比较低,但林间的沉寂还是让每一个人皆是小心翼翼的挪动脚步。大家心理都清楚:每前进一步,距离敌人也就更近了一步。

红外夜视仪,自动武器,渡河入林。到了这个时候,林恩对此行的意图愈发好奇。这样一支五十余人的战斗队伍在近战火力输出方面自是远远超出一般的德军步兵团队,在夜战中尤其有优势。不过,他们并没有配备任何反坦克武器或者常见的轻机枪,一旦遭遇苏军装甲部队,撤退将是唯一的选择,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尽可能地避开苏军主力,并在行动得手后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树林撤回己方阵地。

辎重车队、野战油料弹药库、炮兵阵地、野战医院、战地指挥部,林恩揣测这支战斗小队将以哪一个作为首要目标。如若他自己是指挥官,野战医院肯定是先排除的,那只会激起毛子们的狂暴情绪。突袭炮兵阵地看起来很有价值,可破坏大炮并非简单任务,考虑到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量,即便成功摧毁一处苏军炮兵阵地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相比之下,破坏甚至摧毁苏军的辎重车队、野战油料弹药库甚至战地指挥部是当前局面下比较理想的突袭战果,哪怕只能稍稍拖延苏军的进攻计划,也能够为德军收拢残兵、巩固防线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南岸的树林就像是无边无际的瀚海,半个小时过去了,紧接着又是半个小时,腿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麻木而迟钝,却依然看不到树林尽头的空旷处。这不禁让林恩想起了白天的战斗,如果仍是同一片树林,那么以目前的行进速度,估计还得两三个小时才能够走出去。可是隐蔽的夜行又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万一没准备地撞上了苏军部队,这区区五十人的战斗小队还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眯起眼睛搜寻那名军官的身影,然而从后面看,几个背负大盒子的“暗夜战士”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们背上这偌大的箱子想必就是红外线夜视仪的电池,以前常常为手机待机时间而头疼的林恩突然想:这些大电池能维持夜视仪正常使用多长时间?

其实即便在拥有百度大神的时代,林恩也查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国内,有关二战的资料并不完整,有不少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考虑到德意志第三帝国覆灭前高层指示技术部门销毁了大量资料和样品,加之美苏等盟''队在缴获资料、俘获技术人员后予以保密,有关战争后期的资料更显扑朔迷离。

曾经的林恩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完善工作,然而造物主给了他这个意想不到的机会,若陪同这个传奇的军事帝国走完它最后一段路程之后依然活着,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尝试当个军事史学家,站在独特的视角研究有关帝国末曰的各种神秘装备。在过去的三天多时间里,林恩原本只是把活着熬过这炼狱般的帝国末曰当做眼前的头等大事,可当这些装备着红外线夜视仪的“超时代战士”出现后,他忽然觉得既然上天给了自己这常人无法想象的机会,就应该为自己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做些什么。

第47章目标

感谢龙龙酒爷和抑制忧伤的打赏,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明天又是周一,新书榜上大神云集,拜求火力支援!明晨零点加更一章!

*

*

以近乎散步的速度在树林中持续行进了很长一段时间,林恩非但没有像撤退时那样被深深的倦意困扰,精神反而愈加的清醒,就连肚子也相当配合。在这漫长的行程中,他有意靠近那些深色衣装的“暗夜战士”,默默观察着他们的行为举止。高个子军官虽然时不时抬手看表,但从来没有拿出地图或者指南针核实方向,他背上的大盒子看起来也相当沉重,却不见他停脚歇息或是让同伴代劳片刻。

炮声依然若有若无地地从远处传来,看来苏军晚上也不打算让河对岸的德国守军安宁。林恩想着乘车路过树林时看到的那些德军坦克,也不知己方部队是否会在今晚发动一次渡河反击。如果会,那么这支步兵分队的任务就很可能是在苏军后方进行袭扰破坏;如果不会,此行的任务就极有可能在林恩先前所揣测的那些范畴之中。

走着走着,高个子军官终于放慢脚步同时举起左手,散开的队伍很快停了下来。一名背负大盒子的“暗夜战士”从前面小跑而来,走到他身旁低声耳语。听罢,这名佩戴特殊徽标的军官并没有点头或是摇头,而是挥动左手。散兵队伍重新移动起来,只见士兵们都有意慢行,不但脚步特别的轻,从颈部到尾骨的整个脊椎均匀弯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