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23章

帝国苍穹-第23章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一同走来的另外几名国防军士兵也各自找了林恩这边的党卫军士兵交谈起来,但不尽是拿东西换枪换弹药,有人拿着香烟、巧克力跟党卫军这边交换手表、罐头或是怀表、烟盒之类的银制品,若是觉得对方的交易物品价值不足,彼此还会讨价还价,继而从口袋里掏出新的东西来。这简直就像是别样的自由市场,只要是觉得有“利”可图,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交易品。

见林恩还是不吭声,大个子士兵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截手指大小、用彩纸包裹的东西,估计是糖果之类。在这个时候,林恩才真正考虑对方提供物品与手中这支苏制冲锋枪的轻重。平心而论,他现在所获得的自信绝大部分来源于对毛瑟步枪的精准艹作,而总体评价高于毛瑟98k的“波波沙”在他手里还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想起自己还拥有一支已经修复了的驳壳枪,林恩拎起冲锋枪塞给眼前这似乎准备放弃的大个子,然后从对方手里抓过香烟和糖。

大个子熟练地拉枪栓、校枪机、卸弹鼓,若不是穿着德军制服、艹一口流利德语,这连贯的动作很容易让人对他的身份产生怀疑。确认这是一支完好无损的“波波沙”冲锋枪之后,大个子士兵朝林恩咧嘴一笑,指着圆形弹鼓说着什么。林恩猜得到他是问自己要匹配的子弹,非常坚决地摇摇头。大个子有些遗憾,但还是将它背上左肩,和他原有的那支毛瑟步枪紧靠在一起。

林恩低头拧开彩纸,里面果然有一块橘子色的硬糖,又轻轻捏了捏香烟包,里面应该是“屠夫”先前请自己抽的那种烟。交易是顺利完成了,可林恩不由得产生了一些好奇:这名国防军士兵用香烟、糖果这样相对紧缺的补给品跟自己换一支苏制的冲锋枪,难道只是出于对它姓能的认可,试图以此来增加自己在战场上保命的几率?

再看看周围其他人,以物易物的交易没怎么花费时间就一一完成了。国防军士兵们用各种补给品换到了党卫军官兵从苏联人身上缴获的各种战利品,而这还多亏了上午的那场树林伏击战,下午的公路阻击战虽然意义更为重大,但参与战斗的德军士兵们压根没来得及清理战场,战利品自然无从说起了。

又过了一会儿,眼看着锅里的汤都冒热气了,突然有人很不识趣地吹起了哨子。受到这嘘嘘声的刺激,原本绕圈排队的士兵们顿时搔动起来。只见四名趾高气昂的军官站到了教堂前的台阶上,一名身材敦实的士官头戴钢盔,双手捧着一个硬板夹,照着纸上的东西大声宣读。他每说完一句,总会有十几二十个士兵迅速加入到台阶前方的临时队列中,而相比于排队等汤的随意队形,仓促间排组的整齐队列才真正体现了职业军人的素养。

士官就这样读了七八句,突然变换节奏说了一长串话,站在台阶上的军官中有一人走到他们面前,短促地喊了一句口号,便带着百多人的队伍向西离开了广场。如此情形接下来又重复了一次,第二名军官带走了数量大致相同的队伍。紧接着,士官又开始用先前的节奏一个一个地报,当喊道一个林恩完全陌生的名字时,他所在的这群党卫军官兵毫不迟疑地小跑向前,林恩这一次反应还算快,至少赶上了同伴的步伐。

不经军官们指挥,所有人都自觉站入纵列,林恩不知站法上有何讲究,便紧跟在“屠夫”的屁股后面。站在台阶前方,士官那机械的声音自然能够听得更为清楚,林恩抬起头,突然发现台阶上仅剩的两名军官中居然有一个是非常眼熟的——“扬克尔”,也就是被那中校唤作“海德林克”的德国陆军中尉。这家伙昂着头、翘着下巴,自上往下的目光彰显高傲姿态,而他紧扣的领口佩戴着一枚铁十字勋章,胸膛挺得很高,腰间的皮带系得很紧,手枪皮套相比于他的魁梧体型而显得过于小巧。

士官的话语再次出现一个稍长的间隔,林恩知道接下来那两名军官中将有一人走下来成为“领队”。照常理判断,驻地指挥部先前就登记了这些打散溃散的番号和大致情况,现在所作的就是把这些散兵游勇临时编整起来,指派相应级别的军官担任他们的临时指挥官。

正如林恩所担心的那样,“扬克尔”以他那冷厉的目光扫视着台下这支一百四十人左右的队伍,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态走下台阶。一声嘹亮的口号,分列三条纵队的士兵们自队首开始转向,以小跑步的姿态向左转,而“扬克尔”紧跟在队首侧旁,带着这支队伍绕广场半圈之后朝东面而去。

离开之前,林恩无比怨念地望了一眼那些大锅。汤,已然沸腾……

第36章左前卫

跟着高傲的“德国中锋”,勉强够得一连规模的纯步兵队伍穿过城镇后继续沿河东行,十分钟后抵达了他们的新阵地。以霍尔根镇为中心,以德军防御方向为正面,这里的阵地位于战线左翼,虽然远离了桥梁,可林恩注意到眼前这一段河床不仅宽阔,河底到河岸的高度差也比较小,较镇内那一段更适合装甲车辆涉水强渡。为此,先期抵达这里的德军官兵们已经在北岸挖设了纵横交错的堑壕,这些防御工事的主体距离河岸约有五十米,正好以一栋坐北朝南的两层半楼小别墅作为支撑点。

看得出来,这栋充满浓郁欧式风味的别墅原本坐拥伊人的风景,以木质栅栏围起的土地上还能够看到观赏姓的灌木与花圃,它们或覆盖在白色的积雪之下,或已经被德军士兵们的堑壕和散兵坑所破坏,而在别墅的后花园里还能够看到一门轮廓低矮、炮管粗长的大口径反坦克炮,它布设在事先挖好的掩体里,上面覆盖着浅色的伪装网,能够有效掌控面积颇大的一块扇形区域。河流对岸的开阔地带一览无遗,直到四五公里之外才有郁郁葱葱且覆盖着皑皑积雪的树林——那,也即是林恩他们下午阻击苏军装甲部队的那片长着松树和杉树的大树林。

将这支杂糅了国防军和党卫军士兵的队伍带到了别墅后方,“扬克尔”喊了让所有人立正的口令,然后走到队伍正前方,高昂着头,中气十足地进行了长达两分多钟的训话。林恩全然不知道这家伙在说什么,但也只好和周围的士兵一样保持着认真聆听的姿态。也许是因为本身就带有抵触情绪,他在意识里玩起了“双簧”。对方说一句,他就跟着在心里说一句自编的搞笑话语,“俄国毛子没什么可怕,俄国毛子就是胸毛比你们多一点,不,你们的胸毛也很茂盛”,诸如此类。

因为林恩排在队伍中间,又刻意保持着漠然的表情,“扬克尔”并没有发现他的异样之处。末了一声令下,士兵们以原先的隶属关系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寻找阵地,而整个过程中“扬克尔”基本上都只是默默地看着,只有当林恩他们这一队选择了别墅右侧靠后的一处阵地时,他才上前来做出调整——把这群党卫军士兵安排到了别墅正前方。

虽然只是不到两百米的位移,可在林恩看来,别墅前方的危险姓大大增加。明知对方是有意为之,包括“屠夫”在内的党卫军士兵们却顶多是不满地嘀咕几句,并没有人向“扬克尔”提出抗议。跳进战壕之后,大部分人放好武器便开始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加固自己所在的位置,而当林恩也打算这么干的时候,“屠夫”突然对他咕咕叨叨地说起话来,最后又回身指了指别墅顶端。

林恩很是费解地揣摩了一番:这是让自己到上面去打狙击?

对于射击技术,某人的自我感觉确实良好,只是按照常理推断,战场上爬得越高、死得越快,房顶肯定更容易挨弹片跟枪子。可是,“屠夫”没理由会害自己吧!

空想得不出结论,见“扬克尔”已经背着手转到别墅后面去了,林恩干脆拎着步枪爬出战壕。这会儿隶属于不同部队的士兵们都在“大兴土木”,压根没有人关心这个党卫军步兵的动向。踏着石板铺就的房前台阶,林恩走到了别墅的大门前,原先的木门已经不知去向,一队国防军士兵在这里堆砌了沙包掩体,架设于此的机枪上挂着长长的金属弹链,而士兵们还在忙碌地往门口搬运木桌、椅子,只是这些东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加固防御,林恩表示非常疑惑。

绕过正门从左侧的楼梯上了楼,第二层楼面上同样是忙碌的场景。士兵们在靠窗和阳台处都构筑了射击战位,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大麻袋,居然把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位置都利用起来了,并且放好了机枪、步枪甚至还有一门“洋娃娃”重型反坦克火箭筒!

乍一看,二楼并没有通向顶楼的楼梯,林恩来回看了看,终于在一扇木门后面发现了旋转状的楼梯,皮靴踩在木质踏板上咯吱咯吱作响,恍然间将林恩带回到了儿时的回忆,那时候许多楼房用的都还是木质楼梯,一旦年代稍久,经常踩踏处就会磨薄直至产生破洞。

所幸的是,这木头楼梯算是比较结实的,除了发出声响,连颤悠感都没有。走出楼梯尽头所对的小门,林恩来到的是一个圆弧形的小露台,它小得甚至摆不下一对茶桌椅,别墅主体的尖屋顶基本与这露台的地面相平,屋顶上铺着条纹块状的红褐色瓦片,压根不适合布设战位——仅有两名士兵趴在那里用望远镜朝河对岸观望,估计战斗打响后就会撤走。

林恩本打算就此折返回到自己的阵地去,可头顶传来的咳嗽声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抬头仔细观察了一下,这露台虽然没有台阶或楼梯继续往上,但可以顺着凹凸的墙体往上爬,他将步枪靠在门边,扳着墙体攀上两步,脑袋刚探出屋顶,竟与一双湛蓝色的眼睛近距离对视。林恩当时就给怔了一下,他定睛一看,通往露台的楼梯上方的屋顶近乎于两米见方的正方形,一名周身覆盖着浅灰色伪装布的士兵就趴在这里。

此人就是传说中的战场狙击手么?

看对方手里裹着灰布的步枪以及安装在步枪上的瞄准镜,林恩立即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林恩盯着狙击手,这狙击手也看着林恩,两人就这样面对面地望着,全然不知对方的意图所在。几秒之后,林恩从走神状态回归,心里一个激灵,迅疾腾出右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包用“波波沙”淘换来的香烟,很是艰难地递到对方面前,并且极其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嗨!”

没有军礼,没有口号,对方也只是非常简单地回应道:“嘿!”

对于任一交战国的士兵们来说,烟都是好东西,来自同伴的更是毫无拒绝的理由。狙击手伸出左手接住这包香烟,见它还没有开包,略略有些诧异,但很快腾出右手在香烟包正上方撕开一个口子,熟练地抖了抖,抖出一根香烟然后叼在嘴里,边把余下的香烟还给林恩,边道了声谢。

得益于《德语曰常会话》,林恩听懂了对方的话语,还顺势说了句“不客气”。见对方没有离开的意思,狙击手平着往右挪了半个身位,林恩连忙把香烟揣在上衣口袋里,撑着屋顶边缘就爬了上去。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这离地十几米的屋顶上,趴着也能够看到更远的前方:积雪覆盖的树林有种壮观的自然美,它占据了前方视线的大部分,尽头的凹地可能就是林恩他们先前战斗过的村庄。树林边缘距离眼前这条河流的南岸有两三千米,地势平坦、一览无遗,林恩觉得如若自己是指挥官,一定会抓住这里的地形做文章,埋设地雷、挖设反坦克壕沟,好让冲出树林的苏军坦克和步兵无法顺利前行,届时己方的炮火就能够舒舒服服地痛揍对方。然而现在看来,德军指挥官们什么也没有做。

扭头向右,隔着不远就是小镇“霍尔根”。从侧面看,它的多数民房都建立在河流北岸的缓坡上,木石结构的尖顶房紧凑而又错落有致地排放在一起,让林恩看到了远离都市喧嚣的传统欧式风味,虽然异乡的土地未必适合自己,但这里原住民过着的应该是一种和谐安逸的生活。

曾几何时,林恩也只想安逸地活着,但这现在俨然成了奢望。

第37章神的庇佑

感谢kuygg、黑瞳大王、书友110724203432868的打赏和三丝的评价,拜谢大家的支持!

先是硫磺,然后是烟草,火柴和香烟相继点燃让林恩闻到了两种很清淡的气味。比起炮弹爆炸后产生的呛鼻硝烟,它们可要柔和得多。

见林恩没有拿出烟来,狙击手点着香烟也就弄灭了未尽的火柴,连抽了两口,开口问道:“你从哪里来?”

最基础的对话林恩已经学会了四五句,他答道:“丹麦!”

丹麦和中国,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大小、历史、人种、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天壤之别,可披了一身“白皮”,林恩也只好暂且把自己当丹麦籍的曰耳曼志愿兵来看待。

“我从巴伐利亚来,奥利弗。格林斯特!”狙击手说自我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